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任波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分别采用常规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常规组)和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改良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各60例。...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分别采用常规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常规组)和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改良组)的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各60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改良组一次成功率、通畅率及失功率优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吻合时间、成熟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早期血栓、吻合口狭窄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内瘘建立中建议采用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其效果理想,吻合和成熟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自体血管内瘘 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
下载PDF
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自体血管内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源 董芍芍 章圣泽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6期125-125,131,共2页
目的:观察并剖析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自体血管内瘘中应用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应用成效。方法:将1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试验组:采用改良端侧吻合内瘘手术。结果:... 目的:观察并剖析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自体血管内瘘中应用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的应用成效。方法:将1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试验组:采用改良端侧吻合内瘘手术。结果:改良端侧吻合术组首次手术成功率、一年通畅率高于传统端侧吻合术,其吻合时间、成熟时间快于传统端侧吻合术,试验组术后早期血栓的发生率、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迟发性血栓、盗血综合症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动静脉端侧吻合术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静脉条件差患者内瘘血流量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动静脉吻合 自体血管内瘘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冯锡光 陈俊柱 +1 位作者 张敏 肖翠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9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晚期需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和液压扩张法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要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5... 目的:探讨尿毒症晚期需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和液压扩张法的动静脉内瘘术的效果,为临床提供高效、安全的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2月本院要做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晚期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5年6月40例患者采用传统端侧吻合内瘘术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7年2月30例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为观察组,以术后3个月为观察期,比较两组吻合管径、头静脉血流量、手术优良率、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吻合管径、头静脉血流量、手术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内瘘管血栓、手肿胀、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仅吻合口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晚期血液透析患者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具有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临床特点,同时能够改善静脉条件较差患者的静脉管径,加强内瘘的血流量,保证透析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吻合 机械 液压扩张法 动静脉内瘘术
下载PDF
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冯锡光 陈俊柱 +1 位作者 张敏 肖翠梅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317-1318,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7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对照组30例行常规端侧吻合内瘘术,观察组40例行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70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尿毒症患者,对照组30例行常规端侧吻合内瘘术,观察组40例行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头静脉管径和头静脉血流量、手术优良率、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吻合管径、头静脉血流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手术优良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 <0.05)。结论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有利于改善动静脉内瘘的血流情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吻合 机械及液压扩张法 动静脉内瘘 尿毒症
下载PDF
前臂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64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4
5
作者 房星星 陈冬梅 +3 位作者 沈良兰 张芬 邱志亮 王琛 《交通医学》 2012年第6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前臂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臂近腕关节处头静脉与桡动脉的端侧吻合术,为64例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慢性透析患者的维持性血管通路。结果:64例均一次吻合成功,出血少,术后当时能触... 目的:探讨前臂动静脉造瘘端侧吻合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臂近腕关节处头静脉与桡动脉的端侧吻合术,为64例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慢性透析患者的维持性血管通路。结果:64例均一次吻合成功,出血少,术后当时能触及明显血管震颤,闻及清晰血管杂音。60例使用良好,发生血栓形成4例,假性动脉瘤1例,无感染、窃血综合征。结论:在前臂近腕关节处以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方式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应用于血液透析,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 尿毒症 吻合术 血液透析
下载PDF
改良端侧吻合与传统端侧吻合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俊柱 冯锡光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吻合手术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端侧吻合行动静脉内瘘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端侧吻合动静... 目的:探讨改良端侧吻合手术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016年8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端侧吻合行动静脉内瘘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术。比较两组吻合时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年通畅率,术后并发症,手术优良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吻合时间分别为(22.46±5.28)min、(28.84±6.17)min,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5%vs 87.5%(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时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vs 17.5%(P<0.05)。结论:改良端侧吻合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方便进行手术探查和取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吻合 动静脉内瘘术 传统吻合 血液透析
下载PDF
用改良式动静脉端吻合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谭巧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6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用改良式动静脉端吻合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重庆合川宏仁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 目的:探讨用改良式动静脉端吻合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重庆合川宏仁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60例)和常规组(60例)。为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式动静脉端吻合术建立动静脉内瘘,为常规组患者采用头静脉桡动脉吻合术建立动静脉内瘘。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吻合成功的时间、吻合成熟的时间、一次性吻合成功率、1年内瘘管的通畅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改良组患者吻合成功的时间、吻合成熟的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其一次性吻合成功率、1年内瘘管的通畅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随访期间,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内瘘感染、术后早期血栓、吻合口狭窄等)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头静脉桡动脉吻合术相比,采用改良式动静脉端吻合术为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改良动静脉吻合术
下载PDF
单纯连续缝合、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法行内瘘成形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亦兵 冯季 杨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9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连续缝合、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法行内瘘成形术在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需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的166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患者结合血... 目的观察单纯连续缝合、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法行内瘘成形术在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我科需行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的166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3例,观察组患者结合血管条件,使用单纯连续缝合法、采取腕部桡动脉和头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术式-内瘘动静脉血管侧侧吻合后结扎切断静脉远心端,观察临床效果;对照组施行传统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吻合时间、一次性吻合手术成功率、术后内瘘通畅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吻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一次性吻合手术成功率、术后2年内瘘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1例,出血1例,未发现瘘口过大影响心脏功能的现象;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5例,出血2例,肢体肿胀压迫内瘘5例。结论单纯连续缝合法行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术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吻合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动静脉内瘘吻合术 动静脉功能性吻合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吻合术术式比较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温玉 敬春兰 《西部医学》 2011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建立长期用血液透析通路而施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手术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的临床资料,A组为端侧吻合术,B组为端端吻合术,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建立长期用血液透析通路而施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手术术式。方法回顾分析1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的临床资料,A组为端侧吻合术,B组为端端吻合术,并比较两种术式的优缺点。结果A组临床应用64例68次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术,其中60例仅1次手术,有4例因血管炎症或血管栓塞先后施行2次手术。术后近期内因血管内堵塞未能使用者2例,另有2例因血管流量不足而放弃使用,60例使用良好,动静脉内瘘使用1个月~4年,最长已穿刺达500余次,仍使用良好。B组64例66次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内瘘术,其中62例仅1次手术,有2例因血管炎症或血管栓塞先后施行2次手术,13例术后患者常感手部发冷或无力,较重者感手部疼痛及麻木,检查时发现手背浮肿或紫绀,5例经常发生心力衰竭。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连续缝合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吻合术 吻合术
下载PDF
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在动静脉内瘘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志朋 沈梅芳 陈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8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在尿毒症晚期需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90例,其中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传统端侧吻合内瘘术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在尿毒症晚期需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90例,其中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传统端侧吻合内瘘术的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采用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和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的患者45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吻合管径、头静脉血流量、手术优良率、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吻合管径、头静脉血流量及手术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尿毒症晚期血液透析患者,改良端侧吻合结合机械及液压扩张法动静脉内瘘术的手术优良率较高,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吻合 机械及液压扩张法 动静脉内瘘术
下载PDF
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术与传统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文豪 王裕辉 +2 位作者 吴想平 赵志涛 杨博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对比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术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与传统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的应用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定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6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1例病例采纳传统头静脉桡动脉吻... 目的:对比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术在尿毒症血液透析中与传统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的应用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定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62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以“单盲随机抽样法”分组,对照组31例病例采纳传统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实验组31例病例采纳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术,对比两组吻合口血流量、直径、吻合时间、吻合成功率、1年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SF-36评分。结果:实验组吻合口血流量、直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吻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吻合成功率(96.77%)、1年通畅率(87.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56.06%),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45%)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术后1年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功能性端侧吻合术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可明显增加吻合口血流量,提高吻合成功率及通畅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功能性吻合术 传统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内瘘术 尿毒症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个性化护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10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的97例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行围术期个...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03—2016-10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的97例患者,依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行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内瘘成熟率、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术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行个性化护理,内瘘成熟率、通畅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吻合术 个性化护理干预
下载PDF
改良侧侧吻合技术在动静脉瘘成形术中的运用分析
13
作者 白燕 孙琼 +1 位作者 冯俊松 陈关芬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0期36-37,4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侧侧吻合技术在动静脉瘘成形术的临床运用效果分析。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端端吻合术创建动静脉血管内瘘,改良组采用改良侧侧吻合动静脉瘘吻合术,... 目的探讨改良侧侧吻合技术在动静脉瘘成形术的临床运用效果分析。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10月选取该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常规组采用端端吻合术创建动静脉血管内瘘,改良组采用改良侧侧吻合动静脉瘘吻合术,均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对比两组患者动静脉瘘直径、血流、成功率等。结果改良组的吻合口直径、血流量与常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吻合成功率91.3%,高于常规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4%(P<0.05)。结论改良侧侧吻合技术施行头静脉与桡动脉吻合术者,吻合口血管开口增大,血流增多,静脉血管明显扩张,内瘘成熟度提高。成功率明显高于端端吻合的血管内瘘,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内瘘成熟率。结论改良侧侧吻合技术能够扩大吻合口直径,增加血流流量,减少并发症,并缩短内瘘成熟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吻合术 动静脉 吻合
下载PDF
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在中下段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宝裕 杨六成 +3 位作者 莫顶立 钟健 彭建丰 李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18-119,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在中下段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对 18例中下段直肠癌切除后采用吻合器行直结肠端侧吻合 ,残端用缝合器关闭形成盲端 ,腹内一次完成手术。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 目的 探讨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在中下段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对 18例中下段直肠癌切除后采用吻合器行直结肠端侧吻合 ,残端用缝合器关闭形成盲端 ,腹内一次完成手术。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漏发生 ,随访 5个月~ 3年 15例 ,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 ,便秘 1例 ,2例局部复发 ,3例死亡 ,余病人排便功能良好。结论 改良式直结肠端侧吻合术方法简单 ,并发症少 ,费时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直结肠吻合 中下段直肠癌 切除术 术中 临床应用 弯管吻合 线形缝合器
下载PDF
毕Ⅱ式吻合术联合改良Braun吻合术对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峰 朱求实 +1 位作者 王满贞 关秀文 《癌症进展》 2019年第3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毕Ⅱ式吻合术联合改良Braun吻合术对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的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68)和毕Ⅱ式组(n=56)。联合组... 目的探讨毕Ⅱ式吻合术联合改良Braun吻合术对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接受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的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68)和毕Ⅱ式组(n=56)。联合组患者接受毕Ⅱ式吻合术联合改良Braun吻合术,毕Ⅱ式组患者接受单纯毕Ⅱ式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Visick分级情况等。结果联合组与毕Ⅱ式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早期腹泻、反流、术后胃瘫综合征和梗阻的发生率均低于毕Ⅱ式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Visick分级情况优于毕Ⅱ式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毕Ⅱ式吻合术联合改良Braun吻合术可有效改善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Ⅱ吻合术 改良Braun吻合术 胃癌 腹腔镜
下载PDF
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84-84,共1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20例)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20例),观察2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20例)和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20例),观察2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胰肠吻合时间平均(10.4±1.6)min,明显短于观察组(20.5±1.8)min,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10/2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吻合术式,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胰管空肠吻合术 套入胰肠吻合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7
作者 张文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6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20例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和20例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观察两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的价值。方法将本院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吻合术式不同分为20例套入式胰肠端侧吻合术组(对照组)和20例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组(观察组),观察两组胰肠吻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20例胰肠吻合时间(10.4±1.6)min明显短于观察组(20.5±1.8)min,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2/20)明显低于对照组50%(10/2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改良胰管空肠端侧吻合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吻合术式,胰肠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胰管空肠吻合术 套入胰肠吻合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世军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181-184,共4页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道,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NKF-DOQI 血管通路工作组及2019年《中国血液...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一种安全且能长久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道,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NKF-DOQI 血管通路工作组及2019年《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1]均建议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提倡选用血管位置比较表浅,易于游离及吻合,同时解剖上比较邻近的头静脉和桡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自体动静脉内瘘 吻合术
下载PDF
三吻合器法改良毕Ⅱ式吻合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19
作者 郭丹丹 沈燕 蹇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20期56-59,共4页
目的:研讨三吻合器法改良毕Ⅱ式吻合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研讨三吻合器法改良毕Ⅱ式吻合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患者术中采用传统毕Ⅱ式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观察组42例患者术中采用三吻合器法改良毕Ⅱ式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残胃保留率、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及重建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机体的营养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残胃保留率(95.24%)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其消化道重建时间更短,重建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体重减轻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预后营养指数(PNI)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三吻合器法改良毕Ⅱ式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能明显缩短重建时间,减少重建出血量,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并能降低其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器法 改良毕II吻合术 胃癌根治术 消化道重建 并发症
下载PDF
248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式比较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栋 魏明明 +2 位作者 刘雷 张宜明 李新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头静脉两种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动静脉内瘘患者采取端侧吻合、端端吻合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吻合口直径、血流量等指标。结果:227例患者共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248例次,... 目的:探讨桡动脉-头静脉两种不同吻合方式动静脉内瘘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动静脉内瘘患者采取端侧吻合、端端吻合手术方式的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吻合口直径、血流量等指标。结果:227例患者共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248例次,手术成功率91.5%,均能达到维持血液透析标准,端侧吻合组和端端吻合组吻合口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血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内瘘手术应作为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吻合术 吻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