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救时间与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张翠英 李涛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8期4-6,共3页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急救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05月~2023年04月我院急诊抢救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急救模式)和实验组(行常规急救联合绿色通道路径模式)。观察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患者救治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患者入院及干预4w后恢复情况,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急救护理措施相关指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模式满意度更佳(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取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各项检查时间、治疗时间,可将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提高救治成功率。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低,预后较好;患者及家属对该种护理模式颇为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绿色通道护理模式 急性脑卒中 急救时间 急救效果
下载PDF
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叶淑英 郑应红 +3 位作者 林舜贤 王秀坤 杨玲 李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分析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治的32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1例,... 目的分析急诊一体化溶栓护理模式对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医院接治的322例急诊脑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6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急救效率、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等待报告时间、急诊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NTF)值均较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挂号至溶栓用药时间(DNT)≤60 min达标率、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90 d预后良好率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急诊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改善神经功能与短期预后,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一体化溶栓模式 专职化层级护理 急诊脑梗死 急救效率 神经功能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基于时间节点的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用于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中的效果
3
作者 陈敏 叶彬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4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节点的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0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法,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时间节点的院内...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节点的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对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0例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急诊静脉溶栓的脑梗死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法,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时间节点的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CT检查完成时间、溶栓前等待时间较对照组短,60 min溶栓率较对照组高(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较对照组低、认知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基于时间节点的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可缩短脑梗死患者急诊静脉溶栓前等待时间,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诊 院内快速急救干预模式 静脉溶栓
下载PDF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对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救治效果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吴岩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1期45-48,53,共5页
目的分析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传统救治模式)... 目的分析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在多发创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传统救治模式)和研究组(n=50,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抢救反应时间、受伤至入院时间、院内急诊处理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留观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对照组,简明损伤定级法-损伤严重程度(AIS-I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研究组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应用在多发创伤合并MODS患者救治中,能够实现损伤的早期控制,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家属对急救处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创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诊中心远程指导型急救模式
下载PDF
院前急救流程改良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施筠 钱小难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01-170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改良模式的院前急救流程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式急性脑梗死院前急救...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改良模式的院前急救流程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急诊科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式急性脑梗死院前急救,观察组采用改良模式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2组干预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院内分诊时间、转运时间和发病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院前急救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改良模式的院前急救流程进行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抢救效果、预后效果和院前急救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流程 急性脑梗死 改良模式 神经功能 预后效果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对山区县级基层医院急诊患者急救时效性的影响
6
作者 秦亚伟 游江红 +1 位作者 况杭 刘永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山区县级基层医院对急诊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性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丰都县级基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20例,其中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常规组(常...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山区县级基层医院对急诊重症创伤患者急救时效性中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于丰都县级基层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120例,其中2020年8月—2020年12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常规组(常规急救模式,n=60),2021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重症创伤患者为一体化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n=60),比较两种急救模式院内评估至确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专业会诊时间、有效治疗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治愈率,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比较两种急救模式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两种急救模式患者远期预后及总满意度。结果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评估至确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专业会诊时间、有效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6.67%、96.67%,治愈率分别为43.33%、63.33%,一体化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67%、5.00%,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1.67%、18.33%,一体化组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一体化组患者远期预后中、重度残疾、植物人占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一体化组患者总满意度分别为78.33%、93.33%,一体化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可大大提高山区县级基层医院急诊抢救的时效性,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治愈率,降低不良事件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参与急诊科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 基层医院 急诊 运行 急救时效性 影响
下载PDF
无缝急救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应用效果观察
7
作者 陶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无缝急救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的急性创伤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无缝急救模式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关于急诊就诊流程、急诊室停留、转运... 探讨无缝急救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的急性创伤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实施无缝急救模式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关于急诊就诊流程、急诊室停留、转运的时间、抢救成功率分别(3.21±0.95)min、(22.05±2.79)min、(24.73±4.30)min、100.00%,均优于对照组的(4.78±1.04)min、(26.81±3.64)min、(32.65±5.19)min、(85.71)%,P<0.05。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分别(54.19±4.58)分、(56.03±5.24)分,(54.38±4.45)分、(56.27±5.10)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研究组焦虑和抑郁评分(45.61±3.96)分、(46.98±4.37)分,(40.92±3.74)分、(41.85±3.81)分,研究组更优P<0.05。研究组关于急诊科护理的总满意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急诊创伤患者应用无缝急救模式可提升急诊抢救效率和成功率,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急性创伤 急救护理 无缝急救模式
下载PDF
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顾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东台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急诊外科收治的重症多发外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3)。对照... 目的:观察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对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4月东台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急诊外科收治的重症多发外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传统型院前急救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救治。比较两组急诊等待时间、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住院前病死率、住院时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救治后6个月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急诊等待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ICU入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观察组住院前病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两组住院时病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救治后6个月,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可改善急诊重症多发伤患者的救治结局,缩短急诊等待时间、住院时间,降低ICU入住率、住院前病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型院前急救模式 急诊重症多发伤 救治结局
下载PDF
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章媛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157-0160,共4页
观察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各34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时间短,血流指标改善好,... 观察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各34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急救时间短,血流指标改善好,NIHSS评分低,Barthel评分高,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优化急救护理模式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脑卒中 急诊抢救
下载PDF
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陈莉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97-0100,共4页
分析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急诊住院的80例胸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对比相应的应用情况。结果 经过... 分析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以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急诊住院的80例胸痛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危机管理模式,对比相应的应用情况。结果 经过危机管理后发现,观察组的并发症概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QWB的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CPOT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诊胸痛患者采取危机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模式 急诊胸痛患者 急救护理应用
下载PDF
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模式在急诊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1
作者 齐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17-0120,共4页
研究急诊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诊科住培医师,“双盲法”分基础组(传统教学)、情景组(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模式)各25例,两组教学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带教前,两... 研究急诊科临床带教中应用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模式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诊科住培医师,“双盲法”分基础组(传统教学)、情景组(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模式)各25例,两组教学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带教前,两组比较考核成绩、教学质量及批判思维能力无差异,P>0.05;带教后情景组考核成绩、带教质量评分及CTDI-CV评分高于基础组,情景组教学满意率(96.00%)高于基础组(76.00%),x2=4.153;p=0.042,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模式可提高急诊科住培医师的考核成绩、教学质量,培养批判思维能力、获得教学认可满意,值得推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急救情景教学模式 急诊 考核成绩 教学质量 教学满意度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急诊抢救中的价值探讨
12
作者 张池 诸文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135-0138,共4页
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的模式优势,评估其在心肌梗塞急救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护理模式不同的两组,对照组(n=26)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n=26)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 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的模式优势,评估其在心肌梗塞急救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超急性期心肌梗塞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护理模式不同的两组,对照组(n=26)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n=26)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汇总数据类型包括救治后抢救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预后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各阶段抢救用时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反馈低于对照组;抑郁程度评分、生存质量评分表现均好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同样表现出观察组更优,且数据结果(P<0.05)。结论 积极应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心肌梗塞患者生存概率,缩短救治时间,提高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超急性期心肌梗塞 急诊抢救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范奇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遵义市习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急诊绿色通道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遵义市习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急救,观察组行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与急诊绿色通道联合救治.比较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入院时间.结果:入院时,两组ADL、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ADL评分高于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病至入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急诊绿色通道的应用,可进一步改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 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 急诊绿色通道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方方 徐丹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收治的70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在急诊子痫前期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缓解孕妇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模式 子痫前期 急诊急救护理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惠玲 邓明星 李超杰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20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急诊科收治的80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胸痛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急诊科收治的80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标、生活质量[采用生命质量指数(QWB)]、疼痛情况[采用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CPOT)]。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CPOT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QWB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能降低急诊胸痛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胸痛 急救护理 危机管理模式 并发症发生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广明亮 冯劲立 +2 位作者 陈楚云 谢箐 胡兴杰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2022年1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82例,根据救治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按照... 目的探究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2022年1月期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82例,根据救治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对照组按照一般抢救流程救治,观察组给予患者常规流程下HFMEA风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抢救时间、并发症及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反应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轻度残疾、重度残疾及植物生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急救多发性创伤患者HFMEA风险管理模式可缩短其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风险管理模式 多发性创伤 急诊急救
下载PDF
改良式急救模式在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寅佳 李莉 沈晓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9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急救模式在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改良式急救模式在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8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急救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实施改良式急救模式。比较2组的各项救治时间、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急诊科停留、术前准备及多科会诊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在转入普通病房时的NO水平均较抢救前升高,ET-1、CRP、TNF-α和PCT水平均较抢救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NO、ET-1、CRP、TNF-α和PC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经对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改良式急救模式可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改良急救模式 救治时间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指标
下载PDF
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薛小芬 范翔 裴玲玲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514-518,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预后情... 目的 探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护理模式不同分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干预前后预后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心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问卷(SRQ)],统计2组急救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救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SRQ评分较对照组低,FMA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提高急救效率、改善预后、减轻心理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获得家属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 急诊时间 溶栓治疗时间
下载PDF
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急诊留观室交接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急诊留观室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宣城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留观室护理交接班过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留观室12名护士交接的4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7月至2021年... 目的分析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在急诊留观室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宣城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留观室护理交接班过程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7月至2020年8月留观室12名护士交接的4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留观室12名护士交接的431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SBAR标准沟通模式进行交接班,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MEWS评分进行交接班;评价两组交接班的交接质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交接质量评分及护士对患者病情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和护士对研究组交接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诊留观室改良MEWS评分联合SBAR标准沟通模式的交接班护理,能够提高交接班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生和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MEWS评分 SBAR标准沟通模式 急诊留观室 交接班
下载PDF
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外伤患者急诊救治效率、自发性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华 段利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44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44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检评估、医生接诊、急诊抢救、创伤控制、转运至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发性低体温、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入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急诊救治效率,改善机体凝血功能指标,降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保温干预 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外伤 急诊救治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