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携带凶器抢夺行为的认定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庆安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刑法 抢劫罪 携带凶器抢夺行为 认定
下载PDF
关于“携带凶器盗窃”行为的定性——兼论武装盗窃罪的设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鸿 熊永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3-75,共3页
正确认识携带凶器盗窃行为的性质较为重要 ,国外刑法对之有明确的规定。设立“武装盗窃罪”
关键词 武装盗窃罪 '携带凶器盗窃'行为 刑法 定性 犯罪
下载PDF
“携带凶器抢夺”定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彤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0-32,共3页
“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罪定罪量刑,应当限定为行为人为实施抢劫而故意明示或暗示携带有凶器的情形。这种行为并不是转化型抢劫罪,而仅仅是普通抢劫罪中的胁迫型抢劫罪,立法对“携带凶器抢夺”的规定不明确,容易导致理解和适用上的混乱... “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罪定罪量刑,应当限定为行为人为实施抢劫而故意明示或暗示携带有凶器的情形。这种行为并不是转化型抢劫罪,而仅仅是普通抢劫罪中的胁迫型抢劫罪,立法对“携带凶器抢夺”的规定不明确,容易导致理解和适用上的混乱,因此应当废除该款之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劫罪 胁迫型抢劫罪 转化型抢劫罪 携带凶器行为 定罪量刑标准 犯罪构成 犯罪情节
下载PDF
论“携带凶器抢夺”认定中的几个问题及立法完善
4
作者 王联合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刑法》第267条第二款“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规定,从一开始就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等各方的诟病。文章分析了“凶器”的内涵及判断标准,论述了“携带凶器”的各种情形及其与抢夺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在抢夺过程中造成人身伤... 《刑法》第267条第二款“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规定,从一开始就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等各方的诟病。文章分析了“凶器”的内涵及判断标准,论述了“携带凶器”的各种情形及其与抢夺行为的关系,提出了在抢夺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的,不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而应定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并与抢夺罪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凶器抢夺行为 抢劫 故意伤害 刑事责任 立法
下载PDF
关于“携带凶器抢夺”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书义 《检察实践》 2005年第6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刑法 抢劫罪 携带凶器抢夺行为 中国 犯罪构成
下载PDF
“携带凶器抢夺”行为之认定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国栋 赵敖宇 《中国检察官》 2012年第16期10-13,共4页
本文案例启示:立法之所以将“携带凶器抢夺”拟制为抢劫罪,是因为两者侵害的法益与社会危害性基本相同或相似,也即两者之间在法益侵害、客观危险、主观恶性上存在相当性。在具体认定“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时,应结合“凶器”本身对... 本文案例启示:立法之所以将“携带凶器抢夺”拟制为抢劫罪,是因为两者侵害的法益与社会危害性基本相同或相似,也即两者之间在法益侵害、客观危险、主观恶性上存在相当性。在具体认定“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时,应结合“凶器”本身对人身安全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携带凶器行为”的客观危险性以及行为人是否具有携带凶器并用于实施抢夺行为的主观目的而作综合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凶器抢夺 抢夺行为 法益侵害 携带凶器行为 社会危害性 主观恶性 人身安全 主观目的
原文传递
海峡两岸转化型抢劫罪之比较
7
作者 宋华 陈从治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9-40,共2页
所谓转化型抢劫罪,是指在某些犯罪的进行过程或者非法状态延续过程中由于出现法律规定的情节,使整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构成特征都趋于抢劫罪,刑法规定按照抢劫罪处刑.
关键词 转化型抢劫罪 中国大陆 台湾省 比较分析 立法 基础行为 携带凶器行为
下载PDF
对携带凶器抢夺问题的再认识
8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携带凶器行为 抢夺罪 犯罪构成 社会治安 刑事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