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李文帅 李庆民 +4 位作者 王奉森 张海兵 夏卫东 张信芳 张全忠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简称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应用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1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简称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应用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1例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61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术后3个月的临床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以Raymond分级评价动脉瘤即刻及随访时的栓塞程度,评价动脉瘤的治愈(完全栓塞)率及支架内狭窄的发生率。结果61个动脉瘤共使用64枚支架,均成功释放。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分级Ⅰ级43例(70.5%),Ⅱ级12例(19.7%),Ⅲ级6例(9.8%)。围手术期未发生出血性并发症,5例(8.2%)发生缺血性并发症;死亡2例。失访2例,57例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其中mRS0分50例,1分5例,2分1例,3分1例;预后良好率为94.9%(56/59)。47例患者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7.6±1.5)个月(6~11个月);其中42例(89.4%)动脉瘤治愈,1例(2.1%)动脉瘤稳定,4例(8.5%)动脉瘤复发;无一例出现新发支架内狭窄。结论仑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治愈率较高,但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栓塞 治疗性 治疗结果 Atlas支架
原文传递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陆涛 黄华东 《右江医学》 2024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前,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包括开颅夹闭动脉瘤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两种方法[1]。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已经成为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相关研究证实,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复发率能得到良好改善[2]。... 目前,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包括开颅夹闭动脉瘤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两种方法[1]。其中,支架辅助栓塞已经成为破裂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相关研究证实,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复发率能得到良好改善[2]。与单纯弹簧圈瘤内栓塞比较,植入辅助支架既可减少弹簧圈逃逸的概率,辅助支架本身的血流导向作用,又能诱导动脉瘤内血栓形成,达到致密栓塞瘤体的目的[3]。但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在手术时机选择以及围术期双抗药物治疗上仍存在争议,且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患者仍可能面临出血、血栓等风险[4]。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现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并发症
下载PDF
弹簧圈单栓与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3
作者 刘云诗 谢晓东 +4 位作者 胡平 闫天凌 王栋华 曹友林 周小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弹簧圈栓塞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通过1∶1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单纯栓塞组和支架... 目的探讨单纯弹簧圈栓塞对比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5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通过1∶1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分析单纯栓塞组和支架辅助栓塞组两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每组匹配23例患者,其中支架辅助栓塞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和出院时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13.04%(3例)和8.70%(2例),高于单纯栓塞组0和4.35%(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再出血、病死发生率和日常生活能力较差的比例相同,均为4.35%(1例)、4.35%(1例)和8.70%(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栓塞治疗破裂动脉瘤相比,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和不良预后的风险略高,但不增加再出血、致残、致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动脉瘤 单纯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翟志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ICA)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96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依据栓塞治疗中是否使用支架辅助栓塞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破裂宽颈颅内动脉瘤(ICA)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接受治疗的96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依据栓塞治疗中是否使用支架辅助栓塞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栓塞效果、自理能力、预后、瘤体垂直高度与瘤颈宽度比值(AR)、最大瘤体瘤深与近端载瘤动脉直径的比值(SR)、脑血管反应性(CVR)、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Raymond分级低于对照组,术后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Rankin(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AR及SR低于对照组,术后平均血流流速(Vm)及屏气指数(BHI)高于对照组,术后S-100β蛋白(S100β)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裂宽颈ICA患者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提高栓塞效果,降低AR、SR及S100β、SICAM-1水平,改善CVR及预后,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宽颈动脉瘤 支架 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韦力源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1例。研究组给予支... 目的:分析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河池市宜州区中医医院收治的22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1例。研究组给予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因子、疼痛应激因子水平及内皮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NSE、S100-β、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肽Y(NPY)、β内啡肽(β-EP)、缓激肽(BK)、P物质(S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NPY、β-EP、BK、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NOS、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因子水平,减轻其疼痛应激程度,促进内皮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 颅内动脉瘤破裂 疼痛应激因子 神经因子 内皮功能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术中抗血小板聚集的安全性研究
6
作者 张汝伦 曾松 +1 位作者 宁坤松 陈光耀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129-0132,共4页
探讨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抗血小板聚集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于2020.4~2024.3选取7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术患者,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0,术前4-6小时阿司匹林300mg+氯呲格雷300mg)和... 探讨替罗非班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抗血小板聚集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于2020.4~2024.3选取7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术患者,运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0,术前4-6小时阿司匹林300mg+氯呲格雷300mg)和试验组(n=30,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替罗非班)。对血小板、红细胞计数、神经功能、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试验组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更低,P<0.05;试验组术后mRS评分更低,GOS评分更高,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替罗非班能够减少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术并发症发生,降低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改善神经功能以及预后情况,值得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内破裂动脉瘤 急性期 支架辅助栓塞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低剂量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颅内破裂动脉瘤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7
作者 莫仡 曹洁 +4 位作者 朱旭成 陈荣华 邵华明 宣井岗 彭亚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7-594,共8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罗非班用于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4月至2020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于入院24~48 h内行支架置入... 目的探讨低剂量替罗非班用于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4月至2020年9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于入院24~48 h内行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且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患者335例,根据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双抗组(89例)和替罗非班组(24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入院Hunt-Hess分级、入院改良Fisher量表评分、动脉瘤直径(>5 mm、≤5 mm)、动脉瘤位置(前循环、后循环)及术后急性脑积水或脑室积血、术后即刻动脉瘤栓塞情况。所有患者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均为入院后急诊头部CT平扫确认。术后即刻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栓塞效果:Ⅰ级指完全不显影(完全栓塞),Ⅱ级指仅瘤颈显影(不完全栓塞),Ⅲ级指瘤体显影,其中Raymond分级Ⅰ~Ⅱ级为有效栓塞。替罗非班组:在动脉瘤瘤腔内填入弹簧圈后、支架释放时,给予4.2μg/kg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后以0.07μg/(kg·min)静脉滴注维持6~8 h,并在停止静脉滴注2 h前予序贯阿司匹林100 mg与氯吡格雷75 mg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双抗组:至少于支架置入前2 h给予顿服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后第2天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后持续口服6个月阿司匹林(100 mg/d)和术后持续口服3个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有效性指标为术中及术后72 h内血栓事件发生率,安全性指标为术中及术后早期(术后48 h以内)颅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晚期(术后48 h及以后)颅内出血事件发生率和脑室外引流相关颅内出血事件(症状性、无症状性)发生率,不良事件为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其他并发症指延迟性脑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180 d临床预后,将mRS评分≤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结果(1)替罗非班组与双抗组的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替罗非班组与双抗组术后180 d良好预后[75.2%(185/246)比74.2%(66/89),P=0.845]及死亡[10.2%(25/246)比12.4%(11/89),P=0.566]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抗血小板聚集方案有效性比较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与双抗组术中[0.8%(2/246)比4.5%(4/89),P=0.075]、术后72 h血栓事件[11.0%(27/246)比13.5%(12/89),P=0.527]发生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安全性比较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术后早期颅内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双抗组[2.8%(7/246)比10.1%(9/89),P=0.014],接受脑室外引流术发生症状性脑室外引流相关颅内出血事件患者比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比2/15,P=0.050)。两组术中颅内出血事件(1.6%比3.4%,P=0.580)、术后晚期颅内出血事件(3.3%比4.5%,P=0.836)、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0.4%比1.1%,P=0.461)发生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剂量替罗非班方案用于支架置入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急性破裂动脉瘤在预防血栓事件方面与双抗效果类似,且不增加早期出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替罗非班 低剂量 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金涛 张宇翔 +5 位作者 贾子昌 姜除寒 刘恋 栾景源 梁飞 赵彦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3,共5页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 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采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2例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患者共64个颅内动脉瘤,其中25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1分叉处,16个位于前交通动脉,10个位于颈内动脉C7段,5个位于颈内动脉C6段,4个位于基底动脉顶端,3个位于大脑前动脉A3段,1个位于大脑中动脉M2段。有49个动脉瘤采取单支架辅助栓塞,其余15个采用双支架技术辅助栓塞(“Y”型14个和“X”型1个)。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评估动脉瘤的即刻栓塞效果(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血流情况。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及影像学随访,临床随访为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影像学随访为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DSA评估患者动脉瘤闭塞情况(Raymond评分)和载瘤动脉通畅情况。结果:6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DSA显示:57个动脉瘤(89.1%,57/64)完全闭塞(RaymondⅠ级),6个动脉瘤(9.3%,6/64)瘤颈残留(RaymondⅡ级),1个动脉瘤(1.6%,1/64)瘤体残留(RaymondⅢ级)。3例患者(4.8%,3/6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为术中血栓形成,予动脉内替罗非班治疗后血流恢复,1例为术后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经保守治疗出院时均无致残性功能障碍。术后3个月时55例患者获临床随访,均预后良好(mRS≤2分),7例患者失访。50例患者(52个动脉瘤)获术后6个月DSA影像随访:RaymondⅠ级45个(86.5%,45/52),RaymondⅡ级4个(7.7%,4/52),RaymondⅢ级3个(5.8%,3/52),12例患者失访。结论: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未破裂性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很高的技术成功率,并具有较低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高的动脉瘤闭塞率,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宽颈 Neuroform Atlas支架 支架辅助栓塞
下载PDF
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谭皓 唐权伟 +4 位作者 李世权 吴学平 侯成林 戴正军 秦保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47)。对照...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3年3月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3)和研究组(n=47)。对照组实施开颅夹闭手术,研究组实施介入栓塞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手术和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相当,但介入栓塞术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颅内动脉瘤 夹闭手术 介入栓塞治疗
下载PDF
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对比
10
作者 马学雷 耿守科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6期135-138,共4页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对照...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1月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信封法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Lvis支架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远期预后。结果:观察组栓塞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状况优于出院时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相对优于Enterprise支架辅助治疗,能够提高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栓塞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且手术具有安全性,且远期预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神经功能 远期预后
下载PDF
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翟志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0期83-86,105,共5页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瘤应用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8例(行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B...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瘤应用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单纯弹簧圈栓塞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8例(行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与B组32例(行单纯弹簧圈栓塞)。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格拉斯哥(GOS)评分、栓塞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围术期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与12个月GO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完全栓塞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瘤颈残余及部分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且术后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B组,A组术后缺血事件、术后出血发生率及复发率等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炎及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术式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均可获得较为显著的效果,但采用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获得的效果更加理想,可有效改善栓塞效果,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较低,安全可靠,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单纯弹簧圈栓塞 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单纯弹簧圈栓塞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对比研究
12
作者 宋近林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8期177-180,共4页
目的分析单纯弹簧圈栓塞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SACE)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效果。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3年11月蒙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 目的分析单纯弹簧圈栓塞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Stent-Assisted Coil Embolization,SACE)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A)的效果。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3年11月蒙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研究,依照随机抽样分组,单纯组(n=20)以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组(n=20)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对比术后动脉栓塞即刻效果、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Index,BI)、复发情况、生活质量(Greneric Quarity of Life Inventor-74,GQOLI-74)与意识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情况。结果研究组R-R分级Ⅰ级高于单纯组,Ⅲ级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单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GCS评分与术前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GCS评分高于单纯组、NIHSS评分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以上评分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较好,可降低对神经功能的损伤,并使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单纯弹簧圈栓塞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莫浩伟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7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统计手术选用支架类型、术后即刻Raymond分... 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6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统计手术选用支架类型、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手术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mRS评分。结果36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中,Solitaire型支架占38.89%,LVIS型支架占30.56%,Enterpris型支架占25.00%,其他类型支架占5.56%;完全栓塞占72.22%,瘤颈部分未栓塞占16.67%,瘤体不完全栓塞占11.1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其中血管痉挛和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8.33%,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56%,脑积水发生率为2.78%;痊愈占63.89%,显著好转占13.89%,轻度残疾占8.33%,中度残疾和中重度残疾占5.56%,死亡占2.78%。结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出血性颅内动脉瘤疗效确切,栓塞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预后改善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临床疗效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两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预后对比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龙祥 何强华 +2 位作者 郭文才 李炯 吴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CE)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IWA)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巴中市中心医院108例颅内破裂IW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VIS组(54例,LVIS支架辅助CE治疗)、Enterprise组(54例,Enterprise支架辅助CE治疗)...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CE)治疗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瘤(IWA)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巴中市中心医院108例颅内破裂IW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VIS组(54例,LVIS支架辅助CE治疗)、Enterprise组(54例,Enterprise支架辅助CE治疗),比较2组栓塞效果、脑血管反应性(CVR)、预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与IWA复发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即刻栓塞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LVIS组术后6个月栓塞率高于Enterprise组(P<0.05);治疗后2组屏气后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及屏气指数均有提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均有所提高,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内LVIS组并发症发生率3.70%,Enterprise组为9.26%,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LVIS组IWA复发率(0)低于Enterprise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IS支架、Enterprise支架辅助CE治疗颅内破裂IWA近期疗效相当,预后良好,但LVIS支架辅助治疗远期疗效更佳,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宽颈动脉瘤 LVIS支架 Enterprise支架 弹簧圈栓塞 复发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对颅内破裂动脉瘤的效果
15
作者 郭广涛 祝晓川 张卓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20期82-85,共4页
目的:探究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和超早期组,各41例。早期组患病24~7... 目的:探究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分为早期组和超早期组,各41例。早期组患病24~72 h内进行治疗,超早期组患病24 h内进行治疗,两组均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因子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超早期组患者髓鞘碱性蛋白(MB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超早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低于早期组,IL–10水平高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早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病24 h内以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方案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加以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破裂动脉瘤 手术时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下载PDF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熊朝鹏 胡火军 汪雷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96-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 目的探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继发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7例;其中6例出血位于动脉瘤同侧、1例对侧;3例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3例保守治疗,1例行神经导航下血肿清除术;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3例,3~5分3例,死亡1例。与未发生出血病人相比,出血病人术前收缩压和术前血栓弹力图检测ADP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非动脉瘤性颅内出血是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术后控制好血压、术前ADP抑制率较高病人谨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破裂动脉瘤 支架辅助栓塞 动脉瘤颅内出血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7
作者 苗统 周国平 +2 位作者 王飞 翟书鹏 魏康康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3期142-144,共3页
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支... 目的:比较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mRS、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0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用于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弹簧圈栓塞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预后,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 法舒地尔 尼莫地平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脑血管痉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支架精显技术指导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云通 武庆全 +3 位作者 张翔 李光香 宋国红 马辉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979-984,共6页
目的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 目的观察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01-2022-01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6)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观察组(n=46)在支架精显技术指导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2组手术时间、成像质量、栓塞效果、神经预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1.05±0.20)h比(1.61±0.32)h,P<0.05],镍钛金属丝伪影评分低于对照组[(1.06±0.20)分比(1.23±0.21)分,P<0.05],镍钛金属丝显影、双螺旋显影评分高于对照组[(1.32±0.25)分比(0.95±0.16)分,(1.52±0.32)分比(1.31±0.21)分,P<0.05],动脉瘤栓塞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20±0.38)分比(2.42±0.39)分,(2.25±0.36)分比(2.52±0.41)分,P<0.05]及脑梗死、颅内动脉瘤复发发生率(0比8.89%、0比11.11%)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架精显技术指导颅内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可提高支架可视度和栓塞效果,降低脑梗死并发症和颅内动脉瘤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神经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支架精显技术 复发
下载PDF
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牛艳国 王献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架辅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术,n=55)和研究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n=55)。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支架辅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弹簧圈栓塞术,n=55)和研究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n=55)。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时间、神经功能、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临床疗效以及脑脊液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后,2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血清MBP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其脑脊液炎症水平和血清MB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辅助弹簧圈颅内栓塞 内破裂动脉瘤 神经功能 髓磷脂碱性蛋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围术期抗栓治疗药学监护案例总结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钰 吴运燕 +3 位作者 廖林 杨君 孙雪 邱峰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0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患者开展围术期抗栓治疗药学监护的介入点。方法回顾某院收治的3例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抗栓的治疗过程。抗凝专业临床药师结合专业知识、指南共识、特异性实验室...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患者开展围术期抗栓治疗药学监护的介入点。方法回顾某院收治的3例行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介入栓塞术患者围术期抗栓的治疗过程。抗凝专业临床药师结合专业知识、指南共识、特异性实验室检测指标等综合判断,对3例患者围术期抗栓治疗的用药时机评估、治疗方案制订及用药监护给出相应建议。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用药方案,干预后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抗凝专业临床药师在神经外科如何高效开展药学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对颅内动脉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高危患者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根据颅内动脉瘤围术期患者特点,精准识别药物抗凝目标群体,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正确的血栓及药物指标解读、优质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护等,可作为临床药师高效参与临床治疗的介入点及优化工作模式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 抗栓治疗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治疗 介入栓塞 静脉血栓 药学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