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0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延续性护理对预后影响Meta分析
1
作者 张文婷 季红 +2 位作者 张明明 杜园园 彭燕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和预后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心血管疾病、动... 目的:对心血管疾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和预后进行系统评价。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Science Direct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心血管疾病、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术后护理及预后等关键词检索术后延续性护理随机对照研究(RCT)相关文献,时限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将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纳入研究并开展质量评价,再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RCT文献10篇,均为中文,涉及755例患者。Meta分析表明,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P<0.05)、提高依从性(P<0.01),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P<0.05,P<0.01)。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疾病IABP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延续性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孙进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建湖医院收治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南通大学杏林学院附属建湖医院收治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血清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6.67%vs 76.67%,χ^(2)=5.192,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水平分别为(55.15±5.36)、(102.27±8.87)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4.48±6.23)、(113.48±10.48)mL,均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水平则均高于对照组[(50.59±4.88)%vs(43.62±4.18)%、(51.59±5.01)mL vs(44.49±4.38)mL,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5.73±2.34)mg/L vs(37.62±3.56)mg/L、(16.94±1.44)ng/L vs(24.42±2.16)ng/L、(355.50±33.79)ng/L vs(411.60±38.51)ng/L,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梗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联合左西孟旦的治疗效果可靠,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左西孟旦 心功能
下载PDF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汪丽丽 郑林筠 包丽芳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TEAP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37例,根据TEAP终止快速型心动过速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终止失败组41例和终止成功组19... 目的分析经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TEAP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237例,根据TEAP终止快速型心动过速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终止失败组41例和终止成功组196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计算并比较采用TEAP终止两组患者每种心律失常亚型的成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终止失败组的男性占比、高血压病史、心率、PSVT及心房扑动占比低于终止成功组,心脏病史、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占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史及PSVT药物复律史高于终止成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EAP终止PSVT和心房扑动成功率较高,为92.31%和86.67%。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脏病史、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史及PSVT药物复律史等因素是TEAP终止心动过速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EAP及食管导联心电图应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可有效终止PSVT和心房扑动等病因导致的心动过速,但不能有效终止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所致的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 食管导联心电图 快速型心律失常 终止心动过速
下载PDF
一体化干预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中的效果
4
作者 陈爽 徐文晶 +1 位作者 李赛 吴欣欣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2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一体化干...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IABP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26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一体化干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负性情绪评分、舒适状况、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低于参照组的26.92%(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IABP治疗中应用一体化干预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情绪 急性心肌梗死 舒适度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利用小儿哭声后屏气间歇期经口腔置管在小儿食管调搏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陈燕琴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51-353,356,共4页
目的 探讨利用小儿哭声后屏气间歇期经口腔置管在小儿食管调搏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小儿食管调搏术电极置管的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0~12岁行食管调搏术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 目的 探讨利用小儿哭声后屏气间歇期经口腔置管在小儿食管调搏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小儿食管调搏术电极置管的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0~12岁行食管调搏术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在对照组中不采用任何技巧,将食管电极置管经鼻腔置入,插入的深度为鼻尖-耳垂-剑突距离减去5 cm。观察组利用小儿哭声后的短暂屏气间歇期,经口腔快速插入食管电极,插入的深度为发际至剑突距离减去5 cm。比较这两种方法在食管调搏电极置管过程中的一次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完成食管电极置管所需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6.67%(χ^(2)=4.286,P=0.038)。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3.33%(χ^(2)=33.611,P<0.01)。观察组置管时间(74.15±12.35)s短于对照组的(152.34±15.24)s(t=7.494,P<0.01)。结论 利用小儿哭声后的短暂屏气间歇期经口腔快速插入食管电极,能够提高小儿食管调搏术电极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置管操作所需时间也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食管调搏术 口腔置管 置管成功率 屏气间歇期
下载PDF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老年心源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唐昱 魏春燕 +4 位作者 葛郁芝 盛国太 余茂生 吴志勇 张繁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2,共1页
心源性休克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泵功能衰竭,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可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心源性休克 疗效分析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心脏泵功能衰竭 老年 治疗 床旁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任彦锋 郭晶晶 +4 位作者 王增夏 冯蕊涵 王雪宁 杨树涵 邢永生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血氧含量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循环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接受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与对照组(n=52)单纯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两组心肌损伤指标、血流动力学、血氧、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治疗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肌钙蛋白I(cTnI)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动脉楔压(PCWP)和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BP)和动脉收缩压(SBP)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乳酸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新发脑血管意外事件和发心房颤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发生比例低于观察组,但观察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以及30d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血流动力学、血氧的改善更显著,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但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且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下肢缺血、急性肾损伤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较体外膜肺氧合重,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下载PDF
1例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辅助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监测及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夏雯 周艳 王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7年第2期40-41,共2页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置入在降主动脉上段、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一种容量置换术。其作用机理是利用球囊在心脏舒张前(主动脉关闭时)充气,加大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在心脏收缩前(主动脉开放时)放气。降低主动脉...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是置入在降主动脉上段、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一种容量置换术。其作用机理是利用球囊在心脏舒张前(主动脉关闭时)充气,加大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在心脏收缩前(主动脉开放时)放气。降低主动脉舒张压及收缩压。减轻左室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我院收治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肺栓塞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辅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精心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 植入术后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监测 主动脉舒张压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抢救暴发型心肌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章富莲 黄峰云 马建萍 《浙江医学》 CAS 2013年第15期1451-1452,共2页
暴发型心肌炎是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导致心脏活动、心脏泵血供血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起病急、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如果患者能够度过急性期,恢复相... 暴发型心肌炎是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导致心脏活动、心脏泵血供血出现异常,临床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起病急、病情凶险且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如果患者能够度过急性期,恢复相当快。传统的治疗缺乏这个桥梁的过渡,而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近年来治疗暴发型心肌炎最有前景的手段之一,ECMO是体外循环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血供,心肌可获得充分休息,能量储备增加。单独使用ECMO时虽可以使心脏得到休息,但同时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灌注不足,不利于心肌的氧供;而单独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时,虽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氧供,但它增加的心输出量有限,不能维持全身器官的灌注。我院ICU对1例暴发型心肌炎出现心脏泵血供血极其异常时,及时采用ECMO联合IABP,护理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暴发型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护理效果 冠状动脉血流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ECMO 抢救
下载PDF
食道心房调搏术的配合及护理
10
作者 孙国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20-220,共1页
食道心房调搏术(tsansesophagus atrial pacing,TEAP)是一项简便而实用的临床心电生理检查和心脏调搏方法,可用于窦房结功能、旁道电生理检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它属无创性技术,设备简单,在床边操作,非常方便。我们于1994... 食道心房调搏术(tsansesophagus atrial pacing,TEAP)是一项简便而实用的临床心电生理检查和心脏调搏方法,可用于窦房结功能、旁道电生理检查,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和终止等。它属无创性技术,设备简单,在床边操作,非常方便。我们于1994年6月至1994年12月对47例 TEAP 检查的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心房调搏术 护理 室上性 心动过速 搏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护理
11
作者 孙玉珍 孙海庆 毛铁英 《中国伤残医学》 2011年第10期53-54,共2页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简称反搏术)是一项介入治疗方法,是在X光引导下,用导管经皮肤导入一个30~50cc的球囊放入主动脉,球囊会因应心脏膨胀或收缩,其目的是提高血压的舒张压,从而增加冠动脉血液及心脏输出[1]。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护理 治疗方法 动脉血液 舒张压 高血压 心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高危患者常规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军 杨希立 +2 位作者 周昭仑 李健民 谭海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7-1928,1931,共3页
目的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41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目的评价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时常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41例高危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A组),将同期行急诊介入治疗但没有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高危心肌梗死患者配对入选38例设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术后30d内左室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肌缺血事件和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等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30d内左室功能较B组明显改善(P<0.05),心肌缺血事件的发生率A组较B组少(P<0.05),两组在死亡率、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等方面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做紧急介入治疗术前常规进行IABP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左室功能和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这一结果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左室功能 心脏主要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临床应用(附64例报告)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玲玲 陈绍良 +2 位作者 段宝祥 常芸 阚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运用效果。方法64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IABP治疗。机器为Datascope system97E型反搏仪,均采用40ml型球囊导管,反搏持续时间为24~... 目的 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运用效果。方法64例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IABP治疗。机器为Datascope system97E型反搏仪,均采用40ml型球囊导管,反搏持续时间为24~144h,经在IABP支持下,64例中62例进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支架术,2例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结果 64例患者中死亡18例,病死率为29.7%。结论 IABP支架下,积极进行血管重建治疗方能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 急性心肌梗死 AMI 心源性休克 治疗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诊治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萌 王健怡 +3 位作者 肖婷婷 谢利剑 李筠 黄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对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住的86例年龄≤3岁,经药物治疗无效后行TEAP诊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经体表和食管心电图确定阵发性室上...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对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分型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住的86例年龄≤3岁,经药物治疗无效后行TEAP诊治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经体表和食管心电图确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54例,房扑(AF)26例,房性心动过速(AT)3例,窦性心动过速伴Ⅰ°房室传导阻滞(AVB)、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及特发性室速(IVT)各1例。根据病程中TEAP治疗次数对PSVT和AF患儿进行分组,分为单次治疗组和≥2次的多次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 86例患儿中,男49例、女37例,中位数年龄56.00 d(16.75~250.00 d)。除1例PSVT但TEAP证实为窦速伴Ⅰ?-AVB者未超速转复,85例采用超速抑制法转复成功66例,总转复成功率77.6%;其中PSVT转复成功率90.7%,AF转复成功率57.7%,AT和IVT各1例复律成功。PSVT和AF患儿中,单次治疗组与多次治疗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心室率以及伴发基础疾病构成比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T伴心功能不全者占18.5%(10/54),AF伴心功能不全占30.8%(8/26)。PSVT和AF复律成功与患儿心功能不全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婴幼儿快速型心律失常采用TEAP诊断准确、可靠;TEAP是紧急、快速终止药物难治性PSVT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心房调搏术 快速型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婴幼儿
下载PDF
3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3
15
作者 张海泳 沈玉枝 +1 位作者 王贵芝 顼志敏 《护理研究》 2001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护理 并发症 栓塞 下肢缺血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周昭仑 肖长华 +2 位作者 杨希立 李键民 胡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102-102,105,共2页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组则只有 2例 (2 5 % )得以改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ABP术是治疗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食管心房调搏术在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明 覃杰华 +4 位作者 谭晓林 黄峻 马力忠 张晓敏 吴嘉荣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4-736,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进行TEAP电生理检查或复律的2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58%)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12%)为窦性心动过速,3例(12%)为室速,2例(8%)... 目的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在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进行TEAP电生理检查或复律的26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58%)确诊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12%)为窦性心动过速,3例(12%)为室速,2例(8%)为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8%)为房性心动过速,1例(4%)为窦速伴心室预激。22例患儿进行了超速抑制,除2例房速和2例室速未能恢复窦律外,18例新生儿均成功复律。结论 TEAP能帮助诊断新生儿快速型心律失常,且能用于复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型心律失常 食管心房调搏术 新生儿
下载PDF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源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守力 韩雅玲 +5 位作者 荆全民 王祖禄 王冬梅 邓捷 杨桂棠 于海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CS并发CS在床旁安置IABP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床旁植入IABP的成功率和IABP使用的时限及并发症,同时比较20例单纯IABP... 目的:探讨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并发心源性休克(CS)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ACS并发CS在床旁安置IABP的患者的资料,分析床旁植入IABP的成功率和IABP使用的时限及并发症,同时比较20例单纯IABP患者和36例IABP结合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IABP使用时间和住院存活率的差别.结果:床旁IABP植入的成功率高(98.2%),并发症少(12.5%),最长可使用888h,IABP+PCI组的IABP使用时间小于单纯IABP组(91±10vs166±18,P<0.05),且住院存活率高于单纯IABP组(72.2%vs40.0%,P<0.05).结论:早期床旁植入IABP救治ACS合并CS安全有效,具可行性.IABP与PCI结合治疗可提高此类患者的住院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 存活率
下载PDF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辅助介入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斌 孙继红 +2 位作者 宋春莉 张基昌 王笑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27-162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合并泵功能衰竭的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2例高龄AM 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分为IABP组(28例)及对照组(34例),IABP组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 I)合并泵功能衰竭的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辅以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2例高龄AM 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分为IABP组(28例)及对照组(34例),IABP组在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对梗死相关血管(IRA)直接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对照组单纯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及3个月后行心脏超声检查及心功能测定。结果两组心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但IABP组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IABP组完成梗死相关血管再通,没有血管再闭塞事件发生,无术中死亡,院内死亡率28.6%;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64.7%,其中4例发生血管再闭塞事件,8例术中死亡。结论AM I合并泵功能衰竭高龄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可增加冠脉介入治疗安全性,降低病死率,减少血管再闭塞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主动脉气囊反搏术支持下对急性心肌梗塞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的直接介入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斌 李淑梅 +2 位作者 尚士芹 刘永生 鲁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5-777,共3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IABP)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30例 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 (平均年龄6 3.5岁 )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15... 目的 :探讨主动脉气囊反搏术 (IABP)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30例 AMI并发泵功能衰竭患者 (平均年龄6 3.5岁 )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15例行股动脉 IABP支持 ,对照组 15例未行股动脉 IABP支持 ,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 (L VEF)、左室收缩末容积 (L 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 (L VEDV)无统计学意义 ,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彩色室壁运动技术评价 PCI术后 7d存活心肌面积 ,应用多巴酚丁胺后梗塞区运动异常的节段的积分减少≥ 1,梗塞区室壁运动积分指数减少 (IWMSI) >0 .2 2作为存活心肌的诊断标准。对 30例 AMI患者采用 Wagner心电图记分法 ,进行 QRS记分判定心肌梗塞面积。结果 :15例在 IABP支持下行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存活心肌面积及 QRS记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IABP组 L VEF于 (6 7± 2 6 ) d有明显改善。结论 :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和降低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 ,从而提高了 AMI合并泵功能衰竭患者围手术期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治疗 泵衰竭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