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宋禅师契嵩“援儒入佛”与“佛教儒化”之辨正
1
作者
钟纯
《宋史研究论丛》
2023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面对“排佛而尊孔”的时代思想潮流,契嵩试图通过“援儒入佛”来调和儒佛关系的紧张、对立,进而推动宋代佛教儒化。就“援儒入佛”思想而言,契嵩从佛之出世与儒之入世的异同入手,会通二者在教化上所表现出“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善”的主...
面对“排佛而尊孔”的时代思想潮流,契嵩试图通过“援儒入佛”来调和儒佛关系的紧张、对立,进而推动宋代佛教儒化。就“援儒入佛”思想而言,契嵩从佛之出世与儒之入世的异同入手,会通二者在教化上所表现出“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善”的主张,圆融二者在心性上所展现的善恶问题,调和二者在伦理观上“五戒”与“五常”的激烈冲突。由此而归纳出“佛教儒化”在心性、教化、伦理上具有一致性与圆融性的特征。“援儒入佛”与“佛教儒化”虽都是契嵩佛学思想的一部分,但二者在质量变化中是有差异的。前者属于量变;后者属于质变。但契嵩最终因回应排佛、辟佛之风而走上“佛教儒化”的道路,这既是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必然,又是宋代儒佛关系的一个重要面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
教儒化
排
佛
而尊孔
援儒入佛
儒
佛
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援儒入佛”:释家智旭“颜子之传”重塑道统观的尝试
2
作者
李勇刚
潘建雷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儒释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源流的主脉之一,而"道统"问题是其核心辩题。明末高僧智旭对道统问题的处理,便是佛教重塑儒家道统观的重要尝试。智旭推崇"颜子之传",认为唯有明儒王阳明以"致良知"接续了颜子之...
儒释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源流的主脉之一,而"道统"问题是其核心辩题。明末高僧智旭对道统问题的处理,便是佛教重塑儒家道统观的重要尝试。智旭推崇"颜子之传",认为唯有明儒王阳明以"致良知"接续了颜子之后的道统,但他对"致良知"的理解,却是所谓以"称性圆照之功",显现"性德灵明之体",实质上是佛教《大乘起信论》中"一心开二门"的理路,最终凸显其"援儒入佛"的基本立场。智旭处理道统问题的思路,对当代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重塑中华新文化与新道统颇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儒入佛
颜子之传
道统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学儒化还是援儒入佛——对契嵩会通儒释思想的定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智忠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0-84,共5页
契嵩思想的主流是援儒入佛,而非佛学儒化。他认为,作为出世间教,佛教也有教辅之效。另外,他对中庸和孝道的个性化诠释,以及他在《非韩》中对韩愈排佛言论的反驳,都表明他试图通过对某些儒学概念的重新释读来宣扬佛学本位的思想。
关键词
契嵩
佛
学儒化
援儒入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庆历名僧援儒入佛新内涵及其思想史意义
4
作者
汪国林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3-77,共5页
宋初以来,伴随儒学复兴的稳步推进,反佛思潮愈演愈烈,庆历前后达到高峰。为遏制反佛思潮,释智圆、契嵩等方外人士不同程度地援儒入佛,阐其"儒佛互补""言异理贯""儒释一贯"等观点。这些观点在我国思想史...
宋初以来,伴随儒学复兴的稳步推进,反佛思潮愈演愈烈,庆历前后达到高峰。为遏制反佛思潮,释智圆、契嵩等方外人士不同程度地援儒入佛,阐其"儒佛互补""言异理贯""儒释一贯"等观点。这些观点在我国思想史上地位重要,不仅为佛教发展赢得空间,加快其中国化进程,且对当时的学术思潮、以"和谐""融合"为特征的民族深层心理的形成,及以三教合一为特征的理学之产生,都影响甚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复兴
反
佛
援儒入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援儒入佛 善恶别裁——从《目连救母劝善记》刘青提的罪与罚说起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翘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3,共7页
本文以为,《目连救母劝善记》并非以佛教戒律及其因果报应说为准则来街量刘青提的罪与罚,而是用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三教合一的思想道德体系判断刘氏的善恶是非,并以象征此思想的庞大的神仙体系对其判罚。由是观之,《目连救母劝善记》并...
本文以为,《目连救母劝善记》并非以佛教戒律及其因果报应说为准则来街量刘青提的罪与罚,而是用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三教合一的思想道德体系判断刘氏的善恶是非,并以象征此思想的庞大的神仙体系对其判罚。由是观之,《目连救母劝善记》并非仅仅宣扬佛教思想,而是借佛家之躯壳,灌以儒家伦理道德之内容以“劝善”,具有鲜明的明代社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救母劝善记》
刘青提
三教合一
三从四德
援儒入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赞宁“援儒入佛”思想析论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金凤
梁琼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北宋吴越名僧赞宁,学识渊博,善于著述,佛学成就不凡。因热衷于儒家文化,迎合帝王、交结文人士大夫,而被讥诮为缺少佛徒精神的"媚世"之徒。然而,赞宁的"媚世",并不完全是其个人性格使然,在相当程度上是他基于时代政...
北宋吴越名僧赞宁,学识渊博,善于著述,佛学成就不凡。因热衷于儒家文化,迎合帝王、交结文人士大夫,而被讥诮为缺少佛徒精神的"媚世"之徒。然而,赞宁的"媚世",并不完全是其个人性格使然,在相当程度上是他基于时代政治环境和佛教生态,"援儒入佛"以发展佛教思想的产物。赞宁的"援儒入佛",肇开了北宋佛教史"佛儒合流"的文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宁
媚世
援儒入佛
佛
儒合流
原文传递
论儒家伦理对三大外来宗教的同化与拒斥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林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70-74,共5页
论儒家伦理对三大外来宗教的同化与拒斥赵林尽管儒家伦理体系与各种外来宗教的关系从形式上来看不象西方不同宗教体系之间那样表现为一种格格不入的直接对抗,但是那种信仰方面的不宽容性仍然是存在的。儒家伦理体系对各种外来宗教思想...
论儒家伦理对三大外来宗教的同化与拒斥赵林尽管儒家伦理体系与各种外来宗教的关系从形式上来看不象西方不同宗教体系之间那样表现为一种格格不入的直接对抗,但是那种信仰方面的不宽容性仍然是存在的。儒家伦理体系对各种外来宗教思想的吸收和容纳是以该思想与儒家伦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中国伊斯兰教
天主教
外来宗教
佛
教
儒家思想
援儒入佛
利玛窦
中国文化
伦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李陵变文》看敦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8
作者
屈玉丽
杨富学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李陵变文》为敦煌陷蕃时期民俗变文中的代表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看到敦煌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的对立与统一,尽管民间文化对李陵更多的是同情,官方文化则更多贬斥,但充斥其间的“忠”则是统一的;吐蕃文化与中原文化的...
《李陵变文》为敦煌陷蕃时期民俗变文中的代表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看到敦煌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的对立与统一,尽管民间文化对李陵更多的是同情,官方文化则更多贬斥,但充斥其间的“忠”则是统一的;吐蕃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直接冲突在《李陵变文》中也有反映,李陵尽管身着胡服,却有着一颗尊汉之心,显然乃陷蕃敦煌民众现实心态的如实展现;《李陵变文》援儒入佛,乃唐代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一种表现。总之,从《李陵变文》可以看出多种文化在敦煌的碰撞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陵变文
文化碰撞
民间文化
官方文化
吐蕃文化
援儒入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禅师契嵩“援儒入佛”与“佛教儒化”之辨正
1
作者
钟纯
机构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宋史研究论丛》
2023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基金
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GDQN2022023)阶段性成果。
文摘
面对“排佛而尊孔”的时代思想潮流,契嵩试图通过“援儒入佛”来调和儒佛关系的紧张、对立,进而推动宋代佛教儒化。就“援儒入佛”思想而言,契嵩从佛之出世与儒之入世的异同入手,会通二者在教化上所表现出“圣人为教不同,而同于善”的主张,圆融二者在心性上所展现的善恶问题,调和二者在伦理观上“五戒”与“五常”的激烈冲突。由此而归纳出“佛教儒化”在心性、教化、伦理上具有一致性与圆融性的特征。“援儒入佛”与“佛教儒化”虽都是契嵩佛学思想的一部分,但二者在质量变化中是有差异的。前者属于量变;后者属于质变。但契嵩最终因回应排佛、辟佛之风而走上“佛教儒化”的道路,这既是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必然,又是宋代儒佛关系的一个重要面向。
关键词
佛
教儒化
排
佛
而尊孔
援儒入佛
儒
佛
关系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援儒入佛”:释家智旭“颜子之传”重塑道统观的尝试
2
作者
李勇刚
潘建雷
机构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文摘
儒释之辨是中国传统思想源流的主脉之一,而"道统"问题是其核心辩题。明末高僧智旭对道统问题的处理,便是佛教重塑儒家道统观的重要尝试。智旭推崇"颜子之传",认为唯有明儒王阳明以"致良知"接续了颜子之后的道统,但他对"致良知"的理解,却是所谓以"称性圆照之功",显现"性德灵明之体",实质上是佛教《大乘起信论》中"一心开二门"的理路,最终凸显其"援儒入佛"的基本立场。智旭处理道统问题的思路,对当代中国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重塑中华新文化与新道统颇有启迪意义。
关键词
援儒入佛
颜子之传
道统观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学儒化还是援儒入佛——对契嵩会通儒释思想的定性
被引量:
2
3
作者
田智忠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80-84,共5页
基金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14ZDB003)
文摘
契嵩思想的主流是援儒入佛,而非佛学儒化。他认为,作为出世间教,佛教也有教辅之效。另外,他对中庸和孝道的个性化诠释,以及他在《非韩》中对韩愈排佛言论的反驳,都表明他试图通过对某些儒学概念的重新释读来宣扬佛学本位的思想。
关键词
契嵩
佛
学儒化
援儒入佛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庆历名僧援儒入佛新内涵及其思想史意义
4
作者
汪国林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3-77,共5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SK2013B147)
文摘
宋初以来,伴随儒学复兴的稳步推进,反佛思潮愈演愈烈,庆历前后达到高峰。为遏制反佛思潮,释智圆、契嵩等方外人士不同程度地援儒入佛,阐其"儒佛互补""言异理贯""儒释一贯"等观点。这些观点在我国思想史上地位重要,不仅为佛教发展赢得空间,加快其中国化进程,且对当时的学术思潮、以"和谐""融合"为特征的民族深层心理的形成,及以三教合一为特征的理学之产生,都影响甚巨。
关键词
儒学复兴
反
佛
援儒入佛
Keywords
Confucianism renaissance
resistance against Buddhism
absorb Confucianism into Buddhism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援儒入佛 善恶别裁——从《目连救母劝善记》刘青提的罪与罚说起
被引量:
2
5
作者
陈翘
机构
福建省艺术研究所
出处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7-43,共7页
文摘
本文以为,《目连救母劝善记》并非以佛教戒律及其因果报应说为准则来街量刘青提的罪与罚,而是用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三教合一的思想道德体系判断刘氏的善恶是非,并以象征此思想的庞大的神仙体系对其判罚。由是观之,《目连救母劝善记》并非仅仅宣扬佛教思想,而是借佛家之躯壳,灌以儒家伦理道德之内容以“劝善”,具有鲜明的明代社会特点。
关键词
《目连救母劝善记》
刘青提
三教合一
三从四德
援儒入佛
分类号
J809.2 [艺术—戏剧戏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赞宁“援儒入佛”思想析论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金凤
梁琼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图书资料室
出处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6-112,共7页
文摘
北宋吴越名僧赞宁,学识渊博,善于著述,佛学成就不凡。因热衷于儒家文化,迎合帝王、交结文人士大夫,而被讥诮为缺少佛徒精神的"媚世"之徒。然而,赞宁的"媚世",并不完全是其个人性格使然,在相当程度上是他基于时代政治环境和佛教生态,"援儒入佛"以发展佛教思想的产物。赞宁的"援儒入佛",肇开了北宋佛教史"佛儒合流"的文化历程。
关键词
赞宁
媚世
援儒入佛
佛
儒合流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儒家伦理对三大外来宗教的同化与拒斥
被引量:
1
7
作者
赵林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1期70-74,共5页
文摘
论儒家伦理对三大外来宗教的同化与拒斥赵林尽管儒家伦理体系与各种外来宗教的关系从形式上来看不象西方不同宗教体系之间那样表现为一种格格不入的直接对抗,但是那种信仰方面的不宽容性仍然是存在的。儒家伦理体系对各种外来宗教思想的吸收和容纳是以该思想与儒家伦理的...
关键词
儒家伦理
中国伊斯兰教
天主教
外来宗教
佛
教
儒家思想
援儒入佛
利玛窦
中国文化
伦理化
分类号
B82-055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李陵变文》看敦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8
作者
屈玉丽
杨富学
机构
塔里木大学
敦煌研究院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敦煌写本所见东西方文学交流研究”(批准号:19CZW031)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敦煌历史文化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批准号:2021-GMA-004)
文摘
《李陵变文》为敦煌陷蕃时期民俗变文中的代表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可以看到敦煌民间文化与官方文化的对立与统一,尽管民间文化对李陵更多的是同情,官方文化则更多贬斥,但充斥其间的“忠”则是统一的;吐蕃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直接冲突在《李陵变文》中也有反映,李陵尽管身着胡服,却有着一颗尊汉之心,显然乃陷蕃敦煌民众现实心态的如实展现;《李陵变文》援儒入佛,乃唐代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一种表现。总之,从《李陵变文》可以看出多种文化在敦煌的碰撞与融合。
关键词
李陵变文
文化碰撞
民间文化
官方文化
吐蕃文化
援儒入佛
Keywords
Li Ling Bianwen
Cultural Shock
Folk culture
Official Culture
Tubo Culture
Help Confucianism into Buddism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宋禅师契嵩“援儒入佛”与“佛教儒化”之辨正
钟纯
《宋史研究论丛》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援儒入佛”:释家智旭“颜子之传”重塑道统观的尝试
李勇刚
潘建雷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佛学儒化还是援儒入佛——对契嵩会通儒释思想的定性
田智忠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北宋庆历名僧援儒入佛新内涵及其思想史意义
汪国林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援儒入佛 善恶别裁——从《目连救母劝善记》刘青提的罪与罚说起
陈翘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释赞宁“援儒入佛”思想析论
陈金凤
梁琼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7
论儒家伦理对三大外来宗教的同化与拒斥
赵林
《中州学刊》
CSSCI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李陵变文》看敦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屈玉丽
杨富学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