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中髓核摘除量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昌林 丁培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探索椎间孔镜术应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髓核摘除的最佳量。方法选取腰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YESS技术与TESSYS技术处理,以亚甲蓝染色范围摘除髓核,根据术中髓核摘除体积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摘除髓核量≥5 cm^3,B组摘除髓核量3~5 cm^3,... 目的探索椎间孔镜术应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髓核摘除的最佳量。方法选取腰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YESS技术与TESSYS技术处理,以亚甲蓝染色范围摘除髓核,根据术中髓核摘除体积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摘除髓核量≥5 cm^3,B组摘除髓核量3~5 cm^3,C组摘除髓核量<3 cm^3。观察三组的术后复发率、疼痛评分、椎间隙感染、神经根损伤及髓核残留压迫神经根例数;观察术后半年、一年疼痛、ODI指数,腰椎动力位X线片椎间隙高度及椎体滑移情况并记录分析。结果三组近期并发症、远期腰痛评分、ODI指数、椎间隙高度及稳定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摘除量以亚甲蓝染色范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量 前瞻性
下载PDF
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术下髓核摘除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
2
作者 邢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术下髓核摘除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以鹤壁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术治疗,以术中髓核摘除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术下髓核摘除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以鹤壁市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术治疗,以术中髓核摘除量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末次随访时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腰痛VAS评分、下肢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评分结果:A组优良率92.1%,B组为9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术下髓核摘除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效果影响不大,建议术中无需刻意追求髓核摘除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侧后路椎间孔镜术 髓核摘除量 腰椎间盘突出症 影响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髓核摘除量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福明 王春江 邢利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髓核摘除的适宜量,减少复发率。方法采用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2~3年,切口一期愈合,术后2.5年疗效评定结果:优良305例,差11例,优良率96.5%;复发5例,再手术3例。结论术前根据CT...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髓核摘除的适宜量,减少复发率。方法采用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6例。结果本组获随访2~3年,切口一期愈合,术后2.5年疗效评定结果:优良305例,差11例,优良率96.5%;复发5例,再手术3例。结论术前根据CT或MRI片测量、术中测量标本体积的方法,能较彻底的摘除髓核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 摘除量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髓核摘除量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成勇 祁全 +2 位作者 刘杨 赵鹏 晏荣保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1期1191-1192,共2页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中髓核摘除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自2016-10—2017-01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5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将摘除的髓核组织装入注射器,压实后测量髓核摘除量,79例(A组)术中摘...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术中髓核摘除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自2016-10—2017-01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155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将摘除的髓核组织装入注射器,压实后测量髓核摘除量,79例(A组)术中摘除髓核组织约2 ml,76例(B组)术中摘除髓核组织约4 ml。结果 15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8(17~23)个月。A组与B组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与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6例(7.6%)复发,B组均未复发;A组复发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时疗效按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A组优58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3.7%;B组优55例,良14例,可7例,优良率90.8%。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彻底摘除突出的腰椎间盘后即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摘除髓核组织并不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 髓核摘除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