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斯氏针杠杆撬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宗世璋 任维祺 +1 位作者 李观德 裴来寿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3-16,共4页
应用双斯氏针杠杆撬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平均随访53.4个月,优良率达95.7%。手术方法采用两根斯氏针固定骨折的远近端,同时又依靠斯氏针及撬拨板的杠杆力量矫正髋内翻移位及增加骨折端的压力,使骨折端紧密接触。该方法手术操作... 应用双斯氏针杠杆撬拨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92例,平均随访53.4个月,优良率达95.7%。手术方法采用两根斯氏针固定骨折的远近端,同时又依靠斯氏针及撬拨板的杠杆力量矫正髋内翻移位及增加骨折端的压力,使骨折端紧密接触。该方法手术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创伤小,又便于早期离床活动,尤其适用于高龄体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粗隆间 杠杆 撬拨板 股骨
下载PDF
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马慕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54-0057,共4页
研究了微创下撬拨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处理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全年80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随机分组,设立40例一组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大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研究组则应用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技术。对比两组... 研究了微创下撬拨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处理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全年80例跟骨骨折患者,通过随机分组,设立40例一组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大切口复位内固定手术,研究组则应用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技术。对比两组术前后的影像学表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的影像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如皮缘坏死和浅表感染等,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P<0.05)。结论 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术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展现出优越性,能有效提升术后影像学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降低皮缘坏死、浅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病症进一步好转,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位微创置内固定术 跟骨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3
作者 水明斌 张雨 +1 位作者 李志民 黄鹤 《浙江实用医学》 2022年第3期200-202,211,共4页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接受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撬拨复位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改... 目的探讨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5月1日-2021年5月1日接受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撬拨复位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经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撬拨复位组采用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术后6个月,两组AOFAS评分比较,撬拨复位组更高(P<0.05);术后1天、术后6个月,两组Bohler角、Gissane角撬拨复位组更高;跟骨宽度撬拨复位组更低;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皮缘坏死、腓肠神经损伤、钉道感染发生率对比,撬拨复位组更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撬拨复位微创置板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足部功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Ⅱ/Ⅲ型 复位微创置内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