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排螺旋CT(MSCT)在不同位置触发扫描对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柳雪琴 成启华 +3 位作者 李婷婷 陈妙勤 汪劭川 孙政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4期655-658,共4页
目的:多排螺旋CT(MSCT)在不同位置触发扫描对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观察组以肺... 目的:多排螺旋CT(MSCT)在不同位置触发扫描对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行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凭借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观察组以肺动脉干为触发扫描位置,行低剂量造影剂剂量及低KV扫描;对照组以升主动脉为触发扫描位置,行正常剂量造影剂及常规KV扫描。对比两组不同位置测量的CT值以及主、客观图像质量分级情况。结果:检查后,观察组与实验组造影剂剂量、肺动脉干水平上腔静脉CT值、肺动脉干CT值、支气管开口处主动脉CT值、支气管动脉CT值、背景噪声、信噪比、DLP、CTDIvol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发现支气管数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患者主、客观图像质量分级对比,两组图像质量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肺动脉干为触发扫描位置的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图像质量,同时辐射剂量更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MSCT) 不同位置触发扫描 低剂量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 图像质量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在COPD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占波 刘建军 +2 位作者 江文婷 王宏菁 王加寿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462-1465,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GOLD国际指南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GOLD 1-4级,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CTA检查,观察患者...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依据GOLD国际指南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GOLD 1-4级,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CTA检查,观察患者支气管动脉管径变化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结果GOLD分级越高,患者左侧与右侧支气管动脉管径越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LD分级越高,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50%流量(MEF50)、最大静止吸气压(PImax)、最大静止呼气压(PEmax)、一秒率(FEV1/FVC)水平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左侧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MEF50、PImax、PEmax呈现负相关(r=-0.705,-0.688,-0.651,-0.640;均P<0.05);右侧支气管动脉管径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MEF50、PImax、PEmax呈现负相关(r=-0.623,-0.657,-0.688,-0.649;均P<0.05)。结论COPD患者CTA检查可发现支气管动脉的分支与形态状况,测定支气管动脉管径和肺功能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COPD患者肺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 肺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对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患者术前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彭保铭 庞一雄 李雄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血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手术患者术前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21年9月的84例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行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根据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结果阳...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CTA(血管造影)对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手术患者术前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21年9月的84例支气管扩张顽固性咯血行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根据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结果阳性和阴性分组来探讨单纯手术组和联合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联合手术)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统计两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3天引流、手术方式及术后住院天数有无差异性来反映。结果术前CTA为阴性的情况下,单纯手术组在术后住院天数优于联合组[(7.1±3.7)天vs(9.7±2.5)天,P<0.05],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方式及术后3天引流量两者并无统计学差异;术前CTA为阳性的情况下,联合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方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3天引流量优于单纯手术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CTA阴性的支扩顽固性咯血患者可行单纯的手术治疗;支气管动脉CTA阳性患者行BAE联合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更高,BAE后更有助于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术前支气管动脉CTA对明确责任血管以及手术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血管造影 支气管扩张 顽固性咯血 肺切除术
下载PDF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联合吲哚菁绿反染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胡俊熙 高祥龙 +1 位作者 孔浩 束余声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90-1295,共6页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反染法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 目的评估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反染法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肺段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125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32.0%)、女85例(68.0%),平均年龄(54.8±11.1)岁。结果全组患者均在3D-CTBA和ICG反染法联合应用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与术前模拟基本一致。段间平面均成功显示,且ICG注入未见不良反应。125例患者共取出130枚病理标本,平均手术时间(126.8±41.9)min,平均首次发出荧光时间(22.7±4.9)s,从开始标记到标记结束的平均时间为(65.6±20.3)s,中位术中出血量20.0(10.0~400.0)m L,术后住院时间5.6(4.0~28.0)d,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3.2(2.0~25.0)d。病理结果显示微浸润性腺癌最多(50/130,38.5%),其次为浸润性腺癌(48/130,36.9%);转移性肿瘤3枚(3/130,2.3%)。结论3D-CTBA联合ICG反染法行VATS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 支气管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 近红外血管造影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 肺肿瘤
原文传递
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技术要点 被引量:64
5
作者 陈亮 吴卫兵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7-381,共5页
由于肺段支气管、血管的解剖变异繁多,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较肺叶切除术更加精细复杂。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可以显示肺段的解剖结构以及肺段支... 由于肺段支气管、血管的解剖变异繁多,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技术较肺叶切除术更加精细复杂。术前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3D-CTBA)可以显示肺段的解剖结构以及肺段支气管、血管的变异,明确肺部结节的肺段归属,有助于制定手术计划。术前结节定位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起着重要作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技术包括:分别切断靶段动脉、支气管、段内静脉,保留段间静脉,采用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面,使用电刀和/或切割缝合器分离段间肺组织。恶性结节行肺段切除术时必须确保切缘宽度≥2 cm,或≥肿瘤直径,同时需要进行N1、N2站淋巴结采样及冰冻切片分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肺段与肺叶的解剖关系为,若干个呈不规则锥形结构的肺段组成一个肺叶,段间静脉行走于肺段间。本中心探索出一种按照锥形结构原理自肺叶中分离出肺段的方法,并命名为"锥式肺段切除术"。"锥式肺段切除术"的技术涵盖了准确判断和处理靶段支气管和血管以及解剖性分离段间交界面,可以实现精准的肺段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3D-CT 支气管血管造影
下载PDF
隐源性咯血的介入诊断和治疗
6
作者 郭季宣 王玲璞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0年第3期174-181,共8页
目的 探讨隐源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造影(BAG)的影像表现与病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为其诊断和出血定位寻求可靠依据。方法 ①选择隐源性咯血病人52例,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Ⅰ.常规影像学检查阴性(胸部平片、断层阴性,部分病人同... 目的 探讨隐源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造影(BAG)的影像表现与病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为其诊断和出血定位寻求可靠依据。方法 ①选择隐源性咯血病人52例,包括以下两种情况:Ⅰ.常规影像学检查阴性(胸部平片、断层阴性,部分病人同期CT及支气管碘油造影阴性)Ⅱ.一个肺叶或一侧肺内有少量病变,但BAG证实为非咯血病灶,或原因。而另叶或另段肺内有出血征象,有17例。对全部病例行Seldinger穿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隐源性 支气管血管造影 栓塞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