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底超声测量肛提肌耻骨联合间距预测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的价值
1
作者 邓凤莲 刘可 +4 位作者 黄妍卓 陈秋玲 张鹭 谢昭鹏 肖莘柒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5,17,共6页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测量肛提肌耻骨联合间距(肛耻间距)预测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超声科行盆底超声检查的221例产后6~8周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测量肛提肌耻骨联合间距(肛耻间距)预测产后早期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超声科行盆底超声检查的221例产后6~8周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二维及三维盆底超声检查,分别测量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下肛耻间距,并测量膀胱、子宫、直肠与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的距离,分析不同状态下肛耻间距与POP的关系,绘制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下的肛耻间距预测PO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221例产妇中,150例POP,占67.9%(150/221),57例存在2种或2种以上POP,71例未见明显POP:其中膀胱膨出132例(轻度80例,明显52例),占59.7%(132/221),56例可见尿道内口漏斗形成;子宫脱垂44例(轻度43例,明显1例),占19.9%(44/221);直肠膨出38例(轻度35例,明显3例),占17.2%(38/221)。221例产妇静息状态下肛耻间距范围32~65mm,平均(48.8土7.3)mm;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耻间距向足背侧移位,且肛耻间距增大,范围40~85mm,平均(61.2土8.0)mm;缩肛状态下肛耻间距向头腹侧移位,肛耻间距变小,范围27~54mm,平均(40.2土5.2)mm。POP组肛耻间距在静息状态、最大Valsalva状态及缩肛状态下均大于无POP组(P<0.05)。有膀胱膨出组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耻间距大于无膀胱膨出组(P<0.05);子宫脱垂组、直肠膨出组最大Valsalva状态下肛耻间距大于无子宫脱垂组、无直肠膨出组(P<0.05)。绘制肛耻间距在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预测POP的ROC,静息状态及最大Valsalva状态下AUC分别为0.657、0.784,95%CI为0.578~0.735、0.725~0.844,最佳截断值为45.5mm、62.5mm,敏感度为77.3%、56.0%,特异度为49.3%、85.9%。结论盆底超声测量肛耻间距简单方便,能够很好预测产后早期POP,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检查 盆腔器官脱垂 提肌耻骨联合间距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