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济堰与荡漾在时空里的插秧歌
1
作者 付马 《四川党的建设》 2024年第9期68-70,共3页
谷雨前后,暖湿气流笼罩川西平原,空气更加温润清新,正是插栽的好时节。勤劳的种粮人追赶节气时令平田、蓄水、插秧。而在四川博物院,一件长55厘米、宽36.8厘米、高32厘米的汉代陶质水田模型馆藏文物,如同穿越了时空,将两千多年前与之相... 谷雨前后,暖湿气流笼罩川西平原,空气更加温润清新,正是插栽的好时节。勤劳的种粮人追赶节气时令平田、蓄水、插秧。而在四川博物院,一件长55厘米、宽36.8厘米、高32厘米的汉代陶质水田模型馆藏文物,如同穿越了时空,将两千多年前与之相似的农事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平原 馆藏文物 插秧歌 通济堰 四川博物院 时空
下载PDF
《插秧歌》人物形象探赜
2
作者 杨通讴 《最小说》 2024年第8期11-13,43,共4页
学界对杨万里诗歌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写景和对生活情趣的描绘,但诗中人物形象却鲜有人关注。本文从《插秧歌》中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诗人的创作意图。本诗看似叙事,实则重在写人,通过对诗中一家四口在春雨中插秧的行为和心理描写,展现... 学界对杨万里诗歌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写景和对生活情趣的描绘,但诗中人物形象却鲜有人关注。本文从《插秧歌》中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了诗人的创作意图。本诗看似叙事,实则重在写人,通过对诗中一家四口在春雨中插秧的行为和心理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坚韧品质,且巧妙烘托了“田夫”这个主要角色的辛勤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歌 人物形象 诗词赏析
下载PDF
杨万里农事诗的特点与《插秧歌》的审美价值探赜——兼论宋代农事诗的发展与农事诗的教育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莹 《中学语文》 2023年第19期58-61,共4页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编选了以杨万里《插秧歌》为代表的农事诗来辅助开展劳动教育,这对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且《插秧歌》继承了杨万里“诚斋体”自然谐趣的写作特色,审美价值较高,具有深入探析的必要...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编选了以杨万里《插秧歌》为代表的农事诗来辅助开展劳动教育,这对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且《插秧歌》继承了杨万里“诚斋体”自然谐趣的写作特色,审美价值较高,具有深入探析的必要性。此外,宋代大量诗人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农事诗,这些农事诗是探索宋代农村社会、农业发展的优质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农事诗 插秧歌 劳动教育 审美价值
下载PDF
杨万里《插秧歌》阅读札记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蝶 熊言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3-56,共4页
杨万里《插秧歌》是一首古体诗,写法上可能受到南宋插秋歌的影响。结合农村插秧劳动实践,“回归”诗歌写作现场,是解读这首诗的关键所在。诗中叙写的田间劳作分工是暂时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诗中的“雨”景是实写,也是虚写;“低头折腰只... 杨万里《插秧歌》是一首古体诗,写法上可能受到南宋插秋歌的影响。结合农村插秧劳动实践,“回归”诗歌写作现场,是解读这首诗的关键所在。诗中叙写的田间劳作分工是暂时的,不是固定不变的;诗中的“雨”景是实写,也是虚写;“低头折腰只不答”是指行动上没有执行,并非真的不言语;“照管鹅儿与雏鸭”的原因是“秧根未牢”,而不是“薛未匝”。这首诗未表现农人的“乐观”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插秧歌 文本解读 插秧实践
下载PDF
未经体验的生活不是诗歌--《插秧歌》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祥 《中学语文》 2020年第32期25-28,共4页
【文本课程定位】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 【文本课程定位】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最初由《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古典诗歌构成。2019年版的教材中,以杨万里的《插秧歌》替换了苏辙的《文氏外孙入村收麦》。编者之所以作这样的替换,或许是认为《插秧歌》的内容与情感更切合该单元的“劳动”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解读 古典诗 教学设计 文本课程 杨万里 高中《语文》 插秧歌 替换
下载PDF
一幅雨中插秧的农耕风俗画——杨万里《插秧歌》赏析
6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第12期51-51,共1页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关键词 插秧歌 杨万里 风俗画 赏析 农耕
下载PDF
我读“插秧歌”
7
作者 康玉琨 《语文教学研究》 2022年第12期56-56,共1页
在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2020年秋季起,一改传统的按文体组织单元教学而为按任务群组织单元教学。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所选的两首古诗之一是杨万里的《插秧歌》。在讲授这... 在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2020年秋季起,一改传统的按文体组织单元教学而为按任务群组织单元教学。其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所选的两首古诗之一是杨万里的《插秧歌》。在讲授这首诗之前,我反复品读,感慨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人文主题 《语文》 新课标 劳动光荣 插秧歌 人教版 杨万里
下载PDF
远离学生生活场景的课文该如何教——以《插秧歌》为例
8
作者 张蕾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4期138-139,共2页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类文本的素材虽然远离学生的生活,但是又富有教育意义。对于这样一类文本的教学,如果只满足于间接经验的传递,那学生很难形成感性的认识,没有以感情的认识作为基础,理性认识也就很难形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一类文本的素材虽然远离学生的生活,但是又富有教育意义。对于这样一类文本的教学,如果只满足于间接经验的传递,那学生很难形成感性的认识,没有以感情的认识作为基础,理性认识也就很难形成;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又不可能形成与文本相关的直接经验,因此建立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教学是不可能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 生活场景 理性认识 课文 插秧歌 客观条件
下载PDF
插秧何以歌?
9
作者 廖丽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7期93-95,共3页
《插秧歌》进入普通高中教科书契合单元主题,在解读或者教学时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插秧何以歌”。《插秧歌》所表达出来的生活态度,是不惧辛劳后的满怀期待,是苦中作乐的质朴民情,是中国农耕社会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只有当... 《插秧歌》进入普通高中教科书契合单元主题,在解读或者教学时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插秧何以歌”。《插秧歌》所表达出来的生活态度,是不惧辛劳后的满怀期待,是苦中作乐的质朴民情,是中国农耕社会所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只有当学生接受了通过付出劳动给自己带来更多希望这一观点的时候,才算真正读懂了《插秧歌》所表达的劳动之美,在“劳动”与“希望”的逻辑循环当中建立起更加合理的三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 插秧歌
下载PDF
插秧歌
10
作者 杨万里 董世玮(赏析) 《满分阅读(初中版)》 2010年第5期33-33,共1页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插秧歌
原文传递
劳动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意蕴研究--以统编版上册《芣苢》《插秧歌》为例
11
作者 杨彩梅 《语文月刊》 2021年第10期42-44,共3页
关于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发现;发展中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够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 关于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发现;发展中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中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够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精神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实劳动 中国古典诗词 审美意蕴 辉煌历史 插秧歌 精神 科学内涵
原文传递
一唤一答总关情——《插秧歌》里的对话分析
12
作者 胡超群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22年第12期13-17,共5页
经典再现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经典解读一首好诗能给人带来感悟... 经典再现插秧歌【宋】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选自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经典解读一首好诗能给人带来感悟生命的乐趣。杨万里是南宋杰出诗人、“诚斋体”的创始人,他的诗自成一家,风格活泼自然,语言浅显易懂,读起来饶有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显易懂 感悟生命 对话分析 杨万里 诚斋体 插秧歌 经典解读 经典再现
原文传递
插秧歌
13
作者 杨万里 《快乐作文(初中版)》 2009年第12期4-4,共1页
【原文】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弯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插秧歌
原文传递
插秧歌(节选)
14
作者 彭洁明 《少儿国学》 2021年第6期2-3,共2页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耕田播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也是一种讲求协作的劳动。春天是插秧的季节。插秧之前,需要把水稻种在秧田中,等它长到三四寸的时候,就可以移种到水田中了。这一年春天,诗人杨万里在回乡的途中,目睹农家辛勤...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耕田播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也是一种讲求协作的劳动。春天是插秧的季节。插秧之前,需要把水稻种在秧田中,等它长到三四寸的时候,就可以移种到水田中了。这一年春天,诗人杨万里在回乡的途中,目睹农家辛勤插秧的情景,心生感触,便用诗歌记录了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插秧歌 春天
原文传递
朝鲜族民歌艺术特征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鞠善日 《内蒙古艺术》 2007年第2期40-41,共2页
朝鲜族习惯称民歌为'民谣'。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朝鲜族古老的民族艺术是从民间歌谣开始的。这些民间歌谣题材广泛,其中包括男女爱情、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依据其内容题材、音乐风格,朝鲜族民谣又可分... 朝鲜族习惯称民歌为'民谣'。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朝鲜族古老的民族艺术是从民间歌谣开始的。这些民间歌谣题材广泛,其中包括男女爱情、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方方面面。依据其内容题材、音乐风格,朝鲜族民谣又可分为劳动歌谣、抒情歌谣、风俗歌谣、讽刺歌谣、童谣及近现代歌谣。其中又以前两类流传最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音列 旋律线 生产劳动 旋法 插秧歌 内容题材 阿里郎 中国民 劳动号子
下载PDF
苏东坡“鸡鸣歌”考证辨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饶学刚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2期16-21,共6页
一、苏东坡是民歌的继承者在中华民族活动的广袤土地上,给属于八十二位之一①的历史代表人物苏东坡立碑塑像②,为人景仰,不是没有理由的。苏东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他通晓诗.词、歌、赋、散文、评论,乃至琴... 一、苏东坡是民歌的继承者在中华民族活动的广袤土地上,给属于八十二位之一①的历史代表人物苏东坡立碑塑像②,为人景仰,不是没有理由的。苏东坡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他通晓诗.词、歌、赋、散文、评论,乃至琴、棋、书、画;对农业、园艺、医药、养生、历史、文物与考古,也有很深的造诣.苏东坡不仅是苏派诗的开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鸣 相和 郭茂倩 广袤土地 祭祀 插秧歌 乐府古题要解 宋代诗人 七言体 天未明
下载PDF
一朵鲜花水上漂──浅谈岳阳歌谣的地方特色
17
作者 杨厚均 周志民 《云梦学刊》 1994年第2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地方特色 洞庭 又香 自然风物 民间文学作品 湘夫人 插秧歌 扁山 信手拈出 隔河相望
下载PDF
也说“莳未匝”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洮 《文史杂志》 2004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莳未匝” 插秧歌 江苏 词义
下载PDF
后退原来是向前
19
作者 宋子牛 徐进(绘) 《前线》 CSSCI 2018年第12期110-110,共1页
前进与后退,是辩证关系。退中有进,进中有退。看似后退,实则前进。大踏步后退,正是为了大踏步前进。有首《插秧歌》说得好:“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后退原来是向前。”农民插秧总是在后退,正是在不断后退中... 前进与后退,是辩证关系。退中有进,进中有退。看似后退,实则前进。大踏步后退,正是为了大踏步前进。有首《插秧歌》说得好:“手捏青苗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道),后退原来是向前。”农民插秧总是在后退,正是在不断后退中,才插出一方方绿意盎然的新风景,才插出秋天金色的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歌 新希望 辩证
下载PDF
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民族经济
20
作者 杜荣春 《贵州文史丛刊》 1989年第4期82-86,共5页
竹枝词是一种古典格律诗与民歌相结合而产生的诗体,它的特点是题材广阔,擅长吟咏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能够真实、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为研究和探讨古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史料。清代竹枝词的创作风行一时,其影响所及,贵州... 竹枝词是一种古典格律诗与民歌相结合而产生的诗体,它的特点是题材广阔,擅长吟咏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因而能够真实、生动地反映人民生活,为研究和探讨古代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史料。清代竹枝词的创作风行一时,其影响所及,贵州诗坛上也涌现了大量的竹枝作品,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杂咏、棹歌等等。这些作品涉及到清代各民族的诸多方面,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现在就从竹枝词的吟咏来看一看清代的贵州民族经济状况,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民族 古代社会 插秧歌 杂诗 路遥 马头娘 说不尽 田晓 民族经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