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双相型真菌感染的真菌培养及鉴别 被引量:4
1
作者 易建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取患者血液置于Bact alert12 0血培养仪配套培养瓶培养 ,然后转种哥伦比亚血平板、沙保劳琼脂平板 ,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分...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取患者血液置于Bact alert12 0血培养仪配套培养瓶培养 ,然后转种哥伦比亚血平板、沙保劳琼脂平板 ,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分别于 2 5℃及 3 7℃孵育时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特点。〔结果〕荚膜组织胞浆菌及马尔尼菲青霉菌均为双相型真菌 ,2 5℃培养为霉菌相。荚膜组织胞浆菌 ,无色素 ,生长缓慢 ,7-10d后可见白色绒毛样或棉花团样菌落 ,镜下可见特征性的齿轮状或棘状大分生孢子 ;3 7℃培养时为酵母相 ,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 2 -4 μm的芽生孢子。马尔尼菲青霉菌 2 5℃培养 3 -4d为白色绒毛样菌落 ,菌落周围出现水溶性的葡萄酒样红色色素 ,镜下可见特征性的帚状枝 ;3 7℃孵育时为白色酵母样菌落 ,无色素 ,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及特征性腊肠样孢子。〔结论〕艾滋病患者对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易感 ,易至播散性感染 ,从患者体内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性双相型真菌感染 真菌培养 马尔尼菲青霉菌 荚膜组织 胞浆菌
下载PDF
9例非HIV感染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播散感染的回顾性分析报告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澎 翟丽慧 +10 位作者 范洪伟 刘正印 王瑶 赵颖 肖盟 曾学军 施举红 刘鸿瑞 冯瑞娥 谢秀丽 徐英春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5期261-264,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非HIV患者马内菲蓝状菌病的认识。方法分析并总结9例马内菲蓝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 6例无基础疾病,3例有基础疾病,6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非HIV患者马内菲蓝状菌病的认识。方法分析并总结9例马内菲蓝状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结果 6例无基础疾病,3例有基础疾病,6例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患者有骨损坏,2例有皮疹,淋巴结肿大7例,贫血7例,脾增大7例,肝大5例,体重下降5例,6例患者接受抗结核或非结核治疗。最后有6例患者治愈或好转,3例死亡。结论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是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的主要原因。非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内菲蓝状菌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易误诊,早期诊断困难,尤其需与结核病等疾病相鉴别。抗真菌治疗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内菲青霉菌 非艾滋病患者 播散真菌感染 马尔尼菲蓝状菌
下载PDF
儿童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病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李志 谢新星 +1 位作者 周露西 彭昌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775-780,共6页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应用的增多,HIV患者及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加,播散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细菌和感染部数据统计,该病死亡率可高达30%~50%[1]。近来在婴幼儿中发病率也...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应用的增多,HIV患者及器官移植患者的增加,播散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细菌和感染部数据统计,该病死亡率可高达30%~50%[1]。近来在婴幼儿中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造成婴幼儿死亡率逐年增加[2]。本文报道的1例病患以反复发热、咳嗽为首发表现,伴有脑、肺、血液、皮肤受累的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通过文献检索,阐述播散性真菌感染患儿的全身临床表现,希望以此引起临床医师对于有反复发热,且有长期多种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史,但疗效欠佳患儿的重视。对此类患者应需警惕真菌感染,特别是播散性真菌感染,力求早期诊断和治疗,达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幼儿 白色念珠菌 诊疗
下载PDF
14例成人非HIV感染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并溶骨性破坏的临床回顾性分析
4
作者 黄春兰 侯蓓蕾 +1 位作者 罗柳春 贺月园 《中国热带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8-62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TSM)并发溶骨性破坏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非HIV感染TS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0月近5年间非HIV感染成人确诊为TSM并发溶骨性破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各项... 目的回顾性分析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TSM)并发溶骨性破坏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非HIV感染TS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柳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10月近5年间非HIV感染成人确诊为TSM并发溶骨性破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各项检查数据。结果14例患者均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无任何基础疾病,患者均有发热、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骨痛7例,首发症状以颈部肿物、皮肤出现溃疡、流脓为主,实验室检查以白细胞、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为主,CD4^(+)淋巴细胞数(157~1477)个/μL,CD8^(+)淋巴细胞数(112~1779)个/μL,CD4^(+)/CD8^(+)(0.651~3.797);病原学检测有9例颈部、胸部、脸部、关节脓性或溃疡分泌物培养阳性,1例纵膈淋巴结宏基因测序阳性,4例痰和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1例血培养阳性。影像表现为溶骨性破坏,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骨骼,9例治疗好转,2例死亡,3例未见好转,6例误诊为肺癌和转移瘤,7例抗真菌治疗后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4例马尔尼菲篮状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同时感染。结论TSM并发溶骨性破坏好发于非HIV感染者,突出的表现有剧烈骨或关节疼痛。早期诊断困难,易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临床上易误诊为癌症和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 溶骨性破坏 成人非HIV感染 真菌感染
原文传递
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诊治
5
作者 陈惠德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2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深部真菌感染 危重病患者 特异性临床表现 真菌感染 诊治 白细胞减少 危重症患者 真菌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全身播散性真菌感染合并消化道穿孔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小明 庄严 +4 位作者 颜卫群 黄维清 肖勇 张帆 刘银芝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患儿 男,5d。因“发热3d,腹胀2d”于2013年6月收入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患儿入院前3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2℃,伴哭闹不安,偶有呕吐,吃奶明显减少,大便黄糊.每日10次左右,量较少,有腥臭味,
关键词 新生儿科 真菌感染 消化道穿孔 湖南省儿童医院 全身 腥臭味 患儿 发热
原文传递
播散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9
7
作者 许丰勋 《实用外科杂志》 CSCD 1989年第7期338-341,共4页
晚近,随同治疗同种器官移植排斥,严重烧伤、创伤,胶原疾病、血液性、淋巴网状恶性疾病,以及外科手术等方面所取得的较大进展,使病人的存活时间延长。但由于广泛应用细胞毒性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生素、放射线等,改变了宿主对微生物侵入... 晚近,随同治疗同种器官移植排斥,严重烧伤、创伤,胶原疾病、血液性、淋巴网状恶性疾病,以及外科手术等方面所取得的较大进展,使病人的存活时间延长。但由于广泛应用细胞毒性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生素、放射线等,改变了宿主对微生物侵入的防御机转,播散性真菌感染率日益增多。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尚存在着极其复杂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诊断 防治 致病原因
原文传递
首例由酒曲菌属非接合孢子引起的皮肤毛霉菌病
8
作者 Fujimoto A. Nagao K. +1 位作者 Tanaka K. 刘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5年第11期40-41,共2页
A rapidly enlarging leg ulcer appeared in a 54-year-old woma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ceiving aggressiv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Skin biopsy revealed proliferation of hyphae in the midst of a neutrophil... A rapidly enlarging leg ulcer appeared in a 54-year-old woma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ceiving aggressiv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Skin biopsy revealed proliferation of hyphae in the midst of a neutrophilic abscess. Culture yielded Rhizopus azygosporus. As no organ involvement was detected by thorough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having primary cutaneous mucormycosis. Although intravenous amphotericin B therapy seemed to be very effective, it had to be discontinued due to nephrotoxicity. She unfortunately died of subsequent disseminated fungal infection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in which the primary cause could not be determined.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of several antifungal drugs to the isolate were examined and amphotericin B proved to be the only agent that may potentially reach the effective plasma concentration. This is the first case report of cutaneous mucormycosis caused by R. azygospo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毛霉菌病 接合孢子 酒曲菌属 真菌感染 嗜中性 皮肤活检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性霉素 粒细胞浸润 真菌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