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揆度奇恒思维方法从受众角度论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关键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元瑜 纪立金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3,共3页
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本科和研究生两个不同学历层次的受众对象,运用"揆度奇恒"比较思维方法,明确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构建思维方法分别是二者各自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在"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本科和研究生两个不同学历层次的受众对象,运用"揆度奇恒"比较思维方法,明确指出: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构建思维方法分别是二者各自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旨在阐明概念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生命和关键,其构建思维方法亦是中医科研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揆度奇恒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 概念 受众对象
下载PDF
《管子·揆度》篇经济思想对中国会计文化的贡献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汉峰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管子·揆度》篇提出了大夫已散其财,万人得受其流;国之财物,尽在贾人;国无游贾,贵贱相当;五官之数,不籍于民;富能夺,贫能予;以寡为多,以狭为广;乡吏视事,葬于公壤;五其本,远近通的思想,对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适当消费、繁... 《管子·揆度》篇提出了大夫已散其财,万人得受其流;国之财物,尽在贾人;国无游贾,贵贱相当;五官之数,不籍于民;富能夺,贫能予;以寡为多,以狭为广;乡吏视事,葬于公壤;五其本,远近通的思想,对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适当消费、繁荣经济、运用杠杆、调节经济、管理商业、财政收入、鼓励生产、开发资源、优抚到位、体恤人民、外贸经济、满足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揆度 估测 筹划 经济 会计 文化
下载PDF
浅谈“揆度阴阳”、“奇恒五中”
3
作者 沈开金 《北京中医》 2006年第6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揆度阴阳 奇恒五中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揆度奇恒,道在于一”之我见 被引量:5
4
作者 董昱佑 《中医文献杂志》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恽铁樵认为《素问.玉版论要》“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为《内经》全书的关键。“玉版论要”,高士宗解释为“玉版,著之玉版也”。“奇恒”,陈无咎释为“正负”,笔者认为当是“阴阳”。“揆度奇恒”指的当是审... 恽铁樵认为《素问.玉版论要》“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为《内经》全书的关键。“玉版论要”,高士宗解释为“玉版,著之玉版也”。“奇恒”,陈无咎释为“正负”,笔者认为当是“阴阳”。“揆度奇恒”指的当是审查阴阳,“道在于一”指的是达到“阴平阳秘”的境界。“请言道之至数”,“至数”之“数”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可以涵盖所有的“大数”。那么,这个数就只能是“一”。唐容川《医易通说.上卷.太极》中提到“中国数起于一,一字本作‘.’”,后人引长作一,其实古只一点,以象太极。“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的解释是:阴阳以其特有的“阴升阳降”运行不歇,在其运行出现踟踌不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停滞的现象,结果就是失去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版 揆度 奇恒
下载PDF
《黄帝内经》“揆度奇恒”思维方法建构与再探
5
作者 赵芸慧 史光伟 +5 位作者 安冬 赵思晨 裴晓丽 刘中唐 白敏 梁永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954,共4页
中华文化的哲学思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思维从中国哲学中孕育发展,随着中医思维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中的最关键环节,而“揆度奇恒”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辨析思维方法。历来大家都热衷于探讨奇与恒的内涵,但奇与恒只... 中华文化的哲学思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思维从中国哲学中孕育发展,随着中医思维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中的最关键环节,而“揆度奇恒”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辨析思维方法。历来大家都热衷于探讨奇与恒的内涵,但奇与恒只是机体生理、病理的外在表象,奇与恒之间的“度”才是辨证核心,尤重在去“揆度”,即判断、揣测奇与恒之间的“界限”亦即各种“度”,“揆度奇恒”当是“揆奇恒之度”为正解。深入探析“揆奇恒之度”,文章即从时度、温度、湿度、向度、位度、色度、脉度、制度等8个方向对揆度思维展开思考,以期对“揆度奇恒”这一中医辨证思维方法进行高度建构,使其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揆度奇恒 黄帝内经 中医思维
原文传递
“揆度奇恒”思维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应用原则 被引量:2
6
作者 鲁明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3-1075,共3页
认为"揆度奇恒"是构建《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思维方法,受到历代医家的关注,是用类比比较的方法分析识别人体的常与变、常变与异变,体现了一般与特殊的哲学观点,其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样性服从于同一性的整体观。&... 认为"揆度奇恒"是构建《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思维方法,受到历代医家的关注,是用类比比较的方法分析识别人体的常与变、常变与异变,体现了一般与特殊的哲学观点,其理论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样性服从于同一性的整体观。"揆度奇恒"要立足于整体,从"象"层面入手,奇与恒的判断则要遵循天人相应、形神一体、五脏中心、胃气为本、守中知变等五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揆度奇恒 理论基础 应用原则
原文传递
《黄帝内经》脉度技法探析
7
作者 王洪忠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2期9-12,共4页
围绕《黄帝内经》中脉象的论述系统回顾,发掘以脉度技法为核心的脉诊思想。对脉度的内涵进行界定,阐述了构建平脉模式为规矩权衡是脉度的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阐述脉象需合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技法上有参合四时的时脉法、以胃气为根本... 围绕《黄帝内经》中脉象的论述系统回顾,发掘以脉度技法为核心的脉诊思想。对脉度的内涵进行界定,阐述了构建平脉模式为规矩权衡是脉度的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阐述脉象需合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技法上有参合四时的时脉法、以胃气为根本的五行脉法、“执两用中”的阴阳脉法,并分析寸口人迎脉法度经络盛虚,不同维度的脉度诊病法,以及不同脉势特点下的意象脉法。脉度技法有极化性、可变性、差异性、精准性、模糊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脉 脉象 揆度
下载PDF
古时间针法的不足分析及其科学机制探骊 被引量:6
8
作者 郑君 张昆 《吉林中医药》 2012年第10期975-977,共3页
探讨古时间针法理论科学性时发现,古时间针法之间存在矛盾,其理论中时间、经脉、腧穴、气血等要素之间的关联缺乏严谨性和必然性,无法实现"知气之可取之时"而"与之期"的目的,实负古时间针法按时取穴的初衷,而真实... 探讨古时间针法理论科学性时发现,古时间针法之间存在矛盾,其理论中时间、经脉、腧穴、气血等要素之间的关联缺乏严谨性和必然性,无法实现"知气之可取之时"而"与之期"的目的,实负古时间针法按时取穴的初衷,而真实的时间针法可以不守"穴",不守"经",不守"时",但不能不守"气"。"守机"即是"守气",通过合理处理各部分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系统的过程中来实现"守气",如此才能保证经脉、腧穴、时间的内涵不失真,实现"天人合一"。具体的临床操作是在"审扪循三部九候"的"循上及下"的过程中,体察经络、腧穴气血运行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合之四时五行,因加相胜",方能掌控"天人合一"的机制,并达到按时取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针法 时间医学 子午流注 援物比类 三部九候 揆度奇恒
下载PDF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应用体会
9
作者 郑玉玲 《河南中医》 2001年第3期1-2,共2页
关键词 《金匮要略》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揆度阴阳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中医辨证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凯平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1期3870-3873,共4页
为了认识《黄帝内经》有关“辨证”的具体方法,此文运用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法探讨当中有关中医辨证方法的原文。结果发现此书在辨证上以“何气使然(生)”(“人身何部之气”受伤)为目标,并从“形而上”入手,运用了“揆度奇恒”“比类... 为了认识《黄帝内经》有关“辨证”的具体方法,此文运用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法探讨当中有关中医辨证方法的原文。结果发现此书在辨证上以“何气使然(生)”(“人身何部之气”受伤)为目标,并从“形而上”入手,运用了“揆度奇恒”“比类”及“病机推演”等3个方法,前两者的目的是从病者证候向上攀爬以探求“人身何部之气”(如各藏、府、经脉之气等)不正常地作用或相关形上原理;“病机推演法”的目的是从“人身某部之气”不正常地作用往下推衍至各个证候发生的演化全过程以验证医者在“揆度奇恒”与“比类”所得的“病机”或形上原理是否与病者一致。“比类”的运用有助于提升“病机”的“普遍性”与“根本性”,务求医者所得的形上原理是各个证候发生的共同依据;而“病机推演”则提升辨证结果的合理性,各个证候都是在“人身某部之气”不正常作用下按一定机制演化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辨证 病机 揆度奇恒 比类
下载PDF
肝木曲直论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博韬 朱邦贤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
论述"肝木曲直"之说对于中医肝藏象理论及肝病临床的重要意义。认为"肝木曲直"应诠释为肝具有刚柔相济、体阴用阳、敷和收藏、化生升发的生理特性与功能;临床上面对复杂之肝病,在充分理解肝禀"类木""... 论述"肝木曲直"之说对于中医肝藏象理论及肝病临床的重要意义。认为"肝木曲直"应诠释为肝具有刚柔相济、体阴用阳、敷和收藏、化生升发的生理特性与功能;临床上面对复杂之肝病,在充分理解肝禀"类木""曲直"之性的基础上,当采用守恒(涵木体、达木用)而度奇(度病情、度时令、度干犯他脏)之法治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曰曲直 肝类木象 肝主藏血 肝主敷和 肝主疏泄 对立统一 揆度奇恒
下载PDF
《内经》取象思维方式及其对后世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世芹 《河南中医》 2007年第11期7-9,共3页
《周易》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内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①以取象思维方式为指导,形成了《内经》独特的理论建构体系;②取象思维方式贯穿于《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医理论论证过程之中。《内经》取象思维理论建构体系的... 《周易》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内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①以取象思维方式为指导,形成了《内经》独特的理论建构体系;②取象思维方式贯穿于《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医理论论证过程之中。《内经》取象思维理论建构体系的重要方法有援物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奇恒等,其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形成乃至后代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至深至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取象思维 援物比类 司外揣内 揆度奇恒 阴阳五行学说
下载PDF
《经脉别论》疑识三则
13
作者 李国卿 曹洪欣 《国医论坛》 1989年第6期35-36,共2页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论述了因摄生不慎、过用无节所致的经脉喘动变异、五脏功能紊乱,以及食饮精微在体内的输布过程、诊察寸口以决死生之理和经脉异常的调治方法等与经脉相关的内容。是篇虽名“别论”,但所述之理在中医临...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论述了因摄生不慎、过用无节所致的经脉喘动变异、五脏功能紊乱,以及食饮精微在体内的输布过程、诊察寸口以决死生之理和经脉异常的调治方法等与经脉相关的内容。是篇虽名“别论”,但所述之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诸家对篇中“喘”、“汗”“揆度”的注释不一,分歧较大,使后学难以掌握。故本文加以讨论,旨在阐发经文之奥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向 经脉别论 揆度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科学方法论思想
14
作者 李元庆 《晋中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36-47,共12页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巨著,它集我国古典医学之大(?),也称“医家之宗”.在先秦科学史上,无论在科学理论或科学方法论方面都获得巨大成就的是以《内经》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医学科学.我国古代医学科...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巨著,它集我国古典医学之大(?),也称“医家之宗”.在先秦科学史上,无论在科学理论或科学方法论方面都获得巨大成就的是以《内经》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医学科学.我国古代医学科学从原始时期的医巫不分,后来逐渐从巫术中脱离出来,直到西周末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成果,获得了初步发展.春秋以来,随着天命神学思想的动摇和无神论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对于疾病发生的原因进行唯物主义说明的各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古代医学 揆度奇恒 比类 五行生克 经典巨著 生气通天论 春秋时期 神学思想 西周末年
下载PDF
仓公淳于意
15
作者 赵子昂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1期54-54,共1页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叙了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的故事。淳于意(约公元前205-150年),齐临(今山东淄博市)人,曾任齐太仓长,因故称仓公或太仓公,为西汉临床医学家,中医医案记录创始人。淳于意年轻时曾师从...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叙了西汉著名医学家淳于意的故事。淳于意(约公元前205-150年),齐临(今山东淄博市)人,曾任齐太仓长,因故称仓公或太仓公,为西汉临床医学家,中医医案记录创始人。淳于意年轻时曾师从公孙光学医。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又拜同郡元里公乘阳庆为师,得受黄帝、扁鹊之脉书、上下经、五色诊病、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等医药秘籍。研习三年后,淳于意医术大有锐进,诊病能知人生死,后因得罪权贵,于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至京都长安问罪,他的小女缇萦随同前往,并上书皇帝,愿荐身为官婢,以赎父刑。文帝十三年,汉文帝赦免淳于意,同时宣布废除部分肉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公淳于意 临床医学家 揆度阴阳 中医医案 司马迁 淄博市 创始人 扁鹊
下载PDF
《黄帝内经》的方法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庆云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2-94,共3页
论及《黄帝内经》方法论的意义和12种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方法、调查方法、经学方法、比类方法、揆度方法、术数方法、模型方法、假说方法、系统方法、从容模式思维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
关键词 方法 比类 揆度 从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