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踪方法学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秀云 曹素琴 《中国民康医学》 2013年第9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成立追踪检查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通过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皮下出血、硬节疼痛的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分析发生原因,制...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成立追踪检查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通过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皮下出血、硬节疼痛的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分析发生原因,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应用追踪管理方法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皮下出血、硬节、疼痛的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对预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踪方法学 改良皮下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钙 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下载PDF
研究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区准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8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行硼替佐米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皮下注射,观察组行改良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均行硼替佐米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皮下注射,观察组行改良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注射局部不良反应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VAS评分(3.02±0.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1±0.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7.89%,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8.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疗效,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注射痛苦,降低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皮下注射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越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4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硼替佐米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注射,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 目的分析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硼替佐米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注射,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注射后躯体疼痛程度和注射药物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药物注射后,研究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05±2.21)分,低于参照组的(5.21±2.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药物后,参照组患者发生红斑3例、药物外渗5例、硬结4例、局部红肿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67%(15/36);研究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2例、硬结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3/36)。研究组患者注射药物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疼痛程度低,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改良皮下注射 硼替佐米
下载PDF
改良皮下注射法对依诺肝素钠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昱萌 《淮海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皮下注射法对非预装式注射用依诺肝素钠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住ICU并使用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的患者97例,对照组46例使用常规注射法,试验组51例采用改良注射法,比较2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程度、皮下出血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改良皮下注射法对非预装式注射用依诺肝素钠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收住ICU并使用依诺肝素钠皮下注射的患者97例,对照组46例使用常规注射法,试验组51例采用改良注射法,比较2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程度、皮下出血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与轻度疼痛发生率、皮下出血与重度皮下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法可降低依诺肝素钠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和皮下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肝素钠 改良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减少皮下瘀血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雪岩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6期762-763,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减少皮下瘀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皮下出血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瘀血... 目的探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减少皮下瘀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需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皮下出血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下瘀血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可以减少皮下瘀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改良皮下注射方法 皮下瘀血影响
下载PDF
改良皮下注射法对依诺肝素钠不良反应的影响效果观察
6
作者 乔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326-328,共3页
研究依诺肝素钠注射中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后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进行改良皮下注射方法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组(常规皮下注射方法)与B组(改良皮下注射方法),每组50例骨科患者,... 研究依诺肝素钠注射中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后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进行改良皮下注射方法研究,将其随机分为A组(常规皮下注射方法)与B组(改良皮下注射方法),每组50例骨科患者,研究指标为出血情况、疼痛状况、满意指数、皮肤状况。结果:注射后,B组骨科患者出血情况好于A组骨科患者,P<0.05;注射后,B组骨科患者疼痛指数低于A组骨科患者,P<0.05;注射后,B组骨科患者满意指数高于A组骨科患者,P<0.05;注射后,B组骨科患者皮肤状况好于A组骨科患者,P<0.05。结论:依诺肝素钠注射过程中采用新型改良皮下注射法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提升其满意度,改善皮肤状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皮下注射 骨科患者 依诺肝素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改良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减轻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研究
7
作者 柯晓娟 赵娟 +1 位作者 钱玲玲 季薇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25-128,共4页
探究改良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减轻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影响。方法 选择血液科在2022年10月-2023年3月接收的60例皮下注射阿扎胞苷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注射+常规护理,研究组施... 探究改良皮下注射阿扎胞苷减轻局部皮肤不良反应的护理影响。方法 选择血液科在2022年10月-2023年3月接收的60例皮下注射阿扎胞苷患者当作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注射+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充分摇匀药液换针头+喜辽妥外涂,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和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观察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瘀斑大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瘀斑大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结论 施行充分摇匀药液换针头+喜辽妥外涂干预,可降低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疼痛应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皮下注射 阿扎胞苷 皮肤不良反应 护理
下载PDF
改良皮下注射抗凝药物方法提高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朱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43-46,共4页
针对改良性皮下注射方式探讨在不同注射方式下抗凝药物提高临床疗效的状况,并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取于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治疗心血管疾病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108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 针对改良性皮下注射方式探讨在不同注射方式下抗凝药物提高临床疗效的状况,并进行讨论分析。方法 选取于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治疗心血管疾病应用抗凝药物的患者108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实验组中患者则采用改良版腹壁皮下注射法,对抗凝药物的皮下注射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中患者共注射318次,而实验组中患者共注射316次,无明显差距(P>0.05)。以皮下注射部位出血程度及发生率、疼痛程度、坚硬炎性结节程度及发生率、凝血指标及患者对皮下注射的满意度进行临床注射疗效探讨,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皮下注射方式,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采用腹壁皮下注射方式后的出血状况发生率仅为9.18%,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疼痛程度主要为无痛与轻度,皮下坚硬炎性结节发生率也降低至3.79%,在凝血指标PT、APTT与D-二聚体中,PT与APTT指标水平有所提高,D-二聚体则下降,两组数据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皮下注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升高至92.60%,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方式对患者注射抗凝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在注射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皮下注射 腹壁皮下 抗凝药物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妊娠晚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中改良腹壁皮下注射部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葛静萍 顾建平 +3 位作者 许秀芳 万丽 郑乃霞 李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1-897,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腹壁皮下注射部位(以下称改良部位)及分区方法在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0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妊娠晚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 目的探讨改良腹壁皮下注射部位(以下称改良部位)及分区方法在妊娠晚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20例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妊娠晚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低分子肝素不同注射部位分为2组,每组10例分析注射部位皮下组织厚度、皮下出血发生率、血浆anti-Xa因子活性水平、疼痛评分,探讨改良部位的可行性、有效性。结果皮下组织厚度:脐周10cm内为(8.4±1.9)mm,小于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注射针头长度;三角肌下缘、前腹壁、侧腹壁分别为(17.7±4.2);(20.2±4.6);(26.8±5.6)mm,均大于针头长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7.355,P<0.001);前腹壁及侧腹壁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56,1.858;P=0.100,0.144)。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浆arti-Xa活性水平均于治疗第5天达到治疗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部位瘀点、紫癜及皮下出血的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807,4.824,22.260;P<0.001,P=0.028,P<0.001)。穿刺及拔针即刻疼痛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7.182,5.813;P<0.001,P=0.047)。结论与上臂部、脐周10cm内(传统注射部位)相比,改良部位及分区法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可靠、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便于自我注射的优势,是妊娠晚期皮下注射部位选择的优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 改良皮下注射 妊娠晚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下载PDF
采用综合改良与常规皮下注射法注射依诺肝素钠的效果比较
10
作者 孙芳 严立芝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5期195-196,共2页
目的:分析并比较采用综合改良皮下注射法与常规皮下注射法为患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需要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 目的:分析并比较采用综合改良皮下注射法与常规皮下注射法为患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需要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按住院的先后时间段为依据,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分别采用综合改良皮下注射法与常规皮下注射法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及注射部位疼痛的程度。结果: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注射部位无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注射部位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为患者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相比,采用综合改良皮下注射法为其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能显著降低其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减轻其注射部位疼痛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改良皮下注射 常规皮下注射 依诺肝素钠 皮下出血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改良式皮下注射在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蒋侠 李娟 黄园慧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5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影响,找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缩小出血面积,减轻疼痛。方法选择普外科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47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影响,找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缩小出血面积,减轻疼痛。方法选择普外科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47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实验组24例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观察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结果改良注射法能明显降低注射部位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减小出血面积,减轻患者的疼痛(P<0.01)。结论应用改良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减轻患者因皮下注射治疗所致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皮下注射 低分子肝素钠 老年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改良注射法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岚 徐燕红 《内蒙古中医药》 2012年第7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注射法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注射法,对均需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78例患者进行疼痛及瘀斑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改良注射法组疼痛及瘀斑... 目的:探讨改良注射法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注射法,对均需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78例患者进行疼痛及瘀斑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改良注射法组疼痛及瘀斑明显少于传统注射法组。结论:改良注射法可显著减少疼痛、皮肤瘀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皮下注射 改良皮下注射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竹青 贾晓燕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9年第12期3322-332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法。均由1人操作,2人评估,观察对比不同注射法的出血情况。[结果]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进的注射法可有效减少皮下淤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钠 皮下出血 改良皮下注射
下载PDF
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法在减少注射部位色素沉着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余锦嫦 谭美仲 司徒雪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1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法减少注射部位皮肤色素沉着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患者进行研究,以抛硬币法随机组,常规组293例采用传统标准皮下注射法,改良组293例采用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法减少注射部位皮肤色素沉着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患者进行研究,以抛硬币法随机组,常规组293例采用传统标准皮下注射法,改良组293例采用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法,对两组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后24h、48h和72h注射部位色素沉着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后24h、48h和72h注射部位色素沉着的发生率为分别为37.88%、38.91%和35.84%,与常规组的74.40%、83.96%和72.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法可以减少注射部位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硼替佐米皮下注射 色素沉着 硼替佐米
下载PDF
改进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祥萍 《哈尔滨医药》 2008年第1期58-58,60,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中,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均为术后连续应用LMWH7天。每例患者腹部皮下注射LMWH1次/12h,累计1400例次。...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中,改良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均为术后连续应用LMWH7天。每例患者腹部皮下注射LMWH1次/12h,累计1400例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50例,共700例次,对照组50例,共700例次。结果改进组出血例次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LMWH时,采用改良的皮下注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皮下出血 改良皮下注射方法
下载PDF
戈舍瑞林改良式皮下注射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
16
作者 邓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7期17-19,共3页
探讨戈舍瑞林改良式皮下注射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进行研究,病例纳入时间是2021年01月---2021年11月。所有患者均实施戈舍瑞林治疗,根据皮下注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 探讨戈舍瑞林改良式皮下注射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进行研究,病例纳入时间是2021年01月---2021年11月。所有患者均实施戈舍瑞林治疗,根据皮下注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为常规注射法,研究组(30例)为改良式皮下注射法,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皮下瘀斑发生率(3.33%)、瘀斑面积(1.12±0.34cm)均低于对照组(16.67%,1.56±0.24cm),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发生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疼痛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果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86.67%),结果P0.05,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戈舍瑞林治疗时,应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法,能有效降低皮下瘀斑发生率,缓解疼痛,得到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舍瑞林 子宫内膜异位症 改良皮下注射
下载PDF
改良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减少皮下出血的护理观察
17
作者 苏爱萍 《医学信息》 2012年第7期502-50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时改良注射方法对减少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28例,每例患者每12h注射1次,共7d,采取自身对照法,左侧腹部9:00用改良方法,右侧腹部21:0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时改良注射方法对减少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并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28例,每例患者每12h注射1次,共7d,采取自身对照法,左侧腹部9:00用改良方法,右侧腹部21:00用对照方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使用改良注射法皮下出血明显低于对照方法。结论改良注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皮下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改良注射方法:皮下出血
下载PDF
改良式皮下注射法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林芝 陈翠霞 苏胜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87-0090,共4页
探讨改良式皮下注射法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筛选出100例,均因诊断为封闭抗体缺乏而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 探讨改良式皮下注射法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诊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筛选出100例,均因诊断为封闭抗体缺乏而接受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按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将淋巴细胞悬液在前臂内侧进行皮内注射,观察组应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法将淋巴细胞悬液在上臂三角肌下缘进行注射,比较两组患者一疗程、二疗程的转阳率及治疗中的局部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一疗程及二疗程后,两组患者封闭抗体转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射时局部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接受主动免疫治疗时应用上臂三角肌下缘进行改良式皮下注射,临床疗效确切,且疼痛感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改良皮下注射
下载PDF
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技术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田润 巫云丹 +1 位作者 孙方玲 钟锡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2,共1页
研究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技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结果... 研究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患者11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技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结果:观察组患者注射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低分子肝素钙的用药过程中,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注射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钙素钙 改良皮下注射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