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超深井井筒掺稀降粘技术研究 被引量:47
1
作者 林日亿 李兆敏 +3 位作者 王景瑞 盖平原 侯子旭 栾志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基于热量传递原理和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中产液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产液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同时进行了不同掺稀条件下降粘的室内实验。运用该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对塔河油田稠油井掺稀降粘效... 基于热量传递原理和两相流动理论,建立了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中产液沿井筒流动与传热的热力学模型。计算了产液沿井筒的温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同时进行了不同掺稀条件下降粘的室内实验。运用该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对塔河油田稠油井掺稀降粘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掺稀降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筒掺稀油降粘工艺适合于含水率低于20%的油井,开式掺稀油反循环比开式掺稀油正循环生产更有利于提高降粘效果,塔河油田井筒掺稀降粘合理的掺稀比率为1∶2至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 井筒 超深井 降粘工艺 计算模型
下载PDF
超稠油掺稀油开采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新仿 张士诚 +2 位作者 杨胜来 徐明强 栾海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66,共4页
蒸汽吞吐是增加稠油产量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热损失大等问题,使注汽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采用在注蒸汽过程中向地层掺入稀油的方法来降低地层稠油的粘度,实验研究了超稠油掺稀油后粘度的变化,并按非线性混合方法... 蒸汽吞吐是增加稠油产量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但该方法存在热损失大等问题,使注汽效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采用在注蒸汽过程中向地层掺入稀油的方法来降低地层稠油的粘度,实验研究了超稠油掺稀油后粘度的变化,并按非线性混合方法计算了稠油与稀油混合后的粘度。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掺稀油的注入量、注入方式、注入时机、注稀油后的生产时间等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掺稀油开发超稠油的过程中,焖井结束后可适当延长生产时间,以增加周期产油量;掺稀油的最佳注入时机应选在第3或第4周期开始;周期注入稀油的量为10-15m^3,在此范围内,换油率较大;稀油的注入方式按2-3个段塞注入比较合适。注汽过程中掺稀油的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超稠油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 开采机理 数值模拟 开发效果 蒸汽吞吐
下载PDF
掺稀降黏技术研究及其在渤海Q油田应用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大威 靖波 +3 位作者 梁守成 张世仑 张健 谭业邦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5-179,共5页
针对渤海Q油田原油黏度大、采出程度低的问题,对稠油掺稀油技术在渤海Q油田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稠油稀油的基本性质,考察了稠油掺稀比例、含水率、温度、剪切速率对掺稀降黏的影响。综合考虑稀油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掺油方式和比... 针对渤海Q油田原油黏度大、采出程度低的问题,对稠油掺稀油技术在渤海Q油田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稠油稀油的基本性质,考察了稠油掺稀比例、含水率、温度、剪切速率对掺稀降黏的影响。综合考虑稀油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掺油方式和比例,以探索利用稀油降低稠油黏度、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结果显示,随着温度升高,掺稀降黏体系的黏度降低;含水率增高,体系黏度增加。确定稠油掺稀比例为8∶2,同时发现在油田开发初期含水较低情况及稀油低速注入条件下有较好采出效果。Q油田进行稠油掺稀油开采,高部位稠油和深部位稀油储量比接近8∶2,与实验结论 8∶2的掺油比接近,故从储量潜力角度评价,该技术在Q油田初期低含水开发阶段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降黏 机理 海上
下载PDF
深层稠油掺稀油举升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曲占庆 邢建华 +1 位作者 张红玲 刘宏亭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26-28,共3页
深层稠油在油藏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但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却很大 ,造成生产上的困难。该文针对深层稠油油藏的特点 ,在对稠油粘温关系和深井举升工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验室掺稀油降粘效果研究结果 ,对空心杆泵上和泵下掺... 深层稠油在油藏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但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却很大 ,造成生产上的困难。该文针对深层稠油油藏的特点 ,在对稠油粘温关系和深井举升工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验室掺稀油降粘效果研究结果 ,对空心杆泵上和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设计结果及现场生产分析结果表明 ,空心杆掺稀油是一种适合于深层稠油冷采的举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井筒降粘 举升工艺 冷采
下载PDF
稠油油田双管掺稀油集输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善波 徐明海 +2 位作者 陈泽芳 冯桦 张勇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4,共4页
双管掺稀油集输流程是稠油油田普遍采用的一种流程。通过对双管掺稀油集输流程的系统分析,以初始投资与运行费用相结合的等额年费用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优化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及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 双管掺稀油集输流程是稠油油田普遍采用的一种流程。通过对双管掺稀油集输流程的系统分析,以初始投资与运行费用相结合的等额年费用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优化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及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求解软件,以实例说明了该软件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集输 优化设计 数学模型 软件应用 双管集输系统
下载PDF
空心杆掺稀油深层稠油举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曲占庆 张琪 +1 位作者 陈德春 王树军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5期63-64,67,共3页
对稠油粘温关系和深井举升工艺进行了研究 ,结合实验室掺稀油降粘效果研究结果 ,对空心杆泵上和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及现场生产表明 ,空心杆掺稀油举升工艺能有效地改善井筒流体流动条件 ,保证油井以一定的... 对稠油粘温关系和深井举升工艺进行了研究 ,结合实验室掺稀油降粘效果研究结果 ,对空心杆泵上和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及现场生产表明 ,空心杆掺稀油举升工艺能有效地改善井筒流体流动条件 ,保证油井以一定的产量进行稳定生产。空心杆泵下掺稀油能改善泵吸入口处原油的流动性 ,但对泵的实际排量有影响 ,且影响生产压差。空心杆泵上掺稀油没有解决原油进泵阻力大的问题 ,因此在泵吸入口处原油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稠 井筒降粘 空心杆 举升工艺
下载PDF
套管掺稀油工艺温度场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时权 王承斌 +3 位作者 邓彩云 朱凯 李晶晶 张大椿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6期112-113,共2页
深层稠油在油藏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却很大,造成生产困难。套管掺稀油工艺通过套管掺轻烃与从地层产出的稠油进行混合,使得井筒中的混合液保持较低黏度,减小井筒流动阻力。针对深层稠油油藏的特点,分析了套... 深层稠油在油藏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中的流动阻力却很大,造成生产困难。套管掺稀油工艺通过套管掺轻烃与从地层产出的稠油进行混合,使得井筒中的混合液保持较低黏度,减小井筒流动阻力。针对深层稠油油藏的特点,分析了套管掺稀油温度场和黏度场,计算了沿井筒环空和油管内的流体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套管掺稀油工艺能有效地提高井筒温度,降低原油黏度,是一种适合于深层稠油的举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稠 黏度 温度 应用
下载PDF
新疆深层稠油井筒掺稀降黏举升摩阻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素青 张祖国 +1 位作者 柯文奇 牛骏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4,共4页
新疆深层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原油会逐渐失去流动性。掺稀油是有效降低井筒摩阻的方式。根据现场掺稀工艺建立室内模拟测量装置,模拟了掺稀过程中稠油和稀油的动态混合过程,并测量得到沿井筒温度降低过程中混合物的黏... 新疆深层稠油在井筒举升过程中,由于温度的降低,原油会逐渐失去流动性。掺稀油是有效降低井筒摩阻的方式。根据现场掺稀工艺建立室内模拟测量装置,模拟了掺稀过程中稠油和稀油的动态混合过程,并测量得到沿井筒温度降低过程中混合物的黏度变化;结合井筒传热及流动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掺稀比条件下的井筒摩阻。分析结果表明,掺稀比的增加能有效降低摩阻,但是单位稀油对摩阻降低的贡献随掺稀比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摩阻分析
下载PDF
超稠油掺稀油采出液脱水工艺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谢明政 娄文钦 +1 位作者 蒋余巍 董训长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田采出液 超稠 工艺技术 脱水 物性 处理工艺 含硫稠 分析结果
下载PDF
采用掺稀降粘法探索新疆超稠油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柴静 彭雅娟 +1 位作者 洪金庆 李清彪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9年第1期41-45,共5页
随着中轻质常规油资源的消耗,如何有效、经济地开采和利用非常规的重质油和沥青资源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新疆超稠油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然后考察其在50℃和常压的条件下,甲苯和汽油的掺入对超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综合... 随着中轻质常规油资源的消耗,如何有效、经济地开采和利用非常规的重质油和沥青资源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首先对新疆超稠油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然后考察其在50℃和常压的条件下,甲苯和汽油的掺入对超稠油降粘效果的影响,综合考虑稀油成本、减粘效果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掺油方式和比例混合掺入甲苯和汽油,并测试混合油的主要指标,以探索利用该超稠油制备船用燃料油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掺入甲苯能够显著降低超稠油的粘度,而掺入汽油的降粘效果远不及掺入甲苯。在同样的掺稀比例下,先加甲苯后加汽油的降粘效果更好。通过采用混合掺入稀油(汽油和甲苯)对新疆超稠油进行降粘,所得混合油可达到180#和380#船用燃料油的大部分指标要求,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 粘度 船用燃料 甲苯
下载PDF
注蒸气采油掺稀油生产工艺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金国 王弥康 +2 位作者 任瑛 沈琛 范永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6期46-51,共6页
胜利单家专油田在蒸气吞吐生产后期采用泵下掺稀油生产稠油工艺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对该工艺的现场试验与实施效果作了分析,并通过对现场生产数据的回归分析,绘制出确定掺油时机的实用图版。利用该图版可进一步改善生... 胜利单家专油田在蒸气吞吐生产后期采用泵下掺稀油生产稠油工艺已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对该工艺的现场试验与实施效果作了分析,并通过对现场生产数据的回归分析,绘制出确定掺油时机的实用图版。利用该图版可进一步改善生产效果。分析认为,蒸气驱采油井生产初期也可采用泵下掺稳油的生产方式来维持正常生产,但应确定停止掺稀油的时机,并论述了其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气 开发 回归分析 降粘 实用图版
下载PDF
小洼油田稠油掺稀油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强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39-40,共2页
对掺油机理进行分析,运用工程技术的方法提出最佳配比量的确定,并从粘度、出砂、油层动用程度、生产阶段和所处环境五个方面对掺稀油进行探讨,可以为同类稠油油田掺稀油工作提供参考。确定合理的掺油比应根据油井的原油粘度、温度、含... 对掺油机理进行分析,运用工程技术的方法提出最佳配比量的确定,并从粘度、出砂、油层动用程度、生产阶段和所处环境五个方面对掺稀油进行探讨,可以为同类稠油油田掺稀油工作提供参考。确定合理的掺油比应根据油井的原油粘度、温度、含水、含砂等情况而定,在保证油井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使油井产量、泵效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洼 粘度 流动性
下载PDF
低渗高凝稠油油田掺稀油降黏探索与实践
13
作者 任辉 魏友谊 尹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B12期110-112,共3页
牛心坨高凝稠油油田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黏度高,目前采用注水开发,主体采油工艺为闭式热水循环。通过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掺稀油井筒降黏工艺在牛心坨油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掺稀油降黏工艺能够满足牛心坨油田油井生产要求,... 牛心坨高凝稠油油田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黏度高,目前采用注水开发,主体采油工艺为闭式热水循环。通过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掺稀油井筒降黏工艺在牛心坨油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掺稀油降黏工艺能够满足牛心坨油田油井生产要求,可提高泵效,油井产液量、产油量有一定程度提高。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开展牛心坨油田工艺转换研究对保证牛心坨油田有效开发、保持产量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心坨 井筒 降黏 黏温曲线 低渗高凝稠
下载PDF
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德春 李昂 +2 位作者 刘均荣 朱泽军 姜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91,共5页
为了解决塔河油田深层稠油井筒流动性差和举升效率差等问题,结合潜油电泵排量高、使用范围广以及管理方便的特点,对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进行研究和应用。综合考虑潜油电机以及电缆加热作用和掺入稀油参数的影响,基于... 为了解决塔河油田深层稠油井筒流动性差和举升效率差等问题,结合潜油电泵排量高、使用范围广以及管理方便的特点,对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举升工艺进行研究和应用。综合考虑潜油电机以及电缆加热作用和掺入稀油参数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推导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下掺稀油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不同井口掺入稀油的温度、掺入稀油量以及掺入点深度对井筒流体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掺入点深度处,掺入稀油温度的增加,能有效增加上部和近井口处的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的温度,有利于地面集输,但对近掺稀点深度处的混合液的温度影响较小;随着掺入稀油量的增加,近井口段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温度增加,靠近掺稀点深度处混合液温度略有降低;增大掺稀点深度,地层产出液与掺入稀油的混合液的温度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泵井 降黏 温度分布 计算模型
下载PDF
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上掺稀油井筒流体温度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德春 李昂 +2 位作者 高莉 朱泽军 姜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4,共4页
针对深层稠油井筒流动性差、举升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潜油电泵高排量、使用范围广以及管理方便的特点,研究了潜油电泵井在油套环空泵上掺稀油举升工艺。综合考虑潜油电机以及电缆散热作用和掺入稀油参数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推导建立... 针对深层稠油井筒流动性差、举升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潜油电泵高排量、使用范围广以及管理方便的特点,研究了潜油电泵井在油套环空泵上掺稀油举升工艺。综合考虑潜油电机以及电缆散热作用和掺入稀油参数的影响,基于热能守恒原理,推导建立了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上掺稀油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分析了掺入稀油温度、稀油量以及掺稀点深度对掺入稀油的混合流体的温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井口掺入稀油的温度可提高井筒产出液的井口温度,有利于原油地面集输;随着掺入稀油量的增加,掺入稀油的混合流体的温度在近井口段升高,在靠近掺稀点深度处略有降低;增加掺稀点深度,掺入稀油的混合流体的温度略有降低,并且沿着掺稀点至井口的方向,降温幅度越来越小。该研究对于潜油电泵井油套环空泵上掺稀油举升工艺参数的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黏 温度计算模型 电泵井 深层稠
下载PDF
深层稠油掺稀举升方式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晓玲 何岩峰 +1 位作者 张立会 张明江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7年第5期205-207,共3页
常用的稠油掺稀油降粘工艺包括开式反循环掺稀油和空心抽油杆掺稀油。这两种掺稀降粘方式对机抽系统的悬点载荷、杆柱应力分布、温度分布规律不同,因而在深层稠油举升中的适用性也不同。本文在建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用吐鲁番油田实际数... 常用的稠油掺稀油降粘工艺包括开式反循环掺稀油和空心抽油杆掺稀油。这两种掺稀降粘方式对机抽系统的悬点载荷、杆柱应力分布、温度分布规律不同,因而在深层稠油举升中的适用性也不同。本文在建立计算模型的基础上,用吐鲁番油田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证明开式反循环掺稀油工艺对于吐鲁番油田深层稠油举升更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稠 举升方式 适用性 温度分布规律 计算模型 空心抽 悬点载荷
下载PDF
小洼稠油油藏降掺稀油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政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6-160,共5页
目前,在开发稠油区块时除了采用热力开发方式外,还普遍采用掺稀油方式。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形势日益严峻,油井掺油问题也日渐突出。掺油量逐渐增加,掺油成本居高不下,给生产管理带来不必要麻烦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油田经济效益发展。本文以... 目前,在开发稠油区块时除了采用热力开发方式外,还普遍采用掺稀油方式。随着油田勘探开发形势日益严峻,油井掺油问题也日渐突出。掺油量逐渐增加,掺油成本居高不下,给生产管理带来不必要麻烦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油田经济效益发展。本文以小洼油田为例,通过应用井筒温度分布数学模型,考虑含水、出砂等单井掺油影响因素确定合理单井掺油温度及掺油量,并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试验初步找到开发稠油区块时合理降低地面回掺稀油量的方法。为保证油田正常生产、实现降本增效提供了保障,也为其他油田该类工作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洼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超稠油油藏掺稀油开发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一云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杜813块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由于原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造成油层供液能力下降,油井产量递减加快,稳产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区块的有效开发。为解决杜813南块超稠油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早期采用了电热杆加热的方式生产。但经过生产实践... 杜813块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由于原油粘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造成油层供液能力下降,油井产量递减加快,稳产难度大,严重影响了区块的有效开发。为解决杜813南块超稠油开采存在的主要问题,早期采用了电热杆加热的方式生产。但经过生产实践,暴露出许多问题,表现为能耗高、泵下加热困难、管输必须重新加热等。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提出了掺稀油的开采方式,有效延长了油井生产周期,提高了周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 降粘
下载PDF
稠油掺稀油室内热化学脱水试验
19
作者 郭延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1,共2页
对英买力油田集输系统所辖6个区块试采油井的混合油及东一联外输油取样,进行稠油掺稀油的混合油室内热化学脱水试验,来确定适合该区块原油的脱水工艺,以及一段和二段热化学脱水工艺合理的脱水温度、脱水时间、破乳剂类型和投加量等技术... 对英买力油田集输系统所辖6个区块试采油井的混合油及东一联外输油取样,进行稠油掺稀油的混合油室内热化学脱水试验,来确定适合该区块原油的脱水工艺,以及一段和二段热化学脱水工艺合理的脱水温度、脱水时间、破乳剂类型和投加量等技术参数。一段热化学脱水试验中,沉降温度为35℃时,模拟采出液的含水率为30%、50%和80%,破乳剂加药量80 mg/L时,沉降120 min以上,脱后油中含水率均可以达到低于20%的技术指标,水中含油量也均低于1 000 mg/L。二段热化学脱水试验中,破乳剂加药量100 mg/L,温度65℃,沉降120 min时,可以实现油中含水率低于1%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化学脱水 的混合 试验 工艺参数
下载PDF
稠油井筒掺稀降粘方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谢绍兰 薛兴艳 +1 位作者 彭振华 代兴邦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0年第1期65-67,共3页
稠油在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流动中,流动阻力大大增加。稠油生产中,可以通过井筒掺稀油降粘方式,改善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掺稀油井筒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分析掺稀油工艺、掺稀油比例以及掺入温度对掺稀油降粘效... 稠油在油藏中具有一定的流动能力,但在井筒流动中,流动阻力大大增加。稠油生产中,可以通过井筒掺稀油降粘方式,改善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性。本文通过对掺稀油井筒温度场的模拟计算,分析掺稀油工艺、掺稀油比例以及掺入温度对掺稀油降粘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