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前入路髂... 目的探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骨盆及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骨盆及髋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则选择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关闭时间,以及骨折复位效果、治疗后Majeed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切口暴露时间与切口关闭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jeed功能评分在单项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分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盆及髋臼骨折选择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与常规前入路比较,能取得相似的骨折复位效果,但能减少手术操作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Majeed功能总评分提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常规 改良前入路 髂腹股沟切口 术后功能
下载PDF
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水林 《基层医学论坛》 2015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对于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选用标准前入路(15例)和改良前入路(12例)髂腹股沟切... 目的探讨改良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对于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采用前入路髂腹股沟切口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选用标准前入路(15例)和改良前入路(12例)髂腹股沟切口手术处理,观察比较2组手术切口暴露时间、失血量、切口关闭时间等,根据Matta影像学分析标准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患者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改良前入路患者的切口暴露时间、失血量及切口关闭时间明显短于或少于标准前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前入路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高于改良前入路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入路与标准前入路两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医师应从患者的身体状况与患者未来存活意义等多方面考虑,制订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髋臼骨折 手术治疗 标准 改良前入路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马天兴 郭赞 许万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泌阳县人民医院骨二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传统组)和改...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泌阳县人民医院骨二科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4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内侧入路(传统组)和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组(改良组),各32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评价术后随访3个月时的优良率。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和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有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改善踝关节功能和提升治疗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踝骨折 改良外侧 改良后内侧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凌坤 阳普山 +1 位作者 唐洪 苟永胜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对患者踝关节稳定性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三踝骨折患者102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组49例(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和传统组53例(传统后外侧入路联合后内侧入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临床治疗疗效、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改良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至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Baird-Jackson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OFA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1个月>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改良组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联合改良后内侧入路治疗三踝骨折可更有效增加踝关节的稳定,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治疗疗效更佳,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 改良后内侧 三踝骨折 踝关节稳定性 踝关节功能恢复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对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疏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SchatzkerⅤ、Ⅵ型患者并根据手术后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2)。对照组实施传统入路,观察组实施改良... 目的:探究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对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SchatzkerⅤ、Ⅵ型患者并根据手术后入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对照组(n=52)。对照组实施传统入路,观察组实施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手术。检测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术后1、4、12个月两组患者的胫骨平台后倾角(PTS)、胫骨平台角(TPA),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膝关节恢复评分表(HSS)评分和Rasmussen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SS、Rasmussen放射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4、12个月,观察组PTS大于对照组,TPA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入路,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改良前外侧结合内侧入路,可有效提高术中骨折部位固定效果,有利于术后膝功能修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术后恢复 膝关节功能 改良外侧结合内侧
下载PDF
经改良肘前外侧入路治疗Dubberley A型肱骨小头骨折
6
作者 赵奎 张梅刃 +2 位作者 曾啸 郭江龙 胡健辉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经改良肘前外侧入路治疗Dubberley A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治疗的经改良肘前外侧入路联合变径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Dubberley A型肱骨... 目的探讨经改良肘前外侧入路治疗Dubberley A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治疗的经改良肘前外侧入路联合变径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Dubberley A型肱骨小头骨折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3~83岁,平均(39.55±23.08)岁;左侧4例,右侧7例;按Dubberley分型,ⅠA型3例,ⅡA型5例,ⅢA型3例;按Bryan-Morrey分型,Ⅰ型1例,Ⅳ型10例。术后随访通过X线片或者CT评估骨折愈合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创伤性肘关节炎评分。结果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0.10±7.81)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为10~18周,平均(12.45±2.98)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0~100分,平均(94.50±6.85)分,优9例,良2例。1例出现轻度肘关节创伤性关节炎,Broberg-Merrey肘关节炎分级为1级,肘关节僵硬为轻度,无神经血管损伤、肱骨小头坏死、异位骨化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改良肘关节前外侧入路可清楚显示肱骨小头,无损伤重要神经血管风险,便于从前向后垂直骨折线置入螺钉,适用于治疗未累及肱骨小头后髁的Dubberley A型骨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肘关节外侧 肱骨小头骨折 空心螺钉内固定 肘关节功能 Mayo评分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 被引量:6
7
作者 林洪光 陈昆 +2 位作者 王鸿泰 刘爱刚 郑文忠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11期978-979,983,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上臂前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03月采用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72例,其中男117例,女5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3岁。新鲜骨折157例,陈... 目的研究改良上臂前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03月采用改良上臂前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172例,其中男117例,女5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3岁。新鲜骨折157例,陈旧性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146例,开放性骨折26例。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6年(平均3.9年),根据HSS肘关节和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9例,良26例,差7例,优良率95.9%。本组病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结论改良上臂前外侧人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不需常规游离暴露长段桡神经,钢板与桡神经有软组织相隔,避免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钢板放置与骨面贴合,避免钢板扭转塑形,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上臂外侧 肱骨中下段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军 高峰 +5 位作者 王继超 杨乐 吴永刚 吴红星 帕尔哈提.热西提 杨小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颞下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前颞下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发生动眼神经麻痹2例... 目的探讨改良前颞下入路手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前颞下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发生动眼神经麻痹2例、面瘫1例、偏瘫1例,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1.1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改良前颞下入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对海绵窦、中上斜坡区域暴露充分,适合这一区域肿瘤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岩斜区 海绵窦区 显微手术 改良颞下 疗效
下载PDF
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在尺骨冠状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梁辉 林石明 司在武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23-123,共1页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4~65岁。左侧4例,右侧7例。开放损伤2例,闭合损伤9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5~72... 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采用改良肘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11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24~65岁。左侧4例,右侧7例。开放损伤2例,闭合损伤9例。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5~72h。1.2治疗方法臂丛麻醉下手术。肘关节前内旋前圆肌走向切口,长约7cm,切口始于肱骨内上髁前下方,沿旋前圆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隙走行方向逐层切开,显露肱肌。顺肱肌纤维方向进入肘关节囊,显露冠状突,复位冠状突骨折块,克氏针临时固定。采用T形微型接骨板螺钉固定冠状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骨冠状突骨折 改良肘关节内侧 圆肌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对髋臼假体角度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贤哲 唐毓金 谢克恭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24-26,3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对髋臼假体放置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9例,根据手术时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改良前外侧入路组32例(前外组)、传统后外侧入路组37例...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对髋臼假体放置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9例,根据手术时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改良前外侧入路组32例(前外组)、传统后外侧入路组37例(后外组),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术中用Murray法,以X线透视测量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外展角及髋关节中立位的最大屈曲角和后伸角,观察脱位情况,分析Harris评分。结果前外组髋臼假体放置前倾角8~20°,外展角30~40°;后外组髋臼假体放置前倾角15~30°,外展角35~45°。前外组髋关节最大屈曲角为(110±10)°,后外组(100±9)°;髋关节最大后伸角前外组(15±3)°,后外组(2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外组与后外组患者髋关节脱位率分别为3.1%、18.9%,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外组和后外组在术中对髋臼假体放置角度有影响,前外侧组前倾角和后伸角较小,且前外组可显著降低髋关节脱位率,但这种角度差异对疗效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 传统后外侧 全髋关节置换术 放置角度 髋臼假体
下载PDF
改良前外侧入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德新 李德江 +2 位作者 孙灵龙 李振浩 陈旸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7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该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3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8例。观察两组胫骨平台... 目的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该院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3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8例。观察两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的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伸直度和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手术时间(93.6±10.4)min、术中出血量(230.1±25.2)mL及切口的愈合时间(10.6±3.3)d均低于对照组(125.4±20.8)min、(269.8±30.7)mL、(16.9±4.5)d,膝关节屈曲度(125.8±8.4)°、膝关节伸直度(-1.34±0.14)°和HSS评分(92.7±3.8)分均高于对照组(115.7±8.7)°、(-0.89±0.11)°、(80.6±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前外侧入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创伤小,预后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 锁定加压钢板 胫骨平台 后外侧骨折
下载PDF
无透视无牵引建立改良前入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卫俊峰 娄超举 李文辉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无透视无牵引建立改良前入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髋关节镜手术的51例(5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无透视无牵引下建立改良前入路行髋关节镜手术。统计手术入路... 目的探讨无透视无牵引建立改良前入路在髋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髋关节镜手术的51例(58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无透视无牵引下建立改良前入路行髋关节镜手术。统计手术入路建立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对比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手术入路建立时间3~18(5.86±2.52)min,手术操作时间5~31(14.40±5.68)min。术后随访51例,随访3~30个月,VAS疼痛评分术前为(5.79±1.37)分,术后3个月为(1.43±0.70)分(P<0.01);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为(38.89±5.98)分,术后3个月为(86.86±5.50)分(P<0.01)。结论无透视无牵引下建立改良前入路行髋关节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为髋关节镜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镜 改良前入路
原文传递
改良颈前入路减压融合术病人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秀珣 《护理研究》 2003年第07A期784-785,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病 改良减压 融合术 术后 护理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改良胸骨前入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14
作者 张森 刘亮 邓文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3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改良手术入路的操作方法。方法:将2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胸骨前入路与传统胸乳入路。结果:改良组中1例快速病理提示乳头状癌,中转开放手术;传统组中1例于穿刺过程中出血120 ml,中转...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改良手术入路的操作方法。方法:将2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胸骨前入路与传统胸乳入路。结果:改良组中1例快速病理提示乳头状癌,中转开放手术;传统组中1例于穿刺过程中出血120 ml,中转开放手术;余者均顺利完成腔镜手术。改良入路在入路游离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术区皮瓣术后无明显手术痕迹,除1例术后胸前出现瘀斑,余均较满意。结论:改良胸骨前入路优于胸乳入路,术中可减少游离出血及游离中的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且不影响美容效果;手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改良胸骨 胸乳
下载PDF
改良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晓兵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0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文方便选取的31例肱骨近端骨折均为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给予改良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1~12个... 目的分析改良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该文方便选取的31例肱骨近端骨折均为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所收治,全部患者均给予改良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临床疗效。结果对患者进行为期1~12个月的随访发现,全部31例患者均实现骨性愈合。并没有发生肱骨头坏死、内置物失效、腋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3.55%(29/31)。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69 7,10.769 3;P<0.05)。结论在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改良肩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肩关节外侧手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 被引量:2
16
作者 邱迪 《哈尔滨医药》 2019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究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30例肿瘤病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观察患者术后肿瘤切除程... 目的探究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30例肿瘤病例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观察患者术后肿瘤切除程度、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岩斜区肿瘤18例,海绵窦区肿瘤12例。肿瘤全切除13例,近全切除10例,大部分切除7例。术后发生暂时性癫痫发作3例、动眼神经麻痹4例、轻度面部麻木3例、轻度面瘫1例、偏瘫1例,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术后明显血肿以及死亡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出院后随访3个月至4年,具有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23例全切除以及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均未复发,7例大部分切除患者中6例术后未复发,1例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术后肿瘤复发率为14.29%;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按照KPS评分标准:100分者23例,90分者6例,80分者1例。结论在岩斜区及海绵窦区肿瘤患者中进行改良前颞下入路切除肿瘤,操作简捷、安全有效、创伤小,对海绵窦、岩斜区区域操作优势显著,适合这一区域肿瘤的手术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岩斜区 海绵窦区 显微手术 改良颞下 疗效
下载PDF
改良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治疗中青年复杂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
17
作者 骆松 余慧 +2 位作者 马泽仁 徐小生 戴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9年第10期18-21,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联合髁支持钢板治疗中青年复杂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联合髁支持钢板,对2012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并符合标准的52例复杂股骨远端骨折中青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联合髁支持钢板治疗中青年复杂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联合髁支持钢板,对2012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并符合标准的52例复杂股骨远端骨折中青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HSS,术后3、6、12个月)及Kolmert(末次随访时)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0个月,平均25.3个月。手术时间(64.9±10.3)min,术中失血(360.8±45.6)mL,住院时间(12.9.0±2.3)d,完全负重时间(11.92±2.30)周。术后3、6、12个月HSS评分分别为(84.9±4.69)、(90.2±5.37)、(96.6±2.48)分,各观察时间点,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87,P<0.001)。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优24例,良2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6%(5/52)。结论改良股骨远端前外侧入路联合髁支持钢板治疗中青年复杂股骨远端骨折损伤小,暴露充分,行牢靠内固定后配合早期的功能康复,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股骨远端骨折 改良股骨远端外侧 髁支持钢板 中青年
下载PDF
改良胫骨前内侧入路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18
作者 梁辉 林石明 陈少宗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680-680,共1页
2018年1月~2020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胫骨前内侧入路治疗12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4~47岁。左侧5例,右侧7例。开放损伤2例,闭合损伤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72 h... 2018年1月~2020年4月,我科采用改良胫骨前内侧入路治疗12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4~47岁。左侧5例,右侧7例。开放损伤2例,闭合损伤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72 h。1.2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改良胫骨内侧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结合MIPPO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体会
19
作者 李洪权 岳云亮 +1 位作者 赵不仁 孟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IPPO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随访,按Neer评分标准评...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MIPPO)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运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IPPO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随访,按Neer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21例患者中,优9例,良8例,可4例,平均分数(79.5±5.6)分,优良率达81%。结论微创技术结合改良肩峰前外侧入路运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优点在于通过间接复位技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效果,手术创伤小、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技术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改良肩峰外侧
下载PDF
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
作者 林鸿亮 郑南生 +1 位作者 崔海随 王刚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7期2760-276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间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6例。传统组传统肩关节前... 目的:探讨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间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132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66例。传统组传统肩关节前内侧入路手术,联合组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分析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状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传统组(P<0.05);联合组术后6个月Neer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肩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旋转门”操作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手术创伤,骨折愈合快,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改良肩关节内侧 旋转门 肩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