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收养孤老”律例与社会稳定 被引量:7
1
作者 柏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69,共7页
"收养孤老"律是明清社会救济立法的重要体现,既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地方政治治理形式转变有关,又与明清统治者的重视、立法监督体系的健全、社会救济机构的设置及管理有关。它不仅体现传统社会救济基本意图,而且在... "收养孤老"律是明清社会救济立法的重要体现,既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地方政治治理形式转变有关,又与明清统治者的重视、立法监督体系的健全、社会救济机构的设置及管理有关。它不仅体现传统社会救济基本意图,而且在"仁政"理念的基础上,从法律上规范了"孤贫"救济。救助孤贫不仅仅是理念问题,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必要时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传统政治体制则决定明清统治者不可能提供充足的资金,也不可能有完善的制度,不会去整合社会资源,更害怕社会成员的介入。因此"收养孤老"律例实施的实际效果,也是有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养孤老 养济院 善会 社会保障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官设救助机构的得与失
2
作者 柏桦 吴爱明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9-104,共6页
从中国历代官府设置救助机构的情况来看,官府参与社会救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种道德和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及社会变迁并无必然的联系,但经济发展寓财于民,社会变迁改变人们的意识。在官府社会救助能力有限、设施与经费难以满足需... 从中国历代官府设置救助机构的情况来看,官府参与社会救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种道德和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及社会变迁并无必然的联系,但经济发展寓财于民,社会变迁改变人们的意识。在官府社会救助能力有限、设施与经费难以满足需要的时候,社会各阶层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社会救助,既可以满足社会救助的需求,又可以弥补官府社会救助的缺失,还能够折射出社会成员为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增进社会福利的可贵努力,但也不能够忽略官府在社会救助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仓储 收养孤老 惠民助丧 慈善
下载PDF
清代孤贫福利事业发展的六大困局
3
作者 肖卜文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67-69,76,共4页
明清政府在孤贫福利事业发展上进行了诸多制度安排,特别是王朝把"收养孤老"入律,这是对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孤贫福利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众多制约性因素的存在,清代孤贫福利事... 明清政府在孤贫福利事业发展上进行了诸多制度安排,特别是王朝把"收养孤老"入律,这是对我国古代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孤贫福利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众多制约性因素的存在,清代孤贫福利事业面临诸多发展困局,突出地表现在统治者救济理念的"非纯粹"性、律例本身的"内生性"缺陷、官府"财政瓶颈"、官制及官员的"主观滤波"、福利供给机构"官僚化"、福利供给事业"徭役化"六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收养孤老 孤贫福利
下载PDF
发展与困局:清代律例规制下的孤贫老人福利研究
4
作者 朱虎 陈瑞来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
清代通过律例规定了孤贫老人的福利保障范围,福利的供给方可分为官府衙门、家庭、官方主导的福利组织和民间福利组织四种类型,以"官—绅—民"型和"官—绅"型两种主要运作方式来保障福利政策的贯彻落实。"收养... 清代通过律例规定了孤贫老人的福利保障范围,福利的供给方可分为官府衙门、家庭、官方主导的福利组织和民间福利组织四种类型,以"官—绅—民"型和"官—绅"型两种主要运作方式来保障福利政策的贯彻落实。"收养孤老"律例对孤贫老人福利供给有积极影响,但该律例在实施中也面临着理解偏差和执行难的问题,其实施效果不能盲目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福利 收养孤老 社会保障 官民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