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提肛肌形态、盆底肌力和阴道黏膜神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逗 陈志美 符映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提肛肌形态、盆底肌力和阴道黏膜神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产后42d产妇35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48例)和剖宫产组(n=106例),产后42d检测两组...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产妇提肛肌形态、盆底肌力和阴道黏膜神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产后42d产妇35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248例)和剖宫产组(n=106例),产后42d检测两组产妇的提肛肌形态、盆底肌力和阴道黏膜神经分布。结果:静息状态下,两组产妇的生殖裂孔水平夹角、直径、面积、横径比较均无差异(P>0.05);收缩状态下,阴道分娩组生殖裂孔水平夹角小于剖宫产组,生殖裂孔直径、面积、横径大于剖宫产组(P<0.05);Valsalva状态下,两组生殖裂孔水平夹角比较无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生殖裂孔直径、面积、横径均大于剖宫产组(P<0.05);在静息与收缩状态下,阴道分娩组水平夹角改变量、裂孔直径改变量、裂孔面积改变量及膀胱颈移动度均小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Ⅰ型肌纤维与Ⅱ型肌纤维的肌力均小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疲劳度无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阴道前壁固有层血管活性肠肽及神经肽Y神经纤维分布均少于剖宫产组,后壁上皮层9.5蛋白基因产物及固有层VIP神经纤维分布均少于剖宫产组(均P<0.05),余各处阴道神经分布比较未见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阴道分娩还是剖宫产均会对产妇的盆底功能有一定损害,应加强对产妇盆底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剖宫产 提肛肌形态 盆底 阴道黏膜神经分布 盆底功能
下载PDF
智能盆底超声评价盆腔器官脱垂术后患者肛提肌形态及对新发尿失禁的诊断效能分析
2
作者 李纳 王春丽 +3 位作者 赵红敏 苏洁 路姗姗 李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9期33-42,共10页
目的探讨智能盆底超声评价盆腔器官脱垂(POP)术后患者肛提肌形态及对新发尿失禁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POP术后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于同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产后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出... 目的探讨智能盆底超声评价盆腔器官脱垂(POP)术后患者肛提肌形态及对新发尿失禁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于沧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POP术后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于同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产后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出现新发尿失禁,将POP术后患者分为出现组(n=46)和未出现组(n=44),采用智能盆底超声对是否出现新发尿失禁的POP术后患者的盆底超声定量参数进行对比;采用智能盆底超声评估有无出现新发尿失禁的POP术后患者肛提肌形态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发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各因素对新发尿失禁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的尿道旋转角(URA)值、膀胱颈下降距离(BND)值及在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尿道后角(RVA)测定值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而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BSD)值、直肠壶腹最低点距离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RAD)值均更低(t值介于3.562~17.413之间,P<0.05);新发尿失禁患者的URA值、BND及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新发尿失禁患者的RVA值较未出现新发尿失禁患者均更高,而BSD值、RAD值均更低(t值介于3.326~7.320之间,P<0.05);新发尿失禁的POP术后患者在静息状态及最大用力时肛提肌裂孔的宽度(LHW)、H线及M线值均更大,两侧异向分数均更低(t值介于4.128~24.857之间,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术前UDS-尿道梗阻,以及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水平降低均为新发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225(1.064~1.720)、1.580(1.194~1.865)、0.458(0.212~0.844)、0.406(0.201~0.742)、0.520(0.144~0.805);ROC曲线评估RVA值、尿道倾斜角(UTA)值、BSD值、RAD值、URA值及BND六个因素联合预测对新发尿失禁的诊断效能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889;模型评价结果显示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92.35%)、准确性(90.26%)和临床适用性。结论相较于健康女性术后,POP术后患者智能盆底超声定量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出现新发尿失禁的POP术后患者肛提肌形态发生明显改变,采用智能盆底超声能够准确评估肛提肌形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 形态 尿失禁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诊断子宫脱垂效能分析
3
作者 蔡颖 王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4期723-726,共4页
目的: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诊断子宫脱垂的应用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子宫脱垂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 目的:分析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诊断子宫脱垂的应用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子宫脱垂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女性60例设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状态以及静息状态下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左右、前后径。结果:最大Valsalva状态以及静息状态下,观察组肛提肌裂孔面积以及左右、前后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会阴三维超声下检测肛提肌形态的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准确度为80.36%(90/112)、特异度为74.19%(46/62)、88.00%(44/50)。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能够有效评估机体肛提肌形态、面积,对检测子宫脱垂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经会阴三维超声 形态 应用效能 盆底功能障碍
下载PDF
三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梅 何素连 李仲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4期16-17,20,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作为此次研究组研究对象,收集40例同一时期的未孕女性为参照组。同时给... 目的:研究分析三维超声监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作为此次研究组研究对象,收集40例同一时期的未孕女性为参照组。同时给予两组研究对象三维超声监测,分析三维超声监测在,女性提肌裂孔形态改变动态评估女性产后盆底器官脱垂的价值。结果:在三维超声监测下,可以知道在不同状态下研究组的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状态下研究组的产后盆底器官脱垂情况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研究对象的静息下直肠壶腹部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其自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的静息下子宫颈、静息下膀胱、瓦氏动作下直肠壶腹部、瓦氏动作下子宫颈以及瓦氏动作下膀胱的两组研究对象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经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可以得到其自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提肌裂孔形态改变研究对象经过三维超声监测,可以动态评估自身存在产后的盆地器官脱落情况,得到肛提肌裂孔的形态、大小以及变化趋势,实现疾病的良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孔形态改变 三维超声 产后盆底器官脱垂
下载PDF
盆底三维超声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涛涛 陈玥锦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1816-1818,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中采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80例纳入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8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盆底三维超声检查,依次比较两组受检者在... 目的探讨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诊断中采用盆底三维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80例纳入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8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盆底三维超声检查,依次比较两组受检者在盆膈裂静止期、缩肛期和Valsava运动时肛提肌裂孔形态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缩肛状态下还是Valsava运动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和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0.05)。Ⅲ度脱垂患者无论是在静息状态下、缩肛状态下还是Valsava运动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横径和面积均大于Ⅱ度脱垂者,Ⅱ度脱垂者各项指标水平均大于Ⅰ度脱垂者(P<0.05)。结论盆底三维超声可以清楚鉴别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与未脱垂者在肛提肌裂孔形态方面的差异,且脱垂程度越严重者,肛提肌裂孔形态变化越明显,具备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三维超声 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盆膈裂静止期 Valsava运动 裂孔形态
下载PDF
孕产妇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黎玉媚 蔡景容 《内科》 2020年第5期605-607,共3页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孕产妇入院至产后3个月进行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进行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孕产妇入院至产后3个月进行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孕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孕产妇的盆底肌肉肌力及提肛肌形态结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孕妇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两组产妇的盆底肌肉最大肌电压、盆底肌持续收缩60 s肌电压均明显升高,观察组产妇的电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孕妇的静息状态左侧肛提肌厚度、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静息状态右侧肛提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个月,两组产妇的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均显著缩小,静息状态左、右侧肛提肌厚度均明显增大;观察组产妇的屏气时肛提肌裂孔长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小于对照组,静息状态左、右侧肛提肌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可明显改善孕产妇的盆底肌力及肛提肌形态结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规范化盆底康复管理 盆底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