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希洲
杨兴易
+8 位作者
景炳文
邬爱玲
钱民
邓群
王青丽
郑昌林
周文
伍凌
吕小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89-792,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式气管导管经鼻气管插管,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改...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式气管导管经鼻气管插管,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改良式气管导管的气囊上方与声门下方之间滞留物总量和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并对VAP相关因素和拔管后声音嘶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B组插管后24 h改良气管导管气囊上方滞留物吸出总量较其他各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A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对照组和治疗A组早发VAP发生率和晚发VA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B组(P<0.01)。对照组拔管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P<0.01)。开放气道后机械通气时间等多种因素与VAP和拔管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成显著正相关,与吸出的气囊上方滞留物的量成显著负相关。结论 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降低细菌在呼吸道定植率,是预防VAP比较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改良式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危重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
16
1
作者
张希洲
杨兴易
景炳文
邬爱玲
钱民
邓群
王青丽
郑昌林
周文
伍凌
吕小玲
机构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市长征医院急救科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检验科
出处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89-792,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 h以上的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式气管导管经鼻气管插管,分别观察各组患者不同时间段改良式气管导管的气囊上方与声门下方之间滞留物总量和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并对VAP相关因素和拔管后声音嘶哑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治疗B组插管后24 h改良气管导管气囊上方滞留物吸出总量较其他各组显著增多(P<0.01),治疗A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对照组和治疗A组早发VAP发生率和晚发VAP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B组(P<0.01)。对照组拔管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P<0.01)。开放气道后机械通气时间等多种因素与VAP和拔管后声音嘶哑的发生率成显著正相关,与吸出的气囊上方滞留物的量成显著负相关。结论 避免VAP的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率行之有效的措施。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能有效地清除气囊上方滞留物,降低细菌在呼吸道定植率,是预防VAP比较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临床研究
改良式气管导管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
危重病
Keywords
Clinical study
Improved tracheal tubes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Critical illness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制改良式气管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希洲
杨兴易
景炳文
邬爱玲
钱民
邓群
王青丽
郑昌林
周文
伍凌
吕小玲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