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2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汪明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6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两组,将术前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术前未行...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两组,将术前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术前未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观察组于介入治疗前行CTA检查,对照组介入治疗前未行CTA检查。分析CTA咯血责任BA检出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及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止血效果、再发咯血、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CTA共检出咯血责任BA有78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共检出咯血责任BA有81支,CTA咯血责任BA检出率为96.30%(78/81);观察组手术及曝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剂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咯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成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脊髓损伤、食管溃疡等并发症。结论BA CTA对咯血责任动脉检出率较高,BA CTA用于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 介入治疗 止血效果 再发咯血
下载PDF
不同流量触发扫描在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方武 邹晓凤 +1 位作者 徐鸿标 鲍俊初 《大医生》 2023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目的比较用不同流量触发扫描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不同流量对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行BACTA检查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 目的比较用不同流量触发扫描显示支气管动脉的图像质量,分析不同流量对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行BACTA检查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5例,注射对比剂30~40 mL)和B组(35例,注射对比剂60~80 mL),其他扫描方案、造影剂注射及重建方案相同,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诊断结果及各测量点CT值的差异。依据评价标准评价支气管动脉的显示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图像主、客观分级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心房、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肺动脉干CT值低于B组(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质量客观分级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行BACTA检查者,触发扫描位置选择肺动脉干,对比剂用量选择小剂量,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成像 对比剂
下载PDF
能谱CT优化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质量的最佳单能量值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传彬 高飞 +4 位作者 董江宁 韦树华 李乃玉 韦超 方昕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4期5-8,共4页
目的评价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在显示支气管动脉中的应用价值,寻求其CTA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keV值或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影像资料,均采用能谱CT扫描技术行胸部增强扫描,符合研究标准的15例。数据采集完成后直接获取140 kVp混... 目的评价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在显示支气管动脉中的应用价值,寻求其CTA图像质量最佳的单能量keV值或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影像资料,均采用能谱CT扫描技术行胸部增强扫描,符合研究标准的15例。数据采集完成后直接获取140 kVp混合能量和70keV单能量图像,再通过AW4.5工作站GSI viewer软件得到最佳单能量图像,并每隔5 keV对50-80 keV区间进行拆分,分别获取50 keV、55 keV、60 keV、65 keV、70 keV、75 keV、80 keV单能量图像,比较上述7组支气管动脉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并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15例中,28支支气管动脉均符合研究要求。50 keV单能量组(CNR:33.21±10.03;SNR:38.54±10.53)略优于55 keV组(CNR:28.29±8.28;SNR:33.98±8.76),二者之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11、0.517);但50 keV、55 keV均优于余下5组不同keV单能量组(CNR、SNR呈递减趋势),P<0.05。GSI软件所测得较佳单能量水平均位于50-55 keV水平,以53 keV最多见(14/28,50%)。实际测量值与GSI viewer软件自动得到的最佳keV值相符。结论在50-80 keV区间7组不同水平单能量模式下的支气管供血动脉的显示中,最佳单能量位于50-55 keV水平间,最佳单能量keV值为53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成像 支气管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尹晓翔 赵森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0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将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咯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0例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未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与观察组(40例,在介入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中责任动脉检出率(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介入治疗时间、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以及导管使用数量等手术一般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止血率(100.00 %)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咯血介入治疗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可显著提高责任动脉检出率,提高介入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成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东 周勇 +2 位作者 陈果 曹梦瑶 商亚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8期102-103,共2页
目的:分析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支气管动脉C 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电门... 目的:分析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11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支气管动脉C 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 T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的支气管动脉清晰评分和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结果:观察组诊断支气管纵隔段和肺门段清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门控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能提升支气管动脉清晰度,且不影响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建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门控技术 肺结核咯血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 图像 清晰
下载PDF
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对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管银鑫 盛兵 +1 位作者 张海建 陈均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1569-1572,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动脉栓塞术(T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大咯血行TAE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CTA检查分析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与TA... 目的分析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A)对动脉栓塞术(T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大咯血行TAE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CTA检查分析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与TAE术中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对比,并指导TAE治疗。结果39例患者TAE术中,经DSA检查共发现78支咯血动脉,均成功栓塞,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术前CTA共发现73支可疑咯血动脉,检出总准确率为93.6%(73/78),TAE术前CTA的检出结果与术中DSA表现出了较好的一致性(P>0.05,Kappa值为0.92),且其可能清晰显示异常动脉起源、开口位置、供血支气管动脉走形、内径、及远端异常分支的情况等;术前CTA可指导TAE术中导管选择,35例患者经术前CTA指导,一次性勾选目标血管成功;术后所有患者咯血即刻停止,随访1年,4例患者再次大咯血,再次接受介入治疗。结论术前CTA可直观、无创提供咯血供血动脉的起源及数目,可指导TAE手术,降低漏栓及复发咯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成像 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扩张 大咯血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 马新强 +3 位作者 耿云平 姜涛 米玉霞 张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 目的分析、探究CT血管成像技术在ACI患者颈动脉狭窄、侧支循环等病情诊断方面的成效。方法对我院2021.3-2022.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一般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CT血管成像技术(CTA)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临床出具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评估此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效能。结果与临床金标准相比,CTA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CTA诊断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等方面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定的一致性[Kappa>0.6~0.8,曲线下面积(AUC)>0.7~0.9,P<0.01];而在评估侧支循环临床诊断中,CTA诊断技术与临床金标准具有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Kappa>0.8~1.0,曲线下面积(AUC)>0.9,P<0.01]。结论以临床“金标准”的诊断结果为依据分析,CTA诊断技术能够对ACI患者出现病变的血管形态及侧支循环状态等进行全面的评估,CTA诊断结果可为治疗工作提供准确性相对较高且客观的医学依据,确实是评估ACI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侧支循环状态的可靠办法;而与DSA技术相比,CTA与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在病情发作早期为ACI患者实施CTA检查可获悉颈动脉的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有利于改善患者群体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ACI患者 动脉 狭窄程度 侧支循环 研究情况
下载PDF
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成像方案
8
作者 胡莹莹 张珂 +3 位作者 何辰宇 孙宏亮 王蕾 谢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诊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双下肢动脉能谱CTA资料,经重建获得40~8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共9种)及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双下肢动脉在不同图像中的C... 目的优化双下肢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CTA)成像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诊双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患者双下肢动脉能谱CTA资料,经重建获得40~80 keV(间隔5 keV)单能量(共9种)及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对比双下肢动脉在不同图像中的CT值、噪声(SD)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针对50、60 keV单能量和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质量及血管节段的可诊断性进行主观评估,观察40、45、50、60 keV单能量和100 kVp混合能量图像的自动去骨能力。结果40~80 keV范围内,随keV升高,各动脉在图像中的CT值、SD值、SNR及CNR均逐渐降低。相比100 kVp,腘动脉(PA)及其近端动脉的CT值、CNR及SNR均在40~55 keV图像中升高(P均<0.05);50~55 keV图像中SD值升高(P均<0.05),而60 keV图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及60 keV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可诊断动脉节段数与100 kV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A以远节段的SNR及CNR在各单能量图像及100 kVp图像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CT值在40~45 keV图像中、SD在40 keV图像中均高于100 kVp(P均<0.05),但SD在45 keV与100 kVp图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 keV图像中,PA以远节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可诊断节段数均高于60 keV及100 kVp(P均<0.05)。40 keV图像对9例(9/30,30.00%)、45 keV图像对6例(6/30,20.00%)不能自动去骨,50及60 keV、100 kVp对30例(30/30,100%)均可自动去骨。结论行双下肢动脉能谱CTA时,对PA及其近端节段以60 keV单能量成像较佳,对其以远或双下肢全程则以50 keV单能量成像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 ct血管成像 能谱ct
下载PDF
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CT血管成像表现与预后
9
作者 周璐 王姝文 +2 位作者 刘豆豆 孙明华 葛英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0,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 目的观察急性Stand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合并肺动脉壁内血肿(PAIH)CT血管成像(CTA)表现,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患者(PAIH组)及55例无PAIH的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对照组)资料,对比2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CTA表现,观察PAIH组术后15天血肿吸收情况,根据2组出院后1年内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AIH组升主动脉最宽径大于对照组[(5.22±0.57)cm vs.(4.54±0.45)cm,t=6.963,P<0.001],主动脉瓣、窦管结合部、右冠窦、无冠窦及右冠状动脉更易受累,且更易出现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P均<0.05)。PAIH组42例接受手术治疗,13例因病情危重未能接受手术治疗而死亡;术后15天其中36例血肿范围较前缩小。对103例完成随访,其中63例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年龄及合并PAIH是急性Standford A型A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7、4.71)。结论急性Standford A型AD合并PAIH的CTA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预测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夹层 动脉 血肿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10
作者 覃星悦 陈圣昌 +1 位作者 秦柱贵 陈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接受CAT及MRA检查,...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接受CAT及MRA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出情况、测量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与瘤颈宽度、对比不同大小的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分析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结果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检查后诊出64例单发颅内动脉瘤,经MRA检查后诊出61例单发颅内动脉瘤,两种方法检出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当瘤体<3 mm时CTA检出率93.33%高于MRA 60.00%(P<0.05);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83.33%、敏感度83.56%、特异度82.35%、Kappa值=0.548;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82.22%、敏感度80.82%、特异度88.24%、Kappa值=0.543;CTA联合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95.56%、敏感度95.89%、特异度94.12%、Kappa值=0.861。结论CTA与MRA均可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其中CTA可明显提高<3 mm的微小颅内动脉瘤诊出率,但联合应用时的敏感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 1.5T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 诊断效能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红芳 梁俊丽 +1 位作者 陈秀珍 潘锡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91例病人,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与综合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综合组在常规健康...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91例病人,采用信封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5例与综合组4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综合组在常规健康宣教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比较两组应激反应、抑郁及焦虑程度、检查配合度及影像质量。结果:干预后,综合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总配合率、影像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宣教联合心理疏导可减轻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病人的应激反应,减轻抑郁及焦虑程度,提高检查配合度和检查的影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疏导 健康宣教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心理健康 影像质量 护理
下载PDF
不同扫描延迟技术在大螺距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12
作者 丁毅 宋彬 +1 位作者 朱时珍 徐晶晶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比较2种扫描延迟技术在大螺距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似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心率≤60次/分病人58例,随机分为团注跟踪组31例和测试团注组27例。分别在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 目的:比较2种扫描延迟技术在大螺距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运用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似冠心病行CCTA检查的心率≤60次/分病人58例,随机分为团注跟踪组31例和测试团注组27例。分别在主动脉根部、左主干、左前降支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右冠状动脉近段、肺动脉、左心房和左心室选取感兴趣区,测量CT值和噪声,计算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左房室比、左室肺动脉比和主肺动脉比,评估2组图像质量,比较2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差异。结果:2组各目标血管强化CT值、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注跟踪组肺动脉CT值、左房室比、左室肺动脉比和主肺动脉比均明显低于测试团注组(P<0.01)。2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团注跟踪组CT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辐射剂量、注射流率和对比剂量均低于测试团注组(P<0.05~P<0.01)。结论:大螺距CCTA采用团注跟踪技术,可提高血管强化CT值并能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测试团注 团注跟踪
下载PDF
头颈CT血管造影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判断中的价值分析
13
作者 乔鹏岗 孙如镜 +2 位作者 张诗雨 程旭 杨正汉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7-102,106,共7页
目的 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病变检出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联合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在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责任血管病变检出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诊疗期间接受MRI常规平扫+SWI及头颈CTA检查。按梗死大小分为区域性梗死(37例)和小梗死(13例),基于头颈CTA及SWI观察责任血管改变;头颈CTA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斑块及狭窄,头颈CTA联合SWI观察梗死侧责任血管有无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比较头颈CTA及头颈CTA联合SWI对不同类型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50例患者中,男40例,女10例,年龄43~79岁,中位年龄62.5岁。37例区域性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13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共检出12例管腔重度狭窄/闭塞,头颈CTA联合SWI 12例SVS均为阳性,另检出9例PICA SVS阳性患者。13例小梗死患者中,针对梗死侧椎动脉V4段,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4例SVS阳性;针对梗死侧PICA,头颈CTA检出6例管腔病变,头颈CTA联合SWI其中5例SVS阳性,另检出1例PICA SVS阳性患者。结论 头颈CTA联合SWI有助于提高PICA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椎动脉V4段狭窄时帮助判断有无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位置,有助于提高PICA病变尤其是椎动脉V4段无异常改变时PICA病变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死 小脑后下动脉 磁敏感加权成像 ct血管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血流储备分数应用进展
14
作者 丁顺清(综述) 王敏(审校)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无创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但它所提供的解剖学信息仍然不足以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创性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能有效诊断冠状动...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无创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但它所提供的解剖学信息仍然不足以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创性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能有效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和评估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变,已逐渐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对FFRCT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无创血流储备分数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15
作者 郭潇 王树环 刘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0期108-110,113,共4页
目的:探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CHD)临床诊断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5例疑似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CTA、DCG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 目的:探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联合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CHD)临床诊断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5例疑似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CTA、DCG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CTA、DCG单独及联合诊断的结果。结果:85例疑似CHD患者经CAG检查显示,有52例确诊为CHD;CCTA检查检出54例阳性,31例阴性;DCG检查检出44例阳性,41例阴性;CCTA+DCG检查检出56例阳性,29例阴性。CCTA联合DCG诊断准确率高于CCTA、DCG单独检查,诊断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DCG检查(P<0.05)。结论:CCTA联合DCG检查在CHD患者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价值,有利于提高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进一步提升CHD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CT血管成像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蹼的形态学研究
16
作者 陈则君 刘冬柏 +6 位作者 谢旭纲 徐裕 李晓成 杨江胜 王姗 范威 高恒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蹼(CaW)的CT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7月经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40例CaW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9~80岁。根据CaW的侧别与急性脑缺血灶的关系,分为缺血性脑... 目的:探讨合并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蹼(CaW)的CT形态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22年7月经CT血管成像(CTA)诊断的40例CaW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39~80岁。根据CaW的侧别与急性脑缺血灶的关系,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2组CaW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吸烟的发生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2组CaW的形态学特征如长度、宽度、动脉蹼与血管壁的夹角、血管狭窄程度等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40例CaW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19例,非缺血性脑卒中21例。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吸烟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缺血性脑卒中组的CaW长度为3.8 mm(3.5,4.5),动脉蹼与血管壁的夹角为51.2°(38.5°,59.8°),大于非缺血性脑卒中组的3.2 mm(2.4,4.1)及42.7°(34.8°,5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0.042、0.038,P均<0.05);两组间动脉蹼的宽度及造成的狭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46、0.085,P均>0.05)。结论:CTA对CaW具有重要诊断价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aW的长度及动脉蹼与血管壁的夹角大于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缺血性脑卒中 ct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卵圆孔未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7
作者 杨彬 杨炼炼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160-16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卵圆孔未闭(PFO)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A检查左右心房间存在通道样改变的210例疑似PF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2周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卵圆孔未闭(PFO)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行CTA检查左右心房间存在通道样改变的210例疑似PFO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2周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分析CTA检查结果及准确率。结果CTA检查无分流111例(52.86%),有分流99例(47.14%);1级分流69例(69.70%)、2级分流25例(25.25%)、3级分流5例(5.05%)。TEE检查确诊阳性203例,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6.67%;其中有分流TEE检查确诊阳性98例,诊断准确率98.99%;无分流TEE检查确诊阳性105例,诊断准确率94.59%。无分流与有分流患者的通道中点直径及左心房多出口、左心房憩室的检出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分流患者通道长度长于有分流患者,通道长度≥8mm的占比高于有分流患者,房间隔膨出瘤(ASA)检出率低于有分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2级、3级分流患者的通道中点直径、通道长度及通道长度≥8mm占比、ASA、左心房多出口、左心房憩室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A检查在PFO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较好显示左右心房间的解剖结构及分流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卵圆孔未闭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分流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颈动脉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18
作者 张晔锋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对比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 目的对比颈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头颈部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江阴南闸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A和MRA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作为金标准,共检出中度狭窄及以下患者41例,中度狭窄以上患者19例,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与诊断价值。结果MRA与CTA的准确度分别为95.00%、88.33%,灵敏度分别为95.12%、90.24%,特异度分别为94.74%、8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诊断方法对动脉狭窄、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的疾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A与MRA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显著,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较高,但MRA略高于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ct血管成像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头颈部疾病 成像特点
下载PDF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19
作者 叶万春 张永婕 阮彩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149-153,共5页
目的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共随机选取352个冠脉节段,均接受能谱CCT... 目的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8例疑似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共随机选取352个冠脉节段,均接受能谱CCT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CTA对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冠脉狭窄程度及冠脉斑块类型的诊断效能。结果88例T2DM患者能谱CCTA诊断有56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52个冠脉节段中,无狭窄134例,轻度狭窄115例,中度狭窄68例,重度狭窄10例,无斑块135例,钙化斑块26例,非钙化斑块103例,混合斑块67例。能谱CCTA诊断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度为88.64%,Kappa值为0.733;诊断冠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准确度分别为95.74%、95.82%、97.73%,Kappa值分为0.900、0.857、0.702;诊断冠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准确度分别为96.01%、97.43%、98.24%,Kappa值分为0.754、0.964、0.969。结论能谱CCTA诊断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冠脉狭窄程度及冠脉斑块类型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能为临床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治疗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糖尿病 冠状动脉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
作者 谭锦林 黄承发 叶志红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分析在脑动脉瘤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筛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脑动脉瘤患者50例,均行CTA及DSA检查,手术确诊40例,其余10例未... 目的分析在脑动脉瘤的诊断中采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筛选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脑动脉瘤患者50例,均行CTA及DSA检查,手术确诊40例,其余10例未检出。对比2组患者脑动脉瘤的分布情况、动脉瘤测量情况,2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与诊断时间。结果颅内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瘤采用CTA诊断的检出率为20.0%、17.5%,采用DSA诊断的检出率为2.5%、0,CTA检出率较高;CTA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4.2%、87.5%、93.3%,均高于DSA诊断的73.1%、62.5%、70.0%(P<0.05);2种诊断方式对中等动脉瘤、大动脉瘤、巨大动脉瘤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瘤瘤颈平均大小、瘤体长径、瘤体短径在研究组的结果中表现为(3.2±0.5)mm、(10.6±1.3)mm、(5.5±0.6)mm,与对照组的(3.7±0.4)mm、(11.0±1.6)mm、(5.4±0.4)m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和准确度,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