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一项突破性措施——微集流改土蓄水聚肥耕作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史观义 陈玉仓 刘强 《大众标准化》 2001年第8期9-14,共6页
1 问题的提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规模宏大、历史性的系统工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切人点。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最突出的生态问题,而干旱缺水则是该区生态... 1 问题的提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一项规模宏大、历史性的系统工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切人点。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是最突出的生态问题,而干旱缺水则是该区生态建设和农业开发的主要障碍。退耕还林还草是减少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土蓄水聚肥 西部农业开发 丰产沟 退耕还林还草 耕作法 水土流失 微集流 改善生态环境 年降水 西部地区
下载PDF
聚肥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有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19,共3页
2003~2005年,在山西省吕梁市5个县(区)的早地玉米进行了聚肥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与机械起垄覆膜播种、人工起垄种植、常规地种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使作物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2%,全氮... 2003~2005年,在山西省吕梁市5个县(区)的早地玉米进行了聚肥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与机械起垄覆膜播种、人工起垄种植、常规地种植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使作物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62%,全氮、全磷提高58.6%、53.7%,速效氮、速效磷提高66.1%、50.4%。4~9月.0~80cm土壤水分含量比对照高33.35%;0~40cm根层地温比对照高13.99%,年终作物总生物量比对照高59.26%.产量高62.03%。显示了该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蓄水改土 耕作技术 旱地玉米
下载PDF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德平 李有华 +3 位作者 许国平 刘润栓 秦旭峰 李金峰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 ,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 :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 ,土壤有机质、全氮、... 集流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适宜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一种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临县旱地玉米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其集水、改土、聚肥的特点 ,利于提高旱地农作物的产量。据测定 :该技术可使耕作活土层达45cm~60cm ,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分别提高0 45、0 022、0 011个百分点 ,天然降水基本全部拦蓄 ,大大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 ;大旱之年作物产量比对照提高11 38倍 ,显示了该项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强大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蓄水改土耕作技术 应用 旱地 玉米 胡公沟流域
下载PDF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对水改旱棉花的效应初报
4
作者 邱太明 冯绍武 陈齐炼 《江西棉花》 1994年第4期18-19,26,共3页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对水改旱棉花的效应初报邱太明,冯绍武,陈齐炼(都昌县棉办332600)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一项新的旱作技术,即:将表层熟上集中起来形成种植畦,相当于表层熟上厚的生土放在畦边的一种耕作方法。近年来,... 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对水改旱棉花的效应初报邱太明,冯绍武,陈齐炼(都昌县棉办332600)蓄水聚肥改土耕作法,是一项新的旱作技术,即:将表层熟上集中起来形成种植畦,相当于表层熟上厚的生土放在畦边的一种耕作方法。近年来,该技术在丘陵红壤旱地上应用,增产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水改旱棉田 蓄水改土 耕作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