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护理效果评价
1
作者 王倩倩 向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66-0169,共4页
探究改进小儿静脉置管固定的技术及其对护理实践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于2023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时使用了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患儿共计5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所选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自进行常规固定方法及改良固定方法... 探究改进小儿静脉置管固定的技术及其对护理实践效果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取于2023年内在本院进行治疗时使用了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患儿共计5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所选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自进行常规固定方法及改良固定方法,对于不同护理工作带来的临床效果情况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患儿发生压疮的几率下降更为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得到了更有效的预防(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固定效果更加优秀(P<0.05),在观察组中,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更为明显的提升(P<0.05),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缓解情况更加突出(P<0.05)。结论 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进行改良,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过程安全性,降低患儿临床不良情况的发生,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相比之下,这种方法的成效远胜于简单的常规固定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静脉 固定方法改良 压疮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徐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82-85,共4页
本文旨在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120例于本院儿科就诊的患儿,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设置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观察组使用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 本文旨在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120例于本院儿科就诊的患儿,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设置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观察组使用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比较两组小儿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长满意率。结果 实施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的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意外脱落、药物外渗、压力性损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6.67%),此差异显著(P<0.001)。结论 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临床护理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 满意度 护理应用
下载PDF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维护中的循证证据改良策略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戴红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91-0194,共4页
对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小儿患者实施循证证据改良策略的护理干预,探究对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 时间范围2023年10月到2023年12月,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小儿病例中选择符合纳入条件78例开展此次的研究,按照不同护理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参照... 对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小儿患者实施循证证据改良策略的护理干预,探究对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效果。方法 时间范围2023年10月到2023年12月,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小儿病例中选择符合纳入条件78例开展此次的研究,按照不同护理干预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干预组以循证证据改良策略的护理干预,参照组进行普通护理。结果 通过对比各项统计的数据,干预组留置针留置时间得到明显缩短,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中护理人员对冲管的执行情况更好,数据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小儿患者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例数较少,两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小儿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并且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更好,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循证证据改良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小儿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让小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家属满意度,因此值得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小儿患者护理中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小儿患者 循证证据改良策略 时间 满意度
下载PDF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评价
4
作者 田美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97-0100,共4页
研究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方法 择取100例2022.5~2023.4在本院儿科住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两组的比例为1:1,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 研究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方法 择取100例2022.5~2023.4在本院儿科住院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两组的比例为1:1,对照组进行常规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对不同固定方法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留置时间为(70.94±8.53)h,留置针重新固定、敷贴卷边、留置针压伤皮肤的发生率分别为2.00%、4.00%、0.00%,患儿监护人护理满意度为(96.00%),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0.05。结论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法的实施能够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静脉输液治疗期间的安全性,有助于患儿监护人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静脉固定 输液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黄慧敏 彭新惠 +4 位作者 巫建芹 徐敏 严莉 陈燕 刘立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使用3M公司生产的透明胶布(简称3M胶布),在穿刺针眼处压一碘附棉球,“#”字型固定。针眼处每天用5%碘附消毒并更换碘附棉球,3M胶布视... 目的:探讨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最佳方法。方法:将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使用3M公司生产的透明胶布(简称3M胶布),在穿刺针眼处压一碘附棉球,“#”字型固定。针眼处每天用5%碘附消毒并更换碘附棉球,3M胶布视污染状况随时更换;B组58例,使用3M公司生产的1623W(6cm×7cm)透明敷料贴(简称透明贴)固定,隔天更换1次。结果:A组平均留置时间为4.51天,B组为2.72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渗漏22例(35.4%),B组35例(60.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组发生静脉炎6例(9.6%),B组5例(8.6%),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共120例,其中117例无菌生长,3例有表面葡萄球菌生长。结论:用3M胶布并在穿刺针眼处压一碘附棉球“#”字型固定的方法,既可减少渗漏的发生,又延长了留置时间;同时减轻患儿痛苦、提高工作效率,亦为家长节省了开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输液 固定方法
下载PDF
改良尿管固定方法在小儿阴茎术后留置尿管管理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月清 林炎坤 +2 位作者 罗泳洁 余攀 陈金妹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643-3644,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尿管固定法及常规尿管固定法在小儿阴茎术后留置尿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小儿泌尿外科120例阴茎术后留置尿管的患儿随机分为改良尿管固定组及常规尿管固定组,每组6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从两组患儿在尿管固定牢... 目的比较改良尿管固定法及常规尿管固定法在小儿阴茎术后留置尿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把小儿泌尿外科120例阴茎术后留置尿管的患儿随机分为改良尿管固定组及常规尿管固定组,每组6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从两组患儿在尿管固定牢固性、意外拔管率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种尿管固定方法在尿管固定牢固性、意外拔管率均存在明显差异性。结论改良尿管固定法在小儿阴茎术后留置尿管管理中优于常规尿管固定法,可以增加尿管固定牢固性,减少尿管胶带更换频率,减少护士工作量,并可减少意外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管 固定方法 小儿阴茎手术
下载PDF
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小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华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小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对照... 目的探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小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顺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比较两种方法患儿疼痛程度、家属满意度、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花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意外脱管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量表(SN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留置针花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探讨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儿科临床上具有满意效果,与传统固定方法相比,该改良固定方法可以降低意外脱管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在临床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减少患儿承受的痛苦,保证了患儿依从性,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固定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改良固定 意外脱管 满意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婴幼儿输液治疗中对患儿舒适度、医患关系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秀琳 闫晓丽 +4 位作者 王会肖 张晓娟 刘翠霞 王玲芹 姚洁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2553-2555,共3页
目的针对当前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婴幼儿输液治疗中对患儿舒适度、医患关系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其在婴幼儿输液治疗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需要行输液治疗100例设为研究对象,遵从... 目的针对当前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在婴幼儿输液治疗中对患儿舒适度、医患关系以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开展深入分析,判断其在婴幼儿输液治疗上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需要行输液治疗100例设为研究对象,遵从分配原则,将参与研究的需要行输液治疗的患儿分配到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留置针固定方法。结果参照组的患儿舒适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医患关系量表评分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家属满意度低于研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留置针固定方法取得了更为理的临床结局,适用于需要行输液治疗的患儿,大面积使用可以改善患儿的输液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固定方法 患儿舒适度 医患关系 家属满意度 常规固定方法 输液治疗
下载PDF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9
作者 谢艳 冼日凤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4期1095-1096,共2页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固定方法 静脉固定 改良 胃肠手术后 护理技术 输液病人 工作效率
下载PDF
小儿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沈梨芳 郑玉娣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502-502,505,共2页
探讨560例患儿浅静脉留置针的固定方法。认为在留置针的护理中,除了要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以外,科学合理的固定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留置成功率。
关键词 静脉 固定 小儿浅静脉
下载PDF
介绍一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瑶 姚源 谷丽娜 《现代临床护理》 2008年第10期57-57,共1页
在临床工作中,婴幼儿静脉输液常选用头皮静脉,为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保护静脉,我们常选用留置针。但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婴幼儿出汗胶布失去粘性.用手搔抓头部以及睡眠时与枕头过度摩擦等因素常使留置针脱出。为减少留... 在临床工作中,婴幼儿静脉输液常选用头皮静脉,为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保护静脉,我们常选用留置针。但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婴幼儿出汗胶布失去粘性.用手搔抓头部以及睡眠时与枕头过度摩擦等因素常使留置针脱出。为减少留置针脱出的发生率,我们选用弹力绷带(俗称网帽)固定留置针,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固定 小儿头皮 婴幼儿静脉输液 临床工作 头皮静脉 保护静脉 护理过程 弹力绷带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在改进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晓琛 冯玉玲 朱世华 《中外医疗》 2014年第36期73-74,共2页
目的应用PDCA护理管程序改进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0—12月和2014年2—4月该院收治的2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进行标准设定,按标准对护士进行留置针固定方法培训... 目的应用PDCA护理管程序改进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0—12月和2014年2—4月该院收治的2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进行标准设定,按标准对护士进行留置针固定方法培训,制定考核标准,逐级进行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方法的改进,输液外渗、输液部位皮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均得到明显减少,留置时间由24.8~120.5 h(平均时间为(84.2±10.5)h),上升至36.4~176.5 h(平均时间为(99.3±15.6)h)。结论 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小儿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小儿静脉 固定 护理
下载PDF
2种不同固定方法在小儿留置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优娟 万小丽 肖二秀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6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固定小儿留置针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3M自黏弹性绷带、普通医用胶布进行留置针固定。观察2组有无脱管、局部皮肤改变、置管保留时间及患儿的心... 目的探讨固定小儿留置针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01例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分别采取3M自黏弹性绷带、普通医用胶布进行留置针固定。观察2组有无脱管、局部皮肤改变、置管保留时间及患儿的心理行为。结果静脉置管保留时间:观察组(5.207±1.395)d,对照组(3.308±1.505)d;发生脱管:观察组7例次,对照组21例次;局部渗液: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心理行为中排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接纳程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用3M自黏弹性绷带固定是一种安全、舒适、稳固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固定方法 儿童 护理
下载PDF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改良方法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叶爱兰 钱海霞 +1 位作者 马卉 王延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8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对提高24G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5月入院的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单手穿刺、改变进针部位及送管方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对提高24G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5月入院的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单手穿刺、改变进针部位及送管方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24G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方法,使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且手法简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 穿刺改良
下载PDF
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莲花 龚艳艳 刘美兰 《中外医疗》 2012年第18期46-47,共2页
目的对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找出更有效的固定方法,使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方法将100例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小胶贴固定针眼、导管座后再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固定的方法;5... 目的对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找出更有效的固定方法,使留置针保留时间更长。方法将100例进行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小胶贴固定针眼、导管座后再用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固定的方法;5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透明敷贴覆盖固定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留置针保留的时间长1~2d,不良反应少。结论实验组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1~2d,针头脱出,软管反折,对皮肤挤压的现象更少,实验组的固定方法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静脉 固定方法 比较
下载PDF
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在产科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邰荣华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1期1985-1986,共2页
目的针对产妇留置针固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妇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方法选取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使... 目的针对产妇留置针固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妇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良静脉留置针固定的方法。方法选取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产妇2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使用3M贴膜基础上,通过加配纸胶布和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并观察试验结果。结果比较两组固定时间,调查护士满意度、产妇或家属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进的固定留置针方法,可有效提高产妇产时及产后临床使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绷带 纸胶布 静脉 固定方法 护理
下载PDF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肝素帽固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志琼 张金蓉 《全科护理》 2008年第33期3018-3018,共1页
关键词 小儿静脉 头皮静脉 固定方法 肝素帽 输液过程 临床工作 医疗纠纷 临床实践
下载PDF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四肢浅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50例报告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君丽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1113-1113,共1页
关键词 浅静脉 固定 神经系统疾病 小儿
下载PDF
可视化标尺制作方法及其在留置针固定患者中的应用与同质化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芳萍 刘静 张慧敏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7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标尺的制作方法,并分析可视化标尺在留置针固定患者中的应用及同质化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月未应用可视化标尺的80名护士为对照组护士,此时间段行留置针固定的427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护士根据既往经验... 目的:探讨可视化标尺的制作方法,并分析可视化标尺在留置针固定患者中的应用及同质化管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1月未应用可视化标尺的80名护士为对照组护士,此时间段行留置针固定的427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护士根据既往经验完成留置针固定操作;2021年2月—2022年7月应用可视化标尺的80名护士为观察组护士,此时间段内行留置针固定的436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护士使用可视化标尺完成留置针固定操作。比较两组护士培训的成果转化效果、护士对留置针规范固定培训的满意度以及患者对留置针规范固定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留置针规范固定率高于对照组,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留置针规范固定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对留置针规范固定培训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标尺制作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留置针固定患者中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能够达到良好的同质化护理管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可视化标尺 制作方法 同质化管理 护理培训
下载PDF
国内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护理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美娟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4期6-8,共3页
综述了国内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护理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小儿静脉留置固定的时间及意义、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固定现状。认为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其发展仍需不断探索,... 综述了国内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护理进展。具体内容包括小儿静脉留置固定的时间及意义、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固定现状。认为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其发展仍需不断探索,以减轻患儿痛苦、减少输液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静脉 固定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