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特征的扩散张量场插值追踪方法
1
作者 傅宝锋 毕重科 +1 位作者 李家扬 杨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37-1644,共8页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进行人脑白质神经纤维追踪可以实现活体无创重建纤维.由于DTI分辨率的局限性,在追踪过程中需要对扩散张量场进行插值以获取连贯的纤维成像.但是,新插入的扩散张量往往会受到奇异点附近...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进行人脑白质神经纤维追踪可以实现活体无创重建纤维.由于DTI分辨率的局限性,在追踪过程中需要对扩散张量场进行插值以获取连贯的纤维成像.但是,新插入的扩散张量往往会受到奇异点附近张量的无方向性影响,而产生挤压效应与方向的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扩散张量场插值追踪方法,通过考虑扩散张量各向异性与距离影响来优化各扩散张量主方向的旋转方向,保持追踪过程中纤维的连续性;通过对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分别插值,保持扩散张量的各向异性.最后,对2种典型的奇异点张量场进行插值,并与已有的典型的张量场插值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扩散张量场中奇异点的干扰,成功地实现了对扩散张量场的纤维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张量 插值追踪 奇异点 各向异性 各向同性
下载PDF
双重网格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德堂 朱光明 张文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83-86,共4页
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即在较细的网格上进行射线追踪,以提高射线路径和旅行时的计算精度,在较粗的网格上进行层析反演成像,使网格像素上射线覆盖的最低次数达到一定要求,以提高成像质量。分析了采用这种双重网... 提出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即在较细的网格上进行射线追踪,以提高射线路径和旅行时的计算精度,在较粗的网格上进行层析反演成像,使网格像素上射线覆盖的最低次数达到一定要求,以提高成像质量。分析了采用这种双重网格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必要性,模型实验证实了此技术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网格 井间地震层析成像 线性插值射线追踪 联合迭代法 初至波
下载PDF
匹配追踪插值技术的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段文胜 党青宁 +3 位作者 左安鑫 黄有晖 吴宇兵 李勇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5-1106,共12页
匹配追踪插值技术是数据规则化和数据重构的关键技术,但其重构的可靠性和保真度目前学术界研究较少.本文首先梳理了匹配追踪插值与压缩感知技术的关系,认为匹配追踪插值是在稀疏表示和数据重建阶段应用了压缩感知技术;然后基于塔里木盆... 匹配追踪插值技术是数据规则化和数据重构的关键技术,但其重构的可靠性和保真度目前学术界研究较少.本文首先梳理了匹配追踪插值与压缩感知技术的关系,认为匹配追踪插值是在稀疏表示和数据重建阶段应用了压缩感知技术;然后基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复杂山地资料的实例,从抽稀采样强度、采样方式、稀疏域表示及重建算法等方面,开展三维和五维匹配追踪插值的对比试验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匹配追踪插值技术重构数据能力很强,不仅在三维数据体还是在叠前五维道集上,25%的随机抽稀都能可靠地重构数据,它可以作为是否保真或可靠的门槛值.(2)同等抽稀条件下,随机采样的恢复数据的能力要明显强于规则采样;双编织采样可以作为随机采样替代选择.(3)Radon域的表示比Fourier域更稀疏,其重建性能优于后者.(4)同等抽稀强度下,检波点抽稀五维重建与炮点五维抽稀重建具有相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配追踪插值 压缩感知 稀疏域 规则采样 随机采样 双编织采样
原文传递
复杂介质地震初至波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建中 陈世军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9-433,共5页
 发展了一种地震初至波(firstbreak)数值模拟的旅行时插值波前追踪方法.将复杂变速介质剖分成匀速的矩形或多边形单元,在单元边界上设置一些对波前旅行时采样的节点.首先从震源开始计算波前到达所有节点的旅行时,然后从接收点开始反向...  发展了一种地震初至波(firstbreak)数值模拟的旅行时插值波前追踪方法.将复杂变速介质剖分成匀速的矩形或多边形单元,在单元边界上设置一些对波前旅行时采样的节点.首先从震源开始计算波前到达所有节点的旅行时,然后从接收点开始反向确定震源与接收点之间的射线路径.其中,到达任意一点的波前旅行时和射线是通过对该点所在单元其它两两相邻的已算节点旅行时的插值和Fermat原理求极小而获得的.该算法对介质的复杂程度、单元形状和震源与接收点的位置没有限制,能模拟直达波、临界折射波和绕射波以及盲区射线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精度.用该方法对一些典型近地表模型的初至波进行了数值计算,清晰地显示出这些模型的波前形态和射线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初至波 数值模拟 射线路径 旅行时插值波前追踪方法 复杂介质 地震勘探
下载PDF
渤海湾X油田气云区地震资料关键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夏同星 刘垒 +1 位作者 明君 周学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291,共9页
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渤海湾盆地X油田气云区广泛发育。地震资料受气云影响严重,在油田主体区地震成像效果较差,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在现有纵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气云区关键处理技术研究,包括Q值层析反演气云区能量吸收衰... 受郯庐断裂带活动影响,渤海湾盆地X油田气云区广泛发育。地震资料受气云影响严重,在油田主体区地震成像效果较差,无法准确描述构造和储层特征。在现有纵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气云区关键处理技术研究,包括Q值层析反演气云区能量吸收衰减补偿技术、潜波层析反演浅层速度建模技术等,有效解决了气云区地震能量吸收衰减严重和浅层难以实现高精度速度建模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配套处理技术,如匹配追踪插值数据规则化技术、水层多次波压制+广义地表多次波压制技术,形成有针对性的有效处理技术流程。本工区处理结果表明,该处理流程明显提高了气云区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云区 匹配追踪插值 多次波压制 吸收衰减补偿 潜波层析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