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血流储备分数指导的SYNTAX-Ⅱ评分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鸣 干倩 +11 位作者 翟馨蓉 张舒怡 徐逸婷 关韶峰 陈阳 容耀聪 张亮 李天奇 常锡峰 翁婷雯 曲新凯 韩文正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774-780,共7页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指导的SYNTAX-Ⅱ评分(QFR-SSⅡ)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病变且已完全行血运... 目的探讨定量血流储备分数(QFR)指导的SYNTAX-Ⅱ评分(QFR-SSⅡ)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完全血运重建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冠脉造影证实多支血管病变且已完全行血运重建的老年患者(≥75岁),共120例。基于冠脉造影及临床因素进行SYNTAX-Ⅱ评分(SSⅡ),同时对于QFR<0.80病变进行校正指导后的SYNTAX-Ⅱ评分。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定义为2年随访的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及缺血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分析QFR-SSⅡ不同危险分层分组的MACE发生率及其对于MACE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发现,通过ROC曲线分析,可采用≤28,>28且<38,≥38为危险分层标准。QFR-SSⅡ校正后,危险分层低危组比例由SSⅡ分层的28.33%上升至32.50%,中危组由55.83%降低至54.17%,高危组由15.84%降低至13.33%。QFR-SSⅡ标准下高危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QFR-SSⅡ(HR[95%CI]:1.066[1.019~1.115],P=0.006)及SSⅡ(HR[95%CI]:1.071[1.023~1.122],P=0.003)均对主要终点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无论SSⅡ或QFR-SSⅡ对多支病变患者预后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QFR-SSⅡ通过优化生理学标准校正对老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治疗预后更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定量血流储备分数 SYNTAXⅡ评分 支血管病变
下载PDF
强化降脂策略对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金智丽 吴青青 +4 位作者 吴晓燕 陈明 范永臻 鲁志兵 王海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4-579,共6页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策略对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强化降脂组[3个月...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策略对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强化降脂组[3个月内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1.0mmol/L,且12个月内持续达标,n=69]和标准降脂组(12个月内将LDL-C逐渐控制<1.4 mmol/L,n=67)。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强化降脂组与标准降脂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相似,基线TC、TG、LDL-C、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3个月时,与入院时相比,强化降脂组患者的TC、TG、LDL-C、Lp(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标准降脂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TG、HDL-C和Lp(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出院3、6、12个月时,强化降脂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标准降脂组(P均<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出院12个月时,强化降脂组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降脂组(2.90%vs.14.93%,χ2=6.090,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标准降脂策略相比,强化降脂策略可显著降低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出院12个月时的MACE发生风险(HR=0.177,95%CI:0.037~0.838,P=0.029)。结论:在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中,与标准降脂策略相比,强化降脂策略很可能会降低短期MACE发生风险,未来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强化降脂策略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腓骨肌皮瓣穿支血管定位导板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许立明 张一博 +2 位作者 乃吉拜·莫敏 李娇阳 凌彬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4期280-286,共7页
目的 探讨3D打印固定式定位导板在腓骨肌皮瓣穿支血管的精准定位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由于颌骨... 目的 探讨3D打印固定式定位导板在腓骨肌皮瓣穿支血管的精准定位方法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由于颌骨缺损需行腓骨肌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的患者14例。导板组(7例)采用CTA结合Mimics软件三维重建患者双下肢并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数字化设计腓骨肌皮瓣穿支血管定位导板,将导板的两端设计为固定端,上方一端固定于膝关节,下方一端固定于踝关节,3D打印完成导板;对照组(7例)采用常规手持式多普勒进行术前定位。比较两组皮瓣制取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定位穿支血管的差异、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供区外形满意度及下肢功能评定量表(lower extremity functional scale,LEFS)。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导板组的制取皮瓣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穿支血管定位及术后供区外形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皮瓣并发症、LE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腓骨肌皮瓣穿支血管固定式定位导板的定位准确性更好,采用膝关节和踝关节固定点,能更有效地稳定导板位置,避免软组织偏移,提高了定位精准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皮瓣 穿支血管 固定式定位导板 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CT血管造影 颌骨缺损 重建功能性外科
下载PDF
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贾鑫玮 艾佳慧 +4 位作者 刘纯 邓凯 王红涛 张一晗 王辉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 目的比较近、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指端缺损患者根据皮瓣位置不同分为近节供区组(采用近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4例)和中节供区组(采用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2例)。比较两组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单丝测试、疼痛VAS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个月。两组皮瓣及移植皮片均成活,供区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无明显冗余、回缩、色素沉着,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伤指关节屈曲活动度、寒冷不耐受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和动态两点辨别觉、单丝测试中节供区组均小于近节供区组(P<0.05);疼痛VAS评分中节供区组低于近节供区组(P<0.05)。结论与近节供区相比,中节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指端感觉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动脉背侧支血管链皮瓣 指端缺损 感觉重建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在下肢穿支血管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高玉凤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105-107,111,共4页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下肢穿支血管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血管定位检查方式将其分为CDU组(n=66)、CT...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下肢穿支血管术前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下肢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血管定位检查方式将其分为CDU组(n=66)、CTA组(n=66)、联合组(n=68)。比较三组优势穿支血管识别率、优势穿支血管定位准确率,检查时间、取瓣时间、取瓣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命质量[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三组优势穿支血管识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势穿支血管定位准确率高于CDU组,相差距离低于CDU组、C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组优势穿支血管定位准确率、相差距离与CT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优势穿支血管定位准确率与CT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检查时间长于CDU组、CTA组,取瓣时间短于CDU组、CTA组,取瓣成功率高于CDU组、C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组与CTA组检查时间、取瓣时间及取瓣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BI评分高于CDU组、CT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DU组、CT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U组与CTA组BI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U联合CTA检查应用于下肢穿支血管术前定位可提高优势穿支血管定位准确率、取瓣成功率和生命质量评分,缩短取瓣时间和相差距离,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二者单项检查效果,但检查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软组织缺损 修复 穿支血管 彩色多普勒超声 CT血管造影 生命质量
下载PDF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
6
作者 刘海军 醋晓川 侯晓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究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8例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 目的探究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对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下肢功能及皮瓣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08例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骨折复位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观察组接受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下肢功能量表(LEFS)、Kofoed、Fugl-Meyer下肢评价量表(FMA-L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的皮瓣血运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联合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治疗胫腓骨骨折伴踝周软组织缺损能够改善皮瓣血运状态,减轻疼痛,促进肢体功能与皮瓣感觉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骨短缩-延长术 早期穿支血管蒂皮瓣 胫腓骨骨折 踝周软组织缺损 下肢功能 皮瓣感觉
下载PDF
白藜芦醇促进老年大鼠缺血后肢侧支血管生长
7
作者 董丽萍 韩丽 +2 位作者 李广意 袁衡 罗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46-150,160,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藜芦醇对老年大鼠缺血后肢侧支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老年大鼠股动脉结扎建立侧支血管生长模型,10 mg/kg白藜芦醇处理,免疫荧光染色和HE染色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生长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股动脉结扎后给予白...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藜芦醇对老年大鼠缺血后肢侧支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老年大鼠股动脉结扎建立侧支血管生长模型,10 mg/kg白藜芦醇处理,免疫荧光染色和HE染色观察大鼠后肢侧支血管生长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股动脉结扎后给予白藜芦醇处理使侧支血管管壁增厚,管腔增大;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股动脉结扎后给予白藜芦醇处理使侧支血管管壁增殖细胞(Ki-67阳性细胞)增多,eNOS表达增强。结论白藜芦醇可促进老年大鼠缺血后肢侧支血管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支血管 老年大鼠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术后运动及患侧肢体侧支血管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陆爽爽 刘遵 +5 位作者 史伟浩 朱磊 冷冰 范伟健 崔晓晟 曹艳佩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描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的运动锻炼及患肢侧支血管建立的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表和CTA评估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 目的:描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的运动锻炼及患肢侧支血管建立的现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表和CTA评估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并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侧支血管的建立在运动锻炼组与非运动组的差别。结果:140例患者中,42.1%有运动,其中93.2%采取步行的运动方式,59.3%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平均时间为30.4 min,83.1%运动时无人陪同;相较于非运动组,运动锻炼组的侧支血管直径更大(Z=-4.462,P<0.01),且侧支血管数量更多(Z=-4.194,P<0.01)。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患者运动水平低、运动方式繁杂、运动频率和时间均不统一,且运动时缺乏监测、指导;运动锻炼组患者的侧支血管的大小与数量均显著优于非运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腔内治疗 运动 支血管 现况调查
下载PDF
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变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雪东 赵冠棋 +2 位作者 何雪 黄鑫 郑文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诊断为STEMI并成功完成直... 目的分析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诊断为STEMI并成功完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合并MVD患者1033例。选取其中入院后24 h内采集空腹LDL-C并完成12个月随访的患者1013例,根据LDL-C水平分成高LDL-C组(≥3.0 mmol/L),中等LDL-C组(1.8~<3.0 mmol/L),低LDL-C组(<1.8 mmol/L)。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不同LDL-C水平与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高LDL-C组488例,占48.2%,中等LDL-C组461例,占45.5%,低LDL-C组64例,占6.3%。低LDL-C组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余2组,而高LDL-C组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比例较高(均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中等LDL-C组作为参考,低LDL-C组MACCE发生风险(风险比=2.123,95%置信区间:1.007~4.472,P=0.048)及全因死亡风险(风险比=5.307,95%置信区间:1.215~23.181,P=0.026)均较高,而高LDL-C组未显示类似差异(均P>0.05)。结论STEMI合并MVD患者中LDL-C≥3.0 mmol/L占比较高,相较于中等LDL-C组,并不增加长期心血管不良事件。而LDL-C<1.8 mmol/L患者预后较差,相较于LDL-C较高的人群,这类患者从常规降脂等规范化治疗中获益较小,除了严格地降脂之外,应该更严格地控制包括残余心血管风险在内的各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支血管病变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预后
下载PDF
前臂穿支血管在显微层次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朝帅 朱明昇 +4 位作者 王强 董丽琨 赵祖耀 王春霖 王增涛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40-244,264,共6页
目的解剖观测前臂穿支血管,探究分布规律,为临床上前臂穿支皮瓣精确设计及切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新鲜前臂标本10侧,红色乳胶灌注动脉。解剖范围:远端至桡腕关节平面,近端至肘关节平面。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皮肤,用显微器械仔细... 目的解剖观测前臂穿支血管,探究分布规律,为临床上前臂穿支皮瓣精确设计及切取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新鲜前臂标本10侧,红色乳胶灌注动脉。解剖范围:远端至桡腕关节平面,近端至肘关节平面。在手术显微镜下,去除皮肤,用显微器械仔细剔除浅筋膜中的脂肪等组织,解剖游离浅筋膜中穿支血管,记录穿支数目及穿深筋膜位置,观察穿支血管间的吻合情况;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深筋膜,向深部解剖至各穿支起始处,测量其在起始处及穿深筋膜处血管直径。结果前臂皮穿支血管(45.20±5.42)支,以肌间隙穿支为主(85.0%)。肌间隙穿支较为恒定的(93.8%)从5个血管皮穿支间隙穿出:⑴桡掌侧间隙: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24.2%);⑵尺掌侧间隙:指浅屈肌与尺侧腕屈肌之间(16.4%);⑶尺侧间隙:尺侧腕屈肌与尺侧腕伸肌之间(20.8%);⑷尺背侧间隙:尺侧腕伸肌与小指伸肌之间(15.9%);⑸桡背侧间隙:指伸肌与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16.7%)。同一血管皮穿支间隙内穿支血管沿此间隙纵向形成血管链,与其他血管皮穿支间隙的穿支血管及肌皮穿支形成血管网。结论前臂的5个血管皮穿支间隙是前臂皮瓣主要的设计与切取的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穿支血管 肌间隙 皮瓣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下肢缺血后侧支血管新生能力受损机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荣荣 《医疗装备》 2023年第8期161-164,共4页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下肢溃疡、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在DM患者病情发展中,DM下肢血管病变不仅会引发大血管病变,也会导致侧支血管形成障碍。而侧支血管异常会进一步加重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此时侧支血...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下肢溃疡、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在DM患者病情发展中,DM下肢血管病变不仅会引发大血管病变,也会导致侧支血管形成障碍。而侧支血管异常会进一步加重下肢血管病变程度,此时侧支血管的新生能力可直接影响侧支血管循环功能,进而引发下肢缺血病变。DM下肢缺血病变的致病机制为内皮功能及血管修复能力受损导致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故该研究就侧支血管新生能力的受损机制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下肢血管 支血管 新生能力
下载PDF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预后不良预测模型的建立
12
作者 连欢 赵卓妍 +3 位作者 王艳芳 张皓然 丁振江 张英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95-103,共9页
目的构建冠心病(CHD)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ICR)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MVD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IC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出院时... 目的构建冠心病(CHD)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不完全血运重建(ICR)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MVD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IC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出院时间顺序,将符合入选条件的受试者757例分为训练集530例(70.0%)与验证集227例(30.0%),纳入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0.2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赤池信息准则(AIC)选取最优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MVD患者ICR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验证及评估该模型的区分能力,并绘制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对该模型的校准度、临床净获益及实用性进行评估。结果用于预测MVD患者ICR术后预后不良预测模型的预测因子包括:尿酸、女性、年龄、PCI术前罪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糖耐量异常、非结合胆红素。训练集与验证集的ROC的AUC分别为0.645、0.690。训练集与验证集校准曲线的Hosmer-Lemeshow检验的统计值分别为8.97(P=0.535)、16.45(P=0.087)。DCA曲线显示当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阈值在0.10~0.70时本模型临床适用。结论本研究构建了用于预测MVD患者ICR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良好,能够作为临床早期预测MVD患者ICR术后预后不良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血管病变 不完全血运重建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及其治疗性干预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锦坤 储晓娇 +3 位作者 章帆 闫文静 覃雪莲 何治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1,118,共7页
脑侧支血管生成发生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时期,是指脑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经过基膜降解、活化、增殖及迁移等活动,在现存血管的基础上形成微血管网的病理过程。缺血性卒中后,血管网的形成能够有效恢复组织血流灌注,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 脑侧支血管生成发生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时期,是指脑缺血区血管内皮细胞经过基膜降解、活化、增殖及迁移等活动,在现存血管的基础上形成微血管网的病理过程。缺血性卒中后,血管网的形成能够有效恢复组织血流灌注,缓解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改善预后。作者从细胞信号传导的角度出发,对缺血性卒中侧支血管生成的机制及其新兴的治疗性干预途径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干细胞 中草药 脑侧支血管生成 信号通路 综述
下载PDF
CHA_(2)DS_(2)-VASc卒中风险评分对冠心病三支血管或左主干病变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研究
14
作者 王秋实 李虹伟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30-4136,共7页
背景SYNTAX评分是基于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常用的评分系统之一,但临床上需要一种基于一般临床资料的评估方法,以提高其预测效力。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卒中风险评分在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TVD)或左主干... 背景SYNTAX评分是基于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预测冠心病患者预后常用的评分系统之一,但临床上需要一种基于一般临床资料的评估方法,以提高其预测效力。目的探讨CHA_(2)DS_(2)-VASc卒中风险评分在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TVD)或左主干病变(LMD)患者中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09年1月—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630例TVD/LMD患者,根据SYNTAX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0~22分)276例、中度病变组(23~32分)249例和重度病变组(≥33分)105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偏相关分析探究定量资料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CHA_(2)DS_(2)-VASc和SYNTAX评分是否为TVD/LMD患者3年内发生MACEs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3年内发生MACE的效能。使用Delong方法对CHA_(2)DS_(2)-VASc评分、SYNTAX评分以及两评分系统联合预测MACEs的ROC曲线进行比较。结果不同SYNTAX评分组在年龄、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SYNTAX评分、CHA_(2)DS_(2)-VASc评分、3年内MACEs、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_(2)DS_(2)-VASc评分与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109,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1.753,95%CI(1.047,2.938)]、LVEF[OR=0.962,95%CI(0.942,0.982)]、SYNTAX评分[OR=1.028,95%CI(1.002,1.055)]及CHA_(2)DS_(2)-VASc评分[OR=1.210,95%CI(1.070,1.369)]升高是TVD/LMD患者3年内发生MACE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YNTAX评分预测MACE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638,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的AUC是0.619。联合应用SYNTAX评分及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的AUC是0.685。使用Delong方法进行头对头比较发现,SYNTAX与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的AUC差值为0.019(P=0.587),提示SYNTAX与CHA_(2)DS_(2)-VASc评分都具有对MACEs的预测效果,但其AUC差值无统计学意义。联合应用SYNTAX评分和CHA_(2)DS_(2)-VASc评分预测MACEs与SYNTAX评分单独预测MACEs的AUC差值为0.0469(P=0.046),与CHA_(2)DS_(2)-VASc评分单独预测MACE的AUC差值为0.0659(P=0.0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HA_(2)DS_(2)-VASc评分系统可用于预测TVD/LM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3年内MACE的发生情况,联合CHA_(2)DS_(2)-VASc与SYNTAX评分系统,可有效提高对3年MACEs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HA_(2)DS_(2)-VASc评分 SYNTAX评分 支血管病变 左主干病变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早期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措施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左心室扭转的影响
15
作者 蔡茵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早期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措施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左心室扭转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6例N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措施的不同... 目的研究早期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措施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左心室扭转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2018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26例N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介入措施的不同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CR组)和部分血运重建组(IR组),各63例,CR组采用完全血运重建介入措施,IR组采用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措施。以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比较2组的心尖段旋转峰值、基底段旋转峰值、左心室整体净扭转峰值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术后1周,2组患者心尖段旋转峰值、基底段旋转峰值、左心室整体净扭转峰值和LVEF值较术前均有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心尖段旋转峰值、基底段旋转峰值、左心室整体净扭转峰值和LVEF值比较,CR组均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2组患者心尖段旋转峰值、基底段旋转峰值、左心室整体净扭转峰值和LVEF值比较,CR组均显著高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完全血运重建和部分血运重建都可使N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的左心室扭转得到改善,但早期完全血运重建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TEMI 支血管病变 早期完全血运重建 左心室扭转
下载PDF
STEMI伴多支血管病变患者非梗死相关动脉的处理时机
16
作者 周汉力 夏中华 +5 位作者 黄兴杰 林创标 刘琼 黄敏 周国良 张羽中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61-2265,共5页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血运重建的最佳时机,为国内STEMI合并MVD的PCI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因STEMI伴MVD治疗且...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血运重建的最佳时机,为国内STEMI合并MVD的PCI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因STEMI伴MVD治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126例患者,根据急诊PCI到分期处理non-IRA的时间将患者分为3组:A组(同期处理组,n=44),B组(3~10 d分期PCI组,n=41),C组(11~60 d分期PCI,n=41)。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14(8,26)个月的随访。随访的终点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以及因心衰或者心绞痛再次住院。结果A组MACE发生率为15.9%,B组为22.0%,C组为39.0%,C组发生率最高,3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Cox风险模型显示C组MACE发生风险高于A组(HR:2.681,95%CI:1.064~6.758,P=0.037),B组高于A组发生MACE的风险为(HR:1.188,95%CI:0.374~3.776,P=0.7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同期对non-IRA进行PCI和3~7 d的早期对non-IRA进行PCI相比,11 d后对non-IRA进行PCI发生MACE风险最高,出院前对STEMI患者non-IRA进行血运重建可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I 支血管病变 非犯罪血管 处理时期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多支血管病变治疗策略分析及心脏康复的影响
17
作者 韩硕 兰永昊 +1 位作者 霍欣 曹志国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331-1336,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多支血管病变(MVD)的治疗策略及心脏康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多支血管病变(MVD)的治疗策略及心脏康复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的92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患者的介入手术相关信息。比较同期处理组与二次处理组患者、门诊实施组和居家实施组患者的临床信息、介入术后随访1年结局。结果 92例AMI患者均合并MVD,病变累及冠状动脉2~4支,平均(2.7±0.4)支;51例患者在同次住院期间对所有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同期处理组),41例患者在介入术后再次住院时治疗了非AMI罪犯血管(二次处理组)。所有患者在第1次介入治疗后均接受了强化他汀治疗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43例患者经第1次介入治疗后在门诊接受心脏康复干预(门诊实施组),49例患者遵医嘱自行居家实施康复运动(居家实施组)。同期处理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植入支架的数量明显多于二次处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介入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92例AMI患者中,共死亡14例,其中,同期处理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二次处理组患者,门诊实施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均低于居家实施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接治疗MVD未增加AMI患者病死和心力衰竭的风险,门诊心脏康复可改善AMI患者介入术后1年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支血管病变 心脏康复 随访
下载PDF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非线性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陶友伦 张世民 +5 位作者 陈文龙 张英琪 王欣 刘天一 马飞 顾玉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5,209,共6页
目的研究牵张力、伴行静脉数量和动静脉间距对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影响。方法应用LSDYNA软件建立穿支血管蒂三维非线性数字化模型,分3组进行实验:(1)等长和等张扭转;(2)血管蒂为1支和2支伴行静脉;(3)穿支动静脉间距分别... 目的研究牵张力、伴行静脉数量和动静脉间距对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蒂部血管扭转的影响。方法应用LSDYNA软件建立穿支血管蒂三维非线性数字化模型,分3组进行实验:(1)等长和等张扭转;(2)血管蒂为1支和2支伴行静脉;(3)穿支动静脉间距分别在0、2、4、6 mm的情况下扭转。3组实验均从0°扭转至180°,通过血管最窄处横截面积变化,反映血管的通畅性。结果 (1)等张扭转组血管蒂通畅程度明显大于等长扭转组;(2)1支管腔通畅程度大于2支,但2支静脉的管腔截面积之和仍大于1支;(3)穿支动静脉间距加大,管腔的狭窄程度也逐渐增加。结论 (1)在血管蒂扭转的同时施加牵张力,将使血管的通畅性明显降低;(2)在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中,2支伴行静脉的通畅性仍较1支为好;(3)穿支动静脉间距越大,扭转后绞窄越明显,甚至发生管腔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 穿支血管 血管通畅性 扭转 牵张 非线性有限元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侧支血管开放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袁旭芳 黎桃 +1 位作者 彭少志 张静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23-26,共4页
研究肝硬化发生的门静脉高压侧支血管开放与影像学的特征,以及对于临床的意义。方法 将本院2020年1月- 2023年100例因肝硬化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查看100例肝硬化患者的CT门静脉成像,通过对图像去研究各侧支循环之间存在的影响联系,和... 研究肝硬化发生的门静脉高压侧支血管开放与影像学的特征,以及对于临床的意义。方法 将本院2020年1月- 2023年100例因肝硬化住院的患者进行调查。查看100例肝硬化患者的CT门静脉成像,通过对图像去研究各侧支循环之间存在的影响联系,和侧支循环对肝功能的Child分级的影响,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等。结果 CT门静脉的主要特点是各侧支循环起止、形态与走行。通过以上可发现患者肝功能的受损程度影响着食管静脉、旁边静脉与附脐静脉出现率。胃静脉宽度增大时患者出现更多的侧支血管开放,食管旁静脉降低其静脉曲张发生概率,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附脐静脉、食管静脉等,其曲张可提升腹水发生。不同侧支血管开放支数实验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门静脉成像,掌握各侧支循环间的关系,对于各侧支循环起止、走行及形态特点而言,优势较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对疾病发展进行评估、预后判断等,均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高压侧支血管 开放影像学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行完全血运重建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立建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5-626,共2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50%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较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死亡率和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更高,这可能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斑块不稳定、心肌灌注及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或心律失常有关。对于血液动力学...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约40%~50%合并多支血管病变,较单支血管病变患者死亡率和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发生率更高,这可能与非梗死相关血管斑块不稳定、心肌灌注及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或心律失常有关。对于血液动力学稳定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STEMI患者,血运重建策略包括:仅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血运重建(Culprit-Only Revascularization,C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血管病变 ST段抬高 梗死相关血管 完全血运重建 非致死性 心室收缩功能 心肌灌注 支血管病变 病变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