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力性损伤风险无线报警系统在骨折患者术前支具固定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
作者 卞丽艳 戴莲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939-943,共5页
目的分析压力性损伤风险无线报警系统在骨折支具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行骨折内固定手术前需支具固定的50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压力性损伤风险无线报警系统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压力性损伤风险无线报警系统在骨折支具固定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2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行骨折内固定手术前需支具固定的50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采用压力性损伤风险无线报警系统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段,人为进行压力性损伤监测,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34~46岁,平均41.7岁;道路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摔伤5例,重物砸伤4例。试验组运用压力性损伤风险无线报警系统,设置报警压力为200mmHg,持续受压时间超过60min即发出报警。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36~50岁,平均41.6岁;道路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5例,重物砸伤4例。记录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运用围术期舒适度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前后体位舒适度;统计两组患者拆卸支具观察次数;比较两组患者对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例数/总例数×100%)低于对照组(8.0%vs.40.0%,P<0.05);两组患者体位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体位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每天拆卸支具次数(3.4±1.4)次少于对照组(7.9±1.7)次(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8.8±1.0)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6.9±1.7)分(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风险无线报警系统可降低骨折支具固定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并提高其体位舒适度,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无线报警系统 骨折 支具固定
下载PDF
中药外敷联合踝关节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陈齐平 黄嘉伟 +1 位作者 相建良 徐琦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7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联合踝关节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10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踝关节支具固...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联合踝关节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6月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10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踝关节支具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外敷联合踝关节支具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7 d、14 d后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踝关节功能、微循环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后,观察组管襻形态、血液流态、襻周状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踝关节支具固定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及微循环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 踝关节支具固定 急性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功能 微循环
下载PDF
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3
作者 石玲玲 刘晖 +1 位作者 梁勃威 陈浩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11期835-839,共5页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75医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86例,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21~55岁。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手术组54例(内外侧...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75医院骨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86例,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21~55岁。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手术组54例(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和非手术组32例(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6个月肘关节屈伸,旋转范围以及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3. 4±1. 6)周,明显少于非手术组(14. 7±1. 8)周;术后3、6个月,手术组的肘关节屈伸、旋转度数均显著高于同期的非手术组,肘关节疼痛、活动范围、稳定性及功能评分也均显著高于同期的非手术组;术后6个月,手术组的肘关节功能优于非手术组;上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对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有利,愈合时间短,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脱位 联合入路 支具固定
下载PDF
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恩 周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20-221,共2页
目的对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5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支具固定,观察组联合栀黄止痛散外敷,观察Lysholm评分、症状积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 目的对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选取的5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支具固定,观察组联合栀黄止痛散外敷,观察Lysholm评分、症状积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治疗观察组Lysholm评分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各项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76%),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黄止痛散外敷联合支具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黄止痛散 支具固定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下载PDF
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大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6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非手术疗法,观察组应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记... 目的探讨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非手术疗法,观察组应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记录并评价2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屈伸度、旋转度及肘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屈伸度、旋转度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11,P<0.05)。结论内外侧联合入路合并早期支具固定治疗复杂肘关节脱位骨折愈合时间短,有利于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侧联合入路 早期支具固定 复杂肘关节脱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弃杖膏联合支具固定治疗隐匿性Lisfranc损伤24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金 马毅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弃杖膏联合支具固定治疗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支具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弃杖膏联合支具固定治疗。结果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弃杖膏联合支具固定治疗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支具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弃杖膏联合支具固定治疗。结果组内比较,对照组治疗2周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缓解,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组治疗1周后有明显缓解,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组间比较,8周后两组AOFAS(踝-中足)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321,P=0.105),两组总体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隐匿性Lisfranc损伤影响中足结构稳定,采用充足时间、完全制动的支具外固定治疗方式,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另外,早期外敷弃杖膏可以减轻肿胀、缓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Lisfranc损伤 弃杖膏 支具固定 治疗
下载PDF
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对复杂肘关节脱位的疗效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正刚 潘虎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909-1911,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对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治疗的58例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28例)和手术治疗组(30例),对两组... 目的观察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对复杂肘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治疗的58例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其分为保守治疗组(28例)和手术治疗组(3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行肘关节屈伸度、旋转度测量及肘关节功能评价,术后6个月评价肘关节功能疗效,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治疗后3个月、6个月手术治疗组患者肘关节屈伸度、旋转度均较保守治疗组患者角度大;(2)治疗3个月、6个月后手术治疗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中的疼痛、活动范围、稳定性、功能维度评分均较保守治疗组患者高;(3)术后6个月,手术治疗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保守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对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治疗,较之于保守治疗,其在改善患者肘关节灵活度、肘关节功能及肘关节功能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 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
下载PDF
单臂外固定支具固定治疗长管状管骨折的术后护理
8
作者 李静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单臂外固定支具固定 治疗 长管状管骨折 术后护理
下载PDF
中医手法扳正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
9
作者 魏志腾 李兰山 +1 位作者 董永东 张晓莉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13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扳正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中医按...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扳正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中医按摩;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医手法板正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方案的临床治疗价值。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踝关节被动跟腱延长长度及跖屈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踝关节被动跟腱延长长度及跖屈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扳正联合支具固定治疗患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显著,对足功能的康复有一定促进作用,干预效果显著,对患儿踝关节被动跖屈度与跟腱延长长度均有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具固定 中医手法扳正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治疗效果 满意度 踝关节被动跟腱延长长度 跖屈度
下载PDF
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对复杂肘关节脱位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余伟民 张磊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1261-126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对复杂肘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60例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n=30)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后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对照组(n=30)采用外... 目的探讨早期支具固定联合内外侧联合入路对复杂肘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60例复杂肘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n=30)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术后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对照组(n=30)采用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术后使用石膏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的肘关节活动度、日本骨科学会(JOA)肘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侧关节屈伸与健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旋前、旋后明显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关节屈伸、旋前、旋后均明显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侧关节屈伸、旋前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对照组为66.7%,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肘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肘关节脱位采取内外侧联合入路手术,术后早期支具固定,可有效恢复肘关节功能,减少术后肘关节僵硬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脱位 “恐怖三联征” 手术入路 支具固定
下载PDF
介绍一种静脉穿刺后支具固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淑英 于洪举 《哈尔滨医药》 2003年第2期54-54,共1页
在小儿骨科,儿童骨病及创伤患儿较多。病人麻醉做穿刺后,由于术后全麻尚未清醒,燥动严重,会给静点带来不少麻烦。临床常用一些药盒、盒盖来固定穿刺手背、足背,用胶布反复缠绕,使患儿手背、足背严重肿胀,而且带来不必要痛苦,家长有时也... 在小儿骨科,儿童骨病及创伤患儿较多。病人麻醉做穿刺后,由于术后全麻尚未清醒,燥动严重,会给静点带来不少麻烦。临床常用一些药盒、盒盖来固定穿刺手背、足背,用胶布反复缠绕,使患儿手背、足背严重肿胀,而且带来不必要痛苦,家长有时也感到不理解,产生反感心理状态,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静脉穿刺后固定支具,并用于临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支具固定 护理工作 临床应用 儿童
下载PDF
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支具固定与早期锻炼对肩关节活动度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林耀兵 《智慧健康》 2021年第35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支具固定与早期锻炼对肩关节活动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罗定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支具固定6周再行康复锻炼,...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支具固定与早期锻炼对肩关节活动度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罗定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8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支具固定6周再行康复锻炼,观察组从术后第1周起开始早期锻炼。比较两组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UCLA评分及再撕裂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UCLA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和UCLA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活动度和UCL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撕裂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关节镜下肩袖修复术后支具固定与早期锻炼均有助于改善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但早期锻炼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修复术 关节镜 支具固定 早期锻炼 肩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腕关节支具固定治疗舟状骨隐匿性骨折
13
作者 段万礼 许汉荣 +2 位作者 张威 罗益文 吴力军 《浙江创伤外科》 2014年第6期959-960,共2页
目的:探讨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舟状骨隐匿性骨折采用腕关节支具固定。结果最后确诊舟状骨骨折8例,占所有可疑骨折的34.8%,对所有确诊病例随访6个月~3年,无骨折移位、骨不连、缺血性坏死及骨关节炎发生;排... 目的:探讨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舟状骨隐匿性骨折采用腕关节支具固定。结果最后确诊舟状骨骨折8例,占所有可疑骨折的34.8%,对所有确诊病例随访6个月~3年,无骨折移位、骨不连、缺血性坏死及骨关节炎发生;排除舟状骨骨折15例,所有排除病例随访3~4个月,未出现漏诊病例,腕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采用腕关节支具固定治疗舟状骨隐匿性骨折,有利于腕部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修复及局部肿胀的早期消退,对于潜在的骨折有足够的腕关节制动,避免因延迟诊断或漏诊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且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状骨骨折 隐匿性骨折 固定
下载PDF
骨性锤状指伸直支具固定与阻挡克氏针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卢飞旗 袁野 +5 位作者 李成利 段古满 邓玖征 朱剑津 何大炜 潘勇卫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伴关节脱位的骨性锤状指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分析伸直支具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并与同期采用石黑法固定的患者相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9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创... 目的伴关节脱位的骨性锤状指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相关研究较少。通过分析伸直支具固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并与同期采用石黑法固定的患者相比较,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9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创伤骨科采用支具治疗的19例末节指骨背侧撕脱骨折导致骨性锤状指患者资料,收集同期采用石黑法手术治疗的29例患者资料,对比两组骨折和关节复位情况、患指关节主动屈伸角度、患/健侧活动度占比、Dargan功能评定、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支具固定组患指远指间关节(DIPJ)伸直欠缺角度0 °~15 °(4.68±5.00)°,手术组为0 °~12 °(3.14±4.1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支具固定组主动屈曲角度38 °~60 °(50.42±6.73)°,手术组为35 °~62 °(48.38±7.4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患/健侧活动度占比支具固定组为(0.74±0.14),手术组为(0.76±0.1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Dargan功能评价手术组优17例,良12例。支具固定组:优10例,良9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支具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47.3%,手术组为44.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性锤状指支具固定与手术治疗短期疗效相当,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手术治疗并发症一旦发生,多较严重,且可能为永久性;支具固定需要关注患者的依从性,才能取得较好结果。保守治疗对于一些选择恰当的患者,有其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锤状指 外科手术 支具固定 石黑法
原文传递
观察支具固定配合中药浸洗治疗骨折的疗效
15
作者 曹鹏 田斌 王欣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传统手法整复低温热塑材料支具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浸洗治疗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手法整复新型外固定支具固定,术后进行腕关节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完成手... 目的观察传统手法整复低温热塑材料支具固定配合活血止痛散浸洗治疗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取手法整复新型外固定支具固定,术后进行腕关节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完成手法整复外固定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每天配合中药浸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及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肿胀程度评分及关节功能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整复支具固定联合活血止痛散浸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以减轻疼痛、缓解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骨折 手法整复 中药浸洗 固定
下载PDF
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安红 陈衍斌 谢瑶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 目的探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月至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型外固定支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外固定松脱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程度[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生活质量[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固定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固定松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G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GCQ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组间、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外固定支具在严重创伤性骨折院前急救中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缩短固定时间,降低松动率,减少患者疼痛并提高舒适度与生活质量,获得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外固定 创伤性骨折 院前急救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中后期肘部外固定支具固定与传统夹板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17
作者 乐劲涛 李小红 +1 位作者 沈海 周英 《四川中医》 2023年第4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索外固定支具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以100例4岁及以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中后期肘部外固定支具固定治疗为试验组,设立传统夹板固定治疗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患者的卧床时间,治疗前、... 目的:探索外固定支具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以100例4岁及以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设立中后期肘部外固定支具固定治疗为试验组,设立传统夹板固定治疗为对照组;通过观察患者的卧床时间,治疗前、后DR及肘关节功能情况,对比两组总体治疗疗效、骨折的愈合时间、肘内翻畸形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等指标。结果:两组均达骨性愈合。两组的总体疗效、卧床时间、肘内翻发生率和肘内翻程度,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具具有轻巧透气,可塑性强,易拆卸,易于观察局部情况,可量身定做,护理方便,患儿较舒适的特点,并通过特殊的专利设计有利于达到预防骨折再移位及肘内翻畸形的目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 固定支具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原文传递
基于参数化的3D打印个性化外固定支具设计研究
18
作者 白宇 王坤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0-1056,共7页
运用参数化的数学逻辑特性,探究个性化的3D打印外固定支具形态快速设计方法。通过分析3D打印外固定支具形态设计要素,归纳出3个形态设计要素变量,并转化为参数变量,构建参数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得到个性化3D打印外固定支具设计程序;其次,... 运用参数化的数学逻辑特性,探究个性化的3D打印外固定支具形态快速设计方法。通过分析3D打印外固定支具形态设计要素,归纳出3个形态设计要素变量,并转化为参数变量,构建参数变量之间逻辑关系,得到个性化3D打印外固定支具设计程序;其次,对由参数化程序生成的多种方案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以及程序效率测试。程序效率测试结果表明,此程序可快速生成个性化3D打印外固定支具,并且可对3D打印外固定支具个性化形态快速优化。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此程序生成的多种3D打印外固定支具方案皆满足力学强度要求。通过参数化编写的建模程序实现了个性化3D打印外固定支具形态设计,简化3D打印外固定支具设计流程,可快速优化形态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固定 个性化设计 GRASSHOPPER 3D打印
下载PDF
腕关节外固定支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海琪 蔡一慧 +1 位作者 赵艳华 颜夏卫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88-792,共5页
目的:分析腕关节外固定支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治疗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疗效、Boston腕管问卷调查评分(BTCQ)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例C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佩戴... 目的:分析腕关节外固定支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治疗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疗效、Boston腕管问卷调查评分(BTCQ)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1例C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佩戴腕关节外固定支具,其中A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52例)、B组予甲钴胺注射液0.5 mg(68例),C组予复方倍他米松1 m L联合甲钴胺0.5 mg(81例)。对比3组治疗后3周的临床疗效、电生理指标改变情况、疼痛情况、症状缓解时间、BTCQ、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C组总有效率为97.53%,明显高于A组(76.92%)、B组(7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疼痛及麻木缓解时间、电生理指标及VA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组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肌肉动作电位(CMAP)值均升高,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值均降低,C组SCV、MCV、CMAP值均高于A、B组,DML值低于A、B组(P<0.05);3组治疗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出现降低,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5);C组疼痛及麻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5);治疗后,C组BTCQ明显低于A、B组,生理综合向量(PCS)、心理综合向量(MCS)评分则高于A、B组(P<0.05),A、B组治疗后BTCQ、PCS、MCS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92%、B组为2.94%、C组为4.9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具联合复方倍他米松、甲钴胺治疗CTS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腕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外固定 复方倍他米松 甲钴胺 腕管综合征
下载PDF
一种便携式踝关节固定支具的研发及应用
20
作者 许怀来 雷仲民 张立新 《中医外治杂志》 2023年第3期124-125,共2页
目前大多数踝关节固定护具设计简单,且外出穿戴不便利,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踝关节固定支具。本产品以中医学“小夹板固定”原理为依托,并结合患者足弓生物力学及踝关节解剖特点,在产品两侧采用可塑性小夹板固定,使其更加符... 目前大多数踝关节固定护具设计简单,且外出穿戴不便利,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便携式踝关节固定支具。本产品以中医学“小夹板固定”原理为依托,并结合患者足弓生物力学及踝关节解剖特点,在产品两侧采用可塑性小夹板固定,使其更加符合人体曲线,同时在足弓凹陷处设置硅胶垫增强足弓支撑,两侧采用弹力绷带“8”字加压包扎,加强韧带保护,旨在为踝关节扭伤患者提供一种轻巧便捷、安全有效的固定支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固定 研发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