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氏痔科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章阳 王业皇 +2 位作者 宗海峰 郑雪平 雷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43-1945,共3页
目的研究丁氏痔科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法)30例和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紧线法)30例,观察两组在疗效、愈合时间、复发率、... 目的研究丁氏痔科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法)30例和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紧线法)30例,观察两组在疗效、愈合时间、复发率、术后疼痛程度及肛门功能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疗程、复发率及在紧线术后创面疼痛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肛门功能方面,治疗组在术后1月、2月、3月的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评分)和肛门指诊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肛门缺损深度上在脱线时、术后1月、2月、3月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术后3个月的肛门锁孔样畸形发生率远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氏痔科中位挂线改良紧线术在完成挂线要求、保证疗效的同时,对于维护肛门功能,减少肛门形态学畸形发生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氏痔科 中位挂线 改良紧线 高位复杂性肛瘘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