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1
作者 李玉波 梁俐 +2 位作者 吴小娟 田倩 华杨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469-1474,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2017年我院的宫颈癌患者143例,收集完整病历并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 目的:探讨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宫颈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0年-2017年我院的宫颈癌患者143例,收集完整病历并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31%和66.43%。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mGPS、SII、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和C反应蛋白(CRP)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867、0.875、0.885、0.835和0.69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5分、34.65 g/L、1.38×10^(9)/L、5.55×10^(9)/L、7.25 mg/L和475×10^(9)/L。Cox回归分析显示:mGPS、SII和FIGO分期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其HR分别为2.484(GPS=1)、7.096(mGPS=2)、0.121、9.507(FIGO为Ⅲ期)和23.715(FIGO为Ⅳ期)(P<0.05)。结论:mGPS、SII和FIGO分期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宫颈癌 预后 KAPLAN-MEIER法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和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黄小丽 黄笑燕 +1 位作者 宋淑慧 张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0期12-17,共6页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完整资料,并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 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和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mGPS)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完整资料,并随访至2023年6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患者中位随访时间6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随访期内死亡41例(34.17%),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0%和66.6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PNI、mGPS、白蛋白(ALB)、淋巴细胞(LYM)、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NEU)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0.81、0.84、0.86、0.82和0.71,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1.80、0.50分、34.25 g/L、1.44×10^(9)/L、5.45×10^(9)/L和7.25 mg/L。Cox回归分析显示,PNI(HR=4.18,95%CI:2.83~9.21,P=0.015)、mGPS[HR=1.95,95%CI:1.37~3.59,P<0.001(mGPS=1分);HR=3.07,95%CI:2.38~5.36,P<0.001(mGPS=2分)]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HR=2.03,95%CI:1.34~3.85,P=0.030(FIGO分期=Ⅲ期);HR=3.46,95%CI:2.15~6.62,P=0.003(FIGO分期=Ⅳ期)]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PNI、mGPS和FIGO分期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关注患者治疗前PNI和mGPS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营养指数 改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宫颈肿瘤 生存时间 预后
下载PDF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张明 张宏颖 +2 位作者 杨秋兰 张霞 黄开飞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探究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40例,根据患者受伤... 目的探究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140例,根据患者受伤28 d后的生存情况,分成存活组(120例)和死亡组(2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清FIB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rSIG指数及血清FIB、CRP水平相关性。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多发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SIG指数联合血清FIB、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发伤患者血清FIB水平低于健康体检者[(2.2±0.4)g/L比(2.9±0.5)g/L],CRP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36±8)mg/L比(7±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存活组患者血清FIB水平高于死亡组[(2.3±0.4)g/L比(1.6±0.4)g/L],CRP水平低于死亡组[(34±8)mg/L比(47±8)mg/L],rSIG指数高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与CRP水平呈负相关(r=-0.446,P<0.001),与rSIG指数呈正相关(r=0.473,P<0.001);血清CRP水平与rSIG指数呈负相关(r=-0.536,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IB、CRP、rSIG指数均是多发伤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均P<0.05)。rSIG指数联合血清FIB、CRP水平预测多发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2,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均P<0.05),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5.00%,特异度为88.33%。结论多发伤患者血清FIB水平下调,CRP水平上调,二者联合rSIG指数对多发伤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反向休克指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联合血清指标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4
作者 张明 张宏颖 +2 位作者 杨秋兰 张霞 黄开飞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04-1508,共5页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 目的探讨反向休克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1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过程中有无发生MODS将其分为无MODS组(98例)和MODS组(96例);MODS组再根据患者受伤后28 d时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44例)。比较各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rSIG指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IG指数联合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MODS组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无MODS组[(14±3)mg/L比(9±3)mg/L、(4.5±1.0)g/L比(3.0±1.0)g/L、(32±6)mg/L比(2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352、10.079、12.883,均P<0.001)。死亡组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rSIG指数显著低于存活组(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是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rSIG指数联合检测预测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64,敏感度为84.09%,特异度为96.15%,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均P<0.05)。结论多发伤合并MODS死亡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显著上升,rSIG指数显著下降,以上指标联合对多发伤合并MODS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反向休克指数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的乘积指数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预后
下载PDF
成人急性脑损伤脑电双频指数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书国伟 张珏 +7 位作者 费智敏 陈丽 蔡佩浩 王静予 邱峰 孔令军 许乐宜 龚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相关性,探讨BIS值评估脑损伤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双盲法,收集89例成人急性脑损伤患者GCS和BIS值,计算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的BIS平均值,对BIS与GCS值行...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与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相关性,探讨BIS值评估脑损伤程度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双盲法,收集89例成人急性脑损伤患者GCS和BIS值,计算不同程度脑损伤患者的BIS平均值,对BIS与GCS值行一元线性回归,分别绘制诊断GCS<9和诊断GCS<13的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结果轻、中、重度脑损伤组患者的BIS值分别为81.29±7.29、69.32±8.50、45.79±12.3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IS值与GCS值呈线性正相关(R2=0.825,P<0.01),回归方程BIS=4.23×GCS+22.22。诊断GCS<9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0.963,截断点BIS=63.8时,敏感度+特异度最大(敏感度=0.932,特异度=0.933);诊断GCS<13的ROC曲线:AUC=0.933,截断点BIS=71.6时,敏感度+特异度最大(敏感度=0.905,特异度=0.851)。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的BIS值与GCS值呈显著正相关,作为一种连续、实时、客观的方法,BIS可成为新型的脑损伤程度评估和监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脑电双频指数 相关性
下载PDF
院前指数法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伟燕 黄善华 刘路培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究院前指数法(PHI)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入住柳州市人民医院的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 目的探究院前指数法(PHI)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的评估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入住柳州市人民医院的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PHI评分表及GCS对每位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后期采用PHI联合GCS进一步分级,并与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分级进行比较,以探究其评估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0例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入院治疗患者,其中188例患者治愈出院,占94.0%;3例患者死亡,占1.5%;9例患者致残,占4.5%。PHI联合GCS评分为(5.53±3.80)分,ISS评分为(13.74±6.27)分。使用PHI联合GCS和ISS评分对院前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患者伤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等评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HI联合GCS和ISS评分法均能够对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患者的伤情进行评估。结论PHI联合GCS评分能够较好地评估急性酒精中毒合并TBI患者的病情,提供及时、精准的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中毒 创伤性颅脑损伤 院前指数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陶建群 耿留珍 +2 位作者 李晓艺 冷静蓉 于琳 《全科护理》 2020年第7期854-856,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随访结果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记录两组病人预后情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在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3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根据随访结果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记录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不同预后病人MEWS评分、GCS评分情况,应用受试者特异性曲线(ROC)评价MEWS评分、GCS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死率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独立因素。[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情况:生存34例,死亡9例;死亡组病人MEWS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而GCS评分低于存活组(P<0.05)。经ROC分析可知,MEWS系统、GCS系统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2.2%、84.2%和78.1%、75.6%。MEWS评分、GCS评分是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EWS评分、GCS评分能有效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死率,可作为预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预后 因素
下载PDF
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分为序贯通气切换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丽红 洪金晶 +3 位作者 潘佩佩 张近波 朱金强 吴仙丹 《中国乡村医药》 2018年第17期11-12,共2页
目的观察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COPD致呼吸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组与对照组,各45例。序贯组在有创机... 目的观察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COPD致呼吸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组与对照组,各45例。序贯组在有创机械通气GCS≥13分后行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比较序贯组拔管前及无创机械通气3小时后循环指标、通气、氧合指标。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序贯组拔管前和无创机械通气3小时后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呼吸频率、p H值、P a O2、Pa CO2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改良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致呼吸衰竭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可使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有创通气及住院总时间明显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机械通气
下载PDF
动态脑电图联合儿童改良GCS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非创伤性意识障碍患儿不良结局的预测效果
9
作者 钟志艳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3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EEG)联合儿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创伤性意识障碍(NCA)患儿不良结局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进行治疗的NCA患儿69例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EEG)联合儿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非创伤性意识障碍(NCA)患儿不良结局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PICU进行治疗的NCA患儿6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接受动态EEG监测、儿童改良GCS评估并预测治疗结局,随访1年,比较动态EEG、儿童改良GCS单独及二者联合预测患儿不良结局的效果。结果:1年后,69例患儿中预后不良37例,占比53.62%,预后良好32例,占比46.38%。联合检测准确度高于儿童改良GCS,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动态EEG与儿童改良GCS,动态EEG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儿童改良GC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EEG联合儿童改良GCS对PICU中NCA患儿预后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意识障碍 动态脑电图 儿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中的应用
10
作者 钟文娇 霍晨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36-336,F0003,共2页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40例予...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GCS、Barthel评分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40例予以围术期综合护理设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巴塞尔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进行测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上述指标,收集患者术后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对护理的满意率进行调查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GCS、Barthel指数组间比较: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呢、Barthel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满意率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意识、活动能力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率,是更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巴塞尔活动能力评分
下载PDF
Rotterdam CT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中重度颅脑损伤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49
11
作者 陈迁 孙兆瑞 +5 位作者 王蒙蒙 胡俊贤 廖浩宇 任艺 张炜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061-1065,共5页
目的探讨Rotterdam CT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32例中重度TBI患者,3个月后随访... 目的探讨Rotterdam CT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232例中重度TBI患者,3个月后随访患者预后情况,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4分≤GOS评分≤5分,n=102)和预后不良组(1分≤GOS评分≤3分,n=130)。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入院时GCS评分、平均动脉压、实验室指标等,入院24 h内的CT征象并进行Rotterdam CT评分。采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评估Rotterdam CT评分和GCS评分与中重度TBI患者早期预后的相关性;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重度TB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otterdam CT评分和GCS评分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Rotterdam CT评分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GCS评分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Z=-8.825、-6.021,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Rotterdam CT评分与GOS评分呈负相关(r=-0.602,P<0.01),GCS评分与GOS评分呈正相关(r=0.423,P<0.01);Rotterdam CT评分、GCS评分及两者联合预测预后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839(95%CI 0.786~0.884)、0.735(95%CI 0.673~0.791)及0.861(95%CI 0.809~0.902),Rotterdam CT评分联合GCS评分预测预后能力高于两者单独预测能力(P<0.05)。结论中重度TBI患者Rotterdam CT评分及GCS评分高低与患者伤情严重程度、早期预后密切相关,高水平的Rotterdam CT评分与低水平的GCS评分均为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预测价值优于单个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terdam CT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创伤性颅脑损伤(TBI)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GCS评分院前评估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志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8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应用对于患者病情及预后效果评估的作用。方法共计抽取12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急救中心进行急救治疗,...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过程中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的应用对于患者病情及预后效果评估的作用。方法共计抽取128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我急救中心进行急救治疗,所有患者院前急救中均进行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简单指数(PHI)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进行院前评估,根据观察结果分组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各项评分均值、血压水平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结果128例患者观察终点统计结果可见存活患者89例,存活率为69.53%,死亡患者39例,病死率为30.47%。存活组患者MEWS评分、PHI评分低于死亡组,GCS评分高于死亡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低于死亡组,生存组患者S100B、NSE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MEWS评分以及GCS评分的应用对于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以及预后效果有非常显著的作用,能够了解患者早期的生命体征、意识障碍以及运动状态,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尽早采取措施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促进急救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简单指数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颅脑损伤 急诊急救
下载PDF
治疗COPD所致呼吸衰竭以改良GCS评分≥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林肖琴 张近波 +7 位作者 张丽红 朱金强 宋于康 金晓红 鄢来超 董美平 曹烈祥 吴仙丹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823-1826,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的效果。方法将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GCS≥13分组(A组)和改良GCS≥10分组(B组),每组40例...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的效果。方法将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GCS≥13分组(A组)和改良GCS≥10分组(B组),每组40例。A组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改良GCS≥13分)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B组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改良GCS≥10分)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次插管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有创通气时间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再次气管插率、住院总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拔除气管插管前及无创机械通气3h后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PaO_2、PaCO_2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以改良GCS≥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改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机械通气 撤机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中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万心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第6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2月行微创穿刺术治疗的35例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组;另将35例同期行传统开颅术治疗的中等...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12月行微创穿刺术治疗的35例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A组;另将35例同期行传统开颅术治疗的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Barthel指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A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B组(P<0.05);A组术后肺部感染颅内再出血、癫痫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能够改善患者意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微创穿刺术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与血糖影响的研究现状
15
作者 蒋英杰 李想 +1 位作者 陈昭雄 罗鹏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1期371-371,共1页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 Glasgow Coma Scale)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是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dale与Bryan J. Jennett在1974年发明的测评昏迷的方法。? 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相加来评估,得分值越高...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 Glasgow Coma Scale)是医学上评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方法,是由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两位神经外科教授Graham Teasdale与Bryan J. Jennett在1974年发明的测评昏迷的方法。? 昏迷程度以三者分数相加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来判断病人的意识情况,比较客观。研究发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昏迷患者的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这将可能进一步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昏迷患者的现况认识并改善对此的一系列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血糖水平 低血糖 gcs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MEWS评分与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马美丽 王倩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1251例颅脑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MEWS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0~3分,504例)、中度组(...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1251例颅脑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MEWS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0~3分,504例)、中度组(4~6分,468例)和重度组(7~15分,279例),分析MEWS评分与GCS评分及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GCS评分轻型组(12~15分,486例),中型组(9~12分,477例),重型组(3~8分,288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MEWS评分与GC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727,P<0.05)。随着MEWS评分等级升高,GCS评分等级随之降低。MEWS评分轻度组504例患者治疗后,475例患者治愈,占94.25%;468例中度组患者治疗后,363例患者治愈,占77.56%;279例重度组患者治疗后,166例患者治愈,占59.50%。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MEWS评分与临床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r=-0.333,P<0.05),MEWS评分等级越高,患者治愈率越低。结论颅脑损伤MEWS评分与GCS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MEWS评分与临床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二者有效结合进行评估病情,可以更全面观察病情变化,以早期预警与干预,可为临床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临床预后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艾灸联合康复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观察及对格拉斯哥评分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稀金 刘常青 +1 位作者 陈勇军 张海艳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94-95,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康复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及对格拉斯哥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5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康复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疗效及对格拉斯哥评分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5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总体好转率、GCS评分、MBI评分、NI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15,P=0.032,P<0.05);治疗4周后实验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t=4.392,P=0.035,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t=3.291,P=0.002,P<0.05),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5.530,P=0.025,P<0.05)。结论:艾灸联合康复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具有良好疗效,能显著提高GC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艾灸 格拉斯哥评分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改良BARTHEL指数
下载PDF
改良脑电双频谱指数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小钢 柳国英 +1 位作者 王枝茂 刘长文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7期883-88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分为3分,4~5分和6~8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监测评估GCS评分中运动部分(GCS-M)的评分,再予...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分为3分,4~5分和6~8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监测评估GCS评分中运动部分(GCS-M)的评分,再予第2指关节按压胸骨15 s;同时监测刺激前后BIS值,计算刺激前后△BIS值。结果 30例颅脑受损昏迷患者中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患者3例,重残患者13例,轻残患者6例,恢复较好患者6例。患者△BIS值与入院时GCS评分及治疗过程中GCS-M值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4、0.773,均P<0.05),同时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BIS值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便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重型 改良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格拉斯哥评分
下载PDF
GCS与AIS、ISS接轨的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荔志云 雷鹏 《创伤外科杂志》 2003年第1期67-67,共1页
创伤评分中目前较通用的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和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评分不统一 ,影响了对伴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总体伤情的评定。作者提出一种方案 ,试图将GCS评分与AIS及ISS接轨 ,并分析其临床依据 ,以... 创伤评分中目前较通用的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和损伤严重度评分 (IS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评分不统一 ,影响了对伴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总体伤情的评定。作者提出一种方案 ,试图将GCS评分与AIS及ISS接轨 ,并分析其临床依据 ,以便于对伴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进行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s AIS ISS 创伤评分 颅脑损伤 损伤严重度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简明损伤定级标准
下载PDF
改良CT图像评分结合颅内压监测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余汉辉 庄泽锐 +3 位作者 张志宏 方旭生 吴国 连伟杰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CT图像评分结合颅内压监测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头颅CT扫描和改良CT图像评分,并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对比入院时不同格拉斯... 目的:探讨改良CT图像评分结合颅内压监测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头颅CT扫描和改良CT图像评分,并进行颅内压(ICP)监测。对比入院时不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不同初始ICP患者的改良CT图像评分结果;患者于出院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比预后情况不同的患者间改良CT图像评分和初始ICP值;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患者入院时改良CT图像评分与GCS评分、GOS预后评分和初始IC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院时GCS评分为3~5分的患者改良CT图像评分高于评分为6~8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0,P<0.05);ICP重度升高患者改良CT图像评分高于ICP中度升高和正常或轻度升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t=4.83;P<0.05),ICP中度升高患者改良CT图像评分高于正常及轻度升高患者(t=3.14,P<0.05),ICP重度升高患者、中度升高患者以及正常或轻度升高患者的改良CT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7,P<0.05)。预后不良患者改良CT图像评分及初始ICP均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t=2.13;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患者入院时改良CT图像评分与GCS及GOS均呈负相关性(r=-0.584,r=-0.445;P<0.05),与初始ICP呈正相关(r=0.471,P<0.05)。结论:改良CT图像评分法结合ICP监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测其预后,可尝试用于今后此类患者的评估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改良CT图像评分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