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皇权代理:太后摄政的另面梳理(下)
1
作者 赵映林 《文史杂志》 2023年第3期65-71,共7页
太后摄政是家天下皇权制度下的一种政治现象。太后摄政的出现是皇权在某一阶段的转移,因此太后在摄政时期的角色是以皇权代理人的身份走到前台。在男权社会从没有过女性从政的制度安排。女性能听政、摄政完全是由于在某一个时期出现“... 太后摄政是家天下皇权制度下的一种政治现象。太后摄政的出现是皇权在某一阶段的转移,因此太后在摄政时期的角色是以皇权代理人的身份走到前台。在男权社会从没有过女性从政的制度安排。女性能听政、摄政完全是由于在某一个时期出现“主少”或皇帝愚庸的政情,而后妃又具有从政的欲望与能力,于是女后摄政的现象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至于女后摄政的程度对王朝盛衰的作用以及对后来历史的影响如何,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女后自身的政治能力与个人品格,一是当时朝廷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后摄政 良莠并存 天下晏然 先进文明
下载PDF
皇权代理:太后摄政的另面梳理(上)
2
作者 赵映林 《文史杂志》 2023年第2期75-80,共6页
太后摄政是家天下皇权制度下的一种政治现象。太后摄政的出现是皇权在某一阶段的转移,因此太后在摄政时期的角色是以皇权代理人的身份走到前台。在男权社会从没有过女性从政的制度安排。女性能听政、摄政完全是由于在某一个时期出现“... 太后摄政是家天下皇权制度下的一种政治现象。太后摄政的出现是皇权在某一阶段的转移,因此太后在摄政时期的角色是以皇权代理人的身份走到前台。在男权社会从没有过女性从政的制度安排。女性能听政、摄政完全是由于在某一个时期出现“主少”或皇帝愚庸的政情,而后妃又具有从政的欲望与能力,于是女后摄政的现象就顺理成章地出现了。至于女后摄政的程度对王朝盛衰的作用以及对后来历史的影响如何,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女后自身的政治能力与个人品格,一是当时朝廷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后摄政 良莠并存 天下晏然 先进文明
下载PDF
诗影交辉:从《明亮的星》管窥英国摄政晚期的社会民俗与济慈的经典化再生历程
3
作者 崔丹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3-29,共7页
作为与济慈诗歌同名的经典传记式影片,《明亮的星》以小见大、寓意深远。影片精彩地复现了济慈人生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3年光景(1818-1821),不但使观众对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个体——济慈获得了深入了解,而且使其深入地体察英国摄政... 作为与济慈诗歌同名的经典传记式影片,《明亮的星》以小见大、寓意深远。影片精彩地复现了济慈人生中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3年光景(1818-1821),不但使观众对诗歌创作主体的诗人个体——济慈获得了深入了解,而且使其深入地体察英国摄政晚期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文化时尚与社会阶层隔离、性别区别与男女分工、文化交流与婚姻嫁娶等。影片不但展示出作为个体诗人的济慈在建构其个体知识分子身份过程中所持有的独特焦虑情感,而且表现出其在建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与担当,以此折射出跨学科视角下影视传播在济慈作家身份经典化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亮的星》 英国摄政时期 约翰·济慈 身份建构 经典化
下载PDF
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43,共8页
儒家肯定的周公"摄政称王",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判断,而是与儒家政治哲学相关的理论问题。儒家肯定周公摄政称王,因为这是儒家素王说或王鲁说的理论前提。与周公相关的《周礼》之所以能够在后世政治中产生变革意义,就在于它是... 儒家肯定的周公"摄政称王",不是一个简单的历史判断,而是与儒家政治哲学相关的理论问题。儒家肯定周公摄政称王,因为这是儒家素王说或王鲁说的理论前提。与周公相关的《周礼》之所以能够在后世政治中产生变革意义,就在于它是周公践天子位后制礼作乐的产物。从围绕王安石变法所展开的争论中可以看到周公摄政称王是《周礼》一书具有变革意义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摄政称王 《周礼》 儒家
下载PDF
美国纽约州化学摄政考试评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公园 胡志刚 刘会敏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1,共3页
介绍了美国纽约州化学摄政考试的考试方案、考试内容、评价目标、考试参考表和评卷方式等,并对2011年纽约州化学摄政考试的部分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意在为我国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纽约州化学摄政考试 学业水平测试 化学试题 科学考试体系
下载PDF
清初摄政、辅政体制与皇权政治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凯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41,共9页
清初经历了叔王摄政、异姓大臣辅政的两种特殊的政治体制。入关前,太祖、太宗未定立储制度。皇太极过世,各派势力窥视皇权,戏剧性地达成拥立幼主福临,叔王摄政的体制。摄政王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借机治罪多尔衮。康熙冲龄即位,借鉴前制陋... 清初经历了叔王摄政、异姓大臣辅政的两种特殊的政治体制。入关前,太祖、太宗未定立储制度。皇太极过世,各派势力窥视皇权,戏剧性地达成拥立幼主福临,叔王摄政的体制。摄政王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借机治罪多尔衮。康熙冲龄即位,借鉴前制陋规,形成以孝庄文皇后为核心的异姓大臣辅政统系,辅政失控,导致权臣鳌拜专权,再次危及皇权,而智捉鳌拜。摄政王、辅政大臣的争斗,反映了满洲八旗内旗籍矛盾的尖锐。摄政、辅政与皇权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清代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极大地影响着清初政治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 辅政 旗籍 皇权
下载PDF
西藏地方的摄政及摄政制度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央珍 喜饶尼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5期82-87,共6页
西藏地方的摄政及摄政制度在国内外的摄政历史上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并对近二百年的西藏地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在厘清藏汉文献中"摄政"的不同表述基础上,再论西藏地方摄政的概念和摄政制度确立的时间,较详... 西藏地方的摄政及摄政制度在国内外的摄政历史上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并对近二百年的西藏地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在厘清藏汉文献中"摄政"的不同表述基础上,再论西藏地方摄政的概念和摄政制度确立的时间,较详细阐释西藏地方摄政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制度基础和思想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方 摄政制度 探析
下载PDF
从周公摄政的争论说到历史考证 被引量:5
8
作者 常金仓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11,共10页
关于周公在周初政治上的角色问题,战国后期曾有冢宰摄政之说,20世纪学者在疑古思潮影响下又提出形形色色的标新立异之说,或以为周公并非摄政,竟是称王了;或以为莫说称王,连摄政也是后世伪造;甚或以为周公实为 篡 窃。仔细分... 关于周公在周初政治上的角色问题,战国后期曾有冢宰摄政之说,20世纪学者在疑古思潮影响下又提出形形色色的标新立异之说,或以为周公并非摄政,竟是称王了;或以为莫说称王,连摄政也是后世伪造;甚或以为周公实为 篡 窃。仔细分析这些论说,其中误读古书者有之,推理失简者有之,于文献 考 古间心存偏见者有之。在周公摄政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历史事件的考证之中,为此有必要规范考证,勿使历史研究堕落为随心所欲的自由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摄政 历史考证 考证规范
下载PDF
周公摄政与周初政教关系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过常宝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6-30,共5页
周公摄政导致了周初二王并存的局面,而二王并存的实质是国家政权和教权的分离。周公是周代初期的巫史领袖,并于武王后期开始执掌教权,由于不能和政权明确分开,引起王族的猜疑。周公为此迁居东都洛邑,并致力于制礼作乐,目的是使政教分权... 周公摄政导致了周初二王并存的局面,而二王并存的实质是国家政权和教权的分离。周公是周代初期的巫史领袖,并于武王后期开始执掌教权,由于不能和政权明确分开,引起王族的猜疑。周公为此迁居东都洛邑,并致力于制礼作乐,目的是使政教分权更加明晰化,造成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社会制度和思想文化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摄政 营建东都 制礼作乐 政教分权
下载PDF
二世策墨林活佛任摄政前后的藏内吏治积弊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晓云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西藏摄政二世策墨林活佛因“侵占百姓田庐,独断专行”等罪名被清廷下令放逐。摄政权力无法受到约束,格鲁派内部的争权波及商上事务,驻藏大臣才疏及驻藏衙门设置的不完善,三部藏内章程的不足与实施过程中的制约,这...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西藏摄政二世策墨林活佛因“侵占百姓田庐,独断专行”等罪名被清廷下令放逐。摄政权力无法受到约束,格鲁派内部的争权波及商上事务,驻藏大臣才疏及驻藏衙门设置的不完善,三部藏内章程的不足与实施过程中的制约,这些当时藏内吏治的积弊,应是在政教分离的制度里所实行的地方性政教合一制深层次的弊端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世策墨林活佛 摄政 驻藏大臣 三部藏内章程
下载PDF
摄政未必便称王 当国未必是僭越——从出土文献看共伯和摄政称王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兴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5,共6页
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开启了两周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对于"共和行政"究为何指的问题,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诸如清华简《系年》等新材料的出现,现在越来... 西周厉、宣之际的"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它开启了两周之际社会大变革的序幕。对于"共和行政"究为何指的问题,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议。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诸如清华简《系年》等新材料的出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可"共和"是指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即共伯和。"共和行政"期间,共伯和具有类似于周王的地位和权势,曾一度掌控王政大权,但仅是摄政,并未称王。清华简、上博简中的相关记载对于理解"共和行政"问题意义重大,通过将其与《竹书纪年》、《左传》、《鲁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以及相关青铜器铭文记载内容相结合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对共伯和与"共和行政"的关系作出更为全面深刻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 共伯和 共和行政 摄政称王 清华简《系年》
下载PDF
试析清朝乾隆时期于西藏设僧官摄政制与法治治藏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凤珍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6期35-40,153,共7页
清朝于1751年授达赖掌地方政权,同时清朝以具有法律性条文的《酌定西藏善后章程》规定了达赖的行政权,并成立了噶厦政府,达赖的喇章与政府合二为一,即清文献所称的商上,系指西藏地方政权组织。达赖逝世后,清朝任命僧官摄政,命名为"... 清朝于1751年授达赖掌地方政权,同时清朝以具有法律性条文的《酌定西藏善后章程》规定了达赖的行政权,并成立了噶厦政府,达赖的喇章与政府合二为一,即清文献所称的商上,系指西藏地方政权组织。达赖逝世后,清朝任命僧官摄政,命名为"掌办商上事务",即掌地方政府内的政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章 商上 强佐 孜仲 摄政 法治章程 中央集权
下载PDF
16-17世纪法国女性摄政与君主制的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晓燕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7,共11页
法国政治文化中具有强大的排斥女性的传统,但同时法国历史上又有大量女性摄政的现象存在,尤其是在近代早期的16-17世纪,虽然亦有反对之声,然而主流社会却对此大力支持。若从当时的文本材料出发,探究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的成因会发现... 法国政治文化中具有强大的排斥女性的传统,但同时法国历史上又有大量女性摄政的现象存在,尤其是在近代早期的16-17世纪,虽然亦有反对之声,然而主流社会却对此大力支持。若从当时的文本材料出发,探究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的成因会发现,事实上,在性别话语的表象之下,关于国家主权与国王人身之间的关联及其行使权的分配才是女性摄政问题的核心。这也是法国君主制发展至此阶段的两大特征所决定:"家国一体"的概念在政治文化中依然具有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王权日趋强大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 性别 政治 王权
下载PDF
周公摄政未称王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升南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0-39,共10页
周公是否摄政称王,是周初史事一大疑案。从战国至今两千多年来,学者间有肯定者和否定者,聚讼不断。有肯定其称王者,有否定其称王而肯定其摄政者,也有径直否定其摄政者。各方的主张都有"过硬"的证据,一时还难于说服对方,故讨... 周公是否摄政称王,是周初史事一大疑案。从战国至今两千多年来,学者间有肯定者和否定者,聚讼不断。有肯定其称王者,有否定其称王而肯定其摄政者,也有径直否定其摄政者。各方的主张都有"过硬"的证据,一时还难于说服对方,故讨论也不可能结束。除了寻找新的资料以外,如何合理地解释对方提出的"过硬证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 摄政 称王
下载PDF
证明的冲突:周公摄政与管蔡之乱——西周初年周公摄政合法性证明的危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士俊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三千多年前,西周王朝建立不久,历史上演了周公摄政。数千年来,对于周公摄政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需要出发,解释周公摄政的合法性;另一是从儒家政治伦理的角度,用周公后来归政成王的美德来肯定... 三千多年前,西周王朝建立不久,历史上演了周公摄政。数千年来,对于周公摄政这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需要出发,解释周公摄政的合法性;另一是从儒家政治伦理的角度,用周公后来归政成王的美德来肯定此前摄政行为的正当性。这两种解读方式是我国学界的传统表述。笔者以西周初年的历史事实,揭示周公摄政合法性证明的缺失引发的政治危机,指出历史研究从“形势需要”出发阐释权力正当性,不仅易把复杂的历史现象简单化,而且易误导用“形势需要”的逻辑作为不当获权的合法性证明,使社会面临动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摄政 权力正当性 管蔡之乱 权力转换 合法性证明
下载PDF
论墨洛温王太后弗蕾德伽德的摄政统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君杙 《古代文明》 CSSCI 2018年第2期41-47,共7页
弗蕾德伽德是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摄政王太后,她凭借"幼王"母亲和监护人的身份在纽斯特里亚王国确立了摄政统治,她对亡夫财产的占有使她拥有了赏赐贵族的资本,确保了摄政统治的长久稳固。在摄政期间,弗蕾德伽德手腕灵活地驾驭... 弗蕾德伽德是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摄政王太后,她凭借"幼王"母亲和监护人的身份在纽斯特里亚王国确立了摄政统治,她对亡夫财产的占有使她拥有了赏赐贵族的资本,确保了摄政统治的长久稳固。在摄政期间,弗蕾德伽德手腕灵活地驾驭主教和贵族,不遗余力地与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同宗诸王对抗,为儿子克洛塔尔二世统一法兰克奠定了基础。弗蕾德伽德的统治策略和手段遭受了世人的诟病,但其延续墨洛温王位传承和壮大王室事业的政治意义理应得到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蕾德伽德 墨洛温 摄政
下载PDF
李雯为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书考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勇刚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3-18,共6页
李雯为清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之事,在清代朝野流传甚广,但迄今未能考实。本文博采明清史料及其同人文集之记载,又从李雯《蓼斋集》《蓼斋后集》入手,考察其代言写作之训练与降清之心态。综合内证与外证,确证《摄政王致史可法书》... 李雯为清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之事,在清代朝野流传甚广,但迄今未能考实。本文博采明清史料及其同人文集之记载,又从李雯《蓼斋集》《蓼斋后集》入手,考察其代言写作之训练与降清之心态。综合内证与外证,确证《摄政王致史可法书》出自李雯之手。此文措辞简劲,理足神完,乃传世之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雯 捉刀 摄政王致史可法书》 考论
下载PDF
评摄政王多尔衮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玉兴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6期94-100,共7页
多尔衮是素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文对其摄政期间的历史功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他加强集权、坚持“混一中国”,尊崇传统的封建文化,推行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措施,为清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初步基础。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又... 多尔衮是素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文对其摄政期间的历史功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他加强集权、坚持“混一中国”,尊崇传统的封建文化,推行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措施,为清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初步基础。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又指出他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了一些落后东西,造成社会长期动乱不宁。作者认为他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堪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尔衮 摄政 地主阶级 汉族 清世祖 皇太极 历史功过 民族压迫 满洲 历史人物
下载PDF
西藏摄政制度述评 被引量:8
19
作者 申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21-25,共5页
摄政制度是西藏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本文叙述了西藏摄政制度之由来,历任摄政之简况,并对西藏摄政制度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摄政制度 由来 作用 评述
下载PDF
策墨林活佛系统的沉浮与清代中晚期的西藏摄政制度 被引量:6
20
作者 丁莉霞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27-29,34,共4页
有清一代,出于安抚蒙藏各部的需要,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极为重视。虽然延续了元明 以来“群分而众建之”的治藏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最后确立了由达赖喇嘛 执掌政教大权的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的摄政制度也由此... 有清一代,出于安抚蒙藏各部的需要,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理极为重视。虽然延续了元明 以来“群分而众建之”的治藏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很多的尝试,最后确立了由达赖喇嘛 执掌政教大权的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的摄政制度也由此派生出来,而成为政教合一制度最重要的组成部 分。有资格出任摄政的四大林活佛之一的策墨林活佛系统,在西藏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十分重要的影响, 它的一世、二世、三世均出任过西藏摄政和甘丹赤巴,并兼任八世和十世达赖喇嘛经师,为密切中央政府 和西藏之间的联系、保持西藏政局稳定和抵抗外敌入侵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对该活佛系统 的传承加以介绍,并透过这一活佛系统对清代中晚期的西藏摄政制度做一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墨林活佛 政教合一 西藏摄政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