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后路法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江帝钦 杨校贤 +1 位作者 单殳月 温干军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后路法颈神经根阻滞术(Modified posterior cervical nerve root block,MPCNB)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我科室接受X线引导下MPCNB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7例,行回... 目的:探究改良后路法颈神经根阻滞术(Modified posterior cervical nerve root block,MPCNB)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自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我科室接受X线引导下MPCNB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7例,行回顾性分析。先记录患者术前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患者接受MPCNB治疗后,记录其手术并发症情况,并在注射后的48小时、第6周及末次随访时间行NDI评分、VAS评分以及恢复优良率比较。结果:37例患者围术期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为5.40%;治疗后48小时、治疗后第6周、末次随访时37例患者的NDI评分、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患者均完成MPCNB治疗,未出现重大或者永久性并发症;37例患者在治疗后48小时、治疗后第6周、末次随访时的恢复优良率均超过80%,但不同时间点恢复优良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X线透视引导下改良后路法颈神经根阻滞术(MPCNB)是一种有效、高效而且安全的手术,能在极大程度上促使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恢复,缓解颈椎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透视引导 改良后路法颈神经根阻滞术 神经根型颈椎病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改良后路术式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慰光(综述) 林本丹 胡奕山(审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879-1882,共4页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的病人逐年增加。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手术操作技巧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务工作者对胸腰椎骨折的深入研究,胸腰椎骨折病人的后路手术治疗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现就手术时机、后路器械和改良后路术式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改良后路 伤椎 植骨
下载PDF
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自身对照临床试验方案 被引量:5
3
作者 任荣 郭启发 +2 位作者 李钊伟 李泽清 唐保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350-2354,共5页
背景: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主要修复方法,但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单靠钉棒系统固定容易脱位,椎体松动发生率高,不能达到有效坚强内固定效果。目的:试验拟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方法治疗... 背景: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主要修复方法,但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单靠钉棒系统固定容易脱位,椎体松动发生率高,不能达到有效坚强内固定效果。目的:试验拟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方法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以增加椎体稳定性,使固定物更加牢固,更有利于术后运动功能恢复。方法:纳入中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113例,年龄65-70岁,性别不限,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方法进行修复,随访时间为术后4,14个月。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优良率评估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前,术后4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优良率,术前,术后4,14个月目测类比评分、腰椎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腰椎滑脱距离和角度比较,术后4,14个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椎体融合成功率、腰椎再次滑脱发生率。试验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QHY023G)。研究符合世界医学会制定的《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参与者对试验方案和过程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设计时间为2017年10月,试验于2018年6月开始进行患者招募及数据收集,2018年12月招募结束,2020年1月进行结果指标分析,2020年2月试验完成。文章结果将以科学会议报告,或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传播。试验已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 CTR1800015335),注册方案版本号1.0。讨论:试验主要观察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有效,结果是否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老年人 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 骨水泥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组织工程 椎间孔高度 椎间隙高度 腰椎再次滑脱发生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岩 宋正鑫 +2 位作者 吴立君 毛英夫 卫力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13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观察比较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19例采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为T组,改良TLIF即在TLIF基础上增加椎板切除范... 目的观察比较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19例采用改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为T组,改良TLIF即在TLIF基础上增加椎板切除范围。并以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19例采用改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为P组,改良PLIF即在PLIF基础上减少棘突切除范围,保留邻近节段后方韧带复合体,同时扩大切除下关节突。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1年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前、术后1年时Oswestry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P组(P<0.05)。两组间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无差异,各组内患者术后腰、腿痛较术前明显缓解,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1个月及3个月P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T组(P<0.05);术后1年T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OD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年ODI评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T组明显低于P组(P<0.05)。P组3例出现邻近节段退变(ASD),T组2例出现ASD,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组中1例术后下肢短暂性麻木、无力,3例出现脑脊液漏,未出现骨折。T组中2例出现椎弓根骨折伴螺钉外露,1例出现棘突根部骨折,5例出现加压后棘突挤压,未出现脑脊液漏。结论两种改良技术均可用于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各伴随不同的并发症。改良TLIF较改良PLIF有助于患者远期腰部功能康复,但在术后早期可能存在明显的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改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改良后路手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效果及对颈部生物力学相关参数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伟 张国平 +2 位作者 张宇宸 任立中 吕亚军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870-874,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的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 目的分析改良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为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符合纳入条件的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后路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2年以上,比较两组治疗前、术后6个月、1年、2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JOA评分改善、颈椎功能残障指数表(neck disabilitv index,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颈椎被动活动度(passiverange of motion,PROM)的变化。术后6个月行根性症状疗效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JOA评分、颈椎ROM、颈椎肌张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1年、2年的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ROM和肌张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N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根性症状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一次解决脊髓和神经根压迫,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及经济负担,对脊髓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改良后路手术 脊髓功能 颈部生物力学
下载PDF
改良后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62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贺东煌 张可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9期548-54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就诊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患者(采用改良后路减压术),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后路减压术),...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4月因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就诊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患者(采用改良后路减压术),对照组90例患者(采用常规后路减压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后弓角度以及椎管占位均有明显改善,但是观察组恢复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生活自理能力评价总有效率为61.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后路减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路减压术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直接减压后路减压术
下载PDF
改良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PINP、BAP、BG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詹云佳 金侠 +2 位作者 王雪飞 龙安华 张亚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磷酸酶(BA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 目的探究改良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磷酸酶(BA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采取的置换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髋关节前入路组(对照组)和改良小切口入路组(观察组),每组各5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变化及血清PINP、BGP、BAP含量水平变化情况,两组治疗优良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 d VAS评分、术后下地时间分别为(13.08±1.26)cm、(99.43±15.48)min、(162.59±25.29)mL、(4.48±1.04)分、(1.93±0.69)d,均低于对照组[(15.42±1.38)cm、(101.39±14.44)min、(173.84±25.29)mL、(6.42±1.04)分、(2.73±0.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PINP、BAP、BGP含量水平分别为(1024.39±89.21)pg/L、(40.87±4.92)ng/mL,(9.77±1.42)ng/mL,高于对照组患者[(848.72±53.46)pg/L、(33.54±4.76)ng/mL,(8.58±1.03)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分别为(79.76±6.36)、(85.46±7.03)分,高于对照组[(71.27±8.93)、(79.68±7.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6.36%,观察组并发症率为5.45%,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能更好地改善围手术期不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提高骨代谢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改良后路入路 骨代谢 髋关节功能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8
作者 杜卓姝 倪冬贝 张仑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556-562,共7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2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予以后路腰...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疗效及并发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2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将予以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21),将予以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n=12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不同时期功能恢复及疼痛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80%vs 78.51%)(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个月、三个月及半年各时间点比较VAS评分及ODI评分逐渐降低,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知,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BMI≥25kg/m2、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术后引流量大及卧床时间长(P<0.05)。结论:予以经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佳,对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同时,术前控制患者BMI值,术中缩小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减少引流量及缩短卧床时间,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疗效
下载PDF
改良后路微创切口联合双极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9
作者 徐留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21期3918-3919,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联合双极头置换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以杞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联合双极头置换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以杞县人民医院于2013年12月至2017年1月治疗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改良后路微创切口联合双极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相关指标(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切口长度为(8. 3±0. 7) cm,术中出血量(156. 4±32. 0) ml,手术时间(72. 3±11. 7) min,术后引流量(167. 4±13. 3) ml,术后住院时间(10. 2±1. 1) d; A组患者切口长度为(15. 8±1. 1) cm,术中出血量(322. 5±43. 1) ml,手术时间(124. 3±12. 3) min,术后引流量(267. 6±35. 0) ml,术后住院时间(16. 8±1. 2) d。B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数值均较A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B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 0%,高于A组的78. 0%,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0%,低于A组的16.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采用改良后路微创切口联合双极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改良后路微创切口 双极头置换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金华 徐丰涌 陈天恩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1399-1400,共2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份至2013年10月份入住我院诊治的4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循证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份至2013年10月份入住我院诊治的4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改良后路椎间融合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并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改良后路椎间融合术 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杰 许小伟 +1 位作者 张晓越 卢宏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9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后路全椎...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依据手术方法分为传统后路全椎体切除术组(传统手术组)和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组(改良手术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腰痛程度、矢状位垂直轴(SVA)、后凸Cobb角、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均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治疗后,改良手术组的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SVA显著短于传统手术组,后凸Cobb角显著小于传统手术组(P<0.05)。改良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椎骨折 后凸畸形 改良后路单侧椎体次全切截骨矫形术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斌 李中连 +4 位作者 周森叶 张春雷 冯冬前 张春阳 王黎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7期2770-277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6岁,L3/42例,L4/519例,L5/S115例。对所有病例进...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6岁,L3/42例,L4/519例,L5/S115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其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结果 36例患者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采用邹德威等[1]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优25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8.9%。所有病例术后6~1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未出现融合器下沉、椎间隙塌陷。结论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改良后路 单枚Cage 椎间融合
下载PDF
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余游 江伟 +2 位作者 宋玉光 刘兵 樊元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4期4744-4746,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给予改良PLIF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PLI... 目的:研究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到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研究组给予改良PLIF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P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腰痛程度,应用Oswestry生活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评价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生活功能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较PLIF好,能有效改善疼痛情况和日常生活,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腰椎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
14
作者 任军 高龙 李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68-168,共1页
探讨分析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应用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综合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在手... 探讨分析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应用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综合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自2016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两种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后的一年内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了解到患者的体征改变、症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有条件的去医院进行影像学复查。结果:两种方法显示组间JOA评分的平均分、出血量、融合率无明显差异,组内手术前后差异较大。结论:应用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中出血量,提高融合率,减少手术损伤面积,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和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 融合术 单节段脊柱退行性疾病
下载PDF
改良经后路单枚椎间融合器加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5
作者 程宗敏 杨俊 +2 位作者 李亚伟 林小平 胡军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11期829-830,共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腰椎退变腰椎间突出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如采用单纯的腰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管减压可造成腰椎进一步失稳、退变加重甚至引起滑脱。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我科采用改良的经后路腰椎椎体问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腰椎退变腰椎间突出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如采用单纯的腰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管减压可造成腰椎进一步失稳、退变加重甚至引起滑脱。2002年1月至2011年5月我科采用改良的经后路腰椎椎体问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患者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3例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52~70岁,平均58.9岁。病史5个月~13年,平均4.3年。病变节段L3-41例;L4~,13例;L5~S19例。23例患者中,2例为同一节段行椎间盘摘除术后复发者。临床表现:腰痛合并单侧下肢放射痛、足背或足外侧麻木者12例,腰痛合并双下肢放射痛、小腿或足背外侧麻木者5例;2例合并轻微腰椎侧凸,7例伴有间歇性跛行,4例腰部有明显外伤史。患肢拇趾背伸或足背伸肌力0~3级。所有病例均未引出病理反射。23例患者术前均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检查,其中有6例L4椎体、9例k椎体有轻度向前移位,移位椎体的前上下缘均显示有骨质增生。小关节结构轻度增生。腰椎CT及MRI检查均发现有椎间盘突出,部分伴有退行性椎管狭窄,充分证实术前诊断。本组23例腰椎不稳定的参考标准是:一个节段在其尾端邻近一个节段上移位大于3mm或一个节段下终板与尾端邻近的一个椎体的上终板之间的角度变化大于10°并行腰椎cT或MRI检查观察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情况,过屈位侧位x线片呈椎间隙前侧狭小及后侧开大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改良后路 单枚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一期治疗腰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兴 范顺武 +1 位作者 方向前 赵凤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0-913,共4页
目的总结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一期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2月,采用一期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69岁... 目的总结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一期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2月,采用一期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69岁。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15例。损伤节段:L15例,L210例,L34例,L42例,L1、21例,L3、42例。AO分型:B型6例,C型18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1例,C级7例,D级1例。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行影像学检查,测定Cobb角。结果术后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52个月,平均28.4个月。2例术前FrankelA级患者1例恢复至C级,1例无改善;9例B级患者,5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2例无改善;7例C级患者,5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1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Cobb角分别为(-11.5±4.6)、(4.2±4.7)和(4.0±4.8)°,术后3d及末次随访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融合位置良好,无植骨块(钛网)移位、沉降及断钉、断棒和松动等现象。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腰椎骨折脱位可一期完成复位、减压、植骨和内固定,最大程度保护了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性,减少了对椎旁软组织进一步的损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内固定牢固,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后路联合手术 腰椎 骨折脱位
下载PDF
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朱云荣 叶晓健 +2 位作者 蒋玉权 余将明 许国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95-1099,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与传统腰椎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9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在腰椎融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与传统腰椎后路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的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随机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9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改良术式组(A组)40例,其中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23±9.75)岁;传统术式组56例,其中男2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6.02±10.25)岁。比较两组手术ODI评分、VAS评分、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等多项指标。结果两组术式术后短期ODI、VAS评分、椎间隙高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改良术式组较传统术式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少(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一种切实有效的腰椎融合术式,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创伤小、风险小和医疗费用少的优点,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 单侧固定 腰椎体间融合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锚定法”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志刚 傅江明 +3 位作者 李强 严朝华 周欢斌 喻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31期138-140,共3页
目的:针对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临床当中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25例作为研究组,并将该25例患者治疗之前的生理... 目的:针对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临床当中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25例作为研究组,并将该25例患者治疗之前的生理状况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锚定法"(即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年随访,对比分析治疗前后25例患者的ROM值、屈曲角度以及后伸角度、JOA分值、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手术干预,两年随访期间,25例患者当中均无明显并发症状,仅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的创口感染;另外,在ROM值、屈曲角度以及后伸角度、JOA分值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呈现了明显的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行以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锚定法")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定法 改良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并发症 关节活动弧度
下载PDF
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永杰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9期47-50,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PS)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RLDH患者,根据入院单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 目的比较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PS)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RLDH患者,根据入院单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单号)和观察组(双号),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后路PS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PLI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腰椎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低于术前,且观察组ODI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损伤、神经根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痛发生率(8%,2/50)低于对照组(16%,8/50),P<0.05。结论与传统后路PS固定术比较,改良PLIF治疗RLDH的效果更好,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良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传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后路改良环椎管减压术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勇 郭文通 +6 位作者 王建华 刘广辉 路全立 赵建民 邵斌 王跃文 滑利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后路改良环椎管减压术 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