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复位法在纠正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耿红梅 王凌玲 包永华 《循证护理》 2018年第10期942-94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复位法在纠正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9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4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43例病人... [目的]探讨改良复位法在纠正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9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4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43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端坐位联合脉冲式冲管方法纠正导管异位,观察组采取端坐位后,先将导管内导丝撤出5cm,再缓慢送管纠正异位,比较两组导管异位复位成功率、复位次数和复位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异位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位次数少于对照组,复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复位方法可提高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复位成功率,减少复位次数,缩短复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复位 PICC 颈内静脉异位 超声引导 复位成功率 复位次数 复位时间 脉冲式冲管
下载PDF
改良复位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徐敏 廖康兴 《广西中医药》 2001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整复 肱骨骨标 改良复位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改良悬吊复位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张冲 周吉秋 巩绪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5-0138,共4页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改良悬吊复位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1-2023.6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100例)和观察组(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改良悬吊复位法,100例),对比两组VAS、ODI、AVH、伤椎后... 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改良悬吊复位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1-2023.6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100例)和观察组(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改良悬吊复位法,100例),对比两组VAS、ODI、AVH、伤椎后凸Cobb角、生活质量、治疗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时观察组VAS、ODI评分、伤椎后凸Cobb角低于对照组;AVH、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发生2.00%低于对照组9.00%(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时(后改为时),(同时取消)采用改良的悬吊复位法治疗效果更佳,对骨质疏松性的骨折患者而言,可以极大缓解疼痛程度,矫正畸形状态(症状改为状态),提高腰椎功能,恢复椎体的正常(正长改为正常)高度,进而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改良悬吊复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 骨折
下载PDF
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
4
作者 罗开祥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抽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研究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于本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抽出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观察组关节面塌陷高度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16周,观察组膝关节评分量表、膝关节日常功能评价表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膝关节伸直及伸屈最大角度均较对照组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术,不仅可以降低其关节面塌陷高度,还能加快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进度,提高关节活动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整体手术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外侧胫骨平台骨折塌陷关节面复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面塌陷高度 膝关节功能 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改良膜龈手术在牙龈退缩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谭葆春 李凌俊 闫福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1期2-11,共10页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日益提升,治疗牙龈退缩已经成为牙周科临床常见的患者诉求。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牙龈退缩,常见的手术包括游离龈移植术、带蒂瓣技术和双层瓣技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时,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上述术式仍... 随着人们对美观需求的日益提升,治疗牙龈退缩已经成为牙周科临床常见的患者诉求。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治疗牙龈退缩,常见的手术包括游离龈移植术、带蒂瓣技术和双层瓣技术,适应证选择恰当时,通常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上述术式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根面覆盖效果不理想等。近年来,学者们针对这些不足陆续提出了一些改良方案来治疗不同程度的牙龈退缩,如改良游离龈移植术,即包含龈乳头及游离龈的牙龈单元移植,可改善受体区血供,提高根面覆盖效果,其针对轻度退缩的部位可获得良好的根面覆盖,同时可增宽角化龈和加深前庭沟,但应用于上颌美学区时可能存在术后牙龈颜色、形态不协调,美学效果欠佳的问题。牙龈瓣采用半厚-全厚-半厚的技术进行制备的改良冠向复位瓣,用于多颗牙牙龈退缩时,以退缩最严重牙为中心的改良切口设计的冠向复位信封瓣技术,可提高根面覆盖效果。不离断龈乳头,使龈瓣形成隧道,以容纳移植物的隧道技术及各种改良的隧道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区的组织损伤,并促进创面愈合。本文通过对各类术式的阐述和文献回顾,总结改良膜龈手术治疗牙龈退缩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并提出牙龈退缩的治疗方案建议,同时强调牙龈退缩的对因治疗,以达到稳定的根面覆盖效果。创伤小、疗效稳定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方法是今后膜龈手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退缩 膜龈手术 牙龈单元移植 改良冠向复位 冠向复位信封瓣 改良冠向复位隧道技术 前庭切口骨膜下隧道入路技术 改良微创隧道技术 根面覆盖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单牙重度MillerⅡ类或MillerⅢ类牙龈退缩的疗效评价
6
作者 赵敏 郭晓倩 +5 位作者 杨长怡 王婧姣 张莹 张茜 杨婷婷 朱琳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17-620,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CTG)治疗单牙重度MillerⅡ类或MillerⅢ类牙龈退缩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牙周病科就诊且治疗的单牙重度牙龈退缩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采取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CTG治疗,观... 目的探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CTG)治疗单牙重度MillerⅡ类或MillerⅢ类牙龈退缩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牙周病科就诊且治疗的单牙重度牙龈退缩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采取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CTG治疗,观察组(31例)采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CTG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牙周指标、美学效果、患者自主满意程度以及术后自主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牙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诊2组比较KTH、RD、CAL、R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PES、WES以及自主满意程度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半年后复诊观察组的PES、WES以及VAS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复诊,患者应用VAS进行主观疼痛评分,2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CTG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牙龈状态,也能改善美学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 结缔组织移植 单牙 牙龈退缩
下载PDF
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7
作者 王勇 李妍霖 +4 位作者 董有康 向勇 岳阳 李裴明 朱迁旭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9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的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疗法... 目的:观察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门诊的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治疗方法;隔日1次,2周为1疗程,共治疗1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问卷量表及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状和体征评分来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PRI、VAS、PPI值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经检验,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PRI、VAS、PPI值和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9%,愈显率74.5%;对照组总有效率95.7%,愈显率39.1%;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配合放射式冲击波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手法,且更省时省力,治疗更为精准,直达病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胸椎对抗复位手法 放射式冲击波 胸椎小关节紊乱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增加震荡手法的改良Epley耳石复位法疗效观察
8
作者 付长永 闫福岭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3年第5期387-390,共4页
目的探讨第1、2、4步震荡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纳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眩晕专病门诊和住院确诊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Epley组(常规Epley复位,设为对照组)80例和震荡组(设为观察组)52例,其... 目的探讨第1、2、4步震荡改良Epley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纳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眩晕专病门诊和住院确诊的PC-BPPV患者,随机分为Epley组(常规Epley复位,设为对照组)80例和震荡组(设为观察组)52例,其中震荡组在复位过程中的第1、2、4步增加震荡手法。比较2组患者在复位后当日、7 d和14 d时的疗效差异,同时评估患者位置性眩晕和位置性眼震消失与否。结果在治疗当日、7 d和14 d,观察组患者的复位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85%vs 60.00%,94.23%vs 78.75%,98.08%vs 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位后残余头晕发生率(15.38%vs 33.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在Epley复位的第1、2、4步增加震荡手法可明显提高PC-BPPV的疗效,降低残余头晕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改良Epley复位 震荡法 残余头晕
下载PDF
改良复位法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覃海飚 钟远鸣 +7 位作者 张家立 付拴虎 李智斐 覃浩然 伍亮 唐福波 周劲衍 唐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79-683,共5页
[目的]评估后路术式中通过钢丝提拉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13例,其中外伤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均伴有不... [目的]评估后路术式中通过钢丝提拉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收集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一科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13例,其中外伤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颈髓受压。术前ASIA 2000分级:A级(0例)、B级(2例)、C级(4例)、D级(7例)、E级(0例);SAC为8.7~11.3 mm,ADI为7~10 mm。术前均行DR、CT、MRI检查,测量相关数值并充分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后,所有患者均行经后路术式通过钢丝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植骨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ADI平均(2.96±0.46)mm;SAC平均(14.38±1.12)mm,达到满意复位及脊髓受压改善,术中未发生椎动脉损伤及脊髓医源性二次损伤。术后随访4~15个月,平均(9.92±3.38)个月。终末随访ASIA 2000分级E级5例,患者ADI、SAC、JOA评分术前与终末随访时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错位、断裂及伤口感染情况。[结论]后路术式中通过钢丝复位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植骨治疗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可以达到良好复位、解除压迫、固定及维持颈椎稳定性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术式 改良复位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难复性 寰枢关节脱位
原文传递
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
10
作者 卢肖慧 蒋海娇 +1 位作者 季永红 付亚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法复位治疗颈部活动受限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9年1月~2022年7月间收治的PC-BPPV患者163例,分为观察组(57例)、对照1组(51例)、对照2组(55例)。对照1组接受改良Epley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和对照两组实施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比较三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并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以及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各维度评分。结果三组治愈率[84.37%vs.81.82%vs.80.70%]、有效率[11.76%vs.10.91%vs.12.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PC-BPPV患者VSI、DHI各维度评分降低(P<0.01),BBS评分升高(P<0.01),三组VSI(23.19±3.88 vs.23.70±4.01 vs.23.46±3.92)、BBS评分(45.56±5.02 vs.45.14±4.98 vs.44.84±5.11)、DHI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Epley手法复位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状况,治疗颈部活动受限PC-BPPV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规管 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 后半规管 颈部活动受限 改良Epley手法复位 个体化
下载PDF
改良旋转复位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指数及血清IL-6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袁海光 冯卫星 刘智斌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旋转复位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指数与血清IL-6的影响,探讨改良旋转复位法治疗LDH的临床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旋转复位法配合理筋手法,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改良旋转复位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指数与血清IL-6的影响,探讨改良旋转复位法治疗LDH的临床优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改良旋转复位法配合理筋手法,对照组采用腰部斜扳法为主配合理筋手法,1次/d,共治疗10d。两组患者均在就诊第2d、10d分别于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6水平,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指数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治疗组自身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6水平明显降低,疼痛指数积分明显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旋转复位法改善患者腰椎功能有较好的优势,可以降低血清中IL-6浓度水平,使其疼痛指数增高。IL-6浓度降低和疼痛指数增高可以作为腰腿痛缓解、炎性降低、腰椎功能改善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改良旋转复位 疼痛指数 IL-6
下载PDF
改良根向复位瓣技术在上颌后牙区种植二期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润 邱冰妍 程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区种植体颊侧角化龈重建方法 ,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对种植体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 :筛选种植二期手术且伴有角化龈不足的患者11例,共11个上颌后牙区种植位点,应用改良根向复位瓣技术在种植二期手术同期为患者进行角化龈... 目的 :探讨上颌后牙区种植体颊侧角化龈重建方法 ,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对种植体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 :筛选种植二期手术且伴有角化龈不足的患者11例,共11个上颌后牙区种植位点,应用改良根向复位瓣技术在种植二期手术同期为患者进行角化龈重建。于二期手术后6周进行冠修复,并于冠修复3个月后复诊。分别记录术前、冠修复时和冠修复完成3个月后的角化龈宽度。拍摄根尖片,测量牙周探诊深度(PD)和探诊出血位点百分比(BOP)。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冠修复完成时,角化龈宽度为(3.30±0.36) mm,术前为(1.44±0.34)mm,平均增加1.86 mm(P<0.01)。重建的角化龈宽度在冠修复3个月后仍然保持稳定,平均(3.34±0.33) mm(P=0.58),无明显炎症与骨吸收。PD为(2.83±1.20) mm,BOP比为18.2%。结论:在种植二期手术同期,采用改良根向复位瓣技术能有效重建上颌后牙区种植体颊侧附着龈,短期内可以保证良好、稳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化龈 牙种植术 改良根向复位
下载PDF
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中药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振峰 韦曙平 +3 位作者 林小武 张蓉蓉 陈诗园 许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耳石复位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中药,对照组用单纯耳石复位法。观察对比两组患... 目的:观察比较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中药治疗与单纯耳石复位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用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中药,对照组用单纯耳石复位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复位次数、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0%;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5.10±3.05) d,对照组平均(8.90±3.35) d;两组患者复位次数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1.50±6.61)次,对照组平均(2.50±6.61)次;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式耳石复位法联合中药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治疗时间及复位次数,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自拟中药方 改良式耳石复位
下载PDF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研究——附62例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向红 李广生 曾祥俊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53-65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倍他司汀组6l例、改良Eple...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186例,随机分为倍他司汀组6l例、改良Epley复位法组63例及联合组62例。倍他司汀组给予倍他司汀每次6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改良Epley复位法组在就诊当日视患者耐受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1~3次。联合组的手法复位同改良Epley复位法组,在此基础加服倍他司汀,用法同倍他司汀组。比较3组治疗第3、7、30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治疗第30日有效病例随访12个月,观察治疗后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复发率。结果:改良Epley复位法组及联合组在第3、7日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倍他司汀组(均为P〈0.01),联合组治疗第3日的疗效优于另2组,但3组第30日的疗效相当。倍他司汀组和联合组在第6个月时复发率均低于改良Epley复位法组(P〈0.05),但3组第12个月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起效快、短期复发卒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性 眩晕 眼震 改良Epley复位 倍他司汀
下载PDF
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云旭 赵艳 +4 位作者 包玉霞 李春霞 李建华 张丽娜 龚芒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728-729,共2页
目的:为治疗虹膜根部离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03/2003-11共收治8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在完全闭合状态下,利用爱惜康10-0聚丙烯双直针经角膜缘一孔过双针的方式将虹膜根部固定在原... 目的:为治疗虹膜根部离断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2002-03/2003-11共收治8例虹膜根部离断患者,应用我们自行设计的在完全闭合状态下,利用爱惜康10-0聚丙烯双直针经角膜缘一孔过双针的方式将虹膜根部固定在原位,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8例患者经过该手术方法修复,虹膜均恢复原位,术后经2~16mo的临床观察,8例患者虹膜缝线无脱落现象,最佳视力:1.2,最低视力0.6无任何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术方法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闭合式虹膜复位 设计 虹膜根部离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改良靠背椅复位法与手牵足蹬法临床比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立强 宋新波 +2 位作者 侯志勇 任志磊 张国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96-197,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改良靠背椅复位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比较适合急诊科情况简单易行的复位手法。方法:选取肩关节前脱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改良靠背椅复位法,B组25例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法;... 目的:通过观察改良靠背椅复位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比较适合急诊科情况简单易行的复位手法。方法:选取肩关节前脱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改良靠背椅复位法,B组25例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法;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25例患者1次性复位成功23例(92%),2次性复位成功2例(8%);B组25例患者1次性复位成功16例(64%),2次性复位成功9例(36%)。结论:改良靠背椅复位法优于手牵足蹬法,操作简单,复位成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前脱位 改良脱位靠背椅复位 手牵足蹬法
下载PDF
自拟拨云汤联合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慧莉 王钊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8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拨云汤联合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后半规管BPPV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两... 目的探讨自拟拨云汤联合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后半规管BPPV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予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自拟拨云汤。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并随访半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 <0.05);研究组患者残余头晕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后1周、2周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低跌倒风险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高跌倒风险比例及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7.69%比2.56%,P> 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P <0.05)。结论自拟拨云汤联合改良式耳石复位法治疗后半规管BPPV,可缓解残余头晕程度,降低跌倒风险,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自拟拨云汤 改良式耳石复位 残余头晕持续时间 跌倒风险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丁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婉玉 廖俊 李庭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13期1928-192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 目的:探讨改良Epley复位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半规管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C-BPPV)的疗效。方法:单侧PC-BPPV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使用改良Epley复位法,在此基础上加服倍他司汀,每次6 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对照组在就诊当日视患者耐受程度及病情缓解情况给予改良Epley手法复位1次。结果:1个月后评价两组疗效,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有效率明显改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倍他司丁治疗BPPV有相互补充的作用,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眩晕 眼震 改良Epley复位 倍他司汀
下载PDF
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窦晓清 尚红坤 付志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5期771-773,共3页
目的:观察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的效果。方法:1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观察组61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化湿通窍方治疗。结果:观... 目的:观察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S-BPPV)的效果。方法:12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观察组61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化湿通窍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A、LVA及RVA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点DH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化湿通窍方联合改良Epley复位法治疗S-BPPV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化湿通窍方 改良Epley复位
下载PDF
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对单牙严重牙龈退缩患者美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慧敏 李锐 孙慧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6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对单牙严重牙龈退缩患者美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单牙严重牙龈退缩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5例采取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 目的探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对单牙严重牙龈退缩患者美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单牙严重牙龈退缩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45例采取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治疗,对两组牙龈指标、美学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KTH、RD、PD、CAL、RC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红色美学评分、白色美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瓣联合结缔组织移植可改善单牙严重牙龈退缩患者牙龈状态,也能提高患者美学评分,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侧向转位冠向复位 结缔组织移植 单牙 牙龈退缩 美学指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