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伸摩擦力场理论及其发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唐文辉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4-68,共5页
探讨牵伸区摩擦力场理论。从三维空间概念阐述了牵伸区摩擦力场的涵义和分类,分析了纤维受力与摩擦力场强度分布关系以及现代细纱机前、后牵伸区摩擦力场纵向布置。指出:将牵伸区摩擦力作用范围描述为"摩擦力场"更加全面准确... 探讨牵伸区摩擦力场理论。从三维空间概念阐述了牵伸区摩擦力场的涵义和分类,分析了纤维受力与摩擦力场强度分布关系以及现代细纱机前、后牵伸区摩擦力场纵向布置。指出:将牵伸区摩擦力作用范围描述为"摩擦力场"更加全面准确。牵伸过程中纤维运动的变速规律及其控制实质就是牵伸区摩擦力场强度布置和分配。并条、粗纱、细纱不同工序牵伸倍数及喂入半成品线密度差异很大,对摩擦力场纵向分布形态控制要求差别很大,应区别对待。现代细纱机在后区附加控制辊,使摩擦力场向前扩展,可满足后区牵伸摩擦力场纵向有所扩大的要求;前区后部没有摩擦力场强度增大的要求,前部通常采用弹性上销柔软控制,中部适当上托下销中部或上销尾端适当下压胶圈工作面中部,以达到合理布置摩擦力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力场 纵向形态 引导力 控制力 附加摩擦力场
下载PDF
环锭细纱机牵伸机构应用压力棒的回顾与探讨——兼析压力棒的多种定位方式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全新 刘宁 宁焕英 《纺织器材》 2014年第3期47-56,共10页
针对在现代棉纺环锭细纱机上压力棒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历史回顾和由浅入深的分析探讨。由于并条机(乃至粗纱机)前区和细纱机前、后区都在使用压力棒,对直接影响压力棒性能的各种支撑定位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纺纱对比... 针对在现代棉纺环锭细纱机上压力棒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历史回顾和由浅入深的分析探讨。由于并条机(乃至粗纱机)前区和细纱机前、后区都在使用压力棒,对直接影响压力棒性能的各种支撑定位方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纺纱对比试验。指出:前、后区压力棒的使用都是通过借助补充、完善摩擦力场、加强对纤维运动的控制来提高成纱质量,其中稳固、精确是下销带压力棒的基本特点,是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强调灵活使用压力棒对赛络纺纱质量的提高主要集中在降低条干CV值、减少IPI纱疵(特别是粗节、棉结)、减少3mm及以上长毛羽,也提升了强伸性能。附加压力棒的应用,虽然对成纱质量的改善不及改造的集聚纺,但较高的性价比使其不失为投资少、质量好、见效快的一种技术措施,应该优先选择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锭细纱机 牵伸型式 上销 下销 压力棒:定位 牵伸区 摩擦力场
下载PDF
“陆S纺纱工艺”的细纱牵伸机理初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陆惠文 倪远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77-87,共11页
"陆S纺纱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棉纺全流程纺纱工艺技术,本文仅对"陆S纺纱工艺"的细纱牵伸机理进行探讨,比较"陆S纺纱工艺"的"三大一小"与现有"二大二小"及前区"三小"等工艺... "陆S纺纱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棉纺全流程纺纱工艺技术,本文仅对"陆S纺纱工艺"的细纱牵伸机理进行探讨,比较"陆S纺纱工艺"的"三大一小"与现有"二大二小"及前区"三小"等工艺的区别,讨论"陆S纺纱工艺"与现有大牵伸工艺前后区工艺的异同,分析前后区工艺中贯穿的大捻系数须条的大内摩擦力场设置和柔性牵伸特征,提出内摩擦力场取决于须条捻系数而不是捻回数和半浮游区控制变速点的概念,指出胶辊与沟槽罗拉准啮合状态下现有握持力计算方法和工艺思路的不足,创造性地通过对胶辊冲击弹性和几何尺寸等物理性能的研究和测试选择胶辊直径和宽度使用区间,使轻加压强握持成为可能,消除了重加压带来的系统性弊端,提出了将"重加压强控制"发展为"强握持强控制"的进步工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纱大牵伸工艺 “三大一小”工艺 摩擦力场 柔性牵伸 半浮游区 轻加压强握持 强握持强控制
下载PDF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stress analysis of C/C-SiC composites during braking 被引量:10
4
作者 Guan-yi CHEN Zhuan LI +5 位作者 Peng XIAO Xi OUYANG Wen-jie MA Peng-tao LI Jin-wei LI Yang L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23-131,共9页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stress behaviors of C/C-SiC composites during braking were investigated aiming to simulate braking tests of high-speed trains. The temperature and structural fields of C/C-SiC c...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stress behaviors of C/C-SiC composites during braking were investigated aiming to simulate braking tests of high-speed trains. The temperature and structural fields of C/C-SiC composites during braking were fully coupled and simulated with ANSYS software. The results of tribological tests indicated that the C/C-SiC composites showed excellent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0.68) and dynamic friction coefficient (average value of 0.36).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on friction surface was 445℃. The simulated temperature field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which appeared on the friction surface during braking was about 463℃. Analysis regarding thermal-stress field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thermal-stress on friction surface was 11.5 MPa. The temperature and thermal-stress distributions on friction surface during braking showed the same tend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iC composites BRAKE tribological behavior temperature field thermal-stress field
下载PDF
固体边界:复杂黏性流动之源 被引量:3
5
作者 毛峰 刘罗勤 +2 位作者 邹舒帆 康林林 吴介之 《气动研究与试验》 2023年第4期1-24,共24页
在固体边界上,黏性流动中的纵横过程通过黏附条件发生交叉耦合,导致这些过程从无到有的产生,形成流场内部复杂结构与过程的源头。深入理解这些边界耦合对于优化构型设计和流动与噪声控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刚性物面上,压力梯度和加速... 在固体边界上,黏性流动中的纵横过程通过黏附条件发生交叉耦合,导致这些过程从无到有的产生,形成流场内部复杂结构与过程的源头。深入理解这些边界耦合对于优化构型设计和流动与噪声控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刚性物面上,压力梯度和加速度的切向分量是最主要的边界涡量源,有关理论已在工程实践中发挥了作用;而边界拟涡能流和熵梯度则反过来成为可压缩流的边界胀量源。本文阐述纵横过程在物面上产生机制的一般理论,并讨论几个在不同领域中通过实验、理论和计算结合研究的内流纵横过程闭环耦合的案例。除了这些耦合机制导致的纵横过程的边界源之外,深入研究边界上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联,还能从已知或可测的边界“脚印”推断未知或难测的边界“脚印”,如从压敏漆测得的物面压力梯度推断摩擦力场。这些研究有助于澄清近壁湍流结构与噪声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grange佯谬 边界涡量流 边界拟涡能流 边界胀量流 边界熵梯度 摩擦力场 流动分离 动态失速 声涡共振 水锤理论 火箭燃烧室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