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5篇文章
< 1 2 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港文学改编电影: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显影
1
作者 张燕 张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自诞生以来,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与社会思潮同步,与审美意趣相表里,是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体现了文学为电影赋能的多种可能,提升了香港地区电影故事的精度、审美的潜能与思想的深度。文学改编电影有益反哺了文学创作... 自诞生以来,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与社会思潮同步,与审美意趣相表里,是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体现了文学为电影赋能的多种可能,提升了香港地区电影故事的精度、审美的潜能与思想的深度。文学改编电影有益反哺了文学创作,文学进化与类型拓展与时偕行,继而促进文学改编的多元实践。同时,香港文学改编电影帮助观众更好地体认中国身份,搭建了重新认知香港地区文化的通路,积累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经验,淬炼出超越性、现代性、多元性的艺术风貌和文化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文化 文学改编电影 跨媒介 类型电影 香港电影 大众文化
下载PDF
缺席的“主位”与在场的“客位”:草原文学改编电影的当下审视
2
作者 张芸 王钰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
运用主位与客位的理论框架审视草原文学改编电影的文化呈现与动态互动,通过对比分析《鄂尔多斯风暴》《蒙根花》《黑骏马》和《狼图腾》等作品,揭示了改编过程中主位视角的缺失与客位视角的强化,及其对原著文化内涵和电影表达的影响。... 运用主位与客位的理论框架审视草原文学改编电影的文化呈现与动态互动,通过对比分析《鄂尔多斯风暴》《蒙根花》《黑骏马》和《狼图腾》等作品,揭示了改编过程中主位视角的缺失与客位视角的强化,及其对原著文化内涵和电影表达的影响。研究指出,在草原文学的电影改编中,应平衡主位与客位视角,全面展现草原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度,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播和交流。同时,改编者应关注原著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观点,认识到自身解读和再创作的重要性,以推动草原文学与电影的共荣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文学 电影改编 主位 客位
下载PDF
异质流动与舆论并置: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双层空间叙事
3
作者 张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23,共8页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不仅要规范电影虚构性的表达,更要重视电影衍生的舆论,由此产生了异质空间与舆论空间的双层空间叙事。一方面,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往往采用异质性的叙事策略,产生了从新闻真实性到电影异质性的空间流动;另一方面,随着电影...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不仅要规范电影虚构性的表达,更要重视电影衍生的舆论,由此产生了异质空间与舆论空间的双层空间叙事。一方面,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往往采用异质性的叙事策略,产生了从新闻真实性到电影异质性的空间流动;另一方面,随着电影的空间异质性被解决或舒缓,它也回归到大众网络话语的生产和诠释中,最终形成与新闻事件、电影、大众参与互相关联的电影舆论空间。异质空间和舆论空间对新闻事件的“主题-并置叙事”可以增进不同文化和社群之间的理解和共鸣,但也要注意新闻事件不要被空间的叙事性遮蔽。大众应抱有对事件与原型人物的关怀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 双层空间叙事 异质空间 舆论空间 主题-并置叙事
下载PDF
经典记忆的后现代影像——《劝导》改编电影对比研究
4
作者 宋欢 《戏剧之家》 2024年第7期158-161,共4页
经典记忆作为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陌生性与影响的焦虑两个层面。《劝导》作为这种经典记忆的代表,在不同世纪和不同年代遭遇多次影视化改编,但每次改编的问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应。2007年... 经典记忆作为布鲁姆在《西方正典》里提出的概念,主要包括陌生性与影响的焦虑两个层面。《劝导》作为这种经典记忆的代表,在不同世纪和不同年代遭遇多次影视化改编,但每次改编的问世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效应。2007年和2022年《劝导》的改编电影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两例。两部作品在叙事视角、人物塑造和影像风格上都有着较大差异。通过对比它们的改编策略,可以对不同改编风格的创作意图有更清楚的认知,并更加明确改编者应如何运用现代影像语言重塑公众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劝导》 经典记忆 改编电影
下载PDF
关于中国话剧改编电影的叙事差异综述
5
作者 张悦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期41-43,共3页
当前我国的话剧改编电影还处于过渡期,并未到达成熟期的阶段,这一现象的出现为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途径。通过梳理传统叙事学理论,从理论层面入手探究话剧改编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可以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话剧改编电影 叙事学理论 开心麻花
下载PDF
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的东方美学
6
作者 张绪云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7-90,144,共5页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 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通过时间变迁与人物描写的结合,自然美学元素与情感命运的象征,文学书写在摄影镜头中的转译完成了自然抒写与心灵描绘的结合;并在古典结构与现代生命体验、传统情感描绘与现代叙事手法、传统叙事结构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中同时体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精神。川端康成小说改编电影中传统美学结构与现代精神的结合是一种艺术创新的过程,旨在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深度和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电影作品。这种结合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也促进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电影改编 传统精神 现代意识 东方美学
下载PDF
互融性与延伸性:新闻改编电影现象研究
7
作者 张帆 《视听》 2024年第3期35-38,共4页
作为“第七艺术”,电影自诞生之际就借鉴融合了多种艺术,不断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肥沃的养料,谋求自身茁壮成长。在媒介相继变革融合、视觉文化流行鼎盛的时代背景下,电影行业逐渐与传统文学“分道扬镳”,以演绎的形式和艺术化的表达... 作为“第七艺术”,电影自诞生之际就借鉴融合了多种艺术,不断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肥沃的养料,谋求自身茁壮成长。在媒介相继变革融合、视觉文化流行鼎盛的时代背景下,电影行业逐渐与传统文学“分道扬镳”,以演绎的形式和艺术化的表达呈现新闻事件及其内涵,举起了“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创作新旗帜,引起学界广泛关注。通过对新闻电影现状的调研,发现新闻与电影跨媒介的融合发展之于两个领域的双向延伸,有助于打破固有边界、挖掘新的发展潜力,使电影依托新闻事实有了新的“素材库”,同时也为新闻的传播注入新鲜血液,延伸其影响力,实现新闻与电影行业优势互补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电影 电影改编 新闻融合 影像价值 剧本创作
下载PDF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一种成规的现实主义式叙述
8
作者 赵禹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6期35-44,共10页
叙述被视为一种系统的意义生产,而人类现实则可被理解为一种叙述的效果。在电影美学研究中,研究者们经常通过电影实践方式、现实意义和视听表现等不同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现实主义。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作为现实主义类型的典型,则将真人真事... 叙述被视为一种系统的意义生产,而人类现实则可被理解为一种叙述的效果。在电影美学研究中,研究者们经常通过电影实践方式、现实意义和视听表现等不同层面来理解和阐释现实主义。真人真事改编电影作为现实主义类型的典型,则将真人真事设置进故事性文本中,并通过对事件、叙述规模以及情节中因果联系的设定完成意义的创造,构建话语以思考某一真人真事的现实意义。由此,现实主义效果又推动着受众对电影“成真”的判断,把真实作为考量其美学意义的重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真事改编电影 现实主义 真实
下载PDF
现代美国童话改编电影的家庭伦理研究
9
作者 阮世勤 蓝美艳 《今古文创》 2023年第14期94-96,共3页
现代美国童话改编电影颠覆了经典童话的父权家庭伦理,实现了两个维度的伦理建构,即个体伦理价值的立体化建构与主体间性的现代家庭伦理建构。对个体伦理价值的立体化建构体现在女性角色个体形象的深层建构,而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则是基... 现代美国童话改编电影颠覆了经典童话的父权家庭伦理,实现了两个维度的伦理建构,即个体伦理价值的立体化建构与主体间性的现代家庭伦理建构。对个体伦理价值的立体化建构体现在女性角色个体形象的深层建构,而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则是基于女性个体的反抗、父权主体的消解与个体主体的伦理拓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话改编电影 家庭伦理 主体 建构
下载PDF
论当代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的二次叙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禹平 《符号与传媒》 2023年第1期165-177,共13页
“真实事件”是理解周围世界的重要范畴,它是理解人类意义生活的重要中介,也是理解人类自己的重要窗口。当“真实事件”进入艺术话语结构,它就触发了人类探寻符号意义的开关,它关联历史,依赖解释,并借当代艺术具体的艺术形式对当代人的... “真实事件”是理解周围世界的重要范畴,它是理解人类意义生活的重要中介,也是理解人类自己的重要窗口。当“真实事件”进入艺术话语结构,它就触发了人类探寻符号意义的开关,它关联历史,依赖解释,并借当代艺术具体的艺术形式对当代人的心理结构、认知模式等产生重要且深刻的影响。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作为其中重要且具有典型性的艺术样式,蕴含独特的二次叙述特征:受众能动的接收、对整体性符号叙述的追求、对“真实事件”的求证和细节补全。这一过程引导着人类直面生活、直面“真实事件”本身,探寻意义对象的本质,思考生活与艺术真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事件改编电影 二次叙述 整体性 真实
下载PDF
西方文学改编电影的现代艺术价值——围绕叙事美学的跨场域对话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福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40,共7页
自电影诞生伊始,文学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传统观念将经由文学著作改编电影的“忠实性”对比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但纵观西方优秀影片,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力图使用一切手段捕捉西方文学的精髓才是改编的成功之道。西方文学与电影是完全不同的... 自电影诞生伊始,文学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传统观念将经由文学著作改编电影的“忠实性”对比作为重要的评判标准,但纵观西方优秀影片,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力图使用一切手段捕捉西方文学的精髓才是改编的成功之道。西方文学与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但却可以在美学跨场域对话下互相成就,衍生出一种新的艺术作品,是现代文学改编影视工作值得借鉴的独特内蕴与艺术价值。通过深入洞悉西方文学改编电影实践、取舍于美学价值,能为现代人理解文学跨越影视的创作思维打开另一扇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学 改编电影 艺术价值 叙事美学
下载PDF
基于改编电影的英美文学多模态教学模式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万永芳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6期94-97,共4页
多模态教学理论为媒体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提供可行的路径。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的多模态融合,不仅能够对原文本充分解构并重新建构新的文学解读,还可以通过意象化的视觉语言升华作品内涵。在教学中,通过搭设情境支架、明确课内指... 多模态教学理论为媒体时代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提供可行的路径。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改编的多模态融合,不仅能够对原文本充分解构并重新建构新的文学解读,还可以通过意象化的视觉语言升华作品内涵。在教学中,通过搭设情境支架、明确课内指导、专题讨论思辨及转化实践评价等环节实现多模态意义的建构,能够强化并丰富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和文学素养,使得英美文学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又切实有效,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教学 英美文学 电影改编 模式构建 文本阅读
下载PDF
新闻的再媒介化: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生产与传播机制研究
13
作者 贾斌武 高雅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4,共7页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指的是以新闻报道的真实事件为素材创作的影片,这一电影形态是新闻业与电影业互动的多元形式之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生产与传播,通常要经过新闻事件选取、新闻故事再媒介化和电影接受三个环节。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电...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指的是以新闻报道的真实事件为素材创作的影片,这一电影形态是新闻业与电影业互动的多元形式之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生产与传播,通常要经过新闻事件选取、新闻故事再媒介化和电影接受三个环节。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电影艺术的独立性构成了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生产与传播的特殊性。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在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生产与传播环节中,新闻业与电影业如何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如何连接虚构世界与现实世界,并最终成为一种影响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媒介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 生产机制 传播机制 再媒介化
下载PDF
元宇宙视域下游戏改编电影叙事特征探析
14
作者 张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93,共3页
元宇宙和游戏改编电影本质上都是数字本体,二者强化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缠结、共生与融合。在元宇宙视域下,游戏改编电影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征,即叙事话语形态上的叠套与拓展,叙述视角上的超越与转换以及空间叙事上的反复与回溯。这... 元宇宙和游戏改编电影本质上都是数字本体,二者强化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缠结、共生与融合。在元宇宙视域下,游戏改编电影呈现出独特的叙事特征,即叙事话语形态上的叠套与拓展,叙述视角上的超越与转换以及空间叙事上的反复与回溯。这些叙事特征为“保存”与“装载”游戏体验,成全我们在看电影的过程中,获得玩游戏时的“在线”体验,引发观众的身份认同与情感共鸣,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改编电影 叙事话语形态 叙述视角 空间叙事
下载PDF
“丢掉戏剧的拐杖”:从老舍作品的改编电影中探析其文化伦理观
15
作者 王磊 牛笑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0-73,共4页
老舍的文艺作品表现了社会变革和文化重塑。当代阐释老舍的关注点在于大众媒介的老舍系列改编电影,这样电影在其文学形态显示出电影特性,后来者对其文艺作品的影版化基本遵循了原文的韵味,却依然包含电影风采和媒介特性,这也显示出老舍... 老舍的文艺作品表现了社会变革和文化重塑。当代阐释老舍的关注点在于大众媒介的老舍系列改编电影,这样电影在其文学形态显示出电影特性,后来者对其文艺作品的影版化基本遵循了原文的韵味,却依然包含电影风采和媒介特性,这也显示出老舍文艺创作对电影性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创作 文学形态 老舍作品 改编电影 文化重塑 电影特性 文艺作品 媒介特性
下载PDF
重构细节的隐秘与威力--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研究
16
作者 王雪佩 宋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4-67,共4页
回望电影史,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的经典层出不穷。作为商业艺术资本,“电影正在把与自己临近的各门艺术加工积累了几百年的丰富资源归为已有,因为它需要它们,也因为我们需要通过电影重新看到它们”[1]。电影在积极吸纳文学积累过程中... 回望电影史,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的经典层出不穷。作为商业艺术资本,“电影正在把与自己临近的各门艺术加工积累了几百年的丰富资源归为已有,因为它需要它们,也因为我们需要通过电影重新看到它们”[1]。电影在积极吸纳文学积累过程中扩充自我内涵与表现形式,以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模式出现在娱乐场合,大幅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与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表现形式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 传播渠道 各门艺术
下载PDF
中韩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特征探究
17
作者 赵雨晨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21期242-245,共4页
在世界电影发展的进程中,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反映历史和现实的电影有巨大的市场和重要的地位。我国也不乏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作品,2007年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数量不断增长,其中,《失孤》《天堂的张望》《我不是药神》《不止... 在世界电影发展的进程中,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反映历史和现实的电影有巨大的市场和重要的地位。我国也不乏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作品,2007年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数量不断增长,其中,《失孤》《天堂的张望》《我不是药神》《不止不休》等影片都实现了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而韩国则是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方面极具代表性的国家,2003年以后,30余部取材于真实事件的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如《熔炉》《杀人回忆》《孩子们》《那家伙的声音》《南山的部长们》等。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是对真实发生过的事件进行二次创作,运用电影语言再现真实事件,反映社会现实问题。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和韩国,在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方面都注重情感的积累与释放的行为结构,但受叙事立场、意识形态、审查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在叙事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文章主要根据电影改编理论与电影叙事学的方法论,结合相关影片,对同时期中韩两国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的叙事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两国在电影表现及叙事方面的异同,并分析其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韩 真实事件 改编电影 叙事特征 电影叙事
下载PDF
以严歌苓作品改编电影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王健宇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4期169-171,共3页
文学与电影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种类,但二者之间却有密切的关系,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是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中国当下电影市场中,改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中国当下改编电影的现状呈现出了内容趋向同质化、一味迎合市场、高票房烂口... 文学与电影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艺术种类,但二者之间却有密切的关系,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是电影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中国当下电影市场中,改编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中国当下改编电影的现状呈现出了内容趋向同质化、一味迎合市场、高票房烂口碑等弊病。相比之下,由严歌苓作品改编的电影却往往能达到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原因在于其作品情节不落窠臼、叙事另辟蹊径,且充满人文关怀与人性批判。从严歌苓作品改编的成功经验中,可以窥视中国电影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引发对改编电影创作路径的探寻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编电影 文学 严歌苓 创作路径
下载PDF
冗繁削尽留清瘦——论小说改编电影的局限性
19
作者 徐寅出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0期141-143,共3页
从电影诞生伊始,这门艺术就不断地从小说的各个方面汲取营养发展自身,现如今,小说改编已经在电影剧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改编电影和原著小说之间又常出现一种“艺术质量相差甚远”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在于两种艺术门类... 从电影诞生伊始,这门艺术就不断地从小说的各个方面汲取营养发展自身,现如今,小说改编已经在电影剧本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同时,改编电影和原著小说之间又常出现一种“艺术质量相差甚远”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在于两种艺术门类之间的转化特点,也由小说自身难以转换的特质所决定。本文旨在从三个角度论述小说改编电影剧本时可能面临的规律性问题,并对今后的改编剧本小说的选择起到一些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改编电影 视觉化 局限性
下载PDF
从小说到电影:文学改编电影的叙事流变——以茅盾文学奖作品的电影改编为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顺天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6期87-94,共8页
茅盾文学奖作为国内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其获奖作品的电影改编备受关注。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叙事是联结彼此的桥梁,也是两种文本转换的基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是改编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原著主题的简化、人物形象的重塑、情节... 茅盾文学奖作为国内文学界最高荣誉之一,其获奖作品的电影改编备受关注。而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叙事是联结彼此的桥梁,也是两种文本转换的基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是改编成功的关键。本文通过原著主题的简化、人物形象的重塑、情节线条的增删三个维度,对茅盾文学奖改编电影进行较为细致的文本分析,进而将茅奖作品在叙事内容层面如何完成小说到电影的转换加以探讨,以期为文学改编电影特别是长篇小说的电影改编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文学奖 电影改编 叙事 重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