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期癌症病人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海芳 钮美娥 +2 位作者 金美娟 孟红燕 李鸣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治疗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的效果。方法将68例中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实验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外同时参加为期8周、每周2次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整体生活...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治疗对中晚期癌症病人的效果。方法将68例中晚期癌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实验组除接受常规化疗外同时参加为期8周、每周2次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较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水平,整体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有无差异。结果经过8周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后,实验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AS,P<0.01;SDS,P<0.05);整体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细胞免疫中的CD1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可以缓解中晚期癌症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和NK细胞水平,可作为癌症治疗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团体 心理治疗 癌症
下载PDF
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爱夏 吴佳莹 +6 位作者 陈亚萍 应银萍 陈勇 王筱萍 邬秀娣 李倩茹 曹蕾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2期1675-1677,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并可有外周关节和系统受累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病。该疾病发病呈世界范围分布,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20~30岁的青壮年期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为(3~5)︰ 1,总致残率为15%~20%,目前尚无法根治[1]。有...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关节为主,并可有外周关节和系统受累的慢性炎症性免疫病。该疾病发病呈世界范围分布,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3%,20~30岁的青壮年期为发病高峰,男女比为(3~5)︰ 1,总致残率为15%~20%,目前尚无法根治[1]。有学者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在AS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的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与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2]。本研究将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技术应用于AS患者群体中,在改善他们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 强直性脊柱炎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支持性团体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何香娟 《护理与康复》 2010年第7期557-558,共2页
目的观察支持性团体治疗促进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治疗。采用自知力与治... 目的观察支持性团体治疗促进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顺序分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治疗。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治疗前自知力、治疗态度及社会功能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观察组自知力、治疗态度及社会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持性团体治疗有助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自知力、改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支持性团体治疗 自知力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肺癌中晚期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坚 陈剑 +1 位作者 张鼎儒 侯宇鹏 《临床研究》 2016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目的 对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6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3例).两组均行常规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 目的 对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应用于肺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共收治的6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参照组(33例).两组均行常规化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健康状况水平高于参照组,疾病不确定感低于明显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中晚期患者给予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中晚期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 疗效
下载PDF
精神疾病康复期大学生支持性团体辅导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霍中开 申杰飞 《科教导刊》 2016年第7Z期154-155,181,共3页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康复期大学生在高校环境下的心理辅导方式。方法:对6名自愿参与的精神疾病康复期大学生进行为期14周的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结果:团体结束后1年发现,参与实验的成员均未复发,社会功能良好。结论:支持性团体辅导对... 目的:探索精神疾病康复期大学生在高校环境下的心理辅导方式。方法:对6名自愿参与的精神疾病康复期大学生进行为期14周的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实践。结果:团体结束后1年发现,参与实验的成员均未复发,社会功能良好。结论:支持性团体辅导对精神疾病康复期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研究者进一步对精神疾病康复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法律困境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精神疾病康复期 支持性团体辅导 法律困境
下载PDF
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军人创伤后心理应激症状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晓斌 刘莉 +1 位作者 刘群英 戴敏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军人创伤后心理应激症状的作用。方法 35名官兵暴露于危机事件后,其中14名报名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为团体组,21名未参加的官兵为非团体组,分别在团体前、团体后即刻和半年时对所有受试者施测事件影响量...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对军人创伤后心理应激症状的作用。方法 35名官兵暴露于危机事件后,其中14名报名参加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员为团体组,21名未参加的官兵为非团体组,分别在团体前、团体后即刻和半年时对所有受试者施测事件影响量表-修改版(Impact of Event Scale-Revised,IES-R),并统计受试者症状受时间和分组因素影响的结果。结果 (1)35名官兵整体情况:团体前、团体后即刻及团体后半年受试官兵创伤后应激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构成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245,P=0.001)。(2)组间比较:用IES-R的团体前总分作为协变量控制基线分值的影响后,团体组与非团体组团体后即刻回避量表、侵袭量表、高唤醒量表、严重程度量表及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内比较:团体组团体后即刻除高唤醒量表外,均较团体前得分显著降低,团体后半年侵袭量表、高唤醒量表及总分较团体前显著降低(P<0.05),而团体后即刻与团体后半年5个维度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团体组5个维度分值在3个时间点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可在创伤初期明显改善军人创伤后心理应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团体心理辅导 军人 创伤后心理应激症状 心理危机干预
下载PDF
支持性团体治疗对初产妇心理状态,角色适应,分娩方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蔡红霞 丁金玉 王建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495-499,共5页
妊娠和分娩是育龄期女性整个生命活动中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孕产妇会经历一系列来自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刺激,导致产妇负性情绪的发生,极易影响产妇分娩结局[1]。尤其对初产妇而言,由于缺乏围产期保健知识和科学客观的认知,妊娠时往往存在既... 妊娠和分娩是育龄期女性整个生命活动中特殊且重要的时期,孕产妇会经历一系列来自生理及心理的应激刺激,导致产妇负性情绪的发生,极易影响产妇分娩结局[1]。尤其对初产妇而言,由于缺乏围产期保健知识和科学客观的认知,妊娠时往往存在既高兴又担忧的矛盾心理,伴随躯体不适、睡眠质量不佳、焦虑等症状,其次对自身形体变化过分关注,再者受家庭角色、社会地位、价值观、成长经历、收入等社会因素干扰,极易影响其心理状态,导致认知和社会行为的改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支持性团体治疗 心理状态 角色适应 分娩方式 社会功能
下载PDF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华风 宋彩云 柳贵芳 《系统医学》 2022年第20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3—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 目的分析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2020年3—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BPRS各因子评分、NOSIE各因素评分、BPRS和NOSIE总分。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BPRS各因子评分、NOSIE各因素评分、BPRS和NOSIE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3.8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0,P>0.05)。结论临床中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能够促使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生活治疗和治疗依从性,改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缓解遭受暴力事件精神科护士心理创伤水平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耿淑霞 安瑞 王惠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评估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事件后心理创伤的作用。方法将58位经历暴力攻击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90min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 目的评估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事件后心理创伤的作用。方法将58位经历暴力攻击的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90min的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使用事件影响量表(ImpactofEventScale—Revised,IES—R)及简明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1ES—R总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5.00(3.89),-1.48(3.05),P〈0.01],其中闯入性、回避性及高警觉性因子减分值也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53(1.46),-0.60(1.90),P〈0.05;-1.97(2.71),-0.18(1.76),P〈0.01;-1.50(2.60),-0.70(2.08),P〈0.01]。治疗结束时POMS总减分值高于对照组[-2.80(19.40),-0.41(14.05),P〈0.01]。紧张-焦虑,抑郁-沮丧因子减分值高于对照组[-1.85(3.64),0.37(3.40),P〈0.01;-1.10(6.52),0.13(4.30),P〈0.01];在治疗结束3个月时上述因子减分值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治疗能够缓解护士遭受暴力后的心理创伤,推荐使用此方式对遭受暴力攻击的护士进行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 暴力事件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
原文传递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辉 《中华全科医学》 2019年第4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索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住院患者服务能力与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心住院病房内以简单随机数字法抽取观察组30名患者,以邻近... 目的探索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干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效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住院患者服务能力与治疗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心住院病房内以简单随机数字法抽取观察组30名患者,以邻近的其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部内与观察组对象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指导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进行干预,而对照组则仅予以常规康复指导。以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自拟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干预前后2组人群焦虑抑郁水平与住院生活质量。结果 2组人群干预前其在各量表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在生活质量问卷的康复信念、主观感受部分以及SAS、SDS、HAMA总分、HAMA严重程度、HAMD总分中均出现积极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干预前后的自身对照比较中,观察组人群在康复信念、主观感受、SAS、SDS、HAMA总分、HAMA严重程度、HAMD总分上均出现积极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则仅在SAS、SDS量表中出现积极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比常规康复指导更能有效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但对于中重度抑郁患者应考虑采用心理与药物相结合方式进行干预。本研究干预方法能够增强老年住院患者康复信念并提升患者住院的主观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老年 住院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支持性团体辅导对流浪儿童心理韧性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班永飞 孙霁 孔风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91-995,共5页
目的:设计支持性团体干预方案,探究对流浪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情绪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38名流浪儿童参与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名,实验组开展6次团体干预,对照组不干预。结果:团体干预后,心理韧性实验组后测得分高于实验组前测,对照组... 目的:设计支持性团体干预方案,探究对流浪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情绪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38名流浪儿童参与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名,实验组开展6次团体干预,对照组不干预。结果:团体干预后,心理韧性实验组后测得分高于实验组前测,对照组前后测无显著差异;情绪行为问题实验组后测得分低于实验组前测、对照组前后测无显著差异。通过斜率和R2分析,团体干预后心理韧性对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增强。心理韧性在支持性团体干预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结论:支持性团体辅导可有效提升流浪儿童的心理韧性,改善流浪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 情绪行为 流浪儿童 支持性团体辅导
原文传递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虞金萍 张继玲 +2 位作者 姚燕红 贝素英 徐银儿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8周后... 目的:探讨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团体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定,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等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关心和兴趣等维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可减轻患者心理障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支持性团体心理治疗 康复 效果
原文传递
团体心理支持对成年非器质性口吃者负性情绪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芳 亓贝尔 高文斌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及言语训练疗法联合治疗口吃的疗效。方法 78名非器质性病变的口吃人士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和/或言语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及言语训练疗法联合治疗口吃的疗效。方法 78名非器质性病变的口吃人士接受团体心理治疗和/或言语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24)对其情绪状态、社交回避程度等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①SAS、SDS和PRCA-24评估结果显示,治疗前口吃人士的焦虑、抑郁情绪均高于常模(P<0.05),并存在明显的社交恐惧(P<0.05);②短期强化言语训练治疗后口吃人士的焦虑情绪(SAS评分)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恐惧感(PRCA-24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但抑郁情绪(SDS评分)没有明显改善(P>0.05);③团体心理治疗配合言语训练治疗后,口吃者的SAS、SDS、和PRCA-24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口吃治疗中,以团体心理治疗配合言语训练疗法可弥补单纯言语训练疗法的不足,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并巩固言语训练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吃 支持性团体 言语训练 心理治疗
下载PDF
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陶科伟 付康 +1 位作者 戴慧敏 沈珂妍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2期344-34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3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讨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2023年6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情绪状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效率[(83.23±5.22)%]高于对照组[(78.25±6.34)%],总睡眠时间[(399.45±20.34)min]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潜伏期时间[(129.23±15.23)min]长于对照组[(369.90±35.21)min、(108.45±13.42)min],觉醒时间[(38.90±6.78)min]短于对照组[(45.77±5.09)min,t=4.068、5.090、6.867、6.737,P<0.05];HAMA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睡眠护理联合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干预可有效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弹性水平,改善疾病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元化睡眠护理 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干预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原文传递
团体音乐想象治疗:音乐治疗实践中的新兴接受式技术
15
作者 赵鑫(译)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3,168,共8页
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者海伦·邦尼(Helen Lindquist Bonny)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音乐引导想象(GIM)治疗技术,并尝试将此技术应用于团体音乐治疗,称为“团体GIM”。该文重点介绍丽莎·萨默(Lisa Summer)对于邦尼“团体GIM”的改... 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学者海伦·邦尼(Helen Lindquist Bonny)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音乐引导想象(GIM)治疗技术,并尝试将此技术应用于团体音乐治疗,称为“团体GIM”。该文重点介绍丽莎·萨默(Lisa Summer)对于邦尼“团体GIM”的改进和发展历程,以及支持性团体音乐想象治疗、再教育性团体音乐想象治疗和重构性团体音乐想象治疗各个阶段的治疗目标、流程、治疗中所选择音乐的特点。文章所涉及的团体MI治疗是接受式团体音乐治疗技巧,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筹,团体的带领者需经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MI治疗 支持性团体MI治疗 再教育性团体MI治疗 重构性团体MI治疗 专业教育与培训
下载PDF
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肖剑英 蔡溢 +2 位作者 漆靖 刘冠君 齐景峰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452-454,共3页
目的探讨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9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3例,两组均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9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4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3例,两组均予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精神病理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阴性症状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的阴性症状、焦虑症状及抑郁症状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支持性-表达性团体心理治疗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患者身心改变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华华 侯妮 +1 位作者 张静 韩继明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6-89,共4页
本文旨在总结不同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认知-行为干预、放松训练和支持性表达团体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身心、疾病及预后的影响,探索针对性、系统、综合的心理社会干预策略,为结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社会干预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心理社会干预 健康教育 认知-行为干预 放松训练 支持性表达团体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