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青花瓷器上的“携琴访友图”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蒋小兰 高颖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94,共3页
明代青花瓷器上的"携琴访友图"是青花装饰中的一种,是明代高士文化在器物上的反映。青花瓷"携琴访友图"在明代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其在绘画技法、表现手法以及青料运用上都有着不同的特色,是值得借鉴的艺术题材。
关键词 携琴访友 明代 青花瓷器
下载PDF
论明代青花瓷画与国画“携琴访友图”的区别与联系
2
作者 蒋小兰 《佛山陶瓷》 2015年第4期48-49,共2页
明代青花瓷画"携琴访友图"是在国画访友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期受院体画风的影响,绘画风格和审美理念趋为相同,但两者所使用的媒介、工具材料、表现技法、构图形式均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 青花瓷画 国画 携琴访友 区别 联系
下载PDF
古人的消暑“神器”——馆藏携琴访友人物瓷枕赏析
3
作者 段佳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第9期32-33,共2页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寝具,它的舒适度直接关系着睡眠质量。在其上万年的发展中,曾出现石枕、竹枕、玉枕等,这其中,瓷枕以枕面纹饰、诗词等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信息成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以馆藏宋代磁州窑携琴访友人物瓷枕... 枕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寝具,它的舒适度直接关系着睡眠质量。在其上万年的发展中,曾出现石枕、竹枕、玉枕等,这其中,瓷枕以枕面纹饰、诗词等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信息成为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以馆藏宋代磁州窑携琴访友人物瓷枕为例,探讨其传递的文化信息与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琴访友 人物瓷枕
下载PDF
桂林博物馆藏携琴访友图梅瓶考 被引量:1
4
作者 袁俊 《艺术与民俗》 2019年第2期91-97,共7页
桂林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明代青花梅瓶,堪称镇馆之宝,其时代被定为宣德年间,主题纹饰被认为是携琴访友图。从该梅瓶整体风格上来说,其所定的时代和主题纹饰名称都值得进一步商榷。该文将从梅瓶的器型、纹饰等方面论证其所属时代,并将瓷器... 桂林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明代青花梅瓶,堪称镇馆之宝,其时代被定为宣德年间,主题纹饰被认为是携琴访友图。从该梅瓶整体风格上来说,其所定的时代和主题纹饰名称都值得进一步商榷。该文将从梅瓶的器型、纹饰等方面论证其所属时代,并将瓷器中类似纹样以及携琴访友图样与这件馆藏梅瓶的纹饰进行比较,结合相关绘画题材以及木刻插图图样,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该梅瓶纹饰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瓶 空白期 携琴访友 游玩聚会 木刻插图
原文传递
《携琴访友》话浅绛
5
作者 黄寒 《检察风云》 2006年第14期78-79,共2页
  前几天,有个朋友邀我去他寓所欣赏他的藏品,我正好有空,于是,欣然前往.朋友是专门收藏浅绛彩瓷器的,洋洋洒洒,放了两大柜,看上去,蔚为大观.……
关键词 浅绛彩 徐申如 粉彩 携琴访友 民国初年
原文传递
模仿与转化:明代中晚期国画与瓷画中“士绅出行”图式比较研究
6
作者 张文倩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21,共17页
“士绅出行”图源于明代中晚期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旅游活动,是国画与瓷画的重要题材。本文着眼于国画与瓷画中的“士绅出行”图式,比较二者的形式内容以探讨瓷画对国画的图式模仿与转化;并进一步分析瓷画“士绅出行”的元素构成和图... “士绅出行”图源于明代中晚期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的旅游活动,是国画与瓷画的重要题材。本文着眼于国画与瓷画中的“士绅出行”图式,比较二者的形式内容以探讨瓷画对国画的图式模仿与转化;并进一步分析瓷画“士绅出行”的元素构成和图式结构,寻找瓷画以国画为蓝本进行图式转化的具体方法与路径。同时,将二者置入明代中晚期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考察,揭示瓷画在模仿与转化国画“士绅出行”图式过程中日渐趣味化的具体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出行 春游晚归 携琴访友 图式 瓷器纹饰
下载PDF
“山水清音——东北三馆收藏古琴联展”的成形
7
作者 宋艳秋 《文物天地》 2015年第7期56-59,共4页
2014年6月13日,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前一天,旅顺博物馆联合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共同推出了"山水清音——东北三馆收藏古琴联展",展期两个月。此次展览中,不仅珍贵唐宋古琴共聚旅顺博物馆,而且展出古琴序列完整,观众在历... 2014年6月13日,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前一天,旅顺博物馆联合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共同推出了"山水清音——东北三馆收藏古琴联展",展期两个月。此次展览中,不仅珍贵唐宋古琴共聚旅顺博物馆,而且展出古琴序列完整,观众在历史的深邃和宁静中,暂别尘嚣,品味天籁般的心灵乐音,真正实现了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带领观众真正地用心灵感悟文化,以行动保护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旅顺博物馆 中国文化遗产 辽宁省博物馆 心灵感悟 仲尼 中国古 九霄环佩 携琴访友 艺术博物馆
原文传递
《洪崖山房图》的定制契机及图像探索
8
作者 杨燕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4,共9页
胡俨欲结庐洪崖为归老之处,请中书舍人陈宗渊作《洪崖山房图》。考诸相关文字及图像,《颐庵图》促发了《洪崖山房图》的定制,具有别号图的性质。“斋内展卷—携琴来访”的图像模式是胡俨琴书意趣的体现,更在书画酬唱时、闲居生活中、翰... 胡俨欲结庐洪崖为归老之处,请中书舍人陈宗渊作《洪崖山房图》。考诸相关文字及图像,《颐庵图》促发了《洪崖山房图》的定制,具有别号图的性质。“斋内展卷—携琴来访”的图像模式是胡俨琴书意趣的体现,更在书画酬唱时、闲居生活中、翰林圈层内呈邀请之姿,寄寓“知音”之意。《洪崖山房图》对携琴访友的表现是一种过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俨 《洪崖山房图》 《颐庵图》 定制 携琴访友
原文传递
潘天寿的变体画
9
作者 童中焘 《中华书画家》 2016年第6期109-111,共3页
潘天寿的作品中有不少题材相同、构图相似的变体画。这些内容、题材之所以被潘天寿一画再画,必定和他作画的背景,尤其是他当时的思想状态有关。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文字资料所剩无几,不便作过多臆测。下面仅根据我对潘天寿艺术的认识与理... 潘天寿的作品中有不少题材相同、构图相似的变体画。这些内容、题材之所以被潘天寿一画再画,必定和他作画的背景,尤其是他当时的思想状态有关。遗憾的是,这方面的文字资料所剩无几,不便作过多臆测。下面仅根据我对潘天寿艺术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个人的作画经验,谈谈潘天寿变体画创作的几种情况,并对其原因略作分析。一、感触与寄托潘天寿之所以有这么多变体画,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对某些内容、某些场景深有感触。例如1956年清明节,潘天寿游览绍兴龙山,寻访越王台,感触极深,写下"卧薪霸业久尘埃,谁向龙山拄杖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变体画 越王台 石涛 思想状态 兰竹图 春草 中国美术馆 小龙湫下一角 携琴访友
原文传递
陈传席作品
10
《国画家》 2005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陈传席 绘画作品 携琴访友图》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