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
1
作者 宋金海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 研究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弹簧圈... 目的 研究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宜兴市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脑卒中mRS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2,P<0.05);术后,观察组GCS、mRS、B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3%、9.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2,P>0.05)。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可改善患者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介入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支架精显技术指导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2
作者 马云通 武庆全 +3 位作者 张翔 李光香 宋国红 马辉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979-984,共6页
目的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 目的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n=46)在支架精显技术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成像质量、栓塞效果、神经预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05±0.20)h比(1.61±0.32)h,P<0.05],镍钛金属丝伪影评分低于对照组[(1.06±0.20)分比(1.23±0.21)分,P<0.05],镍钛金属丝显影、双螺旋显影评分高于对照组[(1.32±0.25)分比(0.95±0.16)分,(1.52±0.32)分比(1.31±0.21)分,P<0.05],动脉瘤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20±0.38)分比(2.42±0.39)分,(2.25±0.36)分比(2.52±0.41)分,P<0.05]及脑梗死、颅内动脉瘤复发发生率(0比8.89%、0比11.1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可提高支架可视度和栓塞效果,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和颅内动脉瘤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神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支架精显技术 复发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谦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了解颅内动脉瘤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并评估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 目的 了解颅内动脉瘤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感染发生情况,并评估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200例临床资料,根据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核查患者就诊记录和电子病例,获取患者相关临床信息,纳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内动脉瘤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收集2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例资料,发生感染患者29例,占比14.50%,且均为肺部感染;发生组Hunt-Hess分级Ⅲ~Ⅳ级、留置胃管占比多于未发生组,血清白蛋白(ALB)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nt-Hess分级Ⅲ~Ⅳ级、留置胃管及血清ALB高是颅内动脉瘤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unt-Hess分级Ⅲ~Ⅳ级、留置胃管及血清ALB可增加颅内动脉瘤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留置胃管 血清白蛋白 感染 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下载PDF
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对比
4
作者 季东凯 刘诚林 +5 位作者 倪海波 李建 孙晓峰 钱晓波 邱耀忠 张立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3期86-89,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应用单纯弹簧圈栓...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介入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将应用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改良的Rankin评分(MRS)、巴塞尔指数(BI)、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两组GCS、MRS、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上述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的效果更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还可以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单纯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治疗效果
下载PDF
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完全闭塞率的影响
5
作者 朱继勇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8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入院治疗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6例实行支架辅助弹簧圈(Neuroform EZ)治疗,B组36例实行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 目的:分析Neuroform EZ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入院治疗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36例实行支架辅助弹簧圈(Neuroform EZ)治疗,B组36例实行单纯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对比完全闭塞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组的完全闭塞率低于B组,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治疗前,组间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A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P<0.05)。治疗前,组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Neuroform EZ)可以减少颅内动脉瘤的完全闭塞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并能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form EZ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
6
作者 郭广涛 祝晓川 张卓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和超早期组,各41例。早期组患病24~7... 目的:探究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和超早期组,各41例。早期组患病24~72 h内进行治疗,超早期组患病24 h内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因子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超早期组患者髓鞘碱性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早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低于早期组,IL–10水平高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病24 h内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方案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加以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手术时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永利 孙广华 +4 位作者 李瑞岩 李永哲 蒋传路 杨立庄 叶伟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9-420,共2页
目的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经验。均经DSA确诊,并行支架辅助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2例,近全栓塞4例,部分栓塞2例。未发生血管内... 目的评价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经验。均经DSA确诊,并行支架辅助电解脱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完全栓塞2例,近全栓塞4例,部分栓塞2例。未发生血管内治疗技术相关并发症。GOS5分7例,4分1例。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宽颈动脉瘤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微小 宽颈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脑动脉瘤颈部直径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进行性脑血管闭塞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肃 李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的92例脑动脉瘤患者,并依据术后6个月全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分为进行性闭塞组(59例)与未闭塞组(33例)。利用双平面造影系统和三维旋转造影系统采集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多维度血管造影图像,并通过Raymond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级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结果进行性闭塞组患者脑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6.6±2.9) mm]和平均颈部直径[(4.9±1.0) mm]均小于未闭塞组患者[分别为(8.5±2.4)、(6.2±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6、-5.561,均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动脉瘤的颈部直径是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4,95%CI:0.18~0.79,P=0.030);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颈部直径预测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截断值为5.8 mm(特异度为82.1%,敏感度为75.8%),曲线下面积为0.847 (P <0.01)。结论脑动脉瘤颈部直径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因素,颈部直径<5.8 mm的脑动脉瘤患者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6个月内更易自发性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脑动脉瘤颈部直径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下载PDF
T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琪 左乔 +2 位作者 赵瑞 刘建民 黄清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8-319,共2页
患者女,59岁,因"体检时头部CT血管成像(CTA)提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于2015年9月20日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体格检查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部CTA显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及双侧颈内动脉C2段闭塞(图1)。于2015年9月2... 患者女,59岁,因"体检时头部CT血管成像(CTA)提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于2015年9月20日收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体格检查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部CTA显示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及双侧颈内动脉C2段闭塞(图1)。于2015年9月24日行全脑DSA检查及动脉瘤栓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光普 谢成金 +1 位作者 张立 李劲松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E)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支架内血栓对患者神经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行SACE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血栓将其...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E)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影响因素,并分析支架内血栓对患者神经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行SACE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7例)和无血栓组(77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和围术期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CE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支架内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随访患者神经预后情况,分析支架内血栓形成对神经预后的影响。结果血栓组患者年龄大于无血栓组(P<0.05),收缩压、合并糖尿病的比例、支架类型为LEO的比例、置入支架数量为3个的比例、支架直径<3 mm的比例、手术时间≥3 h的比例、术中肝素化不充分的比例、术后抗凝不充分的比例、术前FPG、白细胞计数高于无血栓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架类型为LEO(OR=1.844,95%CI1.732~1.931)、支架直径<3 mm(OR=2.298,95%CI2.105~2.356)、手术时间≥3 h(OR=1.749,95%CI1.623~1.895)、术后抗凝不充分(OR=1.516,95%CI1.438~1.665)是SACE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危险因素(P<0.01)。84例患者失访3例,其余81例患者中,预后良好60例,预后不良21例,血栓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高于无血栓组(P<0.05)。结论SACE术后具有一定支架内血栓的风险,支架内血栓的发生可恶化患者神经预后。支架类型、支架直径、手术时间、抗凝管理均与SACE术后支架内血栓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支架内血栓 支架类型 支架直径 手术时间 抗凝管理
下载PDF
47例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的重症护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娜 童孜蓉 赵倩 《全科护理》 2016年第30期3168-3169,共2页
[目的]回顾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的重症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栓塞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收集接受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47例病人的重症护理,并进行分析总结。[结... [目的]回顾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的重症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再出血、脑血管痉挛、栓塞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收集接受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47例病人的重症护理,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共47例病人,2例动脉瘤破裂死亡(其中1例为术中破裂),2例脑梗死(1例病人浅昏迷状态,1例为肢体功能障碍),其余病人经过精心护理术后均恢复良好,家属满意。[结论]加强栓塞术后病人的重症护理,特别注意血压和给予抗凝剂治疗后病人的凝血功能的动态监测和及时的干预治疗,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对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重症护理
下载PDF
颅内宽颈动脉瘤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并发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1例的呼吸道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翠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0-62,76,共4页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方法,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支架内血栓形成^([1-2])。通过规范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3])。文献^([4-6])报道,抗血小板治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介入方法,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支架内血栓形成^([1-2])。通过规范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有效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3])。文献^([4-6])报道,抗血小板治疗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症,其中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7])。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导致致命性呼吸道出血、颅内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血小板减少 呼吸道 护理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龙海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474-1477,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疗效并分析相应并发症。方法:14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其中75例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作为观察组;70例采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作为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栓塞程度...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中的疗效并分析相应并发症。方法:145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其中75例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作为观察组;70例采取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作为对照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栓塞程度以及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来评价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每组并发症进行统计并做分析。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即时完全栓塞率分别为77.1%和78.6%,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7.1%和94.7%,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和5.3%,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于术中出现1例弹簧圈移位,1例动脉瘤破裂和1例缺血性脑卒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出现1例急性血栓形成,2例血管痉挛和1例脑缺血症状。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对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可替代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蒙智恩 郭世军 +3 位作者 莫建华 韦定 梁世强 黄忠海 《大医生》 2022年第17期141-144,共4页
颅内动脉瘤破裂会引发患者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是一种具有高致死率与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有良好效果,对降低患者动脉瘤栓塞等级与出血事件发生率有良好效果,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整体预后... 颅内动脉瘤破裂会引发患者颅内出血等严重后果,是一种具有高致死率与高致残率的脑血管疾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有良好效果,对降低患者动脉瘤栓塞等级与出血事件发生率有良好效果,对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整体预后效果有积极作用。但血管内支架植入技术对医生操作能力和患者个体素质均有较高要求,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仍然面临血栓、出血等并发症的威胁。因此,医护人员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过程中必须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及破裂颅内动脉瘤疾病均有清晰、全面、充分的认识,才能确保手术实施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破裂颅内动脉瘤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流行病学 并发症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培华 王浩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0期31-33,共3页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2-03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32例。结果 3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动脉瘤,26例完全栓塞,6例大部... 目的总结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3—2012-03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32例。结果 32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动脉瘤,26例完全栓塞,6例大部分栓塞,其中2例发生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亡。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临床技术,但须术前充分评估支架植入后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对血管走形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生出血、缺血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伟 高永开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6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生出血、缺血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并记录出血、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分...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生出血、缺血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5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并记录出血、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生出血、缺血相关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50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有7例出现出血相关并发症,12例出现缺血相关并发症,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出血相关并发症患者的术前Hunt-Hes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直径<3 mm、前交通动脉瘤占比高于无出血相关并发症患者(P<0.05);有缺血相关并发症患者的术前Hunt-Hes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直径11~25 mm、大脑中动脉瘤占比高于无缺血相关并发症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Hunt-Hes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直径<3 mm、前交通动脉瘤是患者发生出血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前Hunt-Hess分级Ⅳ~Ⅴ级、动脉瘤直径11~25 mm、大脑中动脉瘤是患者发生缺血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加强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围手术期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急性期颅内破裂动脉瘤 出血、缺血相关并发症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蕾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16期23-24,8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其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8例,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观察组(28例,...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其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6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8例,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与观察组(28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栓塞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32±2.10)ml少于对照组的(18.25±7.52)ml,手术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5.61±16.56)min、(12.34±2.12)d,均较对照组的(100.23±24.21)min、(18.42±3.24)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栓塞率75.00%略高于对照组的67.86%,并发症总发生率7.14%略低于对照组的10.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采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能够显著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疗效显著,且支架的应用不会增加围术期并发症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宽颈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三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缺血性事件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18
作者 张淇 李辉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7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三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缺血性事件的有效性。方法: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6例,纳入双重和三重治疗组,各48例;术前分别接受双重和三重抗血小板治疗。记录术后5个月缺血性、出血性事件... 目的:探讨三重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缺血性事件的有效性。方法:拟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96例,纳入双重和三重治疗组,各48例;术前分别接受双重和三重抗血小板治疗。记录术后5个月缺血性、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双重治疗组缺血性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三重治疗组(P=0.04);2组出血性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结论:三重抗血小板治疗比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能更有效地预防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治疗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缺血性事件
下载PDF
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衍江 权涛 +2 位作者 徐浩文 郭新宾 管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1-875,共5页
目的比较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选标准为动脉瘤直径≥10 mm、... 目的比较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大动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6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入选标准为动脉瘤直径≥10 mm、瘤颈≥4 mm或动脉瘤体颈比<2。根据植入支架类型,分为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n=30)和密网支架组(n=33)。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和随访时血管造影结果、临床预后。结果患者临床资料显示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破裂动脉瘤患者占比较多(P=0.047),密网支架组动脉瘤直径较大(P=0.001)。两组患者随访3~25个月,平均(11.9±5.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密网支架组复发率低于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P=0.01),但两组临床预后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结论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密网支架均为颅内宽颈大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即使动脉瘤直径较大,密网支架组复发率也低于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组,但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密网支架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疗效对比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明武 刘伟 郭庆东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55-557,共3页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相对少见,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达60%-80%,存活者亦多有残疾,其高病死率而引起临床广泛关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广泛用于未破裂宽颈、巨大、梭形颅内动脉瘤的栓塞,但是对于支架辅助栓塞... 颅内动脉瘤在临床相对少见,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达60%-80%,存活者亦多有残疾,其高病死率而引起临床广泛关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广泛用于未破裂宽颈、巨大、梭形颅内动脉瘤的栓塞,但是对于支架辅助栓塞破裂动脉瘤使一直具有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临床现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