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硫代硫酸根的改性染料的制取和应用
1
作者 郑庆康 朱谱新 李瑞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5,共3页
阴离子染料与环氧化季铵化合物离子对化后,再引入硫代硫酸根制得了含硫代硫酸根的改性染料。改性后的染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但当打印到纸上,暴露于空气中,染料转变成为水不溶性形式,提高了打印品的耐水牢度。
关键词 硫代硫酸根 改性染料 制备 应用 喷墨打印墨水 着色剂 耐水性
下载PDF
紫外光接枝改性染料棉织物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 王晓 +2 位作者 兰金霞 吕丽华 刘国军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6-148,共3页
以2-甲基-3-丁烯-2-醇为单体,对C.I.活性红198染料进行改性,经紫外光引发将改性染料接枝到棉织物的表面而实现染色。在正交法和单因素法探讨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光接枝染色的织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浸染染色法相比较,光接枝... 以2-甲基-3-丁烯-2-醇为单体,对C.I.活性红198染料进行改性,经紫外光引发将改性染料接枝到棉织物的表面而实现染色。在正交法和单因素法探讨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对光接枝染色的织物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浸染染色法相比较,光接枝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为浸染染色织物的63.4%,拉伸性能降低了3%,透气性减少了21.3%,柔软性能略下降,表面粗糙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改性 紫外光接枝 棉织物 染色
下载PDF
改性红外染料在提升版材清晰度和反应性方面的研究
3
作者 芦鼎 王建平 刘延安 《信息记录材料》 2024年第8期6-8,12,共4页
本研究通过改性红外染料和热引发剂的延迟自由基生成技术,旨在提高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CTP)技术中免处理版的清晰度和反应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延迟自由基生成的策略,实现精确聚合,提升版材图像质量。结果表明,该技术通过... 本研究通过改性红外染料和热引发剂的延迟自由基生成技术,旨在提高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CTP)技术中免处理版的清晰度和反应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延迟自由基生成的策略,实现精确聚合,提升版材图像质量。结果表明,该技术通过自由基生成的双峰值曲线,显著提高了版材的清晰度和耐印性。此外,该技术降低了对传统化学品的依赖,减少了环境污染。总体而言,本研究为促进CTP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处理版 延迟自由基 改性红外染料 热引发剂
下载PDF
八聚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改性分散染料对芳纶纤维抗紫外染色 被引量:6
4
作者 管宇 冒亚红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3-20,共8页
将分散红60和八乙烯基POSS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制备出不同接枝比例的改性分散染料。将改性染料(1:1)用于PPTA纤维染色,不仅实现了PPTA纤维的着色,也显著提高了其抗紫外性能,得到理想改性条件为:染色温度140℃,染色时间180 min... 将分散红60和八乙烯基POSS通过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制备出不同接枝比例的改性分散染料。将改性染料(1:1)用于PPTA纤维染色,不仅实现了PPTA纤维的着色,也显著提高了其抗紫外性能,得到理想改性条件为:染色温度140℃,染色时间180 min,染料用量3%。通过比较了纤维改性前后和紫外光照射前后的单纤强力、超分子结构、表面形态、阻燃性和水洗耐久性等性能,证实了改性染料在紫外光照射过程中能够有效保护纤维的基本结构,可以使纤维获得较为永久的紫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八乙烯基倍半硅氧烷 抗紫外 改性染料
下载PDF
毛/涤混纺织物改性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炜栋 黄旭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45,共4页
本文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分散染料并对其染色性能进行研究。将β-乙烯砜硫酸酯活性基团引入到分散染料分子中,合成新的反应型分散染料,β-乙烯砜硫酸酯活性基团与羊毛形成共价键从而上染纤维,分散染料则上染涤纶。这种改性分散染料在pH... 本文研发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分散染料并对其染色性能进行研究。将β-乙烯砜硫酸酯活性基团引入到分散染料分子中,合成新的反应型分散染料,β-乙烯砜硫酸酯活性基团与羊毛形成共价键从而上染纤维,分散染料则上染涤纶。这种改性分散染料在pH值7,100℃时具有最高上染百分率。研究发现,含有双β-乙烯砜硫酸酯活性基团的改性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优于含单个活性基团的改性分散染料。改性分散染料的摩擦、皂洗和汗渍牢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分散染料 中性条件 涤混纺织物 上染百分率
下载PDF
改性士林染料染色工艺
6
作者 袁近 何羽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1,共2页
介绍了改性士林染料的主要性能及在纯棉织物上染色的工艺条件 ,着重对粘合剂、渗透剂的最佳用量进行了选择 ,同时对该染料与柔软剂及树脂的配伍性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改性士林染料 粘合剂 渗透剂 应用 棉织物 染色工艺 配伍性
下载PDF
八聚乙烯基POSS改性分散染料在p-POD纤维上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冒亚红 管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5-63,共9页
采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POSS改性分散染料在p-POD纤维上的吸附和扩散机理。通过比较原染料和改性染料分子在p-POD纤维上的吸附,发现其吸附过程为Nernst型,染料分子与纤维主要以范德华力结合,而且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通过测量该... 采用热力学和动力学方法研究了POSS改性分散染料在p-POD纤维上的吸附和扩散机理。通过比较原染料和改性染料分子在p-POD纤维上的吸附,发现其吸附过程为Nernst型,染料分子与纤维主要以范德华力结合,而且吸附过程为放热过程。通过测量该染色过程的上染速率曲线,利用Arrhenius方程得到该染色过程的扩散活化能,并采用两种速率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表明改性染料在p-POD纤维上的吸附更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模型,直接证明了该染色过程是动力学控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OD纤维 吸附 热力学 动力学 改性分散染料
下载PDF
染料改性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毛/涤混纺织物抗静电整理中的应用
8
作者 凌嘉雯 梁苗青 +4 位作者 关芳兰 聂锦梅 鲍利红 温玉鑫 李科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2,共7页
针对当前石墨烯类纺织功能整理剂同织物的结合牢度差的问题,文章首先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然后采用对氨基偶氮苯-4-磺酸(ASA)重氮盐对其进行共价接枝,得到染料改性石墨烯(S-rGO)。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成像光谱等... 针对当前石墨烯类纺织功能整理剂同织物的结合牢度差的问题,文章首先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然后采用对氨基偶氮苯-4-磺酸(ASA)重氮盐对其进行共价接枝,得到染料改性石墨烯(S-rGO)。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拉曼成像光谱等手段对S-rG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将S-rGO作为抗静电整理剂用于毛/涤混纺织物的抗静电整理。结果表明:ASA分子的接枝可提高rGO与织物的亲和力,经S-rGO整理后的织物静电半衰期值相对空白对照织物明显降低,且经20次水洗后,织物的静电半衰期值变化不大,体现出良好的耐水洗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改性石墨烯 重氮化 共价改性 毛/涤织物 抗静电
下载PDF
改性活性染料对涤纶织物的紫外光引发接枝染色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静 王晓 +2 位作者 邵伟 崔永珠 魏春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96,共6页
为实现涤纶织物的室温短时紫外光接枝生态染色,采用2-甲基-3-丁烯-2-醇单体改性活性染料,在碱处理涤纶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光照射接枝改性染料单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 为实现涤纶织物的室温短时紫外光接枝生态染色,采用2-甲基-3-丁烯-2-醇单体改性活性染料,在碱处理涤纶的基础上采用紫外光照射接枝改性染料单体。通过核磁共振氢谱(H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染料改性和染色前后涤纶织物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通过测试织物的染色深度、摩擦牢度、透气性能、拉伸性能、柔软性能等分析涤纶织物染色前后服用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处理染色涤纶织物,碱处理涤纶染色织物具有较好的染色深度,色差值约14,干摩擦牢度达4级,湿摩擦牢度达3~4级,但拉伸性能、弯曲刚度和透气性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织物 改性活性染料 碱处理 紫外光接枝 服用性能
下载PDF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的强伸均匀性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亚辉 王敏 何娟 《合成纤维》 CAS 2017年第5期8-9,27,共3页
为解决因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切片特性黏度较低而造成的纺丝过程中存在纤维强度与断裂伸长不均匀的问题,从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探讨如何稳定涤纶全拉伸丝(FDY)强伸的均匀性。经过试验发现:阳离子聚酯的特性黏度控制为(0.540±... 为解决因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切片特性黏度较低而造成的纺丝过程中存在纤维强度与断裂伸长不均匀的问题,从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探讨如何稳定涤纶全拉伸丝(FDY)强伸的均匀性。经过试验发现:阳离子聚酯的特性黏度控制为(0.540±0.005)d L/g,同时将纺丝温度、环吹风风压、拉伸倍数、无风区高度等工艺参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并在生产过程中注意管控组件、风盒、上油系统、瓷件等设备的完好性,可使阳离子FDY的强伸均匀性控制在较均匀的水平,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涤纶 强伸均匀性 织造
下载PDF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连续生产工艺设计概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爱军 《合成纤维》 CAS 2012年第5期35-37,共3页
重点分析了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连续生产的工艺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详细介绍了阳离子改性聚酯连续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该技术成功实现了阳离子改性聚酯大批量连续生产和熔体直接纺,提高了阳离子改性聚酯熔体和纤维的生产效率,降低了... 重点分析了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连续生产的工艺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详细介绍了阳离子改性聚酯连续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该技术成功实现了阳离子改性聚酯大批量连续生产和熔体直接纺,提高了阳离子改性聚酯熔体和纤维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 连续工艺 熔体直接纺
下载PDF
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功能性精纺面料的设计开发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文静 《现代纺织技术》 2014年第2期35-37,共3页
介绍了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在精纺面料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了解和掌握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纱混纺的工艺技术,以及织物效果。从原料选择、纱线结构、织物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 介绍了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在精纺面料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了解和掌握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纱混纺的工艺技术,以及织物效果。从原料选择、纱线结构、织物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探讨了开发此产品中的关键问题、生产工艺等,分析对比了天丝、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羊毛织物的物理性能,结果显示该织物制成成衣后,具有手感活络,滑糯挺爽,自然丝般光泽。为开拓化纤仿毛精纺面料市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丝 阳离子染料可染的改性涤纶 羊毛 导电丝 织造 酶处理
下载PDF
提高棉织物K型活性染料摩擦色牢度的方法
13
作者 李翠艳 宋宏波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34,44,共3页
采用将K型活性染料改性的方法使其含有活性基团,再与反应型聚氨酯粘合剂反应,采用涂层的方式提高棉织物的干湿摩擦色牢度。
关键词 K型活性染料改性 聚氨酯 涂层 色牢度 棉织物
下载PDF
Chemcstrons染料生产的新突破
14
作者 陈怡 《印染译丛》 1989年第3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改性活性染料 活性染料 染料
下载PDF
含酞菁功能基聚苯胺的光电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封伟 吴洪才 曹猛 《半导体光电》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8-431,共4页
对用酞菁铜功能基改性的两种分子结构的聚苯胺( 掺杂型和接枝型) 进行了光电性能的测量。根据紫外吸收谱发现,用酞菁铜磺酰氯接枝的聚苯胺和酞菁铜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均在可见光区、近红外区具有较强的吸收。使用光源照射改性后的聚苯胺... 对用酞菁铜功能基改性的两种分子结构的聚苯胺( 掺杂型和接枝型) 进行了光电性能的测量。根据紫外吸收谱发现,用酞菁铜磺酰氯接枝的聚苯胺和酞菁铜磺酸掺杂的聚苯胺均在可见光区、近红外区具有较强的吸收。使用光源照射改性后的聚苯胺片材及薄膜,光电流显著增长,酞菁铜磺酰氯接枝的聚苯胺经照射后光电流最大可达到10 m A( 电压为0 .5 V) 。可见,用酞菁铜功能基改性的聚苯胺光电导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导功能高分子材料 聚苯胺 染料改性 掺杂 接枝
下载PDF
Dye removal using some surface modified silicate minerals 被引量:1
16
作者 Selim K.A. Youssef M.A. +1 位作者 Abd El-Rahiem F.H. Hassan 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some surface modified phyllosilicate minerals (bentonite and glauconite) in the removal of dyes from textile waste water. It is found that complete dye remova...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study the efficiency of some surface modified phyllosilicate minerals (bentonite and glauconite) in the removal of dyes from textile waste water. It is found that complete dye removal was achieved by using 10-25g modified glauconite from solutions having a dye concentration of 10-50 mg/L. Adsorption data were modeled using Langmuir, Freundlich, Temkin and Dubinin-Radushkevich isotherms. Adsorption capacities and optimum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predic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isotherms showed that Langmuir isotherm reasonably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studied concentration range for the adsorption of dye onto glauconite mineral surface where Freundlich isotherm fit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adsorption of dve onto bentonite mineral sur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uconite Bentonite Dye removal Modified silicate minerals Adsorption
下载PDF
Lowest Temperature Miniature Fuel Cell with Modified PS PEM Membrane and Fueled with Nitrogen, Sulfur and Oxygen Containing Fuels
17
作者 Tuncer Mutlu M. Galip Icduygu Z. Ozgur Yazici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1年第10期956-961,共6页
Polymer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PEMFC) are objects of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se are versatile generators for electrical energy.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from them, but all of them are going o... Polymer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PEMFC) are objects of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these are versatile generators for electrical energy.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from them, but all of them are going on work at highest temperature. There isn't a PEMFC which can run at room temperature, like 20 ℃. In this study there is a aim for constructing such one for alternative fuels utilisation. PS and many electroconducting polymer formulations were proved by different researchers for PEM benefications, but here PS was synthesized without containing metalic contaminants and after converted to the PEM membra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MFC MEA fuels polymer modifiers metal complex electroconducting polymer materials catalyst
下载PDF
Graphene oxide quantum dots embedded polysulfone membranes with enhanced hydrophilicity,permeability and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被引量:2
18
作者 Guoke Zhao Ruirui Hu +1 位作者 Jing Li Hongwei Zhu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8期1177-1187,共11页
Graphene oxide(GO)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hydrophilic nanofiller to modify the polymeric membranes when forming a mixed matrix structure. GO quantum dots(QD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to fully exert ... Graphene oxide(GO)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hydrophilic nanofiller to modify the polymeric membranes when forming a mixed matrix structure. GO quantum dots(QDs) are promising candidates to fully exert the rich oxygen 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due to their unique size induced edge effects. In this work, GO QDs modified polysulfone(PSF) ultrafiltration(UF)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by phase inversion method with various GO QDs loadings(0.1–0.5 wt.%). A proper amount of GO QDs addition led to a more porous and hydrophilic membrane structure. With 0.3 wt.% GO QDs, the membranes showed a60% increase in permeability(130.54 vs. 82.52 LMH bar^-1).The pristine PSF membranes had a complete cutoff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molecules and it was well maintained with GO QDs incorporated. The membranes with 0.5 wt.% GO QDs exhibited the highest flux recovery ratio of 89.7% and the lowest irreversible fouling of 10.3%(54.5% and 33.3% for the pristine PSF membranes). Our results proved that GO QDs can function as effective nanofillers to enhance the hydrophilicity, permeability and antifouling performance of PSF UF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oxide quantum dots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antifbulin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