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玉米籽粒灌浆和冠层结构及产质量对播期与密度互作效应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正茂 许海涛 李长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61-70,共10页
【目的】探明夏玉米籽粒灌浆、冠层结构及产质量对播期与密度互作效应的响应规律,以期为豫南生态区玉米生产上适宜播期与密度的确定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方法】设播期与密度2个因素,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5月25日(S_(1))、6月10日... 【目的】探明夏玉米籽粒灌浆、冠层结构及产质量对播期与密度互作效应的响应规律,以期为豫南生态区玉米生产上适宜播期与密度的确定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方法】设播期与密度2个因素,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5月25日(S_(1))、6月10日(S_(2))、6月25日(S_(3))3个播期和6.75万株/hm^(2)(D_(1))、7.50万株/hm^(2)(D_(2))、8.25万株/hm^(2)(D_(3))3个密度及播期与密度互作效应对夏玉米籽粒灌浆、冠层结构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S_(1) D_(1)籽粒干物质积累量最大,S_(2) D_(1)平均灌浆速率最高;吐丝期S_(2) D_(2)叶面积指数最高,显著高于除S_(2) D_(3)、S_(3) D_(2)和S_(3) D_(3)外的其余处理,呈高效的冠层结构;S_(1) D_(1)穗部及底部叶片能够接收更多光能,有益于玉米籽粒充实灌浆,播种越晚、密度越高,越不利于粗淀粉、粗蛋白质及粗脂肪在玉米籽粒中的积累,适期播种与低密度互作能够提高玉米的品质;播期与密度互作显著影响行粒数、秃尖长和百粒质量,对穗长、穗粗和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S_(2) D_(2)产量最高,达9625.5 kg/hm^(2),较S_(3) D_(1)提高22.40%,播期与密度互作不同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S_(2) D_(2)>S_(2) D_(3)>S_(1) D_(2)>S_(2) D_(1)>S_(1) D_(3)>S_(3) D_(2)>S_(3) D_(3)>S_(1) D_(1)>S_(3) D_(1),相同播期下随密度的增大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同密度下随播期的延迟产量也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结论】6月10日播种,密度为7.50万株/hm^(2)的群体分布更趋合理,有利于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质量协同发挥作用,其产量最高,达962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灌浆 冠层结构 品质 产量 播期与密度互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