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8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肺动脉收缩压比值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肺动脉偶联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鑫 张培歌 +3 位作者 娄杰 赵若寒 张思忆 吕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0-83,87,共5页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我国HF发病率仍在升高,HF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高,生命质量差,治疗费用昂贵^([1-2])。右心室功能障碍是HF病程发展的转折点,预示结局恶化^([3])。右心室-肺动脉(right ventricular-...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我国HF发病率仍在升高,HF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高,生命质量差,治疗费用昂贵^([1-2])。右心室功能障碍是HF病程发展的转折点,预示结局恶化^([3])。右心室-肺动脉(right ventricular-pulmonary arterial,RV-PA)偶联代表右心室与后负荷之间的匹配关系,是右心室功能障碍的早期标志^([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肺动脉偶联 心力衰竭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肺动脉收缩压
下载PDF
社区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波动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
作者 聂朦 邬娜 +10 位作者 焦惠艳 袁志权 李成英 吴龙 许月瑶 杨蕾 王煜 伍永红 钟理 李亚斐 杨敬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7-1466,F0003,共11页
目的分析和构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变化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社区回顾性队列,运用潜类别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ling,LCTM)分析社区高血压人群SBP... 目的分析和构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变化的轨迹模型,并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基于社区回顾性队列,运用潜类别轨迹模型(latent class trajectory modelling,LCTM)分析社区高血压人群SBP的变化模式,识别、构建SBP的纵向变化轨迹;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SBP轨迹的影响因素,根据先验知识使用“有向无环图”识别和调整不同的混杂因素。结果共793名高血压患者被纳入分析,LCTM拟合的社区高血压患者SBP轨迹最优分组为3组,分别为低水平平稳组(n=561,70.74%)、下降组(n=170,21.44%)和上升组(n=62,7.82%);年龄、锻炼频率、随访方式、摄盐情况、遵医行为、有无转诊在不同SBP轨迹亚组中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低水平平稳组为对照,“男性”、“门诊随访”的患者被分类到下降组的可能性较高,OR及95%CI分别为1.436(1.016~2.030)、1.702(1.202~2.410);而“年龄≥65岁”,“不锻炼或偶尔锻炼”,摄盐情况为“中”和“重”度的人群,被分类到上升组的可能性更高,OR及95%CI依次为1.949(1.145~3.317)、2.284(1.305~3.998)、2.433(1.272~4.654)、4.540(1.291~15.963)。结论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变化轨迹可分为3组,即“低水平平稳组”、“下降组”和“上升组”;性别、年龄、摄盐情况、锻炼频率、随访方式可能是收缩压轨迹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人群 高血 潜类别轨迹模型 收缩压轨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40岁及以下青年高血压人群臂间收缩压差异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曹启环 苏亦男 +4 位作者 朱颖 董文丽 王羽茜 葛静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究40岁及以下青年高血压人群臂间收缩压差异(sIA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加2010~2020年体检的40岁及以下青年开滦职工12895例,均获取卧位同步测量四肢血压值,按照性别、年龄(±1岁)1:1匹配高血压组(n=3584)和非高血压组(n=... 目的:探究40岁及以下青年高血压人群臂间收缩压差异(sIA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参加2010~2020年体检的40岁及以下青年开滦职工12895例,均获取卧位同步测量四肢血压值,按照性别、年龄(±1岁)1:1匹配高血压组(n=3584)和非高血压组(n=3584),每组再进一步根据sIAD分为sIAD<10 mmHg(1 mmHg=0.133 kPa)者和sIAD≥10 mmHg者。采用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两组sIAD≥10 mmHg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组的sIAD≥10 mmHg检出率高于非高血压组(31.72%vs.27.76%,P<0.001)。逐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压人群中,踝臂指数(ABI)<0.9、男性、肥胖、超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收缩压升高均与sIAD≥10 mmHg呈正相关(P均<0.05);大学及以上学历、体育锻炼均与sIAD≥10 mmHg呈负相关(P均<0.05)。非高血压人群中,ABI<0.9、收缩压升高均与sIAD≥10 mmHg呈正相关(P均<0.05);年龄增长与sIAD≥10 mmHg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10 mmHg检出率高于青年非高血压人群。ABI降低、男性、肥胖、超重、LDL-C水平升高、收缩压升高、大学及以上学历和体育锻炼是青年高血压人群sIAD≥10 mmHg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高血 臂间收缩压差异 检出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洋 高明 +9 位作者 李志芳 安莎莎 张文艳 陈朔华 王艳秀 孙玉艳 刘英 齐艳红 阚淑婷 吴寿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开滦研究中部分老年人群短时收缩压变异性(SBPV)的影响。方法:抽取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离退休职工中年龄≥60岁、无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频发... 目的:探讨改良的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开滦研究中部分老年人群短时收缩压变异性(SBPV)的影响。方法:抽取开滦总医院、开滦林西医院、开滦赵各庄医院离退休职工中年龄≥60岁、无心脏瓣膜病、心肌病、频发早搏、心房颤动、房室及室内传导阻滞等疾病,2周内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帕金森治疗药物、抗抑郁症药物及镇静止痛药物者2 464例组成研究队列,进一步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采用24 h、日间和夜间收缩压标准差作为24 h、日间和夜间SBPV。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对24 h、日间和夜间SBPV的影响。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指:将2010年AHA提出的7项指标中的蔬菜摄入量改为食盐摄入量;体重指数(BMI)界限值采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提出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BMI界限值参考标准;有关运动的定义也与AHA的定义略有不同,本研究采用的标准为理想运动量≥80 min/周,一般为〈80 min/周,差为从不运动。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1 812例,按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分组:第一组(0-4分,n=56)、第二组(5-9分,n=1 600)、第三组(10-14分,n=156);三组对应的24 h、日间和夜间SBPV分别为16.02 mmHg(1 mmHg=0.133 kPa)、14.91 mmHg和13.18 mmHg,15.42 mmHg、14.50 mmHg和13.22 mmHg,12.68 mmHg、11.44mmHg和10.16 mmHg(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评分每增加1分,24 h、日间和夜间SBPV分别降低0,20 mmHg、0.19 mmHg和0.37 mmHg(P均〈0.05)。结论: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SBPV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 短时血变异性 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 日间收缩压变异性 夜间收缩压变异性
下载PDF
24h收缩压轨迹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5
作者 刘慧良 张丽芳 +3 位作者 李兵 彭延波 董若莎 王孟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收缩压轨迹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2023年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2例,监测入院后24 h血压值,END通过NIHSS评分改变对神经功能结局进行判定。对...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24 h收缩压轨迹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2023年河北省退役军人总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2例,监测入院后24 h血压值,END通过NIHSS评分改变对神经功能结局进行判定。对患者血压进行分层(收缩压<120 mmHg低组,收缩压≥120~140 mmHg正常组,收缩压>140~160 mmHg中组,收缩压>160~180 mmHg高组),并依据24 h收缩压的变化趋势将患者进行分组,分析恶化组及未恶化组一般资料及收缩压变化轨迹分组的差异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2例,根据其24 h收缩压变化趋势最终确定8个收缩压轨迹组:高-稳定组20例,高-中组27例,中-稳定组40例,中-正常组39例,中-高组30例,正常-稳定组14例,正常-中组18例,正常-低组14例。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轨迹、糖尿病及收缩压标准差是EN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后24 h收缩压轨迹可能是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因素,急性期收缩压在120~160 mmHg波动可能有利于患者降低神经功能恶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分层 收缩压轨迹 脑梗死
下载PDF
收缩压在目标范围内时间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杨鑫 杨叶 崔仲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336-339,344,共5页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可控的危险因素之一,需综合管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包括持续有效的血压监测和早期的干预治疗,反映血压控制情况的指标还未明确。随着目标范围内时间(TTR)的出现,一些研究已将其应用于华法林抗凝监测,证实其已成为...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可控的危险因素之一,需综合管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包括持续有效的血压监测和早期的干预治疗,反映血压控制情况的指标还未明确。随着目标范围内时间(TTR)的出现,一些研究已将其应用于华法林抗凝监测,证实其已成为评估一定时期内的抗凝控制质量的重要指标。此外,最近的研究将TTR与血糖结合,发现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低血糖与血糖波动情况,并可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然而,是否可将TTR与血压结合进一步反映血压控制情况以及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从收缩压TTR的新视角,研究其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目标范围内时间 心血管疾病 主要不良肾脏事件 认知功能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8周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体成分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常颖 陈磊 朱荣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5-70,共6页
目的:观察8周有氧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PESBPR)、体成分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PESBPR与体成分、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63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35)和对照组(n=28),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对照组... 目的:观察8周有氧运动干预对单纯性肥胖患者运动后收缩压恢复(PESBPR)、体成分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探讨PESBPR与体成分、运动能力的关系。方法:63名肥胖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组(n=35)和对照组(n=28),运动组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实验前、后双能X-线吸收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体成分,包括脂肪重量(fat mass,FM)、去脂体重(fat-free mass,FFM)和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of body fat,BF%);利用症状限制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试PESBPR和运动能力,PESBPR定义为运动实验后第3min的收缩压与运动后第1min收缩压的比值(即第3min收缩压恢复比,rSBPR),运动能力包括最大耗氧量(VO2max)、最大功率(MP)和力竭时间(ET)。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rSBPR与BF%正相关(r=0.412,P<0.01),与VO2max、MP和ET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475,P<0.01;r=-0.366,P<0.01;r=-0.308,P<0.01)。8周实验后,运动组体重(P<0.05)、BMI(P<0.05)、FM(P<0.01)、BF%(P<0.01)、安静SBP(P<0.05)、SBPmax(P<0.01)、rSBPR(P<0.05)和PESBPR延迟发生率(P<0.01)降低,VO2max(P<0.05)、最大功率(P<0.05)和力竭时间(P<0.01)升高;对照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均为P>0.05)。运动组实验前、后rSBPR变化与BF%变化呈正相关(r=0.315,P<0.01),与VO2max的变化呈负相关(r=-0.338,P<0.01)。结论:1)rSBPR与BF%正相关,与运动能力负相关,rSBPR可能是肥胖患者可调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2)8周有氧运动可显著改善肥胖患者体成分,提高有氧运动能力,下调rSBPR及PESBPR延迟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肥胖 运动后收缩压恢复 第3分钟收缩压恢复比 运动能力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乔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73-0077,共5页
评价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资料搜集时间介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之间,共计92例,收集地点为我院,随机展开有效分组操作,各46例,对照组运用氨氯地平药物展开治疗,观察组... 评价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资料搜集时间介于2022年1月~2023年10月之间,共计92例,收集地点为我院,随机展开有效分组操作,各46例,对照组运用氨氯地平药物展开治疗,观察组联用缬沙坦,就不同组别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治疗效果、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开展治疗工作前,两组血压有明显区别,在完成治疗工作后,均表现为下降的情形,观察组舒张压数据,收缩压数据相较对照组均呈更低显示(P<0.05);与对照组数据加以比较,观察组在完成用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以及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表现为显著更高的情形(P<0.05);在开展治疗工作前,经对两组肾功能指标展开测定,无明显区别,在完成治疗工作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数据相较对照组呈更优显示P<0.05。结论 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缬沙坦药物联合氨氯地平药物方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发挥对血压有效控制的效果,使生活水平得以显著改善,肾功能检测值好转,值得临床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氨氯地平 老年高血 疗效 舒张 收缩压水平
下载PDF
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影响分析
9
作者 汪金茹 张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215-218,共4页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影响。方法 于2023年5月-2024年5月间到本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 分析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影响。方法 于2023年5月-2024年5月间到本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择6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分别使用常规护理与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指标、血压指标等进行对比。结果 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等护理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等血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冠心病 舒张 收缩压
下载PDF
社区全科门诊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舒张压或收缩压方面的观察
10
作者 吴悦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38-0041,共4页
探究社区全科门诊在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舒张压或收缩压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我社区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中采用随机的形式抽取其中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选取时间始于2021年10月,止于... 探究社区全科门诊在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及对病人舒张压或收缩压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我社区全科门诊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人中采用随机的形式抽取其中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选取时间始于2021年10月,止于2022年10月。将所有参选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不同小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然后对纳入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本次对比所纳入的指标包含血压、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有效率。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发现,相较于治疗前,在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存在差异性;而观察组整体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同样存在差异性。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看出,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整体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意味着观察组的病人对治疗的反应更佳,治疗效果更好。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在社区全科门诊对高血压病人进行治疗可采取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病人的血压水平,治疗效果更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 苯磺酸氨氯地平 全科门诊 舒张 收缩压
下载PDF
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效果及对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韦菊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028-003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借助心脏超声对有高血压病患者展开诊断,特别是对于左室肥大并伴有左心衰退的病情诊断的流畅度与成效,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观察超声诊断效果、病情进展程度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对病人收缩压与舒张压位阶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借助心脏超声对有高血压病患者展开诊断,特别是对于左室肥大并伴有左心衰退的病情诊断的流畅度与成效,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在于观察超声诊断效果、病情进展程度等因素可能带来的对病人收缩压与舒张压位阶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0名年龄在40至80岁之间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把他们近乎均匀地分成两组,每组30人,利用超声设备,研究和对比了这两组病患者的左室内径末舒张期(LVEDD)、左房直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E/EA等指标值。然后,继续对分为研究组的30人施行不同心机能分级的超声检查,并对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结果 表明研究组在LVEDD、LAD、LVEF、E/EA等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这些指标数据的差异是有显然统计学意义的,其P值<0.002。同时,在研究组中,处于心机能Ⅰ级、Ⅱ级和Ⅲ级的病患者的LVEDD、LAD、LVEF、E/EA等指标在各级间的差异也是显著的,其P值同样<0.002。血压水平变化分析显示,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心脏超声诊断对于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辅助明确高血压病的心功能级别,同时明确了超声诊断可能对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起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高血左室肥厚 左心衰竭 舒张 收缩压
下载PDF
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及对收缩压,舒张压药学分析
12
作者 王荣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7-0130,共4页
分析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及对收缩压、舒张压药学价值。方法 对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原发性高血压(n=64)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2人,前者采取氯沙坦钾口服用药治疗,后者行卡托普利口服用药治疗。对比患者的不良... 分析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及对收缩压、舒张压药学价值。方法 对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科接诊原发性高血压(n=64)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2人,前者采取氯沙坦钾口服用药治疗,后者行卡托普利口服用药治疗。对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以及治疗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关于不良反应,试验组的数据和对照组相比更低;关于收缩压、舒张压等数值,试验组的数值更优;关于满意度,试验组的数据和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结论 氯沙坦钾的应用,大幅度改善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等水平,间接保护了神经纤维,提升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钾 原发性高血 收缩压 舒张 药学分析
下载PDF
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效果及对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徐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63-0166,共4页
探讨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方案在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选择60例结肠癌患者研究,纳入时间选择2022年5月—2024年1月这一范围,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者纳入对照,以标准化手术护理配... 探讨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方案在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选择60例结肠癌患者研究,纳入时间选择2022年5月—2024年1月这一范围,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以常规护理为主者纳入对照,以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为主者纳入观察,在护理后就生命体征、手术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 入手术室时,2组生命体征对比,P均>0.05;手术结束时,2组生命体征对比,P均<0.05(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稳定)。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出现一定程度缩短,P均<0.05。并发症对比,观察组(3.33%)vs对照组(20.00%),前者低;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观察组(100.00%)vs对照组(86.67%),前者高(P<0.05)。结论 相比常规护理,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在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更具优势,既可缩短准备、手术及恢复时间,亦可稳定生命体征,降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手术护理配合 腹腔镜 直肠癌 根治术 收缩压 舒张
下载PDF
收缩压、脉压、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洋 李潞 +4 位作者 侯平 东洋 杜秋红 杨蕾 徐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7-1019,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连续、随机选取同时期就诊的高血压不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脉压、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连续、随机选取同时期就诊的高血压不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并分析2组患者收缩压、脉压以及循环microRNA水平是否有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脉压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microRNA-499、microRNA-214和microRNA-208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Killip分级高者循环microRNA波动大于分级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收缩压、脉压以及循环microRNA与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相关性,且循环microRNA在不同Killip分级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与急性心肌梗死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压 循环MICRORNA KILLIP分级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华琦 李梅 +2 位作者 刘力松 刘荣坤 杨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508-1509,共2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诊所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诊室血压、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5 5 5名患者根据...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诊所或动态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 5 5 5名初诊或停药 2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诊室血压、2 4h动态血压监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5 5 5名患者根据诊室脉压 (CPP)及 2 4h动态脉压 (APP)水平分别分为四组 ,A组 :PP≤ 40mmHg ;B组 :40mmHg <PP≤ 5 0mmHg ;C组 :5 0mmHg <PP≤ 60mmHg ;D组 :PP >60mmHg。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LVMI)男性 >13 4g/m2 ,女性 >110g/m2 作为左室肥厚的标准 ,分为年龄匹配的左室肥厚组和非肥厚组 ,其中肥厚组 2 3 7例 ,非肥厚组 3 18例。结果 左室肥厚组较非肥厚组收缩压及脉压明显增高 ,舒张压无明显差异 ,脉压增高的主要因素是收缩压增高。以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为因变量 ,以诊所或 2 4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动脉压为自变量 ,只有诊所或 2 4h收缩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脉压与收缩压增高均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 ,而收缩压增高是导致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决定因素。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增高对左心室肥厚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 收缩压 左心室肥厚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心理干预与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的心率及收缩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乔翠云 兰桂云 +3 位作者 刘双 陈宝娥 刘亚丽 王竹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1-912,共2页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心率(RH)、收缩压(SBP)的影响。方法将80例TACE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介入治疗术前30min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将该组患者入院当日的RH、SBP值和手术开始时...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心率(RH)、收缩压(SBP)的影响。方法将80例TACE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于介入治疗术前30min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并将该组患者入院当日的RH、SBP值和手术开始时的RH、SBP值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干预后的RH、SB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介入治疗宫颈癌患者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可减轻心理压力,降低紧张程度,保持RH、SBP值得稳定。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介入治疗 宫颈癌 心率 收缩压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及收缩压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7
作者 何丽蓉 况九龙 文慧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的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因打鼾行睡眠监测的291例患者,均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多导睡眠监测,统一使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编制的《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发病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受试者进行调查和规范血压测量.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HS组(AHI≥5次/h)和非OSAHS组(AHI<5次/h).OSAHS患者又分为轻度OSAHS (AHI5~15次/h)、中度OSAHS(AHI16~30次/h)及重度OSAHS(AHI> 30次/h)患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比较OSAHS组与非OSAHS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评价不同程度OSAHS患者DBP、SBP情况,评价DBP、SBP与AHI、氧减指数(ODI)、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睡眠呼吸暂停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OSAHS组高血压的患病率(59.1%,133/225)高于非OSAHS组(34.8%,23/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079,P=0.001).重度OSAHS患者SBP、DBP水平均高于轻度OSAHS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与AHI呈正相关,与ODI、MSaO2、LSaO2呈负相关;SBP与AHI无相关关系,与ODI呈正相关,与MSaO2呈负相关.OSAHS的影响因素有:性别[OR =0.391,95% CI (0.199,0.770)]、BMI[OR=1.165,95%CI (1.076,1.262)]、SBP[OR=0.966,95%CI (0.943,0.990)]、DBP[OR=1.068,95% CI (1.030,1.109)].结论 OSAHS患者高血压患病率高,DBP与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通过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OSAHS相关性高血压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 舒张 收缩压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与收缩压变化值在颅内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3
18
作者 徐阳 金凡夫 +4 位作者 赵丽 黄四妹 赵守财 刘海荣 储照虎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现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23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溶栓24 h后采用头颅CT检查。将病人分为出血转化组(n=25)... 目的探索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病人,出现颅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23例急性脑梗死临床资料。溶栓24 h后采用头颅CT检查。将病人分为出血转化组(n=25)和非出血转化组(n=98)。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溶栓前后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发病到病人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溶栓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等,明确脑梗死病人行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在性别、烟酒史、发病到接受溶栓治疗时间等基线数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组在发病年龄[(71.64±10.56)岁比(63.85±12.42)岁]、溶栓前NIHSS评分[11(6,14.5)分比7(4,12)分]、溶栓后2 h NIHSS评分[11(3,14.5)分比5(2,9)分],出血转化组均大于非出血组(P<0.05)。但是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NIHSS评分差值低于非出血组[0(0,2)分比1(0,4)分,P<0.001]、溶栓前收缩压出血转化组较高[(160.88±20.24)mmHg比(150.79±21)mmHg,P=0.033],出血转化组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大于非出血转化组[(34.88±22.51)mmHg比(24.58±16.56)mmHg,P=0.011]。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年龄较大、溶栓前后收缩压差值、溶栓前后NIHSS评分变化值是脑梗死病人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溶栓前后收缩压变化值和NIHSS评分变化值均对病人愈后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静脉溶栓后NIHSS评分变化值小、溶栓后收缩压变化值大是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龄病人,应充分考虑到病人血压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变化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干预手段、积极预防出血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病人病情 溶栓治疗 出血转化 收缩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越 姚懿 +16 位作者 宋莹 唐晓芳 徐娜 王欢欢 许晶晶 刘如 姜琳 蒋萍 高立建 张茵 宋雷 陈珏 乔树宾 杨跃进 高润霖 徐波 袁晋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3-1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5 826例(包括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收缩压... 目的:探讨入院收缩压升高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3-01至2013-12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5 826例(包括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收缩压水平将患者分为收缩压正常组[100~139 mmHg(1 mmHg=0.133 kPa),n=4 323]和收缩压升高组(≥140 mmHg,n=1 503),参照同一标准,进一步将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收缩压水平分为收缩压正常者(n=3 034)和收缩压升高者(n=1 227)。比较不同分组患者2年内全因死亡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再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收缩压正常组相比,收缩压升高组年龄较大[(61±10)岁vs(57±10)岁,P<0.001]、女性患者比例高(29.3%vs 21.6%,P<0.001)、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史和脑血管病史)多,多支病变比例高(77.5%vs 71.0%,P<0.001)。两组患者全因死亡、MACCE以及心肌梗死和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收缩压正常组比较,收缩压升高组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1.3%vs 0.7%,P=0.048)和脑卒中(1.9%vs 1.2%,P=0.038)发生率增加。针对4 26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进一步分析发现,收缩压升高者的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收缩压正常者(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升高不是支架内血栓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高龄、既往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结论:ACS入院收缩压升高患者常伴随更多高危临床因素,但入院收缩压升高不是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收缩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脑卒中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中心率-收缩压双乘积与血乳酸浓度和ST段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洵 林青华 +2 位作者 李淑荣 姚莉 谭思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使冠心病患者能够利用心率-收缩压双乘积(RPP)这一简便指标推测其乳酸无氧阈和心肌缺血阈,以便确定适宜的有氧运动强度。方法:4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66.0±6.0岁)在活动跑台上进行了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其间连续监测心电图中ST段... 目的:使冠心病患者能够利用心率-收缩压双乘积(RPP)这一简便指标推测其乳酸无氧阈和心肌缺血阈,以便确定适宜的有氧运动强度。方法:4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66.0±6.0岁)在活动跑台上进行了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其间连续监测心电图中ST段的变化,并每3min测定1次血乳酸浓度(BL)和RPP。然后建立用RPP推测BL和ST的公式。结果:RPP推测BL的数学公式为,Y=2.6723-0.0071X+0.00000027X3(P<0.05),其中Y为BL,X为RPP。乳酸阈强度约为RPP180搏动次数·mmHg·100-1。RPP推测ST的数学公式为,Y=0.5652-0.00005X2+0.000000072X3(P<0.05),其中Y为ST,X为RPP。缺血阈强度约为RPP210搏动次数·mmHg·100-1。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康复运动不但要考虑到心肌的缺血、缺氧,而且骨骼肌在这方面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利用RPP可对这些指标进行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运动心脏康复 心率-收缩压双乘积 乳酸无氧阈 心肌缺血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