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摄政王多尔衮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玉兴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6期94-100,共7页
多尔衮是素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文对其摄政期间的历史功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他加强集权、坚持“混一中国”,尊崇传统的封建文化,推行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措施,为清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初步基础。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又... 多尔衮是素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本文对其摄政期间的历史功过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指出他加强集权、坚持“混一中国”,尊崇传统的封建文化,推行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措施,为清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初步基础。客观上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同时,又指出他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维护了一些落后东西,造成社会长期动乱不宁。作者认为他有功有过,功大于过,堪称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尔衮 摄政王 地主阶级 汉族 清世祖 皇太极 历史功过 民族压迫 满洲 历史人物
下载PDF
李雯为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书考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勇刚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3-18,共6页
李雯为清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之事,在清代朝野流传甚广,但迄今未能考实。本文博采明清史料及其同人文集之记载,又从李雯《蓼斋集》《蓼斋后集》入手,考察其代言写作之训练与降清之心态。综合内证与外证,确证《摄政王致史可法书》... 李雯为清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之事,在清代朝野流传甚广,但迄今未能考实。本文博采明清史料及其同人文集之记载,又从李雯《蓼斋集》《蓼斋后集》入手,考察其代言写作之训练与降清之心态。综合内证与外证,确证《摄政王致史可法书》出自李雯之手。此文措辞简劲,理足神完,乃传世之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雯 捉刀 摄政王致史可法书》 考论
下载PDF
顺治初年摄政王体制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瑞泉 《唐都学刊》 199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崇德八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去世不久,诸王、贝勒分派结党,展开了争夺皇位的激烈斗争。作为各方妥协产物的摄政王体制,在当时既避免了内部分裂、保持了凝聚力,同时也为多尔衮打击诸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豪格 济尔哈朗 多尔衮 辅政王 皇叔父摄政王 皇父摄政王
下载PDF
策墨林继任摄政王经过 被引量:1
4
作者 洛桑群觉 王璐 《西藏研究》 198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清代,自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火牛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逝世,到公元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金牛年)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亲政,在这24年里,西藏的政教事务一时无人主持。起初,乾隆皇帝任命第穆诺... 清代,自公元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火牛年),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逝世,到公元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金牛年)八世达赖喇嘛强白嘉措亲政,在这24年里,西藏的政教事务一时无人主持。起初,乾隆皇帝任命第穆诺门汗为摄政,但不幸的是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藏历第十三饶迥之火鸡年)摄政第穆诺门汗也逝世了。当时,对于满清朝廷会任命谁继任西藏摄政的问题,一时众说纷云,猜测不定。但是,无论谁都没想到,乾隆皇帝竟会出人意料地启用了当时既不是活佛又没有什么官职的年轻喇嘛策墨林继任摄政。对于当时的情况,藏文古籍《策墨林传》中都有详尽的记载,书中写道:“当时的情况是,原摄政王归天,(朝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王 达赖喇嘛 西藏 乾隆皇帝 皇太后 乾隆二十二年 驻藏大臣 藏文古籍 藏历 政教
下载PDF
中国西藏文化博物馆展品中的三枚清代摄政王印章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邹西成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4-107,142,F0003,共6页
藏族古印章是中国印章史上极赋魅力的瑰宝,它所涵盖的历史、人物、政治、宗教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文字、图纹、图腾、材质和雕刻工艺,充分反映了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的功用渗透到了藏族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文章选取三枚清代摄政王印章... 藏族古印章是中国印章史上极赋魅力的瑰宝,它所涵盖的历史、人物、政治、宗教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文字、图纹、图腾、材质和雕刻工艺,充分反映了藏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它的功用渗透到了藏族社会历史的方方面面。文章选取三枚清代摄政王印章,从政治历史、藏传佛教等方面加以论证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印章 摄政王 皇帝敕封 历史物证
下载PDF
清初《皇父摄政王起居注》原本题记 被引量:4
6
作者 熊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50-52,共3页
《皇父摄政王起居注》内府钞本一册,清李若琳等记,盖纪顺治初多尔衮摄政诸事。为弘文院钞呈上览之木。川师图书馆一九五九年自广州古籍书店购得。原本高四十厘米,广三十厘米;半页十四行,行三十一至三十四字;宣纸,无框栏;字类瘦金书。遇... 《皇父摄政王起居注》内府钞本一册,清李若琳等记,盖纪顺治初多尔衮摄政诸事。为弘文院钞呈上览之木。川师图书馆一九五九年自广州古籍书店购得。原本高四十厘米,广三十厘米;半页十四行,行三十一至三十四字;宣纸,无框栏;字类瘦金书。遇“王上”“皇叔父”等字皆提行,以示尊崇。前有宝应刘文兴丙戌(民困三十五年)冬日奉父命所撰题识。前后分别钤有“食旧德斋”、“诗孙”印记各一方。卷端无大题。钞记起(顺治二年)五月二十九日,迄七月初九,共十二日。首、末页行下,分别钤有“宝应刘启瑞秘笈之记”、“宝应刘氏食旧德斋藏书记”及“食旧德斋”等朱记。正文后有王季烈及崦西老民知止叟阅后所咏诗章和题字,并钤有“御赐青箱济美”、“季烈长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父 摄政王 起居注 多尔衮 钞本 刘氏 王季烈 明清史 知止 福临
下载PDF
清初摄政时期的国家财政收支及特点——再评摄政王多尔衮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1期46-52,共7页
清初摄政时期国家财政收支怎样?有何特点?是探讨清初历史地位、全面评价多尔衮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勾索了摄政时期各项主要财政收支情况,提出了摄政时期战时财政、首崇满洲、人民负担较明末沉重、管理混乱等特点,进而对摄政王多尔衮“... 清初摄政时期国家财政收支怎样?有何特点?是探讨清初历史地位、全面评价多尔衮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勾索了摄政时期各项主要财政收支情况,提出了摄政时期战时财政、首崇满洲、人民负担较明末沉重、管理混乱等特点,进而对摄政王多尔衮“忠公体国”、“知识渊博”、为一代“英主”的评价提出质疑。(请参阅该文的姊妹篇《清初摄政时期的社会经济》本刊1991年第1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王 财政收支 多尔衮 顺治 清世祖 清初 历史地位 社会经济 国家财政 时期
下载PDF
清初摄政时期的社会经济——兼评摄政王多尔衮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毅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1期27-34,共8页
从顺治元年(1644)五月多尔衮率领八旗将士踏进北京起,到顺治七年十二月(1950)多尔衮在塞外喀喇城溘然逝去止,前后约略7年,是多尔衮独揽乾纲的清初摄政时期.在此期间内,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这是研究清初历史地位,正确评价多尔衮一生功过,... 从顺治元年(1644)五月多尔衮率领八旗将士踏进北京起,到顺治七年十二月(1950)多尔衮在塞外喀喇城溘然逝去止,前后约略7年,是多尔衮独揽乾纲的清初摄政时期.在此期间内,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这是研究清初历史地位,正确评价多尔衮一生功过,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本文愿对此作以探讨,并就教于方家。一、残破不堪的社会经济和收效甚微的恢复措施在清初摄政的7年时间里,继明末天启年间开始的纷纭战事非但没有停息,反而不断扩大,阶级搏斗与民族搏斗交织进行.尤其是野蛮残酷的民族战争,造成社会经济严重的破坏。从塞北到江南,从城镇到乡村,尸骨遍野,炊烟几绝,满目凄凉。“山东地土荒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状况 摄政王 多尔衮 顺治 清初 明末 历史地位 无主荒地 重大课题 正确评价
下载PDF
也谈摄政王多尔衮
9
作者 孙德昌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05-106,共2页
在清朝兴起及入关前后这段历史中,摄政王多尔衮是一重要人物。第一,关于多尔衮夺帝位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一说脑溢血),突然死去。因其生前未定王位继承人,嗣君的继承问题,按照女真人传统... 在清朝兴起及入关前后这段历史中,摄政王多尔衮是一重要人物。第一,关于多尔衮夺帝位说。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皇太极“是夜,亥刻,上无疾端坐而崩”(一说脑溢血),突然死去。因其生前未定王位继承人,嗣君的继承问题,按照女真人传统习俗,于满洲贵族诸王开会议立之。在景佑宫(即三官庙)终议定由太宗第九子福临继承帝位的折衷方案,此间尽管豪格、多尔衮都是合法继承人,其结果还是由堂叔郑亲王济尔哈朗、亲叔濬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当时有誓言为证“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谴之令短折而死”,“俟上(幼主福临)春秋鼎盛”将归政焉的记载。由此不难看出多尔衮顺应形势,拥立福临(时年七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尔衮 摄政王 盛京皇宫 皇太极 继承问题 女真人 重要人物 三官庙 顺治帝 诸王
下载PDF
刺杀摄政王人物补述
10
作者 吴迁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78-80,共3页
尹渔村系鲁籍早期京津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在河北省境内活动。曾任鄂军代表办事处石家庄指挥,北方革命协会、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领导成员,策划了天津武装起义。本文首次较为详尽地披露了尹渔村参与刺杀摄政王载沣和刺杀张... 尹渔村系鲁籍早期京津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在河北省境内活动。曾任鄂军代表办事处石家庄指挥,北方革命协会、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领导成员,策划了天津武装起义。本文首次较为详尽地披露了尹渔村参与刺杀摄政王载沣和刺杀张怀芝行动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王 京津同盟会 汪精卫 渔村 辛亥革命 天津 补述 袁世凯 国民政府 国民党政府
下载PDF
清末修建摄政王府工匠罢工史料
11
作者 叶志如 《历史档案》 1986年第2期44-48,共5页
宣统元年,清朝统治者不惜动用大批人力和物力,大兴土木,修建摄政王府第。由于苛重的劳役和低薄的待遇,以及工头的盘剥和军警的欺压,引起工人的强烈不满,发生了工人罢工、报复、与军警冲突等事件,使统治阶层甚为震动。这里选刊的三组清... 宣统元年,清朝统治者不惜动用大批人力和物力,大兴土木,修建摄政王府第。由于苛重的劳役和低薄的待遇,以及工头的盘剥和军警的欺压,引起工人的强烈不满,发生了工人罢工、报复、与军警冲突等事件,使统治阶层甚为震动。这里选刊的三组清民政部和京师高等审判厅档案,记录了当时工人罢工斗争的情况,对于研究北京近代工人运动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王 民政部 工头 工人罢工 军警 宣统元年 史料 清朝统治者 广丰 统治阶层
下载PDF
爱好天文的摄政王载沣
12
作者 傅国涌 《国家人文历史》 2011年第16期59-59,共1页
清朝入关统治中国自摄政王多尔衮始,至摄政王载沣终。载沣的爷爷是道光帝,父亲是第一代醇亲王奕,哥哥是光绪帝,儿子是宣统帝,他生于帝王之家,一生的命运便注定了身不由己。他儿子溥杰曾听说这样的传言,醇亲王府之所以出了个皇帝(指光绪)。
关键词 摄政王 载沣 爱好 多尔衮 光绪帝 道光帝 父亲 王府 溥仪 清朝
下载PDF
李雯为摄政王多尔衮捉刀致史可法书考论
13
作者 刘勇刚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 2014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一云间李雯以诗文鸣于世,与陈子龙、宋徵舆并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五月清兵入京,李雯滞留京师,以能文被荐为清廷弘文院中书舍人,清摄政王多尔衮的诸多军机文字多假手于他。李雯的捉刀之文目前可以考实的是《摄... 一云间李雯以诗文鸣于世,与陈子龙、宋徵舆并称'云间三子'。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五月清兵入京,李雯滞留京师,以能文被荐为清廷弘文院中书舍人,清摄政王多尔衮的诸多军机文字多假手于他。李雯的捉刀之文目前可以考实的是《摄政王致史可法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 云间 能文 摄政王 诗文 假手 军机 入京
原文传递
几页书札 一段历史——孙中山先生1912年在北京会晤摄政王载沣之探源 被引量:2
14
作者 晓尧 《艺术市场》 2003年第Z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孙中山 总统府 摄政王 载沣 书札 袁世凯 皇室 探源 天津 北京
原文传递
摄政王载沣府第修建始末
15
作者 李鹏年 《故宫博物院院刊》 1985年第3期134-140,共7页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载湉“驾崩”,以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年号宣统。由于溥仪年幼(三岁)不能亲政,奉慈禧太后之命,封溥仪之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帝年岁...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载湉“驾崩”,以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继位,年号宣统。由于溥仪年幼(三岁)不能亲政,奉慈禧太后之命,封溥仪之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懿旨刚刚发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王 内务府 工程 溥仪 载沣 宣统元年 政事 光绪皇帝 工料 慈禧太后
原文传递
清顺治元年安民告示——摄政王多尔衮令旨
16
作者 由林鹏 《兰台世界》 2023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告示,是古代官府对平民百姓有所公告劝诚、提出要求、通知事项的专用文书。最初是将内容书于木板、帛上,悬挂于官署门旁或城门、集市、通衢路旁,也称为榜示。元代白话榜示为告示。明清承袭,成为官府对百姓及属吏公开普发的告谕之文。
关键词 清顺治 多尔衮 平民百姓 专用文书 白话 摄政王 告示
原文传递
谋刺摄政王,血染黄花岗——辛亥志士、“炸弹大王”喻培伦
17
作者 胡奕军 《人物》 2011年第6期65-69,共5页
当时年少正翩翩,慷慨悲歌直入燕。几尺铁丝难再续,一筐炸弹奋当先。这是196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革命老人吴玉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诗句。吴老以其饱含深情的笔墨高度颂扬的这位辛亥志士,牺牲时只有25岁,所以吴老用"当时... 当时年少正翩翩,慷慨悲歌直入燕。几尺铁丝难再续,一筐炸弹奋当先。这是196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革命老人吴玉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诗句。吴老以其饱含深情的笔墨高度颂扬的这位辛亥志士,牺牲时只有25岁,所以吴老用"当时年少正翩翩"来形容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王 革命党人 炸弹 革命者 汪精卫 安全炸药 同盟会 孙中山 黄花岗起义 暗杀
原文传递
载沣:末代摄政王
18
作者 萧三郎 《源流》 2011年第17期32-33,共2页
1911年的爱新觉罗·载沣,命运变幻,真可以说得上是"冰火两重天"。头几年,这位年轻的清朝最高领导人、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摄政王,不但把劲敌袁世凯"辞退"了,甚至也把自己的头像印上了大清银行的票子。不料却在... 1911年的爱新觉罗·载沣,命运变幻,真可以说得上是"冰火两重天"。头几年,这位年轻的清朝最高领导人、末代皇帝溥仪的生父、摄政王,不但把劲敌袁世凯"辞退"了,甚至也把自己的头像印上了大清银行的票子。不料却在1911年的3月遇到刺客刺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摄政王 袁世凯 载沣 内阁总理大臣 溥仪 光绪皇帝 清朝 爱新觉罗 皇族 罪己诏
原文传递
伦敦摄政王公园
19
《金山》 2019年第8期73-73,共1页
(The Regent’s Park of London)摄政王公园在伦敦西区,占地188公顷,为伦教仅次于海德公园的第二大公园。原系英皇亨利八世之狩猎林地,1838年作为公园开放。园内有若干园中之园及露天剧场等。
关键词 摄政王
原文传递
慈禧为何选择载沣摄政 被引量:2
20
作者 喻大华 《紫禁城》 2000年第4期22-25,共4页
载沣(1883—1951年)是道光皇帝旻宁之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子、光绪皇帝载湉的胞弟、宣统皇帝溥仪的生父。他8岁承袭王爵,1908年仅25岁就以摄政王监国,代行皇权,实际上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最后一位统治者。但他性格懦弱。
关键词 光绪帝 慈禧太后 太皇太后 摄政王 载沣 立宪派 道光帝 政治改革 道光皇帝 溥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