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栋梁 习雪峰 +1 位作者 韩永丰 金文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 目的:探究支架介入术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颅内低灌注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低灌注ICAS患者186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102)和联合组(n=84)。对照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ICAS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患侧脑血流速度(CBF)、脑血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后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PSV、PI和MTT低于对照组,rCBF和rCBV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S患者经支架介入术联合双抗血小板治疗后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改善颅内动脉血管狭窄情况,减轻神经缺损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短期内不会增加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介入术 双联抗血小板 颅内低灌注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神经缺损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汪继辉 徐德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坏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黄石市爱康医院介入科治疗的糖尿病下肢ASO合并足坏疽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 目的:探究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合并足坏疽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黄石市爱康医院介入科治疗的糖尿病下肢ASO合并足坏疽患者8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及观察组(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糖尿病Wagner分级、血管内径、血流量(髂动脉、股浅动脉)、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分级0级、1级、2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级、4级、5级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髂动脉、股浅动脉血管流量、血管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髂动脉、股浅动脉血管流量、血管内径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ASO合并足坏疽效果显著,可增大髂动脉、股浅动脉血管内径,增加血流量,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腔内球囊扩张血管成形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足坏疽
下载PDF
覆膜支架介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在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杨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34-0137,共4页
对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覆膜支架介入术、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对照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期间(样本纳入时间: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治疗的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方法 ... 对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覆膜支架介入术、药物保守治疗方式,对照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两年期间(样本纳入时间: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治疗的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方法 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观察组,20例/组,前后两组分别实施药物保守治疗、覆膜支架介入治疗。研究分析不同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观察组(覆膜支架介入治疗)治疗后血清生化因子[Toll样受体-4(TLR-4)(14.62±3.14Vs18.60±3.4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7.61±2.04Vs10.39±2.16)、D-D二聚体(D-D)(61.76±9.74Vs87.88±10.13)]、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B(1L-1β)(2.12±0.46Vs4.20±0.59)、C反应蛋白(CRP)(8.12±1.07Vs15.49±2.5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8.15±4.56Vs48.77±5.05)、干扰素-g(1NF-g)(1.74±0.57Vs3.10±0.70)]水平均更低(P<0.05);治疗后肝肾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1.14±6.30Vs54.29±8.65)、丙氨酸转氨酶(ALT)(30.13±5.69Vs45.04±8.43)、肌酐(Cr)(95.17±8.58Vs12.42±18.62)、尿素氮(BUN)(6.26±0.99Vs10.70±1.47)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 在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覆膜支架介入术疗效明显优于药物保守治疗,能持续降低再次介入治疗率、术后炎性因子水平,可改善肝肾功能,有利于提高远期生存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介入术 药物保守治疗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导管室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
作者 马晓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33-0136,共4页
探究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术(CSI)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于2022.01–2023.12期间,在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开展研究样本收集,共60例,均为行CSI病例,以手术前后性。将其为研究组(n=30,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30,传统护理),分析其... 探究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术(CSI)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于2022.01–2023.12期间,在防城港市中医医院开展研究样本收集,共60例,均为行CSI病例,以手术前后性。将其为研究组(n=30,预见性护理)、对照组(n=30,传统护理),分析其在导管室中的实施情况。结果 并发症、临床恢复时间、满意度方面,护理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疼痛评分方面,两组护理前,基本相似(P>0.05),护理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I中,将预见性护理开展灵落实的效果符合研究目标,可进一步改善并发症风险,加快术后恢复进程,进而提升日常生活的质量,使其对医院满意程度获得较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导管室 急性冠状动脉内支架介入术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红娇 《微创医学》 2023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狭窄并接受支架介入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狭窄并接受支架介入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信封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信行水平、心理状态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知信行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信行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抑郁症状量表(PHQ-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GAD-7评分、PHQ-9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ABCD2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BCD2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血管再狭窄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脑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助于患者树立健康信念,使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脑血管狭窄 支架介入术 健康行为 脑梗死
下载PDF
协作式术前访视对血管支架介入术患者心理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夏靓 金鑫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395-1398,共4页
目的:探讨对行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患者开展协作式术前访视对其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血管科收治的102例需行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 目的:探讨对行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患者开展协作式术前访视对其心理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血管科收治的102例需行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术前访视流程进行访视,研究组采用协作式术前访视。评估患者术前访视当天、访视后手术前30 min以应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心理应激状态进行评估,同时评估患者手术相关知识认知度,在访视前与访视后手术当天、麻醉诱导前5 min对患者血压、心率等体征监测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访视后术前30min,研究组MCMQ评分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相关知识认识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访视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心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患者,开展协作式术前访视能够提高患者手术相关知识认识度,缓解其焦虑情绪,使其能够积极面对手术,减少心理应激而造成的术前体征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支架介入术 协作式前访视 心理应激 认知度
下载PDF
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鹰熙 张上仕 万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以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2022年6月我院就诊的3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类型分成稳定性心绞痛(稳定)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 目的:探究血管内超声(Intravenous ultrasound,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以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方法:2020年8月~2022年6月我院就诊的3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病情类型分成稳定性心绞痛(稳定)组及不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组,各15例,均实施IVUS检查和支架介入术治疗,对比IVUS特征和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并分析IVUS检查结果和不良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稳定组患者的外弹力膜面积(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 area,EEM CSA)、斑块负荷、脂核尺寸、重构指数、破裂斑块、易损斑块均低于不稳定组,差异对比明显(P<0.05);稳定组中最小管腔横截面积(Minimal lumen cross-sectional area,MLA CSA)、纤维帽厚度和稳定斑块均明显高于不稳定组(P<0.05)。稳定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不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分析,两组冠心病患者IVUS检查均对不良心血管事件造成影响(P<0.05)。结论:IVUS可用于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US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稳定性 支架介入术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介入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钱胜男 徐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71-73,共3页
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急救的缺血性脑卒中90例,对患者进行严格的审核。收集基线资料,充分尊重患者个人选择及意愿,遵循随机分组的基础原则,将上述研究对象分入两... 分析血管内支架介入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急救的缺血性脑卒中90例,对患者进行严格的审核。收集基线资料,充分尊重患者个人选择及意愿,遵循随机分组的基础原则,将上述研究对象分入两组。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处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45)使用静脉溶栓;观察组(45)使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术。治疗前后分析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NIHSS),同时于干预后统一分析患者的随访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3 d、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1个月NIHSS评分持续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3 d、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1个月NIHSS评分较低(P<0.05))。两组患者的预后结局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62.22%(28/45),少于观察组82.22%(37/45),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介入术可以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并且患者的预后结局有了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介入术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在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永城 汪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3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股浅动脉和髂动... 目的探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股浅动脉和髂动脉的内径、血流量以及踝肱指数(AB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髂动脉、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量均显著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ABI为(0.85±0.32),显著高于治疗前的(0.56±0.23)(P<0.05)。结论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对血管再通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肢血供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坏疽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 踝肱指数
下载PDF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廖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疗效及对血流量、血管内径、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糖尿病... 目的观察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的疗效及对血流量、血管内径、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3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降血糖、抗血小板、抗凝等常规治疗,并进行手术清创;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治疗前后髂动脉、股浅动脉、足背动脉的血流量和血管内径,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糖尿病足Wagner分级的0级、1级患者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级、3级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糖尿病足Wagner分级4级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髂动脉、股浅动脉及足背动脉的血流量、血管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足坏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大患者下肢动脉的血管内径和血流量,缓解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糖尿病足 坏疽 外周血管支架介入术 血流量 血管内径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弓上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
11
作者 赵国华 姜洪 王大维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6期303-304,共2页
目的探讨弓上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黑龙江省医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1例症状性弓上动脉狭窄患者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术治疗,给予术前、术后、并发症护理。结果治疗狭窄动脉44支,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无... 目的探讨弓上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黑龙江省医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1例症状性弓上动脉狭窄患者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术治疗,给予术前、术后、并发症护理。结果治疗狭窄动脉44支,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10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治疗血管无再狭窄。结论弓上动脉狭窄患者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术治疗后,对患者的术后观察、药物护理、并发症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上动脉狭窄 支架介入术 围手 护理
下载PDF
覆膜支架介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华炜 骆雪芬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4期58-60,107,共4页
目的:探究覆膜支架介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行... 目的:探究覆膜支架介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在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研究组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致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g(INF-g)]水平、肝肾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及胱抑素C(Cys C)]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介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1β、CRP、TNF-α、IN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AST、ALT、BUN、Cr、Cys 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可使患者再次介入治疗率下降,降低术后致炎因子水平,改善肝肾功能,提高远期高生存率,有助于促进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Standford B型 覆膜支架介入术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颅内小动脉瘤患者支架介入术后血流动力学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恒胜 马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22期14-16,20,共4页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颅内小动脉瘤患者支架介入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是否服用西洛他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均行支架介入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颅内小动脉瘤患者支架介入术后血流动力学和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颅内小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是否服用西洛他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均行支架介入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再狭窄率及预后情况,并比较2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3 min(T3)、插管后5 min(T4)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2组瘤腔栓塞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点,2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点,观察组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较为平稳,且观察组T1时点的血压高于对照组,T2-T4时点的血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狭窄率为2.3%,低于对照组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1.4%,高于对照组的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应用于颅内小动脉瘤支架介入术患者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且再狭窄率低,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洛他唑 颅内小动脉瘤 支架介入术 血流动力学 再狭窄率 预后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瘤患者覆膜支架介入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振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5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ADA)应用覆膜支架介入术期间麻醉管理相关注意事项。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的ADA患者22例,常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术中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护和桡动脉测压。...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瘤(ADA)应用覆膜支架介入术期间麻醉管理相关注意事项。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下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的ADA患者22例,常规全凭静脉麻醉方案,术中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护和桡动脉测压。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效果及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手术开始时(T_(2))、留置支架释放前(T_(3))、支架释放时(T_(4))及术毕时(T_(5))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22例患者麻醉及手术均顺利,除T_(4)时SBP及MAP有明显波动外(P<0.05),其余时间点SBP、MAP及SpO_(2)基本维持平稳。术后麻醉清醒时间较短,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苏醒延迟、呼吸抑制、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仅1例运用自控静脉镇痛泵镇痛。结论: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实施全麻、术中控制性降压下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ADA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瘤 覆膜支架介入术 全身麻醉 麻醉管理
下载PDF
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姬明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275-1276,共2页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心血管科PCI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的STEMI患者4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PCI术后接受... 目的探讨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PCI)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心血管科PCI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的STEMI患者46例,纳入对照组;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PCI术后接受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的STEMI患者46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健康信念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健康信念、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TEMI患者PCI后应用基于格林模式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增强患者健康信念及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术 格林模式
下载PDF
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应用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的效果及心肌酶谱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亮 《北方药学》 2021年第7期90-91,共2页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支架介入术治疗的9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术后应用氯吡格雷,观察组46例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评估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前后心肌酶谱指标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支架介入术治疗的9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术后应用氯吡格雷,观察组46例术后应用替格瑞洛,评估治疗效果,观察用药前后心肌酶谱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2.17%,与对照组6.52%相当(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9%(P<0.05)。两组用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l)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K-MB、cTnl水平更高(P<0.05)。结论:相较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并不会增加冠心病支架介入术后出血事件,其能降低MACE风险,改善心肌酶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支架介入术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心肌酶谱 微循环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监测血小板活化指导颅内支架介入术后病人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
17
作者 李芳 吴颖涛 +2 位作者 马廉亭 卢文婕 杨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525-527,共3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监测血小板活化指导颅内支架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支架介入治疗术后病人1 792例,采集空腹静脉血,用20μmol/L ADP激活5 min,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CD62P阳性率,范围控制在2...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监测血小板活化指导颅内支架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抗血小板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支架介入治疗术后病人1 792例,采集空腹静脉血,用20μmol/L ADP激活5 min,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CD62P阳性率,范围控制在20.0%~50.0%。所有病人随访1年。结果 1792例中,无不良事件1691例,出血96例,再梗死5例。无不良事件组ADP激活后CD62P阳性率[(42.34±19.35)%]显著低于再梗死组[(83.64±6.41)%;P<0.05],但是明显高于出血组[(11.32±3.96)%;P<0.05]。ADP激活后CD62P阳性率<20.0%有247例,20.0%~50.0%有1195例,>50.0%有345例。<20.0%组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50.0%组再梗死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20.0%~50.0%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应用20μmol/L的ADP激活血小板5 min,采用流式细胞仪监测CD62P阳性率,可精准指导颅内支架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抗血小板治疗,其安全有效范围为20.0%~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支架介入术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活化 流式细胞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8
作者 夏定超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7期168-170,共3页
目的:对比使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眉山市人民医院进行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在... 目的:对比使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眉山市人民医院进行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时,按照0.7μg/kg的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定对甲组患者实施麻醉,按照1.0μg/kg的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定对乙组患者实施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阶段HR(心率)、SBP(收缩压)和SpO2(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10 min、切皮时和支架释放前的SpO2大体相当,P>0.05。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在麻醉后10 min、切皮时和支架释放前的HR更快,SBP更高,P<0.05。与乙组患者相比,甲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与按照1.0μg/kg的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的患者实施麻醉相比,按照0.7μg/kg的剂量使用右美托咪定对进行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的患者实施麻醉可减少其心率和血压下降的幅度,而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瘤支架介入术 右美托咪定 不同剂量 麻醉
下载PDF
IVU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9
作者 唐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53-0056,共4页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IVUS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选2023年3月到2023年12月6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病情类型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观察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均予以2组患者以IVUS检查+支架介... 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支架介入术后患者中IVUS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选2023年3月到2023年12月6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病情类型分组,分为对照组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观察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均予以2组患者以IVUS检查+支架介入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各种血管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IVUS检查特征,并分析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患者IVUS检查之间存在关系。结果 本试验中,观察组除 MLA CSA指标、纤维帽厚度指标与稳定斑块指标较对照组显著更高之外,EEM CSA指标、斑块负荷指标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各种血管重建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深入分析,对照组、观察组2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与IVUS检查有着密切关系(P〈0.05)。结论 在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评估中及在患者支架介入术后治疗中,IVUS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血管内超声(IVUS) 支架介入术
下载PDF
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刘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支架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溶栓治疗,支架组行Solit... 目的:探讨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支架组,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溶栓治疗,支架组行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凝血指标、恢复情况、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APTT长于治疗前,且支架组长于对照组,两组D-D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支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mR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支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支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凝血指标 Solitaire支架介入取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