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3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覃凤萍 邱雁飞 李东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63-0166,共4页
探究对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预警分级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使... 探究对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均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使用预警分级护理,研究组30例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将两组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认知功能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下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患者,P<0.05。结论 对神经外科手术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防止术后认知能力下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重症监护病房 频谱指数监测联合预警分级护理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肖兵 周峰强 徐仁毅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135-1139,共5页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1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 目的观察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激反应、苏醒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1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n=53,BIS指导下全凭静脉麻醉)和观察组(n=60,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比较2组应激反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皮质醇(Cor)水平、丙二醛(MDA)水平]、苏醒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认知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插管即刻(T1)、切皮后10 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SBP、DBP、HR较麻醉诱导前(T0)降低(均P<0.05),但观察组T1、T2、T3时SBP、DBP、H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的Cor、MDA水平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的Cor、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定向力恢复和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 MMSE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6、12、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指导下七氟烷吸入复合静脉麻醉可减轻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提高苏醒质量,改善术后认知功能,缓解术后疼痛,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股骨颈骨折 频谱指数 七氟烷 静脉麻醉 应激反应 苏醒质量 认知功能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
3
作者 盛曙光 朱杨林 张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麻醉深度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20)、观察A组(n=25)和观察B组(n=25)。对照组采取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3 mg/kg+罗库溴铵0.6 mg/kg进行全身麻醉,观察A组在全身麻醉前增加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观察B组在麻醉诱导前采取BIS把控输注右美托咪定,浓度为0.6 mg/mL。比较3组患者麻醉效果,分别在3组患者入室时(T_(1))、切皮时(T_(2))、手术开始后20 min(T_(3))、手术结束即刻(T_(4))的血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评价麻醉深度情况,比较3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最后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B组的麻醉效果Ⅰ级患者比例为88.00%,高于观察A组(60.00%)和对照组(40.00%),麻醉效果Ⅲ级患者比例为0,低于观察A组(4.00%)和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和T_(4)时,3组患者SpO_(2)、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和T_(3)时,观察B组和观察A组SpO_(2)均高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与观察A组各时间点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T 1和T 4的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分别为(467.25±73.27)mg、(957.25±163.73)μg、(5.82±1.21)min,均明显低(短)于观察A组[(565.25±43.25)mg、(996.35±127.84)μg、(7.85±1.32)min]和对照组[(687.25±68.36)mg、(1126.35±179.26)μg、(10.87±1.3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观察A组(24.00%)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定联合全身麻醉针对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应用效果更优,同时该方法麻醉深度较好,可稳定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且可降低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指数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老年骨折 麻醉深度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王鹏 邹丽丽 张晓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吴忠市人民医院进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6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及观察组(采用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各43例。对比两组不同时刻[麻醉前(T_(0))、气管插管即刻(T_(1))、切皮时(T_(2))、拔管时(T_(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BIS值;对比两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2、12 h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肌力评分;对比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0)、T_(1)、T_(2)时,两组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时BI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后及术后6、12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肩关节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显著,可稳定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对肌力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监测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肩关节镜手术 肌力评分
下载PDF
全麻下肝胆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应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术后谵妄的影响
5
作者 王亮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全麻下肝胆腹腔镜切除术患者采取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腹腔镜下肝胆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60~79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分析全麻下肝胆腹腔镜切除术患者采取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腹腔镜下肝胆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60~79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BIS监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的谵妄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手术前后心率和血压及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BIS值。结果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血压和心率更趋于稳定。观察组术后1、2、3、7 d的BIS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随时间延长,患者的BIS值逐渐升高。结论全麻下肝胆腹腔镜切除术患者采取BIS监测能减少术后谵妄发生,并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随时间延长,患者的BIS值逐渐升高,能为评定术后谵妄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 肝胆切除术 腹腔镜 谵妄
下载PDF
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意识消失的有效剂量及其与脑电双频指数的相关性
6
作者 左明玉 王晓鹏 +3 位作者 庄萍 孔莹 庞君 张永强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514-517,共4页
目的探索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及95%有效剂量(ED_(95)),并研究环泊酚剂量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4‒7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全麻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75岁,体重指... 目的探索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意识消失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及95%有效剂量(ED_(95)),并研究环泊酚剂量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3年4‒7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行全麻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50例,年龄65~75岁,体重指数(BMI)18~28 kg/m^(2),ASAⅡ/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10):A组、B组、C组、D组和E组,各组患者环泊酚的麻醉诱导剂量分别为0.127 mg/kg、0.169 mg/kg、0.225 mg/kg、0.300 mg/kg和0.400 mg/kg。由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仪自动记录BIS值,以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1分作为意识消失的标准。采用点斜法计算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意识消失的ED_(50)、ED_(95)及其95%置信区间(CI),用直线回归分析探索环泊酚的药物剂量与BIS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时意识消失的ED_(50)为0.181 mg/kg(95%CI:0.171~0.191 mg/kg),ED_(95)为0.350 mg/kg(95%CI:0.277~0.423 mg/kg)。环泊酚的剂量与BIS值呈负相关(r=-0.775,P<0.001),回归方程y=-97.503x+82.25,R^(2)=0.600。结论环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意识消失的ED_(50)为0.181 mg/kg,ED_(95)为0.350 mg/kg,环泊酚的药物剂量与BIS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麻醉诱导 半数有效剂量 点斜法 指数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的浅镇静技术在20例牙科焦虑症患者下颌阻生齿拔除中的应用
7
作者 于涛 辛志军 +2 位作者 尚将 孙静 曲伟栋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浅镇静技术在焦虑患者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下颌阻生牙焦虑患者行丙泊酚静脉输入,在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达到80~85时拔除阻生牙,术中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 目的:探讨浅镇静技术在焦虑患者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下颌阻生牙焦虑患者行丙泊酚静脉输入,在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达到80~85时拔除阻生牙,术中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等,术后指导患者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询问患者顺行遗忘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数据统计,配对t检验比较术中生理指标与入室时的差异性,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患者术中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术中HR、MAP、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均未出现异常,患者术后VAS评分为1~3分,对手术开始、黏膜切开及牙钻声音顺行遗忘,即焦虑得到缓解。结论:针对牙科焦虑症患者下颌阻生牙的拔除,丙泊酚静脉浅镇静技术(BIS=80~85)即可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减轻患者焦虑,提高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镇静 牙科焦虑症 下颌阻生牙 指数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环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薛小芬 叶秀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环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在无痛超声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3—11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两组均行环泊酚复合...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环泊酚复合布托啡诺在无痛超声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3年3—11月于厦门市海沧医院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两组均行环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对照组根据常规心电监护及麻醉医师经验指导用药,试验组根据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值指导用药。观察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检查前后应激指标,并评估两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插入胃镜即刻(T_(2))、退出胃镜即刻(T_(3))的收缩压(SBP)、心率(HR)、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检查后皮质醇(Cor)、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检查时间、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无痛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下予以环泊酚复合布托啡诺麻醉,可减少检查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减轻应激反应,缩短患者检查和麻醉清醒时间,且其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超声胃镜检查 指数 环泊酚 布托啡诺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创伤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9
作者 王汝亭 刘晓翔 +3 位作者 王向阳 李雨衡 唐文红 高成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82-787,共6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创伤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并探索最佳麻醉深度。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髋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5例,分为常规麻醉组(N组,根据生命体征变化调整用药并记录BIS值)、高...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创伤性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并探索最佳麻醉深度。方法:选择拟在全麻下行髋部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5例,分为常规麻醉组(N组,根据生命体征变化调整用药并记录BIS值)、高目标值组(B1组,维持BIS值在51~60)和低目标值组(B2组,维持BIS值在40~50),每组25例。记录麻醉诱导前(T_(0))、切皮(T_(1))、术中(T_(2),自切皮起1 h)、拔管(T_(3))、离室时(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入室及术毕时血糖变化情况,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时Steward评分和离室时间。采用改良Brice调查问卷判断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采用谵妄评定量表(CAM-CR)分别于术后24、48、72 h评估各组POD发生率。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分别于术后24、72 h评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于术后8、12、24 h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术后24 h,B1组POD发生率低于N组及B2组,MMSE评分高于N组及B2组(均P<0.05)。三组术后48、72 h时P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均P>0.05)。术后72 h时,MMSE评分B1组最高,B2组次之,N组最低(均P<0.05)。与N组比较,B2组患者术毕血糖水平低(P<0.05)。在T_(0)时点,三组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T_(1)时点,N组MAP及HR高于B1、B2组(均P<0.05)。在T_(2)时点,B1组MAP最高,N组次之,B2组最低(均P<0.05);N组及B1组HR高于B2组(均P<0.05)。在T_(3)时点,N组及B2组MAP及HR高于B1组(均P<0.05)。在T_(4)时点,三组患者MAP及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B1组,N组和B2组丙泊酚用量增加(均P<0.05)。三组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1组,N组与B2组苏醒时Steward评分降低,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增加(均P<0.05)。三组均未发生术中知晓。三组术后恶心呕吐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1组术后住院天数低于N组、B2组(均P<0.05)。结论:术中行BIS监测可减少老年创伤性髋部骨折患者POD发生率,且BIS值维持在51~60为其最佳麻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髋部骨折 谵妄 指数 麻醉深度 老年患者
下载PDF
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稳定性的影响
10
作者 赵燕睿 张元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需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瑞马唑仑镇静,对照组接受丙泊酚镇静。比...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收治的需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接受瑞马唑仑镇静,对照组接受丙泊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无痛胃肠镜检查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对稳定,心率、血压波动小,脑电双频指数较稳定。对照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血压波动较大,心率增加,脑电双频指数波动较大。结论瑞马唑仑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较好,可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的稳定,提高检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无痛胃肠镜检查 血流动力学 指数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1
作者 胡家兵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医生调整,观察组采取BIS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我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医生调整,观察组采取BIS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麻醉用量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T_(1)),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气管插管时(T_(2))、手术进行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气管导管拔除时(T_(5))等不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瑞芬太尼、丙泊酚以及成苯磺顺阿曲库铵等麻醉药剂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患者进行BIS监测可以减少对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稳定生命体征,同时可减少麻醉机用量,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指数 手术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患者血清PCT、NSE、脑电双频指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佟心 王伟 邸芳芳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脓毒症患者,按ICU谵妄评估量表将其分为SAE组(n=42)、非SAE组(n=56)。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NSE及B... 目的探究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8例脓毒症患者,按ICU谵妄评估量表将其分为SAE组(n=42)、非SAE组(n=56)。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NSE及BIS,分析PCT、NSE及BI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的相关性,及其预测SAE的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分析影响SA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SAE组PCT、NSE水平高于非SAE组,BIS和Glasgow评分低于非SAE组(P<0.05)。患者血清PCT、NSE水平与Glasgow评分呈负相关(P<0.001),BIS与Glasgow评分呈正相关(P<0.001)。血清PCT、NSE及BIS为S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CT、NSE及BIS对SAE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CT、NSE及BIS是S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SAE发生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 降钙素原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指数
下载PDF
量化脑功能监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对脑卒中介入取栓术后患者镇静评估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黄焱 陆俊才 +1 位作者 闭国宁 周美花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介入取栓术后患者镇静评估中应用量化脑功能监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靖西市人民医院实施介入取栓术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术后均实施主客观监测,根据监测方案分组,各25例。对照... 目的探讨脑卒中介入取栓术后患者镇静评估中应用量化脑功能监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4年2月于靖西市人民医院实施介入取栓术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术后均实施主客观监测,根据监测方案分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主观监测,选择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Ramsay评分、RASS评分评价镇静效果,观察组实施主客观监测,在客观评估基础上以量化脑功能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价镇静效果。记录两组评估结果、临床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0 d内生存情况。结果两组镇静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RASS评分、BIS评分、频带能量、α变异率、光谱熵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镇痛镇静药物应用剂量、气管导管带管时间、镇静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30 d生存情况对比,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脑功能监测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对脑卒中介入取栓术后患者镇静评估的价值较高,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给药,可减少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的应用剂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并可降低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30 d内生存率,确保镇静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功能监测 指数 卒中 介入取栓术 镇静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辅助右美托咪定预注在小儿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赵雨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5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辅助右美托咪定预注对行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围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麻醉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辅助右美托咪定预注对行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围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麻醉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BIS监测+0.75μg/kg体质量生理盐水)和研究组(40例,BIS监测+0.75μg/kg体质量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生理指标,术前及术后4h面部表情量表(FPS)评分,术前及术后24h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拔管后10 min儿童麻醉苏醒期躁动量表(PAED)评分,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术后即刻对照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下降,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即刻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SpO2)均下降,收缩压(SBP)均上升;与术前比,术后4 h两组患儿FPS评分均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小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儿MMSE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儿拔管后10 min PAED评分更低(均P<0.05);研究组患儿手术前后MAP、HR,术后即刻两组患儿SpO2、SBP,以及拔管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采用BIS监测辅助右美托咪定预注能有效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患儿的疼痛程度,减少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监测 右美托咪定 扁桃体与腺样体切除术
下载PDF
改良脑电双频谱指数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小钢 柳国英 +1 位作者 王枝茂 刘长文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7期883-884,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分为3分,4~5分和6~8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监测评估GCS评分中运动部分(GCS-M)的评分,再予...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分为3分,4~5分和6~8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监测评估GCS评分中运动部分(GCS-M)的评分,再予第2指关节按压胸骨15 s;同时监测刺激前后BIS值,计算刺激前后△BIS值。结果 30例颅脑受损昏迷患者中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患者3例,重残患者13例,轻残患者6例,恢复较好患者6例。患者△BIS值与入院时GCS评分及治疗过程中GCS-M值的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4、0.773,均P<0.05),同时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BIS值与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便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重型 改良的脑电双频谱指数 格拉斯哥评分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肩关节镜下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芳 董洪智 +1 位作者 王朋 吴云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肩关节镜下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来亳州市人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肩关节镜下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来亳州市人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时(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拔管(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中、术后6 h、12 h的疼痛评分和肌力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T0、T3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点的心率为(78.10±10.23)、(71.34±8.7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0.09±8.78)、(95.23±7.89) mmHg,均明显较对照组[(82.78±9.89)、(78.99±10.23)次/min和(110.45±9.23)、(104.45±10.55) mmHg]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的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用量为(25.31±3.21) mL、(14.09±2.12)μg,明显较对照组[(34.09±5.45)mL、(26.78±4.34)μg]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后恢复室中、术后6 h、12 h的疼痛评分为(3.10±0.78)、(2.45±0.56)、(1.67±0.34)分,明显较对照组[(5.56±1.23)、(4.67±1.03)、(3.89±1.20)分]低,肌力评分为(4.38±0.98)、(4.56±1.02)、(4.78±1.23)分,明显较对照组[(3.09±0.67)、(3.45±0.99)、(3.89±1.09)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较对照组(13.33%)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联合BIS监测下肩关节镜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平稳,应激反应小,术后疼痛程度轻,对患者的肌力影响小,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指数监测 肩关节镜手术 应激反应 麻醉用药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目标导向性镇痛镇静在ICU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启明 马博 +4 位作者 窦志敏 朱磊 杨翃 陈政涛 李斌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9期16-20,共5页
目的探讨以脑电双频指数为目标导向的镇痛镇静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需要镇痛镇静治疗的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脑电双频指数镇静组(45例)和标准镇静组(45例)。所有受试者均根据病... 目的探讨以脑电双频指数为目标导向的镇痛镇静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需要镇痛镇静治疗的成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脑电双频指数镇静组(45例)和标准镇静组(45例)。所有受试者均根据病情接受常规治疗,并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5~6.0μg/(kg·h)-1镇痛。脑电双频指数镇静组通过适当使用镇静药物使脑电双频指数维持在65~85,标准镇静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维持在0~2分,镇静药物均使用右美托咪定。2组受试者早期均按需使用乌拉地尔尽可能将收缩压降至110~140 mmHg,并持续维持。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压变异率、脑电双频指数、脑组织氧合指数、非语言成人疼痛评估量表评分、机体反应水平分级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量表评分、降压药物用量等的差异。结果脑电双频指数镇静组收缩压变异率、平均动脉压变异率低于标准镇静组(P<0.05);脑组织氧合指数高于标准镇静组(P<0.01),脑电双频指数低于标准镇静组(P<0.01),降压药物用量低于标准镇静组(P<0.0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脑电双频指数为目标导向的镇痛镇静策略可以使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达到与主观镇痛镇静评分相同的镇痛镇静目标,并且血压波动更小,保证更高的脑组织供氧,减少降压药物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 自发性出血 血压变异率 血压管理 镇痛镇静
下载PDF
血清AQP-1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明 朱迪 梁旭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对颅脑损伤(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01—2021-12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5例TBI患者为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度组51例,中度组42例,重度... 目的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1(AQP-1)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对颅脑损伤(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01—2021-12赤峰市医院收治的125例TBI患者为TBI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为轻度组51例,中度组42例,重度组32例,根据90 d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选取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TBI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AQP-1水平和监测BIS。分析TBI患者血清AQP-1水平和BIS与GCS评分的相关性及AQP-1水平和BIS与TBI患者预后的不良关系和评估价值。结果TBI组血清AQP-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QP-1水平依次升高,BIS依次降低(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BI患者GCS评分与血清AQP-1水平呈负相关,与BIS呈正相关(rs=-0.829、0.855,P均<0.001)。随访90 d,125例TBI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6.40%(33/1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OR=0.697,95%CI:0.569~0.854)、BIS(OR=0.705,95%CI:0.590~0.843)增加为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中线移位≥5 mm(OR=4.568,95%CI:1.200~17.387)、基底池异常(OR=3.620,95%CI:1.092~12.002)和AQP-1(OR=1.115,95%CI:1.023~1.215)升高为其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QP-1联合BIS(AUC=0.837,95%CI:0.760~0.897)评估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AQP-1(AUC=0.759,95%CI:0.674~0.831)、BIS(AUC=0.769,95%CI:0.685~0.840)单独评估(P均<0.05)。结论血清AQP-1水平升高和BIS降低与TBI患者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有关,血清AQP-1联合BIS评估TB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水通道蛋白-1 指数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监测对老年胃癌患者全麻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
19
作者 李慧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对老年胃癌患者全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62~7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对老年胃癌患者全麻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7例,女35例,年龄62~7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均给予全身麻醉。对照组在手术中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在手术中基于BIS监测下行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给药10 min和给药30 min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_(2)),及两组麻醉时间、丙泊酚用量、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拔管时间的差异,分别于术后1~4 d统计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HR、MAP和SpO_(2)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时间与组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离开苏醒室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2.2%比36.6%,P<0.05)。结论BIS监测有助于维持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同时减少谵妄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指数 老年人 胃肿瘤 麻醉 全身 谵妄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麻醉深度管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利鹏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3年第22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麻醉深度管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指标、认知功能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收...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麻醉深度管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指标、认知功能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3月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收治的47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深度管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深度由麻醉医师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及患者具体的表现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深度则根据监测的BIS值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麻醉诱导前(T_(0))、术后2 h(T_(1))、术后24 h(T_(2))时炎症应激反应指标,T_(2)、术后48 h(T_(3))、术后72 h(T_(4))时认知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缩短;与T_(0)时比,T_(1)、T_(2)时两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逐渐升高,但观察组T_(1)、T_(2)时血清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L-6、ACTH水平先升高后降低,观察组T_(1)、T_(2)时血清IL-6、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T_(0)时比,T_(2)~T_(4)时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先降低后升高,但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均P<0.05)。结论BIS指导麻醉深度管理可显著缩短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时间,减轻其炎症应激反应,减轻麻醉对认知功能造成的损伤,同时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科手术 频谱指数 麻醉深度 炎症应激反应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