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CT扫描支气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童石铭 刘辉 +2 位作者 肖立志 黄庭 周锐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9-489,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肺疾病 肺肿瘤 支气管成像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肺癌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王贵刚 董跃华 +3 位作者 魏玉磊 杜晖 张丽美 杨燕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于本院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87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术前采取常规CT检查患者44例(常规组)、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检查患者43例(联合组),以手术结果为标准,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常规组和联合组的病变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5.45%(42/44)、100%(4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2.001,P值=0.157)。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的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量降低(P<0.05),切缘宽度增加(P<0.05),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缩短(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低于常规组的31.82%(P<0.05)。结论:使用3D-CTBA联合3D打印技术有助于提高早期NSCLC患者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效果,包括准确定位病灶、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段切除术 CT支气管血管成像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的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陈德福 李娜 姜伟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35-37,共3页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的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的手术规划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规划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术前采用常规二维CT检查)和观察组(41例,术前应用3D-CTBA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节最大直径、结节部位等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3D-CTBA的手术规划可以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提供精准的手术规划、术中导航,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手术规划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于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龙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54-0057,共4页
研究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于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组采取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效果... 研究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于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咯血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研究组采取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本次研究中,共计检出92支咯血责任动脉,CT血管成像检出86支,占比93.4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81支,占比88.04%。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以及导管使用数量,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研究中发现,CT血管成像检出支气管动脉主干增粗、迂曲64支,远端小血管增多、扩张、紊乱16支,支气管动脉瘤样扩张8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支气管动脉主干增粗、迂曲67支,远端小血管增多、扩张、紊乱62支,B-P分流18支,支气管动脉瘤样扩张8支。结论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咳血患者介入治疗中,能够有效判断责任动脉,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良好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 咯血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辅助Hookwire钉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丁一 钱帮伟 +2 位作者 陆熠 盛波 谢鑫杰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指导下采用Hookwire针对肺磨玻璃样结节进行定位的效果。方法选取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CTBA组32例、对照组28例。3D-CTBA组在3D-CTBA指导下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使用Hookwire针穿刺...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指导下采用Hookwire针对肺磨玻璃样结节进行定位的效果。方法选取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60例,随机分为3D-CTBA组32例、对照组28例。3D-CTBA组在3D-CTBA指导下确定穿刺角度和深度,使用Hookwire针穿刺及留置;对照组直接行CT平扫后进行Hookwire针穿刺及留置。两组均于置钉当日在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统计两组Hookwire针定位时间,成功置入Hookwire针例数,置钉过程中出现气胸(肺压缩30%以上)、置钉部位出血(>50 m L)、针移位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中转开胸情况。结果两组定位时间及定位成功率比较P>0.05。3D-CTBA组置钉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中转开胸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3D-CTBA指导下Hookwire针定位肺磨玻璃样结节可减少定位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样结节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 胸腔镜
下载PDF
MSCT支气管动脉三维成像对中心型肺癌的血供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智勇 伍建林 +5 位作者 黎庶 王淼淼 宁殿秀 王克礼 刘晓峰 韩睿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0期712-714,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 ,为显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18例中心型肺癌的患者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 ,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 ,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心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 ,为显示中心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18例中心型肺癌的患者行MSCT造影增强检查 ,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 ,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 ,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 :其中 6例 ( 3 3 .3 3 %)中心型肺癌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 (肺内段和纵隔段 )和血管直径等。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 ,且明显增粗 ,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再现 (VR)技术显示最佳。结论 :MS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支气管动脉三维成像 中心型肺癌 血供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韩俊 丁健 +1 位作者 杨晓峰 王延春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972-973,共2页
大咯血是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肺部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日益成为临床治疗大咯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支气管动脉开口变异、非支气管动脉异常供血是BAE失败的两大原因。随着... 大咯血是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肺部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日益成为临床治疗大咯血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支气管动脉开口变异、非支气管动脉异常供血是BAE失败的两大原因。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率越来越高,BAE术前常规行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multislice computer tomogmphy bronchial angiography,BA-CTA)成为保证手术疗效,防止术后大咯血复发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BA-CTA在于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中的运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 责任血管
下载PDF
CT仿真支气管镜成像技术应用的探讨
8
作者 杨培红 白峰 《中华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8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CT仿真支气管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肺部疾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支气管动脉三维成像对中央型肺癌的血供观察
9
作者 王朝文 潘恒 《工企医刊》 2005年第4期2-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速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为显示中央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3例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行螺旋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高速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在中央型肺癌中的影像学表现,为显示中央型肺癌的血供来源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3例中央型肺癌的患者行螺旋CT造影增强检查,采用实时螺旋薄层CT扫描,在独立工作站行支气管动脉三维重建,使用不同的旋转轴观察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细节。结果:其中5例(38.46%)癌的支气管动脉三维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出支气管动脉的起源、走行的路径和血管直径等。有肺动脉明显狭窄截断的病例支气管动脉显示率最高,且明显增粗,表明此类肺癌的血供来源主要以支气管动脉为主。三维成像中以容积再现(VR)技术显示最佳。结论:螺旋CT三维支气管动脉成像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支气管动脉的空间解剖特点,为中央型肺癌的血供研究及介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螺旋CT 三维重建 血管造影术 支气管动脉三维成像 高速螺旋CT 中央型肺癌 血供研究 薄层CT扫描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荧光腔镜反染法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俊熙 陆世春 +5 位作者 孙超 高铭骏 高祥龙 陈大卫 王霄霖 束余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0-824,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联合荧光腔镜反染法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125例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联合荧光腔镜反染法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月对125例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前使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Medical 21.0进行图像分析,通过容积渲染的方法生成3D-CTBA,术中通过外周静脉快速推注吲哚菁绿溶液,综合使用荧光导航内镜系统显示段间平面。结果125例均在3D-CTBA和荧光腔镜反染法联合应用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与术前模拟基本一致。手术时间60~350 min,中位数130 min;术中出血量10~400 ml,中位数20 ml。行优势肺段切除44例(35.2%),较为复杂肺段切除81例(64.8%)。段间平面显示效果:114例评为3级(段间线全部清晰显示),11例评为2级(段间线基本全部清晰显示),无一例出现不能完成段间平面标记的情况,且吲哚菁绿溶液注入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术前良好的3D-CTBA基础上,联合术中荧光腔镜反染法可以很好地实现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血管成像 吲哚菁绿 近红外血管造影 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Deep Insight软件术前肺部支气管血管成像的真实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望 陈亮 +3 位作者 王俊 闻伟 徐心峰 朱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3,共6页
背景与目的精准肺段切除术已成为肺结节及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首要选择,而其手术重点及难点则在于对病灶的精准定位与切除。DeepInsight为我中心与东软公司共同研发的精准肺部手术辅助软件,可术前明确肺部精确解剖,定位肺部病灶位置,此... 背景与目的精准肺段切除术已成为肺结节及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首要选择,而其手术重点及难点则在于对病灶的精准定位与切除。DeepInsight为我中心与东软公司共同研发的精准肺部手术辅助软件,可术前明确肺部精确解剖,定位肺部病灶位置,此次研究即为验证DeepInsight肺部支气管血管成像辅助手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了2016年8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020例预行手术治疗患者,所有入组患者肺部结节直径<2.0 cm,术前均行肺结节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检查,使用DeepInsight软件术前进行术侧肺部支气管血管成像,识别受累肺段、肺动脉及肺静脉,2位胸外科医师采用5分法独立评估受累肺血管的可视性情况,χ^(2)检验评估观察者间的一致性。此外,术侧肺部血管虚拟成像及真实解剖对比,由2名胸外科主任医师最终决定受累肺血管情况。结果1,020例患者术前运用Deep Insight软件术侧肺部虚拟成像血管与术中受累血管的数量及空间解剖关系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均相当满意。结论Dee术中进行p Insight软件肺部支气管血管虚拟成像可精准具化肺部真实血管情况,辅助肺段切除术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Insight软件 肺部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检查 三维支气管血管成像 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对咯血患者非支气管性体循环供血动脉介入栓塞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戴简吉 金红来 +2 位作者 胡晓钢 林开勤 何建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20年第11期1660-166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BA-CTA)对咯血患者非支气管性体循环供血动脉(NBSA)介入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75例因咯血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A-CTA检查,对其图像进行... 目的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BA-CTA)对咯血患者非支气管性体循环供血动脉(NBSA)介入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75例因咯血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BA-CTA检查,对其图像进行分析后获得责任血管的数目、开口位置、走形特点等信息,BA-CTA检查后3d内所有患者均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及BAE,并与BA-CTA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5例患者中,通过对BA-CTA的分析共发现责任血管206支,其中支气管动脉(BA)134支(65.0%),NBSA 72支(35.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发现责任血管共217支,其中BA 137支(63.1%),NBSA 80支(36.9%)。所有责任血管成功进行栓塞后,术后71例活动性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咯血治愈率达94.7%;BA-CTA对咯血责任血管诊断准确率达94.9%(206/217).对BA诊断准确率达97.8%(134/137),对NBSA诊断准确率达90.0%(72/80)。结论NBSA在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中占有较高的比例,BA-CTA对NBSA有较高的检出率,对BAE手术的成功有指导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责任血管 支气管性体循环供血动脉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下载PDF
支气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评估兔创伤性气道狭窄类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月红 蒋军红 +4 位作者 刘子谥 杨振宇 王昌国 曾大雄 奚杰峰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6期1-8,共8页
目的使用支气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EB-OCT)获得兔创伤性气道狭窄模型的图像,评估EB-OCT在判断良性气道狭窄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黏膜破坏联合软骨破坏的兔创伤性气道狭窄模型,建模成功12只,获取12只气道狭窄兔术后2、4、6和... 目的使用支气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EB-OCT)获得兔创伤性气道狭窄模型的图像,评估EB-OCT在判断良性气道狭窄类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建立黏膜破坏联合软骨破坏的兔创伤性气道狭窄模型,建模成功12只,获取12只气道狭窄兔术后2、4、6和8周支气管镜、EB-OCT图像特点和气管组织病理学图像,测量EB-OCT和病理图像匹配部分软骨层及非软骨层的厚度,并比较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2只建模成功的气道狭窄兔的EB-OCT图像特点:低信号反射的软骨层结构,从断裂、不连续到软骨膜逐渐修复;EB-OCT诊断气管结构层次:黏膜破坏3例,黏膜破坏及软骨破坏9例,与组织病理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OCT和病理图像匹配部分软骨层及非软骨层的厚度呈线性正相关,相关曲线分别是:软骨层Y=3.7498+0.9717X,r=0.9992(P<0.01);非软骨层Y=-9.4328+0.9935X,r=0.9999(P<0.01)。结论EB-OCT可以很好地观察到良性气道狭窄中气管黏膜破坏和/或软骨破坏以及两者的破坏程度,具有病理组织学的诊断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气道狭窄 支气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EB-OCT) 黏膜破坏 软骨破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联合三维血管支气管CT成像在解剖性肺段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翁文俊 李剑锋 侯宜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联合三维血管支气管CT成像(3D-CTBA)在解剖性肺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46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D-CTBA,均在单孔胸腔...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联合三维血管支气管CT成像(3D-CTBA)在解剖性肺段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46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D-CTBA,均在单孔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扩大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139.3±32.5)min,术中出血量为(84.5±45.3)mL,术后胸管拔管时间为(5.5±1.3)d,术后住院时间为(7.1±2.8)d,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0.2±3.4)枚。术后病理为原发性肺腺癌39例,转移性癌3例,肉芽肿4例。术后2例肺漏气大于5 d,经持续引流后好转;2例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后好转;3例心律失常。结论单孔胸腔镜联合3D-CTBA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性、可行性较好,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 电视胸腔镜 三维血管支气管CT成像 肺段切除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殷志敏 陈良亮 +2 位作者 王霄霖 陆世春 束余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5-9,共5页
随着薄层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检出。中国人群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为保留更多肺功能,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逐渐成为普胸外科的研究热点。由于肺血管解剖变异极多,对手术医生的要求较高,术前三维重建和手术规划显得... 随着薄层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肺小结节被检出。中国人群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为保留更多肺功能,解剖性肺段切除术逐渐成为普胸外科的研究热点。由于肺血管解剖变异极多,对手术医生的要求较高,术前三维重建和手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应用各种手段进行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以辅助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实施,达到保证切缘、精准切除的目的。但是,各种重建方法各有优劣,人工智能的发展又将带来新的变革。本研究对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支气管血管成像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人工智能 手术切缘
下载PDF
CT仿真支气管镜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自力 龙军 《淮海医药》 2002年第6期494-494,共1页
目的 研究 CT仿真支气管镜 (CTVB)容积扫描的检查方法、成像技术、镜下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螺旋 CT对 2 1例患者进行肺部容积扫描 ,利用 Nar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形成 CTVB的影像 ,应用 Fly Through软件多... 目的 研究 CT仿真支气管镜 (CTVB)容积扫描的检查方法、成像技术、镜下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螺旋 CT对 2 1例患者进行肺部容积扫描 ,利用 Narigator软件对容积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形成 CTVB的影像 ,应用 Fly Through软件多角度观察支气管树。结果  CTVB诊断气管内隆起样异常 6例、凹陷型改变 3例、气管壁外压迫变形 4例、支气管闭塞或阻塞 3例、正常 7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仿真支气管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 仿真支气管 定位诊断 气管疾病
下载PDF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程 李炎 +1 位作者 薛博仁 段春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胸外科治疗的80例肺段间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扩大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 目的探讨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胸外科治疗的80例肺段间结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扩大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胸率、术后引流时间、清扫淋巴结数量、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切缘深度和切缘宽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不张、肺漏气、少量咯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D-CTBA导航联合亚段切除术处理肺段间结节的效果显著,能够精准定位,具有更安全的切缘宽度和切缘深度,且切除的肺组织较少,有利于保留肺组织生理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间结节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 亚段切除术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融合技术肺支气管血管成像在肺结节术前定位的应用
18
作者 顾秀婷 尹笑笑 +3 位作者 吴云江 张勇 赵义 谢晓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肺支气管血管成像中的运用,并探讨该技术在肺结节患者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双能量肺静脉成像并拟行肺结节切除的患者115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0例... 目的 评价双能量CT非线性融合技术在肺支气管血管成像中的运用,并探讨该技术在肺结节患者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双能量肺静脉成像并拟行肺结节切除的患者115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0例;年龄24~81岁,平均年龄61.3岁;病灶直径0.4~2.4 cm,平均直径1.19 cm;病程1天~2年,平均病程2.5个月。所有患者双能量扫描获得80 kV(A组)、(Sn)150 kV(B组)、线性融合M-0.6(C组)和非线性融合(D组)4组图像。计算肺静脉干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右肺上叶静脉与右肺中叶动脉平均CT值差值。将最佳组数据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肺支气管血管成像,进行图像等级评分。结果 经一致性分析,4组图像肺静脉干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分别为0.991、0.987、0.985、0.994,竖脊肌的ICC分别为0.877、0.885、0.887、0.895。D组图像的SNR和CNR最高,SNR为167.1±22.9、CNR为150.1±21.2。D组与其他3组SNR和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组图像肺静脉与动脉差值(328.5±98.9)最高,A组与D组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C组与D组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最佳组D组进行三维肺支气管血管成像,111例图像评为优,3例为良,1例为差。结论 用非线性融合技术进行肺静脉图像重建,图像SNR和CNR更高,且肺静脉与动脉差值最大,更容易重建出高质量的肺支气管血管图像,更利于观察肺支气管血管是否存在变异及血管与病灶的三维关系,为胸外科医生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支气管血管成像 非线性融合 肺结节
下载PDF
双源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19
作者 李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肺癌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肺部肿块者40例为对照组,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检查,统计其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比较两组检出支气管动脉管径情况。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在原发性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肺癌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肺部肿块者40例为对照组,使用西门子双源螺旋CT检查,统计其平均容积CT增强值、容积CT净增值,比较两组检出支气管动脉管径情况。结果观察组支气管动脉管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灶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平均容积CT增强值高于对照组(P<0.05),容积CT净增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源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能有效显示原发性肺癌支气管动脉情况,为影像学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螺旋CT 支气管动脉成像 原发性肺癌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明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6期38-41,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两组,将术前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术前未行...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BA)CT血管成像(CTA)在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84例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前是否行CTA检查分为两组,将术前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术前未行CTA检查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观察组于介入治疗前行CTA检查,对照组介入治疗前未行CTA检查。分析CTA咯血责任BA检出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及曝光时间、对比剂用量、止血效果、再发咯血、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CTA共检出咯血责任BA有78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共检出咯血责任BA有81支,CTA咯血责任BA检出率为96.30%(78/81);观察组手术及曝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剂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发咯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成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脊髓损伤、食管溃疡等并发症。结论BA CTA对咯血责任动脉检出率较高,BA CTA用于咯血患者介入治疗中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减少对比剂用量,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 介入治疗 止血效果 再发咯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