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Cox回归生存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涛 兰慧慧 +6 位作者 蒋忠胜 莫胜林 李旭 李敏基 张鹏 胡家光 唐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8-544,共7页
目的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近期预后的预后指数方程。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21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62例)及柳州市人民医院(43例)收治的DTSM并发GIB患者共105例,分为好转组(5... 目的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GIB)患者的临床资料,建立近期预后的预后指数方程。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21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胸科医院(62例)及柳州市人民医院(43例)收治的DTSM并发GIB患者共105例,分为好转组(58例)和死亡组(47例),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建立预后指数方程,并根据预后指数方程分组预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ALB)、尿素氮(BUN)、血小板(PLT)、CD4/CD8是DTSM并发GIB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预后指数方程(PI)=1.124×PLT+1.179×BUN+1.104×ALB+0.910×(CD4/CD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7(95%CI 0.904~0.990,S_(x)=0.022,P<0.001)。根据预后指数方程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3组,3组的14 d生存率分别为92.59%、38.89%和3.03%。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3组患者的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57,ν=2,P<0.001)。结论ALB、BUN、PLT及CD4/CD8是影响DTSM并发GIB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因素,所构建的预后指数方程可为此类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消化道出血 预后 COX回归分析
下载PDF
播散性卡介菌病1例
2
作者 马丽君 陈新梅 孙莉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健康新生儿出生时即予以接种。轻度不良反应为接种2~3 d后,接种部位皮肤发红,触之无硬结,数日后自行消退。播散性卡介菌病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接种部位红肿、破溃和溢脓,全身多发性...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减毒活疫苗,健康新生儿出生时即予以接种。轻度不良反应为接种2~3 d后,接种部位皮肤发红,触之无硬结,数日后自行消退。播散性卡介菌病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接种部位红肿、破溃和溢脓,全身多发性淋巴结肿大、皮肤包块形成和肺部病变,也可累及肝脏、脾脏和骨骼。该病致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是难题。现就我科诊治的1例临床诊断的播散性卡介菌病诊治过程及相关文献复习总结如下,以期为相应专业的临床医师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卡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人工推片评估血小板数快速发现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3
作者 庞冲敏 王燕 +2 位作者 杨兴林 翟慧 熊倩妤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77-79,共3页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真菌,在体内呈酵母相,易导致血流播散性感染引起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确诊靠病原学培养,但培养一般需3~14 d,不能快速诊断。本研究选取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外周血人工推片... 马尔尼菲篮状菌是一种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真菌,在体内呈酵母相,易导致血流播散性感染引起马尔尼菲篮状菌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确诊靠病原学培养,但培养一般需3~14 d,不能快速诊断。本研究选取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外周血人工推片瑞吉氏染色镜检评估血小板数时,快速检出马尔尼菲篮状菌,诊断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外周血人工推片瑞吉氏染色镜检可在短时间内检出马尔尼菲篮状菌,明确诊断。此法简单快速,损伤小,易操作,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 血流感染 人工推片 血小板数
下载PDF
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并发消化道出血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涛 蒋忠胜 +4 位作者 兰慧慧 李敏基 胡家光 覃川 莫胜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5期4354-4357,共4页
目的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TSM初治患者63例,将其分为无消化道出血组(34例)和消化道出血组(29例)。回顾性分析DTSM患者... 目的分析播散性马尔尼菲蓝状菌病(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1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DTSM初治患者63例,将其分为无消化道出血组(34例)和消化道出血组(29例)。回顾性分析DTS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资料、临床资料、合并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计数(PLT)[β=-0.037,OR=0.946,95%CI(0.937,0.979)]、凝血酶原时间(PT)[β=0.376,OR=1.457,95%CI(1.082,1.961)]是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为P=1/(1+e^(-y)),Y=-3.612+0.376×PT-0.037×PLT,其中P为患者的出血概率,Y为预测指数。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好(χ~2=4.757,df=8,P=0.783)。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8[95%CI(0.815,0.985),P<0.001],当P值的最佳临界值为0.5393,即P≥0.539 3预测并发消化道出血,<0.539 3预测不并发消化道出血时,模型预测的灵敏度为86.21%,特异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92.59%,阴性预测值为88.89%,总正确率为90.48%。结论 PLT、PT可用于预测模型的构建。DTSM并发消化道出血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DTSM患者是否并发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 胃肠出血 血小板 凝血酶原时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播散性诺卡菌病11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覃赞梅 黄雪梅 +2 位作者 吴玉芳 李凤玉 邓静敏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23年第2期25-32,共8页
目的:分析播散性诺卡菌病(DN)临床特点,为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1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男9例,女2例,中位年龄53岁,>45岁者9例(81.8%);7例有职业接触史,8例有... 目的:分析播散性诺卡菌病(DN)临床特点,为诊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2022年11月确诊的11例D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男9例,女2例,中位年龄53岁,>45岁者9例(81.8%);7例有职业接触史,8例有基础疾病。(2) 受累部位包括肺(10/11)、中枢神经系统(7/11)、皮肤(6/11)和血液系统(2/11)。(3) 累及肺部者主要症状为咳嗽(10/10)、咳脓痰(8/10)、胸痛(4/10)、咯血(1/10),胸部CT表现为结节(7/10)、斑片影(7/10)、团块影(2/10)、胸腔积液(7/10)、空洞(5/10),支气管镜下为化脓性炎症(6/7);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者出现意识障碍、头晕头痛(3/7),部分呈隐匿性(4/7),头颅CT可见低密度灶(6/7),头颅MRI可见环形强化的异常信号灶(3/3);累及皮肤者表现为脓疱、脓肿、结节和溃疡。(4) 病原学结果均为诺卡菌阳性,采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TMP-SMZ)等抗菌药物的多药联合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局部处理,8例好转,2例恶化,1例死亡。结论:DN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有职业接触史和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与感染部位相关,主要为发热和相应部位的化脓性感染表现,伴高血象、PCT和炎症指标升高,较常累及肺部、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应注意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症状隐匿;确诊依靠病原学获得诺卡菌阳性结果;治疗首选TMP-SMZ联合多种抗生素全身抗感染治疗及局部脓肿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卡 诺卡 临床特征 治疗
下载PDF
皮肤播散性孢子丝菌病1例 被引量:8
6
作者 夏建新 王延龙 +3 位作者 王平凡 张凤华 张民夫 金学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29-730,共2页
关键词 孢子丝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素琴 杨欣平 +2 位作者 李侠 季福玲 何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7-518,共2页
报告1例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女,32岁。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无系统感染症状,皮损表现为传染性软疣样。皮损组织病理示组织细胞内外可见大量有荚膜的孢子,PAS染色阳性。皮损真菌培养阳性,菌种鉴定为新生隐球菌。... 报告1例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女,32岁。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无系统感染症状,皮损表现为传染性软疣样。皮损组织病理示组织细胞内外可见大量有荚膜的孢子,PAS染色阳性。皮损真菌培养阳性,菌种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治疗给予氟康唑静脉滴注,半个月后原有皮损结痂愈合,但右背部又新发带状疱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 皮肤隐
下载PDF
脂质体两性霉素B联合氟康唑治疗播散性毛孢子菌病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蓉娅 敖俊红 +3 位作者 张水文 王文岭 李大伟 张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1012-1012,共1页
关键词 毛孢子 脂质体两霉素B 氟康唑 治疗 例报告
下载PDF
伊曲康唑注射液对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短期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岭 杨蓉娅 +4 位作者 郝震峰 张洁 王聪敏 魏万林 苏有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34-336,共3页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注射液对于快速控制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疗效。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建立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模型后,ICZ组第1,2天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20mg/kg,2次/d,第3~5天1次/d,静注;AMB组给予两性霉素B1mg/kg,1次...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注射液对于快速控制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疗效。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建立大鼠播散性毛孢子菌病模型后,ICZ组第1,2天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20mg/kg,2次/d,第3~5天1次/d,静注;AMB组给予两性霉素B1mg/kg,1次/d,连续5天,静注;Control组给予静注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存活率、累计存活天数、肝脾等脏器真菌负荷量,并测定血浆β-D-葡聚糖水平。结果ICZ组大鼠存活率为14/16(87.5%),AMB治疗组为12/16(75.0%),对照组为8/16(50.0%),前者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而后者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14)。ICZ组与对照组肝、脾组织真菌菌落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AMB组与对照组肝、脾组织真菌负荷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ICZ组与AMB组累计存活天数,肝、脾真菌负荷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伊曲康唑治疗后与治疗前,以及同期未治疗的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初步动物实验结果提示伊曲康唑注射液可有效控制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发展,提高存活率,有希望成为两性霉素B不便应用时的替代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孢子 动物实验 伊曲康唑注射液
下载PDF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继红 田扬 +1 位作者 黄郁 贾立中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86-88,113,共4页
目的 :分析讨论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 .方法 :回顾收集 3 2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包括胸部X线及CT、B超 ) .结果 :胸部影像异常表现 1 9例 ,表现为 :( 1 )肺间质炎症 ;( 2 )渗出性肺实变 ,可伴胸腔... 目的 :分析讨论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及价值 .方法 :回顾收集 3 2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包括胸部X线及CT、B超 ) .结果 :胸部影像异常表现 1 9例 ,表现为 :( 1 )肺间质炎症 ;( 2 )渗出性肺实变 ,可伴胸腔积液 ;( 3 )肺门淋巴结肿大 ;( 4 )结节增殖样病灶 .肝脾肿大 3 2例 .结论 :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表现呈多样性 ,尽管缺乏特异性 ,但影像学在诊断、鉴别诊断、对病变分型及了解病变范围和程度上有重要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 影像学表现 肺间质炎症 渗出肺实变 胸腔积液
下载PDF
播散性卡介菌病并慢性肉芽肿、肺部多重感染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振昼 刘华 卢水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677-3677,共1页
患儿男,3岁5个月,因“反复发热3年余,再次发热1周”于2012年6月11日入院。患儿出生后21d始无明显诱因发热,热型不详,无咳嗽、气促,在当地医院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3个月后出现肛周脓肿,予抗炎治疗后好转。
关键词 肺部多重感染 肉芽肿 反复发热 医院治疗 肛周脓肿 抗炎治疗
下载PDF
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26例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树安 周曾芬 +1 位作者 张瑜 李桂萍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肝脾肿大 组织胞浆 地区非条件传染 全身多系统疾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双相型真菌感染的真菌培养及鉴别 被引量:5
13
作者 易建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取患者血液置于Bact alert12 0血培养仪配套培养瓶培养 ,然后转种哥伦比亚血平板、沙保劳琼脂平板 ,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分...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取患者血液置于Bact alert12 0血培养仪配套培养瓶培养 ,然后转种哥伦比亚血平板、沙保劳琼脂平板 ,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分别于 2 5℃及 3 7℃孵育时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特点。〔结果〕荚膜组织胞浆菌及马尔尼菲青霉菌均为双相型真菌 ,2 5℃培养为霉菌相。荚膜组织胞浆菌 ,无色素 ,生长缓慢 ,7-10d后可见白色绒毛样或棉花团样菌落 ,镜下可见特征性的齿轮状或棘状大分生孢子 ;3 7℃培养时为酵母相 ,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 2 -4 μm的芽生孢子。马尔尼菲青霉菌 2 5℃培养 3 -4d为白色绒毛样菌落 ,菌落周围出现水溶性的葡萄酒样红色色素 ,镜下可见特征性的帚状枝 ;3 7℃孵育时为白色酵母样菌落 ,无色素 ,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及特征性腊肠样孢子。〔结论〕艾滋病患者对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易感 ,易至播散性感染 ,从患者体内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 双相型真感染 培养 马尔尼菲青霉 荚膜组织 胞浆
下载PDF
播散性球孢子菌病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波 王璐璐 刘秋颖 《武警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球孢子菌病,又称峡谷热或"沙漠风湿",是一种地方流行病,主要流行于美国西南各洲及中美洲、南美洲部分地区。该病由人吸入球孢子菌引起肺部感染所致,严重者可播散,累及全身其他器官,即为播散性球孢子菌病,有一定致死性。普遍认... 球孢子菌病,又称峡谷热或"沙漠风湿",是一种地方流行病,主要流行于美国西南各洲及中美洲、南美洲部分地区。该病由人吸入球孢子菌引起肺部感染所致,严重者可播散,累及全身其他器官,即为播散性球孢子菌病,有一定致死性。普遍认为,球孢子菌系域外病原菌,流行区外病例主要考虑为输入性,我国球孢子菌病报道很少。近年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北上广深等城市输入性病例陆续见诸报道,且呈上升趋势,但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子 球孢子 例报告
下载PDF
17例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红宾 郑文萍 周佩 《皮肤病与性病》 2002年第3期10-11,共2页
本文对组织胞浆菌病的症状、诊断、实验检查和治疗进行了临床分析。
关键词 组织胞浆 症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2例报告
16
作者 何雯 张瑛 +1 位作者 王雅香 魏群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简称HP)是由真菌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1958年国内李英氏首次报道1例儿童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至目前仅见8例报告,部份尸检后确诊.现报告我院治愈的2例儿童急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关键词 组织胞浆 实验室检查 小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巢式PCR扩增诊断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杨蓉娅 赵逊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06-150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PCR技术诊断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后,于接种3、7、14 d分别采集小鼠眶静脉血和肝脏组织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巢式PCR扩增。结果小鼠静脉接种3、7、14 d后血清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0、20%、0,而巢式PCR... 目的探讨应用PCR技术诊断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可行性。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后,于接种3、7、14 d分别采集小鼠眶静脉血和肝脏组织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和巢式PCR扩增。结果小鼠静脉接种3、7、14 d后血清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0、20%、0,而巢式PCR的阳性率分别为80%、90%、88.9%;在上述时相点,肝脏组织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50%、40%、22.2%,而巢式PCR的阳性率分别为90%、90%、88.9%。血清和肝脏组织真菌培养阳性率与巢式PCR阳性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巢式PCR扩增T.asahii特异性DNA片段,可作为播散性毛孢子菌病的一种特异、灵敏、快捷的早期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孢子 诊断
下载PDF
播散性奴卡菌病误诊为肺结核复发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宋曼 李晓云 +1 位作者 朱光发 王爱萍 《中国医药》 2017年第8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分析播散性奴卡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6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l例播散性奴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误诊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胸部CT提示左侧大... 目的分析播散性奴卡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6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l例播散性奴卡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误诊过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胸部CT提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腺苷脱氢酶(ADA)62.6~76.4U/L,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缓解,但缓解后又再次复发。伤口分泌物、痰、胸腔积液涂片及血、便培养检出奴卡菌,菌种鉴定为鼻疽奴卡菌,并通过药物敏感试验诊断为播散性奴卡菌病。检索文献复习可知,胸腔积液中ADA含量较高的患者易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结论奴卡菌病患者既往有肺结核病史且胸腔积液中ADA含量较高,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容易误诊为肺结核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奴卡 误诊 结核
下载PDF
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一例
19
作者 陈万平 薛桂芹 +1 位作者 李鹏 易虹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607-608,共2页
荚膜组织胞浆菌是温度依赖型的双相真菌,在组织中呈酵母型,在室温和泥土中呈菌丝型,人群普遍易感,特别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我院血液内科近El收治一例最终确诊为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荚膜组织胞浆 荚膜组织胞浆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断的应用进展
20
作者 贾瀚翔 杨英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57-462,共6页
作为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两个应用分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可应用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可针对HIV抗体阴性且易感因素不明的马尔尼菲... 作为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两个应用分支,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可应用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快速诊断,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可针对HIV抗体阴性且易感因素不明的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进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致病基因的筛查。该文从病原体检测与遗传易感性分析两个方面综述了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 全外显子测序 马尔尼菲篮状 原发免疫缺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