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4.3Q制冷压缩机摩擦副表面的磷化处理
1
作者 黄国栋 李德虎 《制冷》 1990年第1期46-47,共2页
通过实验证明了用磷化代替硫化对 F4.3Q 制冷压缩机摩擦副进行表面处理能满足性能要求,同时也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制冷压缩机 摩擦副表面 磷化处理
下载PDF
考虑空化效应的表面微凸体织构摩擦副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方勋 严志军 +1 位作者 王剑豪 申子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41,51,共11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不同速度和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微凸体织构的摩擦副润滑过程,研究在流体润滑条件下摩擦副表面的微凸体织构诱导空化效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表面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微凸体织构的宽度或高度、微织构前段和后端...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不同速度和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微凸体织构的摩擦副润滑过程,研究在流体润滑条件下摩擦副表面的微凸体织构诱导空化效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表面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微凸体织构的宽度或高度、微织构前段和后端的角度,均能导致空化区域面积增加,使诱导空化现象更加明显;空化效应的出现抑制了微凸体后端负压区压力的降低,使得摩擦副的承载能力提高;空化效应可使界面之间由液体润滑转变为局部的气体润滑,使得界面之间摩擦因数的数值明显减小;考虑空化效应时,具有微凸体织构的摩擦副的承载力比不考虑空化效应时提高了35~74倍,摩擦因数降低了97.5%~98.7%。微凸体织构诱导产生的空化效应对提升承载力与降低摩擦因数的作用,明显大于微织构形成的流体动压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微织构诱导产生空化效应是微织构摩擦表面的一种重要承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副表面 微凸体织构 空化效应 织构参数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边缘检测和小波阈值的摩擦副红外图像去噪 被引量:6
3
作者 俞建卫 罗振山 +1 位作者 尹延国 尤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9-1232,共4页
针对红外图像通过普通小波阈值去噪不能较好地保留边缘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和小波阈值去噪相结合的方法,对摩擦副表面红外图像进行去噪,达到获得较为准确的温度场的目的。红外图像经过小波变换,在高频子带中做数学... 针对红外图像通过普通小波阈值去噪不能较好地保留边缘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和小波阈值去噪相结合的方法,对摩擦副表面红外图像进行去噪,达到获得较为准确的温度场的目的。红外图像经过小波变换,在高频子带中做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确定边缘信息的位置,再进行阈值去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普通小波阈值去噪方法,该方法不仅较好地保留了红外图像的边缘信息,去噪效果明显,而且改善了均方误差和峰值信噪比。该方法意在提高红外图像测温的准确性,为测量和分析摩擦温度场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小波阈值去噪 摩擦副表面 红外图像
下载PDF
抽油泵摩擦副高含水期耐磨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付路长 蔺遥武 +3 位作者 张志华 郭立谦 苏庆欣 孙玉华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59,共2页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开采井液所具有的特点 ,合理选择抽油泵泵筒和柱塞摩擦副的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 ,可提高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选择泵筒材料及工艺为碳钢表面镀铬、碳钢表面镀镍磷和 38CrMoAl氮化 ;柱塞材料及工艺为碳钢表面镀铬、碳钢表...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开采井液所具有的特点 ,合理选择抽油泵泵筒和柱塞摩擦副的材料及表面处理工艺 ,可提高抽油泵的使用寿命。选择泵筒材料及工艺为碳钢表面镀铬、碳钢表面镀镍磷和 38CrMoAl氮化 ;柱塞材料及工艺为碳钢表面镀铬、碳钢表面镀镍磷、碳钢表面喷焊和38CrMoAl氮化 ,分别配对组成 9对摩擦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了耐磨性试验。综合分析试验结果 ,结合摩擦副的摩擦系数 ,认为碳钢喷焊柱塞与碳钢镀铬泵筒配对为最优 ,38CrMoAl氮化柱塞与碳钢镀铬泵筒配对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油泵 摩擦副表面处理 耐磨性试验 油田开采 泵筒
下载PDF
表面物理化学原理在摩擦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方建华 陈波水 +2 位作者 罗新民 董凌 王昆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03年第1期30-32,共3页
综述了表面物理化学原理在摩擦学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该领域中需重点研究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表面物理化学原理 摩擦 应用 摩擦副表面 吸附现象 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兰州化物所:碳化钨基金属陶瓷与钛碳化硅摩擦副的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获进展
6
《表面工程资讯》 2010年第2期14-14,共1页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金属基高温润滑材料组研究人员考察了高温下碳化钨基金属陶瓷/钛碳化硅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并详细研究了摩擦副表面的摩擦物理与摩擦化学变化。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摩擦副表面 钛碳化硅 金属陶瓷 碳化钨基 高温 兰州 化学物理研究所
下载PDF
高碱值磺酸镁清净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史佩京 许一 +1 位作者 徐滨士 马世宁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共3页
在四球实验机上研究了高碱值磺酸镁清净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磨 斑的表面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碱值磺酸镁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碱 值磺酸镁的抗磨性能与其添加浓度有... 在四球实验机上研究了高碱值磺酸镁清净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对磨 斑的表面形貌和表面膜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碱值磺酸镁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碱 值磺酸镁的抗磨性能与其添加浓度有关,高浓度的高碱值磺酸镁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这是由于在摩擦过程 中呈胶体分散的磺酸镁无机颗粒在摩擦副表面发生物理沉积和化学反应形成的保护膜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 副的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酸镁 高碱值 清净剂 性能研究 扫描电子显微镜 光电子能谱仪 抗磨性能 摩擦学性能 摩擦副表面 元素组成 表面形貌 作用机理 摩擦化学 添加浓度 化学反应 无机颗粒 摩擦过程 实验机 表面 保护膜
下载PDF
滑动表面微循环仿生润滑效应及局域失效机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卢艳 刘佐民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3-143,共1页
当工程中的滑动摩擦副表面间的间隙为恒定时,不满足动压润滑充要条件中的收敛楔要求;其润滑状态取决于表面织构分布即 Abbott 支撑面积曲线;为此,论文基于仿生原理,结合水生物表面特征,设计了类仿生网格结构表面,以微循环动压峰... 当工程中的滑动摩擦副表面间的间隙为恒定时,不满足动压润滑充要条件中的收敛楔要求;其润滑状态取决于表面织构分布即 Abbott 支撑面积曲线;为此,论文基于仿生原理,结合水生物表面特征,设计了类仿生网格结构表面,以微循环动压峰补偿恒间隙无宏观动压润滑的不足,并以此揭示微循环润滑效应及其局域失效机理;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副表面 动压润滑 仿生原理 失效机理 微循环 局域 滑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SiCH油/TiN薄膜复合体系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燕 伏彦龙 +2 位作者 姜栋 王德生 翁立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4-731,共8页
本文中采用多弧离子镀TiN薄膜对钢基体进行表面改性与SiCH润滑油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SiCH油/TiN薄膜复合体系的真空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该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表明:在SiCH油/TiN薄膜复合体系中,摩擦副对偶双方表面均采用Ti... 本文中采用多弧离子镀TiN薄膜对钢基体进行表面改性与SiCH润滑油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SiCH油/TiN薄膜复合体系的真空摩擦学性能,并分析了该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表明:在SiCH油/TiN薄膜复合体系中,摩擦副对偶双方表面均采用TiN薄膜进行改性后,由于TiN薄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磨性,与SiCH润滑油构成的复合润滑体系在长寿命摩擦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平均摩擦系数约0.07,在经过1.8×10^6r的摩擦试验后,尽管SiCH油中形成了微量的多甲基基团的硅碳化合物Si-[R-(CH3)3]_3并未影响其良好的润滑性能,表明SiCH油/TiN薄膜复合体系耐磨寿命高达1.8×10^6r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薄膜 硅碳氢润滑油 摩擦副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
下载PDF
内燃机磨合及其规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家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8,共4页
通过内燃机磨合台架试验 ,分析了摩擦副表面粗糙度、内燃机工作负荷及转速、润滑油粘度等因素对内燃机磨合过程的影响 。
关键词 内燃机 磨合试验 台架试验 摩擦副表面 工作负荷 转速 润滑油粘度
下载PDF
我国磨损自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彦 《新材料产业》 2013年第12期55-58,共4页
摩擦与磨损是机械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各种各样的摩擦磨损造成的能源损失大约可占全部使用能源的1/以上,如以发动机中的缸套/塞环这对摩擦副为例,它们造成的能量损耗约占发动机中摩擦损耗总能量的45%,同时磨损也是材... 摩擦与磨损是机械运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因各种各样的摩擦磨损造成的能源损失大约可占全部使用能源的1/以上,如以发动机中的缸套/塞环这对摩擦副为例,它们造成的能量损耗约占发动机中摩擦损耗总能量的45%,同时磨损也是材料与设备破坏与失效的3种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减轻机械设备磨损主要有3种途径:一是通过提高制造精度和使用润滑材料等来减少造成磨损的各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自修复材料 摩擦材料 机械运动 能源损失 设备磨损 摩擦副表面 自然现象
下载PDF
农用小型柴油机为何启动困难
12
作者 张志金 唐玉斌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8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农用小型柴油机 启动困难 摩擦副表面 技术状态
下载PDF
摩圣改性——修复剂(PBC)在水泵机组上的应用
13
作者 金永奎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3年第2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摩圣改性 修复剂 PBC 水泵机组 金属摩擦副表面
下载PDF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Anticorrosion and Antiwear Additives
14
作者 Feng Bing Chen Guoxu +2 位作者 Liu Shuanghong Chen Junjun Wang Kunt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2年第1期68-73,共6页
Simulated adsorptive experiments using the axletree and lubricating oil containing anticorrosion additive were conducted,and the UV absorbance of the lubricating oil before and after the adsorptive experiments was mea... Simulated adsorptive experiments using the axletree and lubricating oil containing anticorrosion additive were conducted,and the UV absorbance of the lubricating oil before and after the adsorptive experiments was measured.Through the UV spectral measurements the difference in UV absorbance of the lubricating oil before and after the adsorptive experiments was identified,the adsorbed quantity of anticorrosion additive in the interfacial film between lubricating oil and bearing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Lambert-Bell principle to verify the adsorption of corrosion inhibitor on the surface of friction pairs.Adsorption experiments on lubricating oil containing both antiwear and anticorrosion additive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UV absorbance of lubricating oil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s was measured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 in the UV absorbance among lubricating oil samples with the same mass fraction of anticorrosion additive and different mass fractions of antiwear additive.By measuring the ultraviolet spectral absorbance of lubricating oil samples and calculating the adsorbed quantity of anticorrosion additive in the interfacial film it wa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antiwear additive on the quantity of adsorbed anticorrosion additive on the surface of friction pairs and verify the competitive adsorp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iwear additive and the anticorrosion addi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磨添加剂 表面防腐 竞争吸附 吸附实验 紫外吸收 摩擦副表面 吸收测量 润滑油
下载PDF
纳米节能润滑保养液性能及应用
15
作者 何勇 罗前进 +1 位作者 周雯婷 吴慧敏 《水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4,共3页
摩擦副之间的表面磨损是机械零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摩擦副表面的磨损,我们研制了纳米节能润滑保养液,该液作为添加剂,添加到基础油和成品油中,对摩擦表面起保护和修复作用。本文对纳米节能润滑保养液的保养机理、试验及实用... 摩擦副之间的表面磨损是机械零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摩擦副表面的磨损,我们研制了纳米节能润滑保养液,该液作为添加剂,添加到基础油和成品油中,对摩擦表面起保护和修复作用。本文对纳米节能润滑保养液的保养机理、试验及实用性能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保养 实用性能 节能 纳米 摩擦副表面 应用 表面磨损 机械零部件
下载PDF
纳米金刚石润滑油
16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2年第5期47-47,共1页
油中加入纳米金刚石后,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摩擦副表面逐渐改性,形成又硬又滑的金属碳化物。因而它的减摩抗磨效果是用有机化工的办法无法比拟的。台架实验表明:在EQ6100--1型汽油机上使用纳米金刚石发动机油后,输出功率平均提高... 油中加入纳米金刚石后,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摩擦副表面逐渐改性,形成又硬又滑的金属碳化物。因而它的减摩抗磨效果是用有机化工的办法无法比拟的。台架实验表明:在EQ6100--1型汽油机上使用纳米金刚石发动机油后,输出功率平均提高4.2%,最高可达6.4%。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4.7%,最高可达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润滑油 摩擦副表面 金属碳化物 燃油消耗率 滚动摩擦 滑动摩擦 有机化工
下载PDF
磨损
17
作者 薄鑫涛 《热处理》 CAS 2016年第6期34-34,共1页
磨损定义:机件表面接触相对运动时,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通常用磨损量、磨损率和耐磨性作为磨损的评定。按磨损破坏的机理和特征,可以分为:1黏着磨损(咬合磨损):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当摩擦相对滑... 磨损定义:机件表面接触相对运动时,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通常用磨损量、磨损率和耐磨性作为磨损的评定。按磨损破坏的机理和特征,可以分为:1黏着磨损(咬合磨损):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当摩擦相对滑动速度较小(钢小于1 m/s)时发生的。它是因缺乏润滑油,摩擦副表面无氧化膜,且单位法向载荷很大,以致接触应力超过实际接触点处的屈服强度而产生的一种磨损,是常见的磨损形式之一,约占磨损失效的15%。它的发生和发展十分迅速,容易使机件发生突然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量 相对滑动速度 磨损失效 摩擦条件 摩擦副表面 相对运动 表面接触 表面材料
下载PDF
磨损
18
作者 薄鑫涛 《热处理》 CAS 2016年第5期16-16,共1页
磨损定义:机件表面接触相对运动时,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通常用磨损量、磨损率和耐磨性作为磨损的评定。按磨损破坏的机理和特征,可以分为:1黏着磨损(咬合磨损):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当摩擦相对滑... 磨损定义:机件表面接触相对运动时,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通常用磨损量、磨损率和耐磨性作为磨损的评定。按磨损破坏的机理和特征,可以分为:1黏着磨损(咬合磨损):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当摩擦相对滑动速度较小(钢小于1m/s)时发生的。它是因缺乏润滑油,摩擦副表面无氧化膜,且单位法向载荷很大,以致接触应力超过实际接触点处的屈服强度而产生的一种磨损,是常见的磨损形式之一,约占磨损失效的15%。它的发生和发展十分迅速,容易使机件发生突然事故,造成巨大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损量 相对滑动速度 磨损失效 摩擦条件 摩擦副表面 相对运动 表面接触 表面材料
下载PDF
金属减摩修复技术大有作为
19
作者 刘瑾 《表面工程资讯》 2011年第4期23-23,共1页
不少人听到汽车使用摩安金属减摩修复产品时,都会将其误认为是汽车润滑剂。其实,金属减摩修复产品与以往各类传统的减摩节能润滑剂添加物在工作原理上有着本质的不同。金属减摩修复技术是一种改性机械摩擦副表面的表面工程技术,而不... 不少人听到汽车使用摩安金属减摩修复产品时,都会将其误认为是汽车润滑剂。其实,金属减摩修复产品与以往各类传统的减摩节能润滑剂添加物在工作原理上有着本质的不同。金属减摩修复技术是一种改性机械摩擦副表面的表面工程技术,而不是改进润滑或润滑剂的润滑工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技术 减摩 金属 表面工程技术 汽车使用 润滑剂 摩擦副表面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标准体系的完善和评定参数的科学选择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朱正德 《汽车与配件》 2010年第45期29-31,共3页
摩擦副表面微观结构影响产品性能 研究表明,由活塞、活塞环和缸壁构成的组件所承担的最大负载可以达到整个发动机驱动功率的50%,而活塞环-缸壁(缸孔内壁或缸套内壁)则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一组摩擦副,其工作区域又是润滑油产生损... 摩擦副表面微观结构影响产品性能 研究表明,由活塞、活塞环和缸壁构成的组件所承担的最大负载可以达到整个发动机驱动功率的50%,而活塞环-缸壁(缸孔内壁或缸套内壁)则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一组摩擦副,其工作区域又是润滑油产生损耗的主要区域。通过降低运动中的摩擦损失不但能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减少燃油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性能 科学选择 评定参数 标准体系 摩擦副表面 活塞环 产品性能 结构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