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异常黏膜肺表面活性蛋白A的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慧玲 许娜 +6 位作者 刘晓冬 徐冶 薛鹏杰 刘丹丹 穆得毅 杨劲松 张卫红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异常黏膜组织是否存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异常表达。方法支气管镜下钳取异常组织黏膜34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A的表达,同时标本行光镜病理学检查。结果(+++)8例(炎症8例);(++)10例(炎症2例,鳞癌8例... 目的了解支气管异常黏膜组织是否存在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的异常表达。方法支气管镜下钳取异常组织黏膜34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A的表达,同时标本行光镜病理学检查。结果(+++)8例(炎症8例);(++)10例(炎症2例,鳞癌8例);(+)6例(均为中分化鳞癌);(-)10例(小细胞癌8例,低分化鳞癌2例)。结论SP-A可能有助支气管黏膜炎症与高恶度肿瘤组织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异常黏膜 肺表面活性蛋白A
下载PDF
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的影像学诊断
2
作者 杨立生 刘维民 +2 位作者 贾存玮 范力军 马永金 《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86813X)》 2003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 探讨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的X线和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2例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螺旋CT检查对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直接征象的显示远优于X线摄片检查(P<0.01);X线摄片检查对间... 目的 探讨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的X线和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2例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螺旋CT检查对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直接征象的显示远优于X线摄片检查(P<0.01);X线摄片检查对间接征象的显示略逊于螺旋CT,但对阻塞性肺气肿的空气滞留较螺旋CT检查敏感。结论 中央支气管局限性异常以螺旋CT检查为首选方法,但X线检查简便、价廉,可根据间接征象提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异常 影像学诊断 X线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黄磊 白光辉 +4 位作者 张弦 陈宇 程建敏 吴爱琴 王媛媛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怀疑支气管起源异常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支气管起源;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多...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例怀疑支气管起源异常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显示支气管起源;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及容积再现(VR)。结果:多层螺旋CT支气管三维重建可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起源异常的部位及程度。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评价先天性支气管起源异常,是一种较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资料,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起源异常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降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发生率的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鲜于舒铭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1317-1318,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异常 早产儿 异常发生率 新生儿存活 人工呼吸机 治疗手段 居高不下 出生体重 发病率 存活率
下载PDF
先天性气管下端异常支气管开口1例
5
作者 徐劲松 黄国明 夏国际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44-1344,共1页
关键词 异常支气管 先天性疾病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在诊断小儿先天性支气管分支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肖飞鹰 叶伙华 张园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5期186-187,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对小儿先天性支气管分支发育异常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诊断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患者40例的诊断率和影像学表现。结果支气管壁异常、食管-气管瘘和先天性支气管分支异常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对小儿先天性支气管分支发育异常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诊断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患者40例的诊断率和影像学表现。结果支气管壁异常、食管-气管瘘和先天性支气管分支异常率分别为32.5%,42.5%和25.0%,且合并其它发育异常者为77.5%,显著高于无合并症者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的患儿确诊率(100%)比较,MSCT确诊率亦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诊断小儿先天性支气管分支发育异常能够全方位、深层次呈现图像,确诊率高,能明确合并症类型,无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小儿 先天性支气管分支发育异常 诊断
下载PDF
气管-主支气管局灶性和弥漫性异常的CT诊断
7
作者 程杰军 吴华伟 许建荣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年第3期192-194,共3页
中央气道的异常通常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在胸片上却往往无明显的表现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如进一步行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及三维重组,对发现病变、准确描述病变位置、范围及制定外科治疗计划尤其有用。综述了中央气道病变的CT检查技术及... 中央气道的异常通常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在胸片上却往往无明显的表现而造成漏诊或误诊。如进一步行CT检查,尤其是螺旋CT及三维重组,对发现病变、准确描述病变位置、范围及制定外科治疗计划尤其有用。综述了中央气道病变的CT检查技术及其局灶性和弥漫性疾病的CT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疾病 中央气道病变 螺旋CT 诊断 三维重组 外科治疗 气管-主支气管局灶性异常
下载PDF
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史俊平 刘艳芹 刘鹏珍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5期932-932,共1页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异常和永久性扩张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发作的肺部感染,咯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较常见,本院联合凝血酶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咯血 雾化吸入治疗 疗效观察 凝血酶 慢性化脓性疾病 临床表现 支气管异常 肺部感染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黏膜Cath D、SP-A和GLU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慧玲 刘师兵 +3 位作者 刘晓冬 徐冶 刘丹丹 薛鹏杰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3期70-73,共4页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癌活组织黏膜组织蛋白酶D(Cath D)、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方法支气管镜下钳取异常组织黏膜41例,经光镜病理确诊为支气管肺癌38例(其中小细胞肺癌10例,鳞状细胞癌28例),... 目的了解支气管肺癌活组织黏膜组织蛋白酶D(Cath D)、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方法支气管镜下钳取异常组织黏膜41例,经光镜病理确诊为支气管肺癌38例(其中小细胞肺癌10例,鳞状细胞癌28例),炎症3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th D、SP-A和GLUT-1的表达。结果①Cath D:小细胞癌-6例(60%),++4例(40%);鳞状细胞癌-4例(14%),+2例(7%),++8例(28%),+++14例(50%)。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对Cath D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1),后者明显高于前者。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不同,Cath D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高;②SP-A:+++3例(炎症),++20例(高分化鳞癌15例,中分化鳞癌5例),+6例(中分化鳞癌),-12例(小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癌2例);③GLUT-1:小细胞癌-6例,+2例,+++2例;鳞状细胞癌-5例,+7例,++11例,+++5例;炎症+++3例。小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对GLUT-1的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后者明显高于前者;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癌,GLUT-1的表达无差异(P(0.05);炎症与鳞癌GLUT-1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与小细胞癌则无差异(P(0.05)。结论 Cath D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分化程度的评估,SP-A可能有助支气管黏膜炎症与高恶度肿瘤组织的鉴别,GLUT-1在鳞状细胞癌有高表达,有助于鳞状细胞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异常黏膜 组织蛋白酶D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
下载PDF
小儿支气管肺囊肿影像与临床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涛 刁路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0-62,共3页
小儿支气管肺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肺芽分支发育畸形,气管和支气管异常芽造成一段或多段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远段逐渐扩张形成盲囊,囊内细胞分泌的粘液不能排出而积聚膨胀形成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 小儿支气管肺囊肿临床上较为少见,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肺芽分支发育畸形,气管和支气管异常芽造成一段或多段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远段逐渐扩张形成盲囊,囊内细胞分泌的粘液不能排出而积聚膨胀形成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上变化多样,易引起误诊误治。本文就小儿支气管肺囊肿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组织病理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囊肿 临床病理学 影像学表现 小儿 胚胎发育过程 支气管异常 组织病理学 发育畸形
下载PDF
雾化吸入抗生素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施毅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雾化吸入 抗生素 慢性肺部疾病 支气管异常 细菌性感染 临床处理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与肋间动脉共干的异常支气管动脉的栓塞治疗
12
作者 段君华 裴文楠 越卉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54-355,共2页
关键词 异常支气管动脉 肋间动脉共干 栓塞疗法 咯血
下载PDF
气管性支气管的CT诊断三例报告
13
作者 刘艳芳 王学进 艾旭东 《云南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742-743,共2页
气管性支气管是一种罕见的气道先天发育畸形,国内少见报道。以往对于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主要依靠支气管镜检查,它可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异常开口于气管壁,但支气管镜检查创伤大,特别对于婴幼儿或伴发气道严重狭窄者则难以进行。近年来,随... 气管性支气管是一种罕见的气道先天发育畸形,国内少见报道。以往对于气管性支气管的诊断主要依靠支气管镜检查,它可直接观察到支气管异常开口于气管壁,但支气管镜检查创伤大,特别对于婴幼儿或伴发气道严重狭窄者则难以进行。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它成为一种准确的诊断气管性支气管的无创性检查,甚至可替代支气管镜检查。现将我们收集并经临床证实的3例气管性支气管报告如下。病例资料病例1,男,2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气管 CT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 先天发育畸形 多层螺旋CT 病例资料 支气管异常 无创性检查
下载PDF
对支气管肺发育异常与肺动脉高压的新探索
14
《吉林医学情报》 1989年第3期4-5,共2页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异常 肺动脉高压 婴幼儿 并发症
全文增补中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明霞 赵瑞卿 +5 位作者 李庆霞 琚燕燕 崔爱叶 胡小芬 李娉娉 丁慧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BP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存活≥28 d的早产儿共986例,将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动脉... 目的:分析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早产儿BP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胎龄<37周且存活≥28 d的早产儿共986例,将其分为非BPD组和BPD组。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母亲年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呼吸机相关肺炎、肺出血、贫血、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资料。结果:986例早产儿中,诊断为BPD共138例,发生率为14.00%。非BPD组和BPD组患儿母亲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胎龄、出生体质量、用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特征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比较显示,不同性别、有无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胎龄和是否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合、早产儿贫血及机械通气早产儿间的BP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羊水污染、动脉导管未闭合和机械通气均为早产儿BP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BPD发生率的因素较多,在胎龄<30周的早产儿中,避免羊水污染、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合理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异常 早产儿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位基因缺失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性和严重程度相关
16
作者 Kazzi S.N.J. Quasney M.W. 李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6年第6期29-30,共2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the deletion (D) allele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r severity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among very low birth weight (BW) infants. Study ... Objective: To explore whether the deletion (D) allele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r severity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among very low birth weight (BW) infants. Study design: Infants with a BW ≤1250 g were prospectively recruited. The D and I (insertion) alleles of ACE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llowed by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alysis. Results: Infants with DDDI genotype of ACE had a (mean ±SD) birth weight (938 ±204 g vs 925 ±196 g) and gestational age (28 ±3 weeks vs 28 ±2 weeks), similar to infants with II genotype of ACE (P > .05). Infants with DDDI genotype of ACE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BPD than infants with II genotype (47%vs 22%, P = .025). Among infants with BPD, ACE DDDI genotype was more common among infants with moderate or severe BPD compared with infants with mild BPD (74%vs 26%, P = .012). The number of D alleles of ACE correlated directly and positively with the severity of BPD (R = 0.23, P = .045). Conclusion: The D allele of ACE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and severity of BPD among preterm inf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位基因缺失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严重程度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 支气管肺发育异常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极低出生体重 D等位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及其气管支气管形态的影像学诊断——附10例报道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诗渝 钟玉敏 +4 位作者 孙爱敏 王谦 胡立伟 邱海嵊 李剑颖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4期388-393,共6页
目的:利用CT和MRI检查诊断10例罕见的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partial anomalous left pulmonary artery,PALPA)患儿,并明确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方法 :回顾分析10例PALPA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探讨... 目的:利用CT和MRI检查诊断10例罕见的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partial anomalous left pulmonary artery,PALPA)患儿,并明确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方法 :回顾分析10例PALPA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评估患儿气管支气管形态及其他合并的心脏畸形。结果:CT和MRI检查,能清晰显示10例PALPA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形,2例患儿可见一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并走行于气管后方、食管前方,形成部分性肺动脉吊带;2例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行于左主支气管前方;6例走行于左支气管前下方。按气管支气管解剖形态,10例患儿可分为3种,正常气管支气管树形态(n=6);气管支气管树形态正常,但存在右侧气管性支气管(n=3);右肺上叶支气管闭锁、气管桥形成(n=1)。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诊断结果与影像学诊断一致。结论:PALPA患者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和狭窄的可能性,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 气管支气管异常 先天性心脏病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核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和支气管发育异常相关性的探讨 被引量:9
18
作者 曾双林 李亚军 +3 位作者 黄霆 谭利华 梅习龙 孙剑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和支气管发育异常(支气管开口异常和支气管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先心病或支气管发育异常的患儿共185例,采用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以及常规扫描加薄层三维重建两种方式进行诊断。结果先心病伴有支气管...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和支气管发育异常(支气管开口异常和支气管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先心病或支气管发育异常的患儿共185例,采用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以及常规扫描加薄层三维重建两种方式进行诊断。结果先心病伴有支气管发育异常病例45例(25.3%,45/178)。先心病中有室缺者支气管发育异常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无室缺者(33.7%vs 15.0%,P<0.05)。先心病中有大血管畸形者与无大血管畸形者支气管发育异常的发生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心病对支气管发育异常的出现有预示性,尤其是伴有室缺的先心病患儿须常规行肺部气管支气管三维CT重建,了解有无气道发育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支气管发育异常 计算机体层摄影 儿童
原文传递
气管下端异常支气管开口单肺通气1例
19
作者 陈俊 王绍林 李勇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52-1152,共1页
患者,男性,年龄72岁,体重54kg,ASA分级Ⅱ级,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诊断:中段食管癌。拟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下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术前实验室检查、ECG、胸片及胸部C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进行性吞咽困难 异常支气管 单肺通气
原文传递
肺动脉吊带合并异常支气管分支和气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晓琪 杜欣为 +2 位作者 王顺民 陆兆辉 徐志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总结异常支气管分支合并肺动脉吊带形态学特征,评价手术治疗效果,为肺动脉吊带的治疗提供新思维。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存在异常支气管分支的患儿资料。根据异常支气管分支形态分为气管性支气管、三叉... 目的:总结异常支气管分支合并肺动脉吊带形态学特征,评价手术治疗效果,为肺动脉吊带的治疗提供新思维。方法:回顾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存在异常支气管分支的患儿资料。根据异常支气管分支形态分为气管性支气管、三叉型支气管、气管桥和气管性支气管合并三叉型支气管4种类型。统计4种异常支气管分支形态合并肺动脉吊带比例及行气管成形术比例。测量气管成形术前、后隆凸/假隆凸下角度。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40例存在异常支气管分支的病例。11例(21%,11/53)气管性支气管和4例(9%,4/44)三叉型支气管气管直径正常。125例(89%,125/140)合并气管狭窄,其中115例行气管成形术,且均合并完全性气管环。气管桥患儿均行气管成形术,手术比例高于气管性支气管(100%对60%,P=0.000)。76例(61%,76/125)合并肺动脉吊带,均一期处理异常血管和狭窄气管。术后隆凸/假隆凸下角度明显减小(P=0.000)。结论:肺动脉吊带合并异常支气管分支和气管狭窄难以用单纯血管压迫解释,应积极考虑同期行气管成形术。滑片吻合术是目前治疗先天性气管狭窄的主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吊带 异常支气管分支 先天性气管狭窄 气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