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负荷超声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储备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映 李治安 +4 位作者 孙琳 何怡华 杨娅 刘文旭 Michael Henein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运动负荷试验中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储备。方法:21例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进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运动负...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运动负荷试验中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储备。方法:21例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进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50%)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运动负荷试验中静息状态下及峰值负荷时的左心室收缩期长轴整体应变率(GLSRs),同时记录峰值负荷时的心肌摄氧量(pVO2)。结果与2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静息状态下,病例组与对照组超声指标无明显差异。峰值负荷时,病例组pVO2低于正常组(P<0.05);GLSRs及二尖瓣环心肌收缩速度(Sm)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且与pVO2呈正相关(GLSRs:r=0.60,P=0.0007;Sm:r=0.65,P=0.00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病例组峰值负荷时的左心室收缩期应变率为pVO2的唯一影响因素。结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尽管静息状态下左心室功能正常,但运动负荷试验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储备仍然低于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负荷超声 主动脉瓣置换 左心室 应变率 收缩功能储备
下载PDF
射血分数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收缩功能储备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边长勇 李方都 +5 位作者 尹宗宪 凌敏 胡燕华 何丽红 邵慧丽 朱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HFnE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储备情况。方法:入选HFnEF患者40例,将同期40例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力衰竭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静息及分级小剂量多巴...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HFnE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储备情况。方法:入选HFnEF患者40例,将同期40例经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排除心力衰竭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静息及分级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后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射血时间(TPER),并计算各指标的最大变化率(ΔHR、ΔLVEF、ΔPER、ΔTPER)。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FnEF组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期末内径、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明显增大,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HFnEF组ΔHR、ΔLVEF、ΔPER、ΔTPER均较对照组降低,分别为54.8%±13.5%对78.8%±15.1%、29.9%±8.2%对40.7%±5.7%、83.0%±28.8%对124.5%±40.3%和46.3%±10.5%对57.3%±8.1%(P均<0.05)。结论:HFnEF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储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核素心血池显像 心室收缩功能储备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与射血分数降低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结构和功能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边长勇 尹宗宪 +4 位作者 李涛 胡燕华 何丽红 刘新 李方都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充血性心力衰竭(HFp EF)与射血分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HFr EF)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入选HFp EF及HFr EF患者各40例。入组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分级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保留充血性心力衰竭(HFp EF)与射血分数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HFr EF)患者的左室结构和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入选HFp EF及HFr EF患者各40例。入组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经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分级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后心率(HR)及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射血时间(TPER)最大变化率。比较HFp EF及HFr EF患者6个月预后,观测HFp EF患者6个月后LVEF变化。结果 HFp EF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显著小于HFr EF组(均P<0.05);HFp EF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大于HFr EF组(P<0.05);HFp EF组LVEF在静息及各负荷值较HFr EF组高(P<0.05),但LVEF最大变化率与HFr EF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PER最大变化率及TPER最大变化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6个月内病死率无显著差异。HFp EF组6个月后存活患者有3例LVEF低于50%,发生率为9%。结论两组左房室结构存在明显差异,HFr EF组静息LVEF明显低于HFp EF组,但两组左室收缩功能储备基本一致,部分HFp EF患者可演变为HFr EF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 射血分数降低 超声心动图 核素心室显像 收缩功能储备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