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1
作者 黎静全 张炘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20期101-103,共3页
目的浅析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采取支架辅助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患者50例进行研究,依照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参照组施以球囊辅助治疗,试验组施... 目的浅析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采取支架辅助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患者50例进行研究,依照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参照组施以球囊辅助治疗,试验组施以支架辅助治疗,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参照组舒适程度相比,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其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技术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替代临床球囊辅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技术 球囊辅助技术 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 弹簧圈
下载PDF
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谭民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5期2103-2104,2107,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并选择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对两组...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并选择进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组患者术后的完全栓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颈残留率、不完全栓塞率以及栓塞失败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的两组患者,病例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方法效果明显,安全性较高、恢复较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技术 宽颈动脉瘤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李百灵 赵爱利 +1 位作者 王晓耐 王玉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188-190,共3页
分析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涉及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患者,合计46例,涉及时间区2019年03月-2021年12月,均提供封闭Enterprise支架,因个体差异性,24例患者运用并行Y型支架技术,22... 分析Y型支架辅助技术在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涉及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患者,合计46例,涉及时间区2019年03月-2021年12月,均提供封闭Enterprise支架,因个体差异性,24例患者运用并行Y型支架技术,22例患者运用交叉Y型支架技术。观察Y型支架技术对患者病情的影响。结果 46例患者均执行Y型支架辅助技术后,动脉瘤均完成栓塞,技术成功率100.00%,动脉栓塞面积均缩小至50%以上,术后并发症出现少,复发现象少。结论 在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治疗中执行Y型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效果明显,有效改善患者的动脉瘤栓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支架辅助技术 颅内动脉分叉宽颈动脉瘤 治疗效果 远期疗效
下载PDF
791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大型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4
4
作者 薛绛宇 李天晓 +3 位作者 白卫星 王子亮 李立 李钊硕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3期397-402,共6页
目的总结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宽颈大型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使用使用微导管穿越支架(stent-jacket)"技术,"支架稳定微导管(stent-jailing)"技术,"Y型支架(Y-configuration)"技术,"... 目的总结支架配合弹簧圈治疗宽颈大型动脉瘤的经验。方法采用自膨式支架结合弹簧圈,使用使用微导管穿越支架(stent-jacket)"技术,"支架稳定微导管(stent-jailing)"技术,"Y型支架(Y-configuration)"技术,"冰淇淋(Wafflecone)"技术,对吻支架(Kissingstent)技术等,治疗27例颅内大型、巨大型宽颈动脉瘤。结果 16例致密填塞,11例大部分栓塞。所有患者术前症状不同程度地改善。3~9个月后复查,4例出现弹簧圈压缩、动脉瘤再通,进行第二次栓塞治疗。其余动脉瘤稳定。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可以提高致密栓塞率,降低动脉瘤复发的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颅内大型宽颈动脉瘤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技术 颅内宽颈动脉瘤 大型动脉瘤 巨大动脉瘤
下载PDF
支架半释放辅助栓塞技术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微小宽颈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冯利飞 杨歌 +2 位作者 梁超 赵毅 张帅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半释放辅助栓塞技术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微小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瘤破裂至治疗时间间隔≤7 d)颅内破裂微小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最大直径≤3 ... 目的探讨支架半释放辅助栓塞技术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微小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急性(动脉瘤破裂至治疗时间间隔≤7 d)颅内破裂微小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最大直径≤3 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2例。均采用支架半释放辅助栓塞技术栓塞动脉瘤。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的栓塞效果(Ⅰ级为完全栓塞,Ⅱ级为近完全栓塞,Ⅲ级为部分栓塞),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102例患者术前mRS 0分61例(59.8%),1分19例(18.6%),2分9例(8.8%),3分8例(7.9%),4分5例(4.9%)。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69例(67.7%),Ⅱ级栓塞30例(29.4%),Ⅲ级栓塞3例(2.9%);其中4例(3.9%)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6例(5.9%)发生载瘤动脉局部狭窄,术后均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出院后患者随访时间为(7.4±1.4)个月(3~12个月)。末次随访mRS 0分84例(82.4%),1分8例(7.8%),2分6例(5.9%),3分4例(3.9%);与术前mR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评估显示,Raymond分级Ⅰ级栓塞94例(92.2%),Ⅱ级栓塞8例(7.8%),Ⅲ级栓塞0例,与术后即刻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例动脉瘤复发,复发率为4.9%,随访期均未发生动脉瘤再出血及脑梗死情况。结论支架半释放辅助栓塞技术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微小宽颈动脉瘤,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短期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破裂 治疗结果 微小动脉瘤 支架半释放辅助栓塞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不同NIHSS评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SWIM技术治疗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姚广明 田甜 +2 位作者 孙文浩 张继伟 呼铁民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54-960,共7页
目的通过SWIM技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分析不同NIHSS评分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其预后评估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NIHSS评分≥15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共... 目的通过SWIM技术治疗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分析不同NIHSS评分患者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为其预后评估与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9月河北省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NIHSS评分≥15分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共纳入100例患者。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中重度组(15~20分,n=60)与重度组(>20分,n=40)。所有患者均接受SWIM技术治疗并随访90d,采用改良简化版Rankin量表(mRSq)评分评估患者预后,比较不同NIHSS评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预后情况,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23例,预后良好率为23.00%。重度组患者急性后循环闭塞占比高于中重度组,预后良好率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后循环闭塞患者预后良好率低于急性前循环闭塞(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串联性病变、取栓次数≥2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是急性前循环闭塞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替罗非班应用、桥接治疗、血栓负荷评分>5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NIHSS评分>20分、BSS评分≥3分、取栓次数≥2次、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6 h、发生术后再出血是急性后循环闭塞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BATMAN评分>5分、ASPETS评分≥7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不同NIHSS评分及闭塞部位的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SWIM技术治疗后临床预后存在显著差异,重视对串联性病变、未应用替罗非班及桥接治疗、多次取栓、发病至血管再通时间长、BSS评分高、BATMAN及ASPETS评分低及术后再出血患者的干预能促进其预后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闭塞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 FR支架取栓技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大型或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成本效果分析
7
作者 申娇洁 王滢鹏 +3 位作者 万彬 李歆 占伊扬 丁海霞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95-99,共5页
目的 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SAC)治疗大型或巨大型颅内动脉瘤(LGIA)的成本效果。方法 本研究目标人群为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LGIA患者,其中Tubridge FD组接受Tubridge FD治疗,SAC组接受SAC治疗。咨... 目的 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SAC)治疗大型或巨大型颅内动脉瘤(LGIA)的成本效果。方法 本研究目标人群为拟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LGIA患者,其中Tubridge FD组接受Tubridge FD治疗,SAC组接受SAC治疗。咨询临床医生,结合LGIA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和疾病转归,构建LGIA患者马尔可夫模型;并基于医保支付方视角,分析Tubridge FD和SAC治疗LGIA的成本效果。结果 将Tubridge FD组与SAC组的转移概率、成本、健康效用值及贴现率(取5%年贴现率)输入LGIA患者的马尔可夫模型,模拟24个周期,结果显示,与SAC组患者相比,Tubridge FD组患者多出0.359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成本降低了207 183.84元,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577 113.76元/QALY,低于我国2022年1倍人均GDP(85 700元)。根据2022年7月江苏省开展的第七轮医用耗材集采数据,神经专用弹簧圈价格平均降幅54%,对SAC组的相关费用进行调整,结果显示,与SAC组患者相比,Tubridge FD组患者多出0.359个QALY,成本增加了9 782.51元,ICER为27 249.33元/QALY,低于我国2022年1倍人均GDP。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马尔可夫模型结果影响较大的参数为术后稳定(SP)状态时的健康效用值、SAC组首次治疗成本、SAC组复发再治疗成本及Tubridge FD组首次治疗成本。散点图分析结果显示,当使用2022年我国1倍人均GDP为支付意愿阈值时,大多数散点分布于支付意愿阈值线以下,提示多数情况下Tubridge FD具有经济性;成本-效果可接受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区间内,Tubridge FD组具有经济性的概率>90%。结论 在当前价格水平下,与SAC相比,Tubridge FD治疗LGIA方面更具有成本效果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 成本效果分析
下载PDF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栓塞中的应用
8
作者 郭智勇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8期4004-4005,共2页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96例颅内复杂动脉栓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双微导管技术治疗。比较2...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度我院收治的96例颅内复杂动脉栓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支架辅助技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双微导管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支架辅助技术相比,双微导管技术更有助于改善颅内复杂动脉栓塞神经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复杂动脉栓塞 双微导管技术 支架辅助技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谢正德 李松年 +4 位作者 刘桂彪 李奋强 韦刚 曾祥博 池超超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31-34,42,共5页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3月进入我院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分析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的所有支架、弹簧圈植入顺...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3月进入我院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分析该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的所有支架、弹簧圈植入顺利,释放位置满意,技术成功率100%。26例患者完全栓塞23例,近完全栓塞1例,不完全栓塞2例。对26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情况进行随访,14例治疗情况良好,10例未复查,2例放弃治疗出院。26例患者中仅出现4例并发症。26例患者中MRS得分0~2分24例(92.31%),得分6分2例(7.69%)。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临床效果良好,提高动脉瘤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 颅内宽颈动脉瘤 疗效
原文传递
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逄锦峰 张爱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6,17,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取LEO支...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6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对照组采取LEO支架辅助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最后分析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以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技术成功率、动脉瘤瘤腔闭塞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定向能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能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等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是一种具有经济性、安全性的栓塞方法,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支架辅助技术 双微导管技术 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及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向科 杨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9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评价指标包括:影像学结果、临床预后和手术合并症。Cox比...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9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评价指标包括:影像学结果、临床预后和手术合并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动脉瘤复发和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45. 9±11. 1)岁。破裂动脉瘤58例,Hunt-HessⅢ~Ⅴ级9例。单纯弹簧圈栓塞48例,球囊辅助栓塞28例,支架辅助栓塞15例。颅内动脉瘤复发12例(13. 2%)。Cox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破裂史、大动脉瘤及宽颈动脉瘤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良好临床预后80例(87. 9%),高Hunt-Hess评分是预测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2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合并症。结论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临床预后良好;动脉瘤大小、瘤颈和破裂史是预测动脉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入院时高Hunt-Hess评分的动脉瘤患者病死率及残疾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技术 球囊辅助技术 影像学结果 临床预后
下载PDF
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术后护理干预
12
作者 谢春华 史贵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110-111,共2页
研究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近一年来院内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为例,通过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均优... 研究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的术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近一年来院内收治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为例,通过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通过弹簧圈结合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治疗期间,采用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簧圈 支架辅助双导管技术 颅内动脉瘤栓塞 术后康复护理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洪涛 程远 《当代医学》 2012年第6期109-111,共3页
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在临床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本文就血管内治疗栓塞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水解脱弹簧圈、表面修饰及生物活性弹簧圈,支架辅助栓塞技术、球囊再塑型技术、覆膜支架、血流重建技术等。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技术 球囊再塑性技术 覆膜支架 血流重建技术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大志 鲁刚 +3 位作者 依马木·依达依吐拉 买买江·阿不力孜 向兴刚 林琳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和技术操作要点。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3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5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12例破裂动脉瘤,3例未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0级3例,Ⅱ级8例,Ⅲ级3例... 目的探讨颅内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方法和技术操作要点。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一科自2013年7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5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其中12例破裂动脉瘤,3例未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0级3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1例。6例患者采用3D弹簧圈成篮编织技术治疗,9例患者采用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治疗。结果动脉瘤腔致密栓塞15例,栓塞程度达90%以上者10例(66.7%),栓塞程度在70%~90%者5例(33.3%),无死亡病例。结论3D弹簧圈成篮编织技术与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均可达到前交通动脉瘤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介入治疗 3D弹簧圈成篮编织技术 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
原文传递
复杂指向性前交通动脉瘤栓塞治疗附15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李锋 林东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介入栓塞治疗复杂指向性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行神经介入栓塞治疗15例前交通复杂指向动脉瘤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栓塞治疗,其实应用支架辅... 目的研究介入栓塞治疗复杂指向性前交通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行神经介入栓塞治疗15例前交通复杂指向动脉瘤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栓塞治疗,其实应用支架辅助栓塞12例,双导管栓塞治疗3例。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随访6~24个月,无再次破裂出血,13例完全恢复,2例患者部分神经功能障碍。一例单纯栓塞患者动脉瘤部分复发再次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复发。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复杂指向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结合支架辅助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栓塞成功率减少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神经介入栓塞 动脉瘤指向 支架辅助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