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走与播迁——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园 《东南学术》 2003年第2期4-18,共15页
本文分析士人于明清之际常态及非常态的流动 ,流动的诸种动因、背景 ,尤其着重于士人的流动与“易代”这一特殊历史情境的关系 。
关键词 游士 播迁 明清之际 文化现象 历史情境
下载PDF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学术播迁及其影响——以王闿运和皮锡瑞为始末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平一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地域间学术播迁以王闿运主讲四川成都尊经书院为开端。以其学生廖平为中心形成了今文经学蜀学派。康有为受廖平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其公羊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授徒,形成了今文经学粤学派。康有为的思想又通过梁启超... 戊戌前后湖南今文经学的地域间学术播迁以王闿运主讲四川成都尊经书院为开端。以其学生廖平为中心形成了今文经学蜀学派。康有为受廖平的直接影响,形成了其公羊学思想体系,并以此授徒,形成了今文经学粤学派。康有为的思想又通过梁启超和谭嗣同影响了湖南维新运动。同时,皮锡瑞上承王闿运今文经学,并通过梁启超接受了康有为和廖平的公羊学影响,又通过主讲江西南昌经训书院,促使江西学风的转变。这使他不仅成为湖南今文经学最后一位大师,而且成为清末以湖南为中心的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术播迁反映了咸同以来士绅势力发展的新动向,同时对湖南维新运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文经学 学术播迁 戊戌维新 王闿运 皮锡瑞
下载PDF
晋唐时期杜甫家族的播迁过程及其背景考论 被引量:3
3
作者 胡永杰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40,共8页
杜甫家族所属的杜氏本为长安大族,但西晋之后辗转迁徙,播迁各地。杜甫世系所属的杜氏襄阳房播迁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西晋末至前秦、后秦时期,避地西凉及返回长安故里阶段;二、宋、齐、梁时期,迁居襄阳、梁州阶段;三、西魏、北周... 杜甫家族所属的杜氏本为长安大族,但西晋之后辗转迁徙,播迁各地。杜甫世系所属的杜氏襄阳房播迁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一、西晋末至前秦、后秦时期,避地西凉及返回长安故里阶段;二、宋、齐、梁时期,迁居襄阳、梁州阶段;三、西魏、北周、隋朝时期,返回长安阶段;五、唐朝时期,迁居河南府巩县及东都洛阳阶段。这一家族多次迁徙,是社会动乱、政治分裂、政权频繁易主的时代社会政治形势所迫使,最终定居洛阳所属巩县,则是当时士族中央化的时代趋势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杜甫家族 播迁 背景 晋唐
下载PDF
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 被引量:5
4
作者 宋艳梅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3-17,共5页
两晋前后,河东裴氏家族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变化与其在永嘉乱后迁徙地域和入仕政权选择有关。属司马越、司马睿阵营的裴氏于战乱中身死家破丧失了渡江之机;渡江的少数裴氏立身简素、远离宗族难入上流;受永嘉丧乱前仕宦地所在及保身全... 两晋前后,河东裴氏家族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该变化与其在永嘉乱后迁徙地域和入仕政权选择有关。属司马越、司马睿阵营的裴氏于战乱中身死家破丧失了渡江之机;渡江的少数裴氏立身简素、远离宗族难入上流;受永嘉丧乱前仕宦地所在及保身全家之家族观念影响,西眷和东眷裴氏分别仕于河西张氏和辽东慕容氏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末 河东裴氏 播迁 江左 河西 辽东
下载PDF
新乐与伏羲文化的播迁——对中华远古文明研究的再审视 被引量:1
5
作者 宫长为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7-222,共6页
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伴随着西风东渐,国际学术交流的活跃,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西学东渐浪潮的影响下,王国维先生在中国上古史研究中首先提出并倡导"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上之文献与地下之文物... 在20世纪初叶的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伴随着西风东渐,国际学术交流的活跃,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此西学东渐浪潮的影响下,王国维先生在中国上古史研究中首先提出并倡导"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上之文献与地下之文物相互印证。这样研究中国上古史,全面地、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的真实面貌,充分展现了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多位一体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弥补了以往单纯依靠文献研究历史之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新发现,中国上古史研究不断地取得新进展。本期刊发的李学勤、范毓周、杨善群、宫长为四位先生的专题论文,运用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对中华远古文明即先秦历史作了重新审视,期望这种努力对先秦史研究的深入开展能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羲文化 文明研究 新乐 再审 远古 中华 播迁 田野考古工作
下载PDF
试论中晚唐时期的"銮舆播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景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共9页
中晚唐时期,屡次出现皇帝因为各种危机而逃离长安即所谓"銮舆播迁"的现象。笔者通过具体分析指出,统治者素质的严重退化导致军事防御中一系列战略战术上的失误,而长安危急时的仓皇逃离又充分显示出其无能与怯懦;另一方面,统... 中晚唐时期,屡次出现皇帝因为各种危机而逃离长安即所谓"銮舆播迁"的现象。笔者通过具体分析指出,统治者素质的严重退化导致军事防御中一系列战略战术上的失误,而长安危急时的仓皇逃离又充分显示出其无能与怯懦;另一方面,统治者在仓皇逃离长安后却力求速为收复,其重要出发点是对长安财富与宫室的贪恋。正是基于这样的主观原因,统治者不顾关中经济残破、强敌侵逼的事实,继续定都长安并以政治权力维持其稳定与繁荣。这种定都格局,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对唐的灭亡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唐时期 “銮舆播迁 长安
下载PDF
陈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播迁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龙海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陈姓起源于河南淮阳,以国为氏。由于陈国内乱及后被楚所灭,其后裔遂向外流播。历史上陈姓由中原大规模地徙居福建共有五次,分别是在西晋末年、唐初、唐中期、唐末和北宋末年。明末以降,生活于福建的陈姓族人又开始播迁至台湾,并成为台... 陈姓起源于河南淮阳,以国为氏。由于陈国内乱及后被楚所灭,其后裔遂向外流播。历史上陈姓由中原大规模地徙居福建共有五次,分别是在西晋末年、唐初、唐中期、唐末和北宋末年。明末以降,生活于福建的陈姓族人又开始播迁至台湾,并成为台湾第一大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姓 起源 闽台 播迁
下载PDF
李姓的起源及其向闽台地区的播迁
8
作者 李龙海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69-73,共5页
李姓有源于嬴姓和老氏二说。唐代以前,李姓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播迁与发展。李姓入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唐初太宗时期、唐高宗时期、唐末五代时期与宋元时期。从明末开始,闽、粤两地的李姓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有清一代,李姓遍布台湾各... 李姓有源于嬴姓和老氏二说。唐代以前,李姓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播迁与发展。李姓入闽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唐初太宗时期、唐高宗时期、唐末五代时期与宋元时期。从明末开始,闽、粤两地的李姓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有清一代,李姓遍布台湾各地。台湾李姓支系众多,每个支系又以其来台的第一代作为始祖,并在族谱、郡望、堂号上和祖籍保持一致。这为实现两岸李姓的族谱对接以及台湾李姓的寻根问祖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姓 起源 闽台 播迁
下载PDF
“俄馆播迁”后俄国对朝鲜半岛外交政策失败原因初探
9
作者 那传林 《韩国研究论丛》 2021年第2期67-79,218,共14页
甲午战争后清朝退出朝鲜,日本在朝鲜的影响力开始增强。1896年2月11日“俄馆播迁”事件发生。这并不是俄国主动“诱骗”高宗到俄国公使馆,而是“两厢情愿”。朝鲜国王高宗在俄国驻朝鲜领事馆的逗留给俄国带来了艰难的外交选择。其间,俄... 甲午战争后清朝退出朝鲜,日本在朝鲜的影响力开始增强。1896年2月11日“俄馆播迁”事件发生。这并不是俄国主动“诱骗”高宗到俄国公使馆,而是“两厢情愿”。朝鲜国王高宗在俄国驻朝鲜领事馆的逗留给俄国带来了艰难的外交选择。其间,俄国在朝鲜开始了一系列的外交布局。“俄馆播迁”后俄国对半岛外交政策失败是多方面的历史合力的结果。既有来自朝鲜的从亲俄到疑俄的变化、朝贡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冲突,也有俄国内部对朝鲜外交政策的矛盾,更有俄国在东北亚与所有主要国家的利益冲突等。由于“俄馆播迁”的外交失败,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馆播迁 俄国 朝鲜 日本 外交
下载PDF
周族的起源及其播迁——从邰的地望说起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升南 《人文杂志》 1984年第6期75-80,共6页
在周族人的早期历史上,邰这个地方十分重要,《诗·大雅·生民》曰: 即有邰家室毛传云:“邰,姜嫄之国也。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国后稷于邰。”孔颖达疏:“言国后稷于邰,犹《文王》笺云‘国于周’。后稷以前未有国,于此始封也。... 在周族人的早期历史上,邰这个地方十分重要,《诗·大雅·生民》曰: 即有邰家室毛传云:“邰,姜嫄之国也。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故国后稷于邰。”孔颖达疏:“言国后稷于邰,犹《文王》笺云‘国于周’。后稷以前未有国,于此始封也。”《史记·周本记》:“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稷 周族 公刘 部落 台骀 武功 姜螈 播迁 地望 晋西南
下载PDF
高校播迁史对大学发展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的探究——以西南交通大学在贵州福泉办学时期为例
11
作者 辛毅 蒋佳 +1 位作者 门满洲 陈曦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第1期126-126,共1页
大学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与血脉,而大学的播迁史又是大学办学史中极具特色的闪光点,也是大学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大学的播迁中,始终坚守办学理念,在师生的知与行的统一中,传承大学理念,内化大学精神... 大学的办学历史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与血脉,而大学的播迁史又是大学办学史中极具特色的闪光点,也是大学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在大学的播迁中,始终坚守办学理念,在师生的知与行的统一中,传承大学理念,内化大学精神,为地方教育做出相应贡献,形成极具特色的大学品牌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迁 西南交通大学 发展
下载PDF
苏姓源于苏门山──关于苏姓起源与播迁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新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43-48,共6页
苏姓源于苏门山──关于苏姓起源与播迁的研究张新斌苏姓系黄帝部族之后,曾在中原地区长期活动,历史时期涌现出大量的苏姓名人,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旨在勾勒苏姓起源与播迁的初步线索,以期对海内外的双向交... 苏姓源于苏门山──关于苏姓起源与播迁的研究张新斌苏姓系黄帝部族之后,曾在中原地区长期活动,历史时期涌现出大量的苏姓名人,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文旨在勾勒苏姓起源与播迁的初步线索,以期对海内外的双向交流起积极作用。-、苏姓源自苏门山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门山 苏姓 起源 《今本竹书纪年》 苏颂 苏氏 播迁 姻亲关系 州刺史 苏族
下载PDF
试探夏族的起源与播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5-82,共8页
关于夏族的概念,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使用上并不很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夏族是指夏代以前的夏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以及进入夏代以后的以夏氏族、部落为主体的夏王朝。这与后世所说的华夏族的概念是不同的。在研究和探索夏史和夏文化时... 关于夏族的概念,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在使用上并不很一致。我们这里所说的夏族是指夏代以前的夏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以及进入夏代以后的以夏氏族、部落为主体的夏王朝。这与后世所说的华夏族的概念是不同的。在研究和探索夏史和夏文化时,当然应该首先对夏族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夏族的起源地,夏族的播迁,以及夏王朝的中心区域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使夏史探索有所进展。这里,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试探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王朝 部落联盟 中心地 华夏族 起源地 尧舜禹 竹书纪年 播迁 文献记载 夏文化
下载PDF
玄奘顶骨播迁考释
14
作者 骆永寿 曹硕文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0-43,共4页
玄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佛学家、法相宗的创宗人。他毕生为求法取经和译著佛经而耗尽心血,圆寂后葬于长安。后来,迭因变故,其顶骨播迁中外,致使出现多处玄奘骨塔的奇特现象。对于玄奘顶骨的播迁过程,前人曾有记载,近年来亦常见文章述说,... 玄奘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佛学家、法相宗的创宗人。他毕生为求法取经和译著佛经而耗尽心血,圆寂后葬于长安。后来,迭因变故,其顶骨播迁中外,致使出现多处玄奘骨塔的奇特现象。对于玄奘顶骨的播迁过程,前人曾有记载,近年来亦常见文章述说,然而有的仅及片断,有的失之太略,有的颇多误传,有的相互矛盾。如《中国佛学人名辞典》在介绍玄奘顶骨由西安播迁于外时说:“后黄巢乱起,或奉其灵骨至南京立塔。太平天国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奘 播迁 藏塔 大报恩寺 三藏法师 金陵 终南山 长安 人名辞典 南京
下载PDF
传承与分异:中华传统文化播迁散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龙登高 《东南亚研究》 1996年第1期37-39,共3页
传承与分异:中华传统文化播迁散议龙登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她不断吸纳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广纳百川,融合同化,兼容汇通,形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古老文明。唯其如此,她得以在自身演进过程中形成... 传承与分异:中华传统文化播迁散议龙登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她不断吸纳各民族各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广纳百川,融合同化,兼容汇通,形成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古老文明。唯其如此,她得以在自身演进过程中形成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没有遭受其他古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 华人社会 华侨华人 中国传统文化 岭南文化 华族文化 主流社会 南洋大学 播迁
下载PDF
抗战时期河南沦陷区学校播迁宛西的原因及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有章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1996年第1期88-91,共4页
抗战时期河南沦陷区学校播迁宛西的原因及作用赵有章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河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节育败退.中原大地相继八敌手,与此同时,河南沦陷区的五十余所学校陆续播迁宛西(现南阳市所使镇平、内乡... 抗战时期河南沦陷区学校播迁宛西的原因及作用赵有章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推行片面抗战路线,河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节育败退.中原大地相继八敌手,与此同时,河南沦陷区的五十余所学校陆续播迁宛西(现南阳市所使镇平、内乡、浙川、西峡等iFJjA).这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河南沦陷区 学校 播迁宛西 文化教育事业 救亡活动
下载PDF
清内阁大库明清档案播迁纪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守义 《紫禁城》 2012年第2期44-51,共8页
清内阁大库档案是指贮存在内阁大库中的档案文献。
关键词 内阁大库 明清档案 播迁 档案文献
下载PDF
闽南方言在台湾播迁的历史脉络与现状——以漳州方言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洁 马睿哲 《东南传播》 2021年第11期33-36,共4页
漳州一带主要通行的方言,在近现代对外移民、迁徙、海外贸易交流史上影响深广,是重要的闽南次方言。漳州向台湾地区迁徙时间长,规模大,漳州方言现已成为台湾闽南方言的主体之一。通过梳理漳州方言在台湾播迁脉络,比较漳腔方言在海峡两... 漳州一带主要通行的方言,在近现代对外移民、迁徙、海外贸易交流史上影响深广,是重要的闽南次方言。漳州向台湾地区迁徙时间长,规模大,漳州方言现已成为台湾闽南方言的主体之一。通过梳理漳州方言在台湾播迁脉络,比较漳腔方言在海峡两岸的使用现状,聚焦闽南方言未来的发展,以期达到运用闽南方言优势增强两岸人民的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漳州 台湾 播迁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近代中原移民的文化播迁
19
作者 张丽春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8,共4页
文化有多种载体,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因此,文化会在人的迁徙过程中进行传播和迁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文化积淀,并在与人的迁入地文化进行融合之后,完成文化的升华和创新,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延承和繁荣。近代以来大批中原... 文化有多种载体,人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因此,文化会在人的迁徙过程中进行传播和迁移,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产生文化积淀,并在与人的迁入地文化进行融合之后,完成文化的升华和创新,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延承和繁荣。近代以来大批中原人民迁移他乡,形成了独特的中原移民文化,并将其文化因素和文化符号向广阔的区域扩散和渗透,影响了赣中"故家"文化、岭南农业文化、巴蜀文化、闽台文化、客家音乐文化、徽州建筑文化等其他区域文化,由此而产生的文化的播迁扩大了文化横向发展的范围,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中原移民 文化播迁 移民文化
下载PDF
《何以为家——全球化时期华人的流散与播迁》出版
20
作者 乔乔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6年第4期29-29,共1页
美国布朗大学民族与族群研究中心主任胡其瑜(Evelyn Hu-Dehart)教授著、周琳翻译的《何以为家——全球化时期华人的流散与播迁》一书,于2015年6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龙登高教授主编的《社会经济史》译丛之一。
关键词 浙江大学出版社 全球化 播迁 流散 华人 社会经济史 族群研究 布朗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