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日最高气温对支气管和心血管类疾病就诊人数的影响
1
作者 单婵 王子昕 +3 位作者 王雁君 桑小卓 姚阮 艾文文 《气象科学》 2024年第3期593-602,共10页
融合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Mon-linear Model,DLNM)与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新冠疫情影响、节假日效应、星期效应、长期趋势以及大气污染因子等因素基础上,探究了2018—2020年南京市... 融合应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Mon-linear Model,DLNM)与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在控制新冠疫情影响、节假日效应、星期效应、长期趋势以及大气污染因子等因素基础上,探究了2018—2020年南京市日最高气温与当地支气管类、心血管类疾病就诊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包括滞后效应和累积效应。结果表明:对于支气管类疾病,冬季为高风险期,低温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显著;中短期累积作用下,气温越低危险性越大;长期累积作用下,10℃左右的危险性最大;高温累积效应不显著,30℃左右滞后效应显著。对于心血管类疾病,低温的即时效应和累积效应显著,11~12℃左右影响的累积效应和持续性最强;高温的滞后效应显著,温度越高,滞后效应越明显;长期暴露于高温环境的患病风险会快速增加,日最高气温32℃左右的暴露累积风险最大。针对这两类疾病,当日最高气温在22~24℃范围内,属于人体最舒适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高气温 心血管疾病 支气管类疾病 滞后效应 累积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