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的改良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60
1
作者 詹其厚 袁朝良 张效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0-425,共6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温室培育试验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探讨了三种有机物料对淮北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改良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有机物料回归土壤能增加土壤孔隙度 ,降低容重 ,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 ,提高土壤的缓...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温室培育试验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探讨了三种有机物料对淮北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改良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有机物料回归土壤能增加土壤孔隙度 ,降低容重 ,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 ,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同时提供多种有效养分 ,培肥土壤 ,并表现为增加作物产量。其机理不仅在于所提供的腐殖质能降低砂姜黑土中含量过高的蒙脱石矿物的剪切应力 ,抑制其胀缩性 ,而且还在于它们能提供形成有机无机复合团聚体所必须的活性有机胶体 ,以及其有机酸能溶解土中原有的CaCO3成为活性的Ca2 + 离子 ,后者是形成复合团聚体的桥梁 ,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砂姜黑土 改良效应 改良机制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的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56
2
作者 董英 郭绍辉 詹亚力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3-87,共5页
分析了阴离子型、高分子量、中等离子度的线型聚丙烯酰胺 (PAM)改良土壤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全面总结了PAM的保土、保水、保肥和增产的四大效应。文章还提到了PAM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应用的安全性 。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土壤改良效应 降解 高吸水性树脂 保水剂 改良 离子度 孔隙度 土壤结构 渗透性
下载PDF
有机肥对镉锌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34
3
作者 华珞 陈世宝 +1 位作者 白玲玉 韦东普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8年第2期55-59,62,共6页
通过对苗期玉米的盆栽试验,探讨了在镉、锌污染土壤上施入不同量的有机肥并配合淋洗措施后土壤中镉、锌的形态转化、迁移规律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后土壤中有效态镉、锌的含量明显降低,通过络合淋洗后... 通过对苗期玉米的盆栽试验,探讨了在镉、锌污染土壤上施入不同量的有机肥并配合淋洗措施后土壤中镉、锌的形态转化、迁移规律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后土壤中有效态镉、锌的含量明显降低,通过络合淋洗后土壤中镉、锌的总量减少显著,因而能够显著减轻Cd2+、Zn2+对植物的毒害程度。土壤Cd2+为0—100mg/kg时,施用猪粪450—675t/hm2,玉米受毒害程度明显降低;土壤中Zn2+的浓度为500mg/kg时,增施猪粪225—450t/hm2,玉米中锌的含量接近正常值。随有机肥施入量的增加玉米生物量增加也较显著,故在镉、锌污染的土壤上增施有机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改良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有机肥 改良效应 化肥
下载PDF
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建锋 孙保平 +3 位作者 郭虎波 何艳 张丽 申豪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2,共8页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巧家县境内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核桃、华山松、花椒、桑树)林地和对照(农田)的主要理化性质,并利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6种林型的土壤改良效应,旨... 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巧家县境内干热河谷区6种典型林型(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核桃、华山松、花椒、桑树)林地和对照(农田)的主要理化性质,并利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6种林型的土壤改良效应,旨在为退耕还林筛选理想的林型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后,不同林型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土壤密度、土壤含水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质量分数均表现为乔灌草混交林>乔木混交林>纯林;2)不同林型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结果为华山松+马桑+黑麦草>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华山松>农田>桑树>核桃>花椒,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模式土壤改良综合效应最佳,其次是华山松+兴安落叶松:在不同树种的纯林之间,华山松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最高,核桃和桑树土壤改良效应综合评价相当,花椒最差。可见,华山松+马桑+黑麦草乔灌草混交是当地土壤改良的理想模式,适宜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土壤改良效应 退耕林地 干热河谷区 巧家县
下载PDF
西部矿区接菌对风化煤与黄土配比的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于淼 李少朋 +3 位作者 毕银丽 邓穆彪 裘浪 洪天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针对西部矿区土壤贫瘠、有效养分缺乏和作物难以生长的现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风化煤与黄土按不同配比混合为供试基质,玉米为供试植物,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混合基质的改良效应,寻求风化煤与黄土最佳配比。... 针对西部矿区土壤贫瘠、有效养分缺乏和作物难以生长的现状,采用盆栽试验方法,风化煤与黄土按不同配比混合为供试基质,玉米为供试植物,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对不同混合基质的改良效应,寻求风化煤与黄土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在风化煤与黄土质量比(1∶1)时菌根生态效应达到最大,玉米干质量、叶色值、地上部分氮磷钾累积量分别达到4.61 g·株^(-1),41.17,53.01 mg·株^(-1),7.15 mg·株^(-1),79.42 mg·株^(-1);风化煤与黄土(1∶1)处理菌丝密度达到4.91 m·g~(^(-1)),且玉米根系侵染率达到最大。随着风化煤比例的增加,根际土壤中球囊霉素相关蛋白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逐渐递增。丛枝菌根与风化煤的协同作用促进了作物的生长,改善了根际土壤微环境,实现了对沟壑区土壤的改良和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风化煤 黄土 玉米 改良效应
下载PDF
暗管排盐对吉尔吉斯坦楚河盆地盐碱地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6
6
作者 蒲胜海 卡拉巴耶夫.努尔金 +1 位作者 王新勇 马雪琴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44-2149,共6页
【目的】探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吉国)楚河盆地暗管排盐对盐碱地的改良机理及效应,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新疆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采用暗管排盐技术对吉尔吉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盐碱地开... 【目的】探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以下简称吉国)楚河盆地暗管排盐对盐碱地的改良机理及效应,为引用该技术改良利用新疆盐碱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采用暗管排盐技术对吉尔吉斯坦国立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农场盐碱地开展长期改良试验研究,对改良前和改良后(2013年)地下水水质、土壤八大离子和土壤质地等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70多年的暗管排盐改良后,土壤总含盐量由5.26%降低到0.64%以下,各离子成分含量均大幅度降低,土壤成为非盐碱化土,加上地下水位得到了有效控制,保证了农作物的高产和土壤肥力的恢复。另外,耕作层由重壤土改良为了中壤土,土壤孔隙率增加,提高了土壤含气量和通透性,有利作物的根系生长。【结论】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吉国实验农场盐碱地土壤理化特性和洗盐效果明显,引进该暗管排盐技术对改良新疆盐碱土和防止次生盐碱化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河盆地 暗管排盐 盐碱地 改良效应
下载PDF
大豆ms1轮回群体品质改良效应与分离特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双进 张孟臣 +3 位作者 蒋春志 杨春燕 刘兵强 崔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547-551,共5页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 通过对引进的ms1轮回群体进行6年的基因丰富和轮回选择,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类型区选择的LD基础群体。利用高蛋白、高油亲本对LD基础群体进行品质改良,进而形成高蛋白(db)和高油(gy)两个亚群体。改良后的高蛋白(db)亚群体平均蛋白质含量比基础群体增加1.18%,≥45%的个体占22.38%,高于基础群体10.99%;高油(gy)亚群体平均脂肪含量高于基础群体0.24%,≥20%的个体比基础群体增加11.05%。在品质改良的同时,ms1亚群体的开花期,成熟期,结荚习性、脐色、茸毛色等质量性状的分离范围广,分离比例趋于均衡,后代分离类型明显较常规杂交组合丰富。本文还结合ms1亚群体研究实践,讨论了大豆ms1群体育种的方法、关键技术及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亚群体 品质改良 分离特性 群体品质 改良效应 MS1 分离 特性研究 基础群体
下载PDF
新疆老风口防风阻雪生态工程的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被引量:3
8
作者 蒋平安 贾宏涛 +2 位作者 陈冰 金俊香 蔺蕊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35,共4页
通过采集不同生长年限的防风林下土壤、林间农田及荒漠土壤样品 ,系统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盐分含量 ,以及土壤 p H值、土壤孔隙度、容重及物理性粘粒。结果表明 :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 通过采集不同生长年限的防风林下土壤、林间农田及荒漠土壤样品 ,系统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盐分含量 ,以及土壤 p H值、土壤孔隙度、容重及物理性粘粒。结果表明 :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长 ,除了速效磷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外 ,全氮含量明显增加 ,全磷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 ;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林带土壤的 p H值有明显减小的趋势 ,土壤表层 (0~ 2 0 cm)总盐和 K+ 明显减少 ,Na+ 含量明显增加 ,Ca2 + 、Mg2 + 含量变化不大 ,SO4 2 - 和 Cl- 则先降后升 ,HCO3- 略有上升趋势 ;下层土壤 (2 0~ 4 0 cm)可溶性盐分总量、K+和 SO4 2 -含量明显降低 ,Ca2 +、Mg2 +和 Cl-含量变化不明显 ,Na+则明显增加 ;土壤容重减少 ,孔隙度增加 ,物理性粘粒增加。通过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 (IFI)的评价计算表明 ,随着防护林生长年限的增长 ,土壤肥力呈明显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老风口 防风阻雪生态工程 土壤改良效应 评价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基体改良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钼 被引量:1
9
作者 黎耿碧 陈二钦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1989年第2期67-74,共8页
本文研究利用460μg/mlNa_2CO _3—1000μg/mlCa_(2+)复合溶液作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直接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钼的基体改良剂,详细讨论了该改良剂的作用、特性、钼原子化条件和基体干扰情况。使用本试验推荐的基体改良剂,在一定的浓... 本文研究利用460μg/mlNa_2CO _3—1000μg/mlCa_(2+)复合溶液作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直接测定植物样品中微量钼的基体改良剂,详细讨论了该改良剂的作用、特性、钼原子化条件和基体干扰情况。使用本试验推荐的基体改良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彻底消除钼的记忆效应,大大提高测定灵敏度,钼的原子吸收信号增加104.6%,特征性浓度为0.5ng/mlMo,相对偏差(RSD)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测定 基体改良效应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光学温度控制器 植物样品 记忆效应
下载PDF
分裂交配对棉花育种群体的改良效应研究
10
作者 鲁黄均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2-298,共7页
从陆地棉育种材料中选择4个组合进行分裂交配。每个组合分别按开花早晚、纤维强度和纤维长度3个指标选择极端类型并杂交,经2轮分裂交配后每个组合产生7个群体。1995年对28个群体进行随机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 从陆地棉育种材料中选择4个组合进行分裂交配。每个组合分别按开花早晚、纤维强度和纤维长度3个指标选择极端类型并杂交,经2轮分裂交配后每个组合产生7个群体。1995年对28个群体进行随机区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平均小区皮棉产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组合的纤维品质显著不同。1轮长×短、2轮长×短和2轮强×弱的交配方式产量明显高于基础群体和1轮早×晚群体。不同交配方式纤维品质不存在显著差异。分裂交配导致群体内植株若干性状变异程度增加,但降低另一些性状的变异。分裂交配对性状间相关系数变化的影响同样因组合和群体而异。4个基础群体均表现正相关的性状有单株皮棉与麦克隆值、整齐度与纤维长度、整齐度与麦克隆值及纤维强度与麦克隆值;均表现负相关的性状是纤维长度与整齐度。这些相关性不易通过分裂交配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育种 分裂交配 育种群体 改良效应
下载PDF
小麦水旱地品种回交二代农艺性状改良效应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满强 赵慧 +5 位作者 徐萍 王亚飞 李世景 孙聚涛 林永岭 张正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3-571,共9页
为研究干旱条件下小麦水旱地品种回交后代群体农艺性状改良效应,本研究以旱地品种‘长6878’为供体亲本、水地品种‘济麦22’为轮回亲本获得的回交二代(BC2)后代材料,对其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 为研究干旱条件下小麦水旱地品种回交后代群体农艺性状改良效应,本研究以旱地品种‘长6878’为供体亲本、水地品种‘济麦22’为轮回亲本获得的回交二代(BC2)后代材料,对其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回交后代材料在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等性状偏向于轮回亲本‘济麦22’,同时在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粒重、千粒重、经济系数等性状中存在超亲效应。相关分析表明,经济系数与单株粒重显著正相关,而单株粒重又与株高、穗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学产量、千粒重等7个性状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在欧式距离40处, BC2群体分为4类,以轮回亲本‘济麦22’为核心的第Ⅱ类占BC2代总数的30.5%,供体亲本‘长6878’单独划为第Ⅳ类;在欧式距离45处将第Ⅰ类(占BC2代总数的58%)和第Ⅱ类合并成一个新的类群,即群体中88.5%的BC2单株和轮回亲本划分为一类。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主成分因子对BC2代农艺性状变异累计贡献率为85.51%,并筛选出综合得分高的10个株系,可作为后代重点选育。综合以上结果,在BC2代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农艺性状定向遗传改良效应,为回交定向改良小麦抗旱水分高效利用和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回交二代 抗旱 农艺性状 改良效应
下载PDF
不同种类生物炭对砷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茹茹 刘锦卉 +3 位作者 史晓凯 李磊 刘利军 向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0-205,共6页
采用温室盆栽法考察施入不同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以及砷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种类生物炭均可提高土壤pH,同时生物炭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良土壤性能。4种生物炭对pH... 采用温室盆栽法考察施入不同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以及砷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种类生物炭均可提高土壤pH,同时生物炭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良土壤性能。4种生物炭对pH影响大小依次为KOH改性生物炭(BC_(4))>零价铁改性生物炭(BC_(3))>玉米秸秆生物炭(BC_(1))>HNO_(3)改性生物炭(BC_(2)),BC_(1)对土壤有机质改良效果最好,BC_(4)对土壤CEC的影响最大,4种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差别相对较小。生物炭还可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土壤砷质量浓度为20、40 mg/kg时,4种生物炭可使可交换态砷质量分数分别下降10.30百分点至11.75百分点、15.31百分点至17.74百分点。综合考虑生物炭改性成本及土壤改良效果,用KOH改性的BC_(4)更适合用于砷污染土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 土壤 生物炭 砷形态 改良效应
下载PDF
柯柯牙城郊防护林主要造林类型土壤改良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玉米提.哈力克 塔依尔江.艾山 +3 位作者 张利霞 阿布都拉.阿不力孜 Martin Welp Siegmund Missall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8-264,250,共7页
城郊防护林作为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提供保障.本文对新疆南部典型绿洲城市——阿克苏市郊柯柯牙人工防护林工程的土壤修复与改良效应进行定量研究,以该地区4种不同造林类型(红枣林、香梨林、苹果林和... 城郊防护林作为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为城市及其居民持续获得自然生态服务提供保障.本文对新疆南部典型绿洲城市——阿克苏市郊柯柯牙人工防护林工程的土壤修复与改良效应进行定量研究,以该地区4种不同造林类型(红枣林、香梨林、苹果林和杨树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实测观察其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垂直分布变化,对比分析4种林型下土壤不同因子的差异及各因子间的相关性,揭示了人工防护林建设对裸露沙地土壤的综合改良效应.结果表明:(1)人工造林使原沙地土壤物理结构得以改善、土壤水分大幅提升、p H值和可溶性盐含量有效降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显著提高;(2)红枣林地土壤物理改良效果最为明显,对于可溶性盐而言,杨树林地土壤含盐量最低,经济(果园)林地呈现中层土壤(10~30 cm)高于表层和底层土壤的规律,体现了人工漫灌的"压盐"作用;(3)各林型对土壤化学因子改良效果存在差异,土壤各因子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相关性;改良后的土壤质量优劣程度排序为:苹果林地>红枣林地>香梨林地>杨树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防护林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理化性质 造林类型
下载PDF
半干旱风沙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的土壤改良效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建权 肖映秋 +1 位作者 陈新 李永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对半干旱地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研究。与无防护林庇护的草场相比.疏林式 草牧场防护林具有明显的土壤改良效应。可以调节地表极温、地中温度和地表温度。提高土壤的含水率.降低土 壤密度.改善土壤孔隙度、透气度... 对半干旱地区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土壤改良效应进行了研究。与无防护林庇护的草场相比.疏林式 草牧场防护林具有明显的土壤改良效应。可以调节地表极温、地中温度和地表温度。提高土壤的含水率.降低土 壤密度.改善土壤孔隙度、透气度和土壤水分等物理特性.可提高庇护草场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 钾等养分的含量.进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为防护林内牧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林式草牧场防护林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湿度 土壤温度 土壤养分 半干旱风沙区
下载PDF
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向阳 兰琴英 +3 位作者 王安贵 祝云芳 刘鹏飞 陈泽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68-2173,共6页
【目的】穗部性状是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以玉米杂交种的双亲为"中心",分别对其穗部表型性状不足进行改良,并解析玉米杂交种遗传改良效应;为玉米杂交种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配子选择法将优良玉米杂交种鄂玉10号、... 【目的】穗部性状是产量的主要构成因子,以玉米杂交种的双亲为"中心",分别对其穗部表型性状不足进行改良,并解析玉米杂交种遗传改良效应;为玉米杂交种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配子选择法将优良玉米杂交种鄂玉10号、黔兴201、雅玉889、顺单6号和自交系Ph6wc分别导入QB506得458份改良系,从中选择15份;同时,将优良自交系T32、QB572、QB576和QB48分别导入QR273得367份改良系,从中选择27份;2014年,在3个地点(德江、贵阳和罗平)对100个杂交组合进行表型鉴定,调查8个穗部性状。【结果】联合方差分析表明:试点内区组间的方差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组合间的方差在P=0.01水平均达极显著。玉米QR273改良系的果穗表型性状差异显著性、变异系数分析表明:不同供体间的同一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呈不规则波动式变化;不同供体大多数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小;同时,在QB506改良系上:PH6WC比其他4个供体在穗部性状改良效果明显,变异系数变化幅度大;正确的供体选择对改良优良自交系(受体)的遗传特性十分重要。3点平均产量超过对照10%以上的有26个组合,均由QR273(金玉506母本)的供体QB576与T32,(父本)QB506的供体PH6WC、黔兴201与鄂玉10号提供。【结论】基于杂种优势群内组群的玉米自交系改良,适宜地选择强度下,正确的选择供体能较好地剔除受体的缺点,同时,保持自交系(受体)的遗传特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穗部性状 杂种优势 改良效应
下载PDF
CO^(60)对“苏御糯”的辐照改良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公翰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苏御糯水稻 辐照改良效应 钴60 诱变育种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辣椒生长及水库淤积物的改良效应
17
《中国园艺文摘》 2011年第10期198-198,共1页
为探讨水库淤积物农业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外施不同有机物料对水库淤积物为生长基质的辣椒生长的影响及对水库淤积物化学性状的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花生麸、鸡粪和蘑菇渣均明显提高辣椒产量,
关键词 水库淤积物 生长基质 改良效应 有机物料 辣椒 商品有机肥 盆栽试验 化学性状
下载PDF
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对盐渍土改良与玉米增产的效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雨 刘传洲 +3 位作者 陈金林 刘广明 王秀萍 姚荣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8-355,共8页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无磷肥和生物质改良剂对照、单施不同量磷肥和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微生物菌肥、生物质炭、腐殖酸和黄腐酸)处理,研究了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应及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 以玉米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无磷肥和生物质改良剂对照、单施不同量磷肥和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微生物菌肥、生物质炭、腐殖酸和黄腐酸)处理,研究了磷肥配施生物质改良剂对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应及对玉米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的土壤容重和pH分别降低1.96%~14.38%和0.11%~1.98%,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33.71%~182.39%;施磷75 kg/hm^(2)处理下的籽粒磷素积累量最高,施磷150 kg/hm^(2)处理下的茎秆、叶片和植株的磷素积累量最显著;磷肥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和磷肥偏生产力随施磷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与对照处理相比,各处理的玉米单株鲜重和干重分别增加6.52%~34.78%和11.54%~42.31%,百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31.15%~40.52%和21.81%~60.02%。主成分分析表明,150 kg/hm^(2)磷肥配施7500 kg/hm^(2)生物质炭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分值为1.2551),该处理在土壤改良、磷肥利用与玉米增产等方面的综合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生物质改良 盐渍化土壤 改良效应 玉米产量
下载PDF
玉米秸秆造夹层处理对西辽河地区盐碱地改良效应研究 被引量:27
19
作者 范富 徐寿军 +3 位作者 宋桂云 张庆国 侯迷红 宋雪峰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6-701,共6页
利用玉米秸秆造夹处理改良西辽河地区盐碱土,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不甚明显,土壤的容重下降了0.01~0.05 g cm-3,土粒密度下降了0.01~0.03 g cm-3,孔隙度从原来的49.3%增加到了50.4%;化学性状的改良效果较为明显,pH值... 利用玉米秸秆造夹处理改良西辽河地区盐碱土,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物理性状的改良效果不甚明显,土壤的容重下降了0.01~0.05 g cm-3,土粒密度下降了0.01~0.03 g cm-3,孔隙度从原来的49.3%增加到了50.4%;化学性状的改良效果较为明显,pH值总体上下降了1.0~1.5个单位,土壤养分增加,阳离子和阴离子含量降低,含盐量明显下降。其中,以秸秆用量为6 kg m-2、掩埋深度为10 cm的处理组合改良效果最为显著,土壤的有机质增加了57.9%,碱解氮增加了132.5%,速效磷增加了215.4%;盐碱土全盐量降低1.985 g kg-1,脱盐率达到57.5%,土壤溶液中Na+下降了39.6%,碱化度下降了32.3%,pH值下降1.5个单位;裸燕麦的出苗率增加了39.6%,发黄率下降了65.9%,产量达到228.4 g m-2,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盐碱土 改良效应
原文传递
野葛及百喜草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及土壤改良的效应 被引量:17
20
作者 范淑英 吴才君 曲雪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1-193,共3页
试验研究红壤坡地野葛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横峰野葛和百喜草可有效增大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N、P、K含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效果明显,且野葛综合效果优于... 试验研究红壤坡地野葛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效应结果表明,横峰野葛和百喜草可有效增大土壤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和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N、P、K含量,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效果明显,且野葛综合效果优于百喜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坡地 野葛 百喜草 水土保持 改良土壤 土壤改良效应 土壤持水量 土壤孔隙度 土壤pH值 土壤侵蚀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